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能出門玩耍?孩子在家出現情緒時怎麼辦?

近段時間來,武漢疫情一次次衝擊著我們的生活。迄今為止已經十多天的時間,小朋友在家中早已按捺不住自己想要出去玩的心情,但在當前疫情下,“能不出門就不出門”是每一位市民的責任,如何向孩子解釋這一切?關在家中的孩子,不免也會受到父母情緒的影響,我們該如何幫孩子進行心理調適?……

父母的情緒會影響孩子嗎?

可能有些父母覺得孩子小,對疫情沒有什麼感覺,該吃吃、該喝喝、該玩玩,和平常沒有什麼不同,就沒有過多地去了解孩子的感受。情緒是會產生相互作用的,比如,如果你的同事一大早唉聲嘆氣,你都會覺得莫名的反感,這就是對方的情緒影響到了你。而孩子的身體更通透、更敏感,他們更容易接收到來自別人的情緒。就算孩子沒有因為疫情帶來的直接影響而感到恐慌、緊張、害怕,我們父母的這些情緒同樣也會傳遞給孩子。

孩子和父母的潛意識是完全連通的,孩子他不僅僅是聽父母說了什麼,還會用他們的眼耳鼻舌身整個五感來感知。當孩子感受到父母的情緒,而父母又沒有直接向孩子表達這些情緒時,孩子會默認這些情緒感受是不需要表達出來的,那麼孩子也不會主動告訴父母他的擔心和緊張。情緒沒有表達出來,孩子也不知道該怎麼處理自己這些情緒,於是這些情緒卡在身體裡,情緒的積壓會讓我們整個人能量變低,免疫力變低,更不利於打好對抗疫情這場戰爭。

不能出門玩耍?孩子在家出現情緒時怎麼辦?

面對孩子,我們要怎麼做呢?

1、表達感受,做真實的父母

首先,要讓孩子們知道他們能夠談論自己的感受。也就是需要把情緒表達出來,如果家長經常給孩子表達感受,那麼孩子在情緒方面的感知力,表達自己感受的能力是非常強的。

我們用這樣的方式和孩子溝通的好處是:

第一,用精準的情緒詞語表達出來,有助於我們自己情緒的釋放,會感覺輕鬆一點;

第二,表達感受、分享脆弱是拉近我們和孩子距離最好的方式;

第三,做好示範,孩子慢慢會發現,我有情緒也是可以像爸爸媽媽那樣表達出來的。

不能出門玩耍?孩子在家出現情緒時怎麼辦?

2、引導孩子表達感受,釋放情緒

在我們向孩子表達完感受、給孩子做出示範以後,可以引導孩子表達自己感受,問孩子:“現在每天關在家裡,你有什麼感覺呀?會不會覺得害怕、緊張或者別的什麼?媽媽很想了解一下你的感受。”同時要告訴孩子,他有情緒波動是正常的,是被允許的,並且鼓勵孩子多說出自己的感受和想法。

隨時準備好畫具與橡皮泥。有時候,對孩子來說,“畫”出感受或者“做”出感受比“說”出感受更容易一些。

3、親子互動,享受家庭樂趣

既然出不去了,就利用好這次大好時光,放下一切想法和孩子一起來一場盛大的親子游戲,可以一起玩一些我們自己小時候的遊戲,也可以和孩子玩一些孩子喜歡的遊戲,讓孩子做一個領導者,迴歸他們自己的掌控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