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凉故事·泾川】泾州与李商隐

【平凉故事·泾川】泾州与李商隐

【平凉故事·泾川】泾州与李商隐

  泾州使李商隐在仕途上失败,泾州又使李商隐的爱情诗惊艳千载。

  李商隐(812—858),字义山,号樊南生。怀州河内(今河南沁阳)人,唐朝著名诗人,自祖父起,迁居郑州荥阳(今属河南)。9岁父死,奉丧侍母归郑州。文宗大和三年 (829年),受天平军节度使令狐楚召聘入幕。大和六年(832年),令狐楚调任河东节度使、北都留守,李商隐随至太原。令狐楚病死后,李商隐失去凭依,便到泾州(今甘肃泾川县)入泾原节度使王茂元幕。

【平凉故事·泾川】泾州与李商隐

  当时唐王朝内部以牛僧孺和李德裕为首的两大官僚集团的斗争非常激烈。令狐楚父子属牛党,王茂元则接近李党。李商隐转依王茂元门下,在他本人虽并无党派门户之见,但牛党中人却认为他“背恩”、“无行”,对其加以排斥。李商隐因此成了牛李党争的牺牲品。不久他参与博学宏词科考试,先为考官所取,复审时却被中书省内有势力的人除了名。

【平凉故事·泾川】泾州与李商隐

  第二年李商隐被任命为秘书省校书郎,后调任弘农县尉。开成五年(840年)冬,李商隐辞县尉一职,调到会昌。第二年以书判拔萃,重入秘书省。宣宗即位后,李商隐再一次受到压制,无奈,只好到远方幕府去安身。从大中元年(847年)至九年(855年),先后三次赴桂州(今广西桂林)、徐州、梓州(今四川三台)随人作幕僚。大中五年(851年)去梓州幕府前,妻王氏病故,更使他精神上蒙受沉重打击。居东川时,常抑郁不欢,顶礼佛教,甚至想出家为僧。大中九年冬,梓州幕府罢,李商隐返归长安。第二年年任盐铁推官。大中十二年(858年),罢职回郑州闲居。大约就在这一年年底病逝。

【平凉故事·泾川】泾州与李商隐

【平凉故事·泾川】泾州与李商隐

  文宗开成三年(838)。商隐于开成三年应博学宏词科不中,乃回泾原节度使王茂元幕府,府治在关内道泾州(今甘肃省泾川县北,参《旧唐书·地理志》)。王茂元于大和九年(835)节度泾原,至开成四年犹在泾原。因唐之泾原在隋代为安定郡,故此诗依旧习称"安定城楼"。

【平凉故事·泾川】泾州与李商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