历史上哪些著名战役的胜利,事后想想让人有一种脊背发凉的感觉?

汉史趣闻


(南越参战军舰)


西沙海战。

西沙海战我方海军有一万条失利的理由,而南越方面有一万条胜利的理由,但是最终却是我们获得了海战的胜利,简直是海军战史上不可复制的奇迹。

我们可能只有0.01%的获胜概率,而且前提是我们必须做对所有的事情。

而南越方面有99.99%的获胜概率,他们要做错所有的事情才可能输掉这场战斗。

最终结果却是我们做对了所有的事情,获得了那0.01%的可能性,获得了战斗的胜利。

首先来看参战的舰艇吨位。

西沙海战中南越参战舰艇一共有四艘,都是二战时美军海军淘汰装备。

分别是两艘巴尼加特级水上飞机支援舰(标准排水量2040吨),一艘埃兹尔级护航驱逐舰(标准排水量1253吨),一艘可贵级扫雷舰(标准排水量650吨)

总吨位为6000吨,而且埃兹尔级护航驱逐舰即使在上世纪七十年代也属于相当先进的舰艇。


(南越参战军舰)

再来看南越参战舰艇火炮:

四艘南越海军舰艇一共拥有2座127mm主炮,2座4联装40mm高炮,8座两联装20mm高炮。4座76mm主炮,7座双联装40mm高炮和14座20mm高炮。

可以说无论是舰艇先进程度上、总吨位、总活力上南越海军都占据绝对优势。

而我方海军参战四艘舰艇为6604型猎潜艇2艘,6610型扫雷舰2艘,总吨位只有1700吨。

两艘猎潜艇一共有85mm主炮2座,单装37mm高炮4座,59式双联装14.5mm舰用高射机枪6挺。

两艘扫雷舰一共有37mm舰炮4座,双联装25mm舰炮4座,59式双联装14.5mm高射机枪4挺。

可以说我方舰艇在吨位和火力上都处于绝对劣势。唯一的优势是我方军舰火炮射速快,穿透力强,利于近战。

之所以我方最终获得了海战胜利,完全得益于我方海军指战员战前总结出一套科学严谨的作战原则。


(南越参战军舰)

我方海军指战员在战前就已经发现南越海军“127炮,死角大”的缺点,制定了勇猛近战,先打掉南越军舰火控系统的战略,而在后来的海战中也证实只要在近战中打掉了南越军舰的火控系统,充分发扬我军舰火炮射速快以及穿透力强的特点,南越海军确实不经打。

而南越方面,根据后来的史料,当时指挥官根本没把我军放在眼里,对我军军舰特点也一无所知,甚至还以为我军军舰是“轻武装”,自大的认为只要一发炮弹就可以使得我方军舰完全丧失战斗力。

结果南越海军根本没有料到我军会采取近战以及先打掉火控系统策略,在实际交战过程中火控系统第一时间就被我军打掉,之后就被我军军舰围攻,可贵级扫雷舰直接被我军击沉。

可以说,西沙海战中如果南越海军指挥官稍微重视一下,或者对我军军舰有最基本的了解,那么,我军可能都很难获得战斗的胜利。

所以,从这个角度讲,越是复盘西沙海战,越会让人有一种脊背发凉的感觉。


兰台


历史上很多战役打响都是存在危险性的,大部分这样的战役让人想想,都是感到十分的后怕的。

我们选一个最为典型的代表来说一下吧。

我们都知道解放战争时期, 有一场战役叫做千里跃进大别山一战。可以说这一次战役的进行,就是让人听后感到背后一凉的事情。

我们都知道,千里跃进大别山是刘伯承和邓小平带领的刘邓大军,如同一把尖刀插入到了敌人的心脏,并且最终取得了胜利。

那么,为何说这个战役是让人听后感到背后一凉的战役呢?

原因就是这一次战役是千里奔袭之战,充满着各种不确定性,稍微不注意,就有可能全军覆没。

当时,国共双方主要的战场是在黄河以北进行的。黄河以南都是在国民党的控制范围之内,很显然人民解放军仅仅是在黄河以北和国民党反动派进行战争,是不利于我军打持久战和游击战的。

对于我军来说,只有把战线拉的足够长,我们胜利的机会才会越大。最好是能够把战役,扩展到长江沿岸。

就是在这种情况下,刘邓大军开始肩负起这个重任来的。

之所以说这个战役是让人听后感到背后一凉的事情,就是因为在当时的情况下,刘邓大军他们是属于孤军深入作战。

关键是他们在没有任何后援的情况下,深入到了敌人的重重包围当中。这种情况,对于刘邓大军来说,是十分的危险的。

若是不小心把自己给爆漏了,他们很可能会面临全军覆没的危险。

可以说当时他们所有的人,都是把生死置之度外了,只有在敌人的包围当中,杀出一条血路来,他们才有可能生还。

你说这样的事情,是不是听了之后,就让人有一种后怕的感觉。

不过,最后我们都知道,他们打败了国民党反动派取得了胜利。正所谓是狭路相逢勇者胜,他们正是靠着这样不怕死的精神才取得了这场战役的伟大胜利的。

千里跃进大别山一战,是有很重要的历史意义的。因为这一次战役,为人民解放军的大反攻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正是因为这一次战役取得的胜利,让人民解放军有被动防守,到主动攻击的转化的。所以,千里跃进大别山一战,就是一场让人听了之后,背后一凉这样的一件事情。


汉史趣闻


说到历史上哪场著名的战役的胜利,事后想想是让人有一种脊背发凉的感觉。我觉得抗日战争时期的昆仑关大战就是这样的一场战役。

为何这么说呢?

要知道当时的日军,他们夺取昆仑关的目的就是为了占领广西。然后占领广西之后,在统治广西全境切断滇缅公路。

也就是说他们此行的目的,就是要切断滇缅公路。

当时的这个滇缅公路,对于中国来说是十分的重要的。可以说它是中国和外界联系的唯一一条道路。

若是滇缅公路被日军给切断了,外国的物资就运不到中国来了,而中国在抗日战争时期,是需要大量的外国物资的援助的。

试想一下若是昆仑关战役失败了,后果是不是不堪设想,对于全体中国人民来说,是不是让我们脊背发凉的一件事。

当时负责争夺昆仑关的正是日军臭名昭著的第五师团。这个第五师团,在经过太行山的时候,和林彪打了平型关大战。

然后林彪打败了他们,取得了平型关大战的胜利。平型关大战的胜利,大大的鼓舞了中国人民的抗日士气。

后来第五师团继续南下,到了广西昆仑关这里,他们就遇到了杜聿明带领的中国兵团。双方在昆仑关这个地方发生了殊死搏斗。

中国军队誓死不退,他们对日军第五师团发动了猛烈的进攻。

最终两军激战了几十个昼夜,中国军队全歼日军第五师团85%的士兵,获得了昆仑关大战的胜利。

正是这一次战役的胜利,彻底的粉碎了日军想要占领广西,切断滇缅公路的这一狂妄计划。

还好这一场战役我们胜利了,滇缅公路一直都是掌握在我们的手里。不过事后我们想一下,日军用心之歹毒,还是让我们脊背发凉的。

最终我们还是打败了他们取得了抗日战争的胜利。


不才讲史


从4月份到5月份,陈粟指挥华东野战军同国民党军在鲁南和沂蒙山区周旋,时南时北,忽东忽西,将华野主力始终处于主动地位,陈毅将这种战法比喻为“耍龙灯”。为了进一步调动和分散敌人,陈粟命令第1、6纵南下鲁南、第7纵开赴苏北。1947年5月10日,顾祝同命令整编第74师在两翼和后续强大兵团的掩护下,对华野实施中央突破,其矛头直指华野指挥部蚌埠。就在此时,桂系的第7军和整编第48师离开大部队向沂水方向运动。整编第74师师长张灵甫发现华野的指挥部在坦埠,在没有整编第83师和整编第25师的掩护下向坦埠孤军冒进。



粟裕原地的计划是围歼孤军冒进的桂系第7军和整编第48师,但是随着整编第74师的大胆冒进,粟裕改变了作战计划。粟裕陈述了先打整编第74师的理由:先打较为薄弱之敌或侧翼、孤立之敌,是我军的传统战法,敌俠重兵采取中央突破的战法,估计我不是主动后撤就是被突破。我军针锋相对以中央突破反中央突破打最强之敌74师,必出其不意,攻其不备,大奏其效。


张灵甫得知自己被华野包围后,并不慌张,而是上了孟良崮,想以自己为诱饵,从而吸引华野的进攻。同时,外围的国民党军再反包围华野主力,整编第74师在孟良崮上来一个“中心开花”,从而一举消灭华野主力。

孟良崮战役,华东野战军以“百万军中取上将首级的气概”全歼整编第74师和整编第83师一个团,其中毙伤13000人,俘虏19676人,总计歼灭32676人。阻敌增援的华野部队打得非常辛苦,使30多万增援孟良崮的国民党军阻挡在孟良崮之外,其中最近的距离孟良崮只有3—5公里,如果国民党军队突破了阻援部队的阵地,后果将不堪设想。


历史军魂


挺进大别山,虽然取得了重大胜利,但这胜利的背后,是刘邓大军克复各种艰难困苦所取得的。回想起来,真有一种脊背发凉的感觉,万一当时国民党军队采取铁桶战术,围困刘邓大军,把他们困死在大别山,后果不堪设想。

刘邓大军四个纵队12万余人,要深入到国民党重心统治区,没有后方,没有补给,其艰难危险可想而知,稍不留神就会全军覆没。

对于刘邓大军千里挺进大别山,能否取得胜利,主席心里也没底,他做了三种预判:

一是付出了代价站不住脚退回来;一是付出了代价站不稳脚,在周围坚持斗争;一是付出了代价,站稳了脚。

很显然,不管是哪一种都会付出非常大的代价。

在刘邓大军千里挺进大别山之前,国民党对大别山周边的群众,进行了严厉申诫,一旦出现帮助共产党的情况,就会家败人亡。所以百姓害怕和共产党、解放军亲近,当时刘邓大军在大别山严重缺乏群众支援。刘邓大军没有向导,没有粮食,吃住都成问题,部队陷入了困境。

除此之外,国民党还重兵守卫大别山区域,兵力是刘邓大军的好几倍。国民党大军占据人数优势和地利优势。

尽管如此,刘邓大军还是不畏艰险,不辱使命,经过近半年的艰苦作战,刘邓大军以及由陈赓、谢富治领导的陈谢军团共歼敌75万人。


袁卫宇


湘江之战。

湘江之战实际上是红军的败仗,但是,这个败仗也可以算是胜仗,是胜利大逃亡。

于注定会完全灭亡的局面下,经艰苦浴血战斗,逃出三分之一力量,完全可以说是“虽败犹胜”!

湘江战役是关系中央红军生死存亡的一战。

1934年11月27日至12月1日,红军在湘江上游广西境内的兴安县,全州县,灌阳县,与国民党军苦战五昼夜,在付出了巨大的牺牲后在全州兴安之间强渡湘江,算是突破了国民党军的第四道封锁线。

真的是苦战。

  1. 因为指挥者对于西进与否,迟迟不下决心,曾经错失了过江良机。

  2. 因为决策者非常在乎“瓶瓶罐罐”,搞的首脑机关军委纵队臃肿散漫,战斗前一日1934年11月26日军委纵队仅仅只走了8公里,拖累了所有的队伍。

不得已,为了掩护军委纵队过江,各战斗部队不得不就地掘壕打阻击战。

有新圩阻击战;光华铺阻击战;觉山铺阻击战。

因为最高领导者的无能而犯的错误,各部队不得不放弃自己擅长的运动战,而打起了阵地阻击战。

可以说,幸好指战员们政治素质过硬,革命的自觉性很高。

这三大狙击战才迅速地组织了起来,搁当时的其他任何一支“非红军部队”,士兵们早就哗变了,而红军战士们没有哗变,指战员们发挥“战斗的自觉性”与敌人展开了殊死战斗。

至12月1日,战斗的最后一天,红军开始渡江,国民党军也对红军发起了全线进攻,企图占领渡口,歼红军于半渡中。

这时候,任何谋略都是苍白的了,任何战斗技术都是多余的了。

因为争夺就是个渡口呀,一方不敢放弃,一方必须得到。

这时候,只有意志坚强者才会胜利,只有不怕牺牲者才会胜利,所谓“狭路相逢勇者胜”也!

留给指挥官们发挥指挥艺术的余地也所剩无几了。

据说,在觉山阻击战中,林彪曾经亲自拿着手枪上了战场。

据说,在告别觉山阻击战场时,林彪,聂荣臻,左权,朱瑞等一众一军团首长亲自为牺牲战士安葬,林彪泪如泉涌,泣不成声,大概这时候他开始怀疑李德的能力了吧!

湘江之上有一个叫做岳王塘的地方,此处江水流速缓慢,湘江战役后,上游漂下的尸体几乎都汇聚到此处,一眼望去,全是灰色的军装尸体。

可以说,湘江战役之所以最后有“胜利大逃亡”的局面出现,完全是战士们发挥自觉性战斗的结果;是战士们不怕牺牲去战斗的结果;是基层指挥员们发挥自觉性的结果。

和最高指挥机关无关。

所以,通过湘江一战,全党全军发现了谁才是真正有本事的领袖。

于是,换了领袖!


葭明通半瓶历史


我觉得历史上著名的战争中,让我感觉到今出一身冷汗的,就是二战时期的瓜岛战役了。二战时期太平洋战场上,有轰炸珍珠港,中途岛战役,莱特湾海战,马里亚纳海战等著名战役,瓜岛海战和上面几个比起来名气实在是不怎么样,但是它在整个太平洋战场上的地位却是相当重要的。

因为中途岛之战海后,日本与美国的实力发生了对比,日本已经很难再威胁到美国了。而在二战中,美国高层一直执行着先欧后亚的战略,所以在这个时候估计不会对日本有所大的动作,而把主要的资源投入到欧洲,这样的话打败日本可能就会玩很长时间。对美国来说算不了什么,也就是时间晚一点而已,但是对中国来却是致命的,晚一个月的话,中国不知道又要死多少人。

不过美国海军方面可能不大认同高层的先欧战略,因为光打欧洲的话,那是陆军为主,并且英国海军会分一份功劳,显不出美国海军的能耐来。所以美国海军表面上赞成先欧后亚战略,但事实上在亚洲不断增兵,这就是瓜岛战役的由来。瓜岛之战的时候,日本的实力事实上还相当的强大,美国的陆战队司令甚至都认为不该此时出兵,但是不得不前往瓜和日本死耗。日本当时自恃实力比较强大,不断增兵瓜岛,结果双方在瓜岛那个小小地方,投入了全部的海军兵力硬扛。

而日本由于国小资源少,所以在后来完全耗不下去了,虽然美国的损失并不比日本少,但是美国损耗了之后,很快就能把相应的资源补充进来,而日本做不到。到了后来为了资源的争夺,日本海军和陆军的高层甚至大打出手。而日本陆军本来计划集中全部资源和兵力,对重庆的蒋介石政府进行最后一击。虽然不一定能成功,但是肯定会对中国战场造成重大影响。但是因为瓜岛之战的失败,加上日本大部分资源都投到瓜岛上,最后陆军策划的进攻数度推迟,瓜岛失败之后,进攻重庆的计划直接取消了。如果不是瓜岛战役,中国肯定还会经受很多腥风血雨,所以这场战役可谓是极大的支持了中国战场。

我是冰哥聊史论古今,期待您的关注与点评!


冰哥聊史论古今


我是日航君,为您解答。

要我说觉得最让我脊背发凉的战争,那可能就是官渡之战了吧。这场战斗是曹操统一北方的一场决定性战争,但是一直让我觉得很奇怪,下面我就来说说我的奇怪点吧。

一、曹操奇怪的兵力

在赤壁之战中,对于曹操的兵力是这样描述的:

“时公不满万,伤者十二三。”

也就是说曹操的兵力不足一万人,而且其中还有这一两千人的伤兵。袁绍军有多少人呢?保守估计袁绍军有十万人。以一万打十万人,能取得胜利,即便是曹操用计的话,也让我感觉有些不可思议。

而且其中有如此一个记载:

“凡斩首七万余级,辎重财物巨亿。”

也就是说曹操不到一万人但是却杀了袁绍七万人。不说我说啊,即便袁绍的军队是七万头猪,你让曹操一个人杀七个人,这个不论是体力还是难度都是非常大的,因此我觉得很奇怪很奇怪。

而且在之前曹操收编了三十万青州军,据记载:

“受降卒三十余万,男女百万余口,收其精锐者,号为青州军。”

即便是三个人里面选一个,曹操也应该有着十万精锐的青州军,那么在作战的时候,青州军去哪里了?曹操肯定不能把十万人全部都放到官渡前线,,因为曹操的领土比较大,各个地方都需要人驻守。但是官渡作为曹操的主战场,曹操至少也应该把自己的主力部队放过去吧,而不是仅仅就派一万人去作战。

另外,在《三国志》中还有如此有趣的一段记载:

“八月,绍连营稍前,依沙塠为屯,东西数十里。公亦分营与相当。”

也就是说,袁绍有十万人,营地东西数十里;曹操只有一万人,居然也学袁绍将营地绵延数十里。我们都知道,五个手指头很无力,但是握紧一个拳头却很有力。曹操这个举动恰恰是兵家大忌。而且一万人,说什么也不能跟十万人相提并论啊,曹操这个绵延数十里的阵地有问题。

袁绍有十万人的说法也不是我信口胡说的,而是在《三国志》中有明确记载:

“简精卒十万,骑万匹,将攻许。”

因此综上来看,我认为曹操绝对不可能仅仅只有一万人的兵力,我认为曹操此时应该是拥兵三万人到五万人,这样才能实现《三国志》中所说的种种记载。我认为一万人之说是为了营造曹操官渡之战的神话而胡说的。

二、两方奇怪的粮草

官渡之战的胜利,我们可以说是由粮草所决定的。曹操已经没粮了,但是曹操烧掉了袁绍的粮食,最终袁绍大败,曹操大胜。但是我却产生了疑问,两方的粮食对比就那么悬殊吗?我们首先来看曹操。

曹操当时已经推行了屯田制,而且这个记载是在官渡之战之前的。据记载:

“是岁乃募民屯田许下,得谷百万斛。……征讨四方,无运粮之劳。”

从这个记载中我们可见,曹操采用了韩浩等人的建议,进行了屯田工作,并且颇有成效,在曹操军中积累了粮食百万,而且曹操外出征战多是依靠着自己强大的屯田才支撑下去的。但是在官渡之战中,曹操辛辛苦苦攒下的百万粮草的家底没了,成为了只能支撑一个月的粮食。这不由得让人怀疑,曹操只有一万人,但是他的粮草有如此之多,为什么曹操会支撑不下去?只有两种解释,一种是曹操的兵力远远多于一万人;一种是曹操的粮草其实根本没有那么多。个人看来最有可能的原因就是曹操的兵力其实是远远多于一万人的。

然后是袁绍一方的军粮。似乎在我们的印象之中,袁绍属于那种大户人家,财大气粗,外出打仗从来不用为粮食犯愁。其实这个是不对的,袁绍虽然家底子厚,但是他一次性出动十万人,对于自身也是非常大的消耗,而且袁绍的家底子,未必像我们想象中的那么厚实。在官渡之战之前,袁绍的谋士沮授和田丰曾经劝谏袁绍说:

“师出历年,百姓疲敝,仓庾无积,赋役方殷,此国之深忧也。”

由此可见此时袁绍的内部情况也不太好,袁绍一直以来都在跟公孙瓒作战,自己境内的经济也遭受到了非常大的打击,袁绍自己的家底子也不是非常丰厚。

另外,还有这样一条记载可以作证当时袁绍的境况:

“袁绍之在河北,军人仰食桑葚。”

可见当时袁绍部队的生活也不太好过,他的士兵都要靠吃桑葚为生。但是到了官渡之战中,袁绍的家底子一下子丰厚起来了。据记载:

“今袁氏辎重有万余乘,在故市、乌巢,屯军无严备。”

因此袁绍这一战,也可以说是拿出了自己压箱底的东西,并不是有些人所说的这仅仅是袁绍的一个小失败之类的。

袁绍的粮草从哪里来的呢?我推测袁绍这一场官渡之战,恐怕也是倾尽了自己所有的资源才能够打出来的。因此官渡之战不论对于曹操还是对于袁绍来说,都是决定性的一战。

官渡之战输了之后,袁绍也没有东山再起的能力了。因为这一场战斗之后,他的家底子也被打光了。


文:日航通鉴 图:来自网络与站内,侵删


日航通鉴


四渡赤水之战,就是这样的一场伟大的战役。我们都知道四渡赤水之战,是毛泽东带领着工农红军和国民党之间展开的这一场战役。

当时的情况是毛泽东带领的三万工农红军,打败了国民党二十万大军,取得了中国历史上为数不多的以少胜多的伟大战役的胜利。

这一次战役,被毛泽东视为自己一生当中打的最为得意的一场战役。因为四渡赤水之战,在关键的时刻,挽救了红军的命运,挽救了中国革命的命运。

为什么说四渡赤水之战,是一场事后让人想来,有种脊背发凉感觉的一场战役呢?

原因就是当时的国民党想要把工农红军给一网打尽。

为了达到这个目的,他们一下发动了二十万大军对工农红军实施围剿。而且蒋介石觉得,自己肯定是可以取得这场战役的胜利的。

为什么蒋介石会有如此大的信心呢?

原因就是在四渡赤水之战前打响之前,工农红军因为李德、博古等人错误的领导,他们让工农红军的人数有八万人减少为了三万。

这个伤亡实在是太过于大了,蒋介石本以为自己派了二十万大军,肯定是可以消灭三万工农红军的。

但是,他不知道的是,遵义会议之后,工农红军的领导人换成了毛泽东。

毛泽东在和国民党作战的时候,面对着二十万国民党大军,他采用了打游击战的方式,集中我军优势兵力,对敌人实施各个歼灭的战术。

最终在毛泽东的带领下,工农红军在国民党最意想不到的地方出现,尤其是四次渡过赤水河,打了国民党一个措施不及,消灭了国民党的大部分人马,并且赢得了这一场战役的最终的胜利。

四渡赤水之战的胜利,为日后工农红军的壮大和扩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不过这一场战役,在事后让我们想想也是脊背发凉的一件事。

毕竟当时这些工农红军,是中国革命的中坚力量呀,若是我们没有战胜国民党反动派,后果真的是不堪设想的。

所以说四渡赤水之战,就是这样的一场让人事后想想就脊背发凉的一场战役。当然了这一场战役的胜利,全部都是毛泽东指挥有方。

他是中国历史上最为著名的军事家,为新中国的独立和解放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正是他带领中国人民建立了独立自主的新中国,让全体中国人民成为了国家可以当家做主的人的。


史学达人


天王山之战

1582年6月本能寺之变后,明智光秀与丰臣秀吉在山城国及摄津国边缘山崎爆发大战,以明智光秀兵败身亡告终,这场仗堪称细思极恐,令人后背发凉。

疑点一:明智光秀为何刺杀织田信长

明智光秀曾经是信长的家臣深受信长信任,曾在本圀寺之变中立下大功,此后步步高升可以说位极人臣,然而这样一个人却毫无征兆的发动本能寺之变,杀死了正在鼎盛时期的织田信长。他为什么要这样做?

疑点二:丰臣秀吉为何能够快速回师

1582年,丰臣秀吉奉命征伐毛利氏,5月丰臣秀吉传信向信长求援,信长17日命光秀返回坂本城准备出战。26日光秀领军至丹波龟山城备战。29日信长为了支援秀吉,带百余名年轻侍卫从安土城出发,进驻京都本能寺,计划在此集结军队,结果引发本能寺之变。

原本丰臣秀吉已经攻下毛利氏的鸟取城,这对毛利氏来说是个沉重的打击,为何他又突然打不过毛利氏要向信长求援呢?

在本能寺事变后,丰臣秀吉迅速与毛利氏议和,率领部队在仅仅七天时间内完成了自中国地方至京都194公里的急行军。这就有点不可思议了,前面久攻不克信长刚死就马上议和回师,更关键的是任何一个头脑正常的统帅都不会再敌方内乱的情况下同意议和,还不赶紧趁他病要他命,但毛利氏居然同意了,丰臣秀吉可以堂而皇之的用7天时间回师194公里。

疑点三:死的不明不白的明智光秀

刺杀织田信长后,明智光秀似乎变成了臭狗屎,居然没有一方势力支持他,几乎就是光杆司令,被占据绝对优势的丰臣秀吉轻松打败,本人居然是在逃亡路上被落武者狩(落难武士猎人)杀死抢夺了盔甲、战马等财产,就这样不明不白的死了。

纵观历史,从本能寺之变到天王山之战,明智光秀简直就像一个工具人,所起到的作用就是为丰臣秀吉铺路,最后成全秀吉为秀吉开启了其日后统一日本的契机。这让人不得不怀疑,秀吉其实就是幕后黑手,本能寺之变就是他一手导演的,其他的大名(包括德川家康)和天皇都早已经知道秀吉的计划都在默默配合他,而不愿配合的明智光秀早就死在秀吉手里,让最忠诚的人背了刺杀织田信长的黑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