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恋爱不如跳舞

俗话说谈恋爱不如跳舞,让自己觉得舒服,是每个人的天赋。


谈恋爱不如跳舞


谈恋爱不如跳舞


谈恋爱不如跳舞


谈恋爱不如跳舞

让我们来看看我国古代的舞蹈社交—以舞相属


汉代士大夫们在饮宴作乐时,除了即兴歌舞之外,一种颇重礼仪的社交舞蹈,被称为以舞相属。秦汉时期,我国已建立并逐渐巩固了中央集权的封建社会,汉高祖刘邦起自民间,喜爱楚地民间歌舞,当他取得政权,返回故乡沛县时,感慨万分,自起舞歌《大风》:“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安得猛士兮守四方!”


谈恋爱不如跳舞

“以舞相属”是文人宴集时的一种交谊舞的形式。一般由主人先舞,舞罢,以舞相属于客人,客人起舞为“报”(酬答),然后再以舞相属于另一人。假如被属之人不起舞,便会被视为失礼不敬。


谈恋爱不如跳舞

天呐!看到这里那要是真不会跳舞那岂不是要尬舞!


谈恋爱不如跳舞


谈恋爱不如跳舞

噗!太辣眼睛 ,不敢直视!


好了!打住!其实,在这种时代风尚的影响下,汉魏时期还真的出现了众多的文人音乐家。在中国古代的传统教育体系中,歌舞音乐是贵族子弟必学科目。汉魏时的世族子弟从小就受到良好的音乐舞蹈教育,很多人成为音乐家或音乐爱好者。汉代杨恽自谓“家本秦也,能为秦声;妇,赵女也,雅善鼓瑟”,说明音乐天分是家族传统。桓谭“好音律,善鼓琴”,并且喜爱郑声俗乐。东汉时的杜夔“邃于声律,聪明过人,丝竹八音,靡所不能”。蔡邕为东汉闻名学者、音乐家,他的女儿蔡琰“博学有才辩,又妙于音律”。到三国时,可以称为文人音乐家的人数大增,“妙解音律”,“弦歌酣宴”成为这些文人音乐家的共同特征,而且很多人是秉承家族传统的。如阮氏家族中阮瑀、阮籍、阮咸、阮瞻等数代人皆精通音律,阮籍并有音乐专论《乐论》传世。嵇康不仅喜欢“弹琴咏诗”,而且还是闻名的音乐理论家,他的《声无哀乐论》等音乐专论,提出了许多令后人瞩目的音乐美学思想。


原来在古代也需要必备多种技能,跳舞也是很大的一个门类,古人的精神文化生活可谓是丰富多彩。把舞蹈发展成极具抒情色彩和视觉美感的艺术作品,这也恰恰体现了我国古代文化的博大精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