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衛所制到營兵制,淺談明王朝的軍事制度的演變

引言

朱元璋在推翻元王朝的統治後,於公元1368年在南京城開國稱帝,大明王朝由此開始。通常來說,一個新的封建王朝在建立後由於各方面經驗的不足,只能夠延續前朝的各項制度,在隨後的時日裡結合當下的時代特徵對舊制度再行改良。但明朝的軍制卻沒有借鑑元朝軍制,與各王朝的軍事制度都有所不同。

明朝初期一直以衛所製為基本軍事制度,該制度更加符合明初的社會狀況和政治需要。但隨著時間的推移,社會狀況和政治需要也發生了改變,衛所制也因其弊端而逐漸遭到破壞。不僅不能夠發揮朱元璋預想中的效果,反而拖累了明軍總體的作戰水平及戰鬥力,於是營兵制應運而生。自明朝進入中後期開始,就從單獨運行衛所制轉向了衛所、營兵雙制度並行,二者共同構建起了明朝的軍事制度。

從衛所制到營兵制,淺談明王朝的軍事制度的演變

明太祖朱元璋


明初的社會狀況及政治需要

在元朝統治的最後幾年裡,帝國境內出現了許多股農民起義的勢力,這些起義軍最初的目的只有一個,那就是推翻暴虐的元朝。但當元朝即將覆滅之時,各路勢力便開始盤算著如何奪取天下,成為這片土地新的統治者。

公元1351年紅巾起義爆發,富豪郭子興於次年散盡家財,參與到起義活動中去,並逐漸成為一路群雄。不久朱元璋也加入了郭子興的隊伍,很快就受到重用,甚至還迎娶了郭子興的養女為正妻。

從衛所制到營兵制,淺談明王朝的軍事制度的演變

元末群雄郭子興

郭子興死後,朱元璋就成為了新的統兵將軍,率領著部隊為小明王(韓林兒)征戰四方。公元1356年朱元璋攻下南京城,並其更名為應天府,以此地為根據地開始為將來稱帝做準備。六年後,另一路群雄陳友諒被朱元璋消滅;又過了四年,張士誠、方國珍也都敗在朱元璋手下。此時朱元璋的實力及聲望都已經達到了一定的高度,於是於公元1368年在應天府稱帝建國,隨後又發兵北進,意圖將元朝殘存勢力盡數驅逐出長城以外。

元朝雖然大勢已去,但仍然是百足大蟲死而不僵,退回草原後一直虎視中原,希望終有一天重新入主中原,復興元帝國的輝煌。為徹底根除北患,朱元璋不止一次的派遣部隊遠征漠北,但都無力徹底清剿。且蒙古人時常兵犯邊關,劫掠邊關城池物資和人民,嚴重威脅明王朝的邊境安全。

同時,因國家常年戰亂,基礎經濟已經被破壞的十分嚴重,百姓的生活較元末時期更加困苦。在發展國內經濟的同時,朱元璋為減少軍隊開銷,故而全面推行衛所制。

從衛所制到營兵制,淺談明王朝的軍事制度的演變

洪武年間明朝版圖

兵農合一、行衛所制

當然,朱元璋要想完全脫離歷史經驗就創造出一種軍事制度是不現實的。通過參考隋唐時期的府兵制,朱元璋頒佈了一種全新的軍事制度,即衛所制。

明廷規定,由一千一百二十人組成一所,五千六百人組成一衛。每衛通常有前、後、左、右、中五個所組成,會根據具體駐防位置部署。同時還有一種獨立於普通衛所的守禦千戶所存在,這種守禦千戶所通常單獨駐紮在某地,轄下共有兩到三個千戶所,直屬於衛所最高機構都指揮使司。洪武年間,帝國境內共有五百四十七衛、兩千五百六十三所。

這些衛所被分佈在帝國的各個角落,根據當地的戰略意義適當部署,比如直隸地區和邊境地區就會部署更多的衛所,內地一些較為安定的地區則會少量部署。

全國的衛所都由都指揮使司管轄,最高長官為都指揮使,設一人,官品正二品。下屬兩名都指揮同知、四名都指揮僉事。同時衛指揮使及以下級別的軍官是可以世襲官位的。這樣的規定對於提高軍隊的戰鬥力來說幾乎沒有什麼益處,反而會增加軍官貪贓枉法的幾率。

從衛所制到營兵制,淺談明王朝的軍事制度的演變

都指揮使司銅牌

衛所制實行的是兵農合一制度,與曹魏時期的軍屯制也有著相似的地方。東漢末年,曹操就曾大力發展軍屯以彌補勞動力不足,導致糧食產出下降及稅收下降的情況。元代經濟基礎本就不夠強大,再加上戰亂給經濟帶來的負面影響,使明初時期的經濟狀況一塌糊塗。然而軍隊因脫離生產更加拖累了國家經濟的發展,故而朱元璋命軍隊在衛戍地方的同時,也要從事農耕生產。所生產出來的糧食優先供給軍隊,多餘的則出售給地方百姓。《大明會典》中曾有相關記載:

"軍士三分守城,七分屯種。又有二八、四六、一九、中半等例。皆以田土肥瘠、地方衝緩為差。"

明代設立了軍戶、民戶兩種戶籍,民戶可以較為容易的轉化為軍戶,但一旦成為軍戶,基本上再也沒有機會轉化為民戶。百姓被劃入軍戶後世代為兵,除非家中其他的男性全部因各種原因死去,或者家族中有人成為高官才得以赦免其軍戶身份,轉而回到土地上繼續耕作。這樣就導致勞動力的數量大幅減少,對生產和經濟的發展產生了極為嚴重的負面影響。

從衛所制到營兵制,淺談明王朝的軍事制度的演變

明代九邊重鎮

而衛所制的好處在於,可以將已經脫離生產的軍戶也重新參與到生產之中去,能夠極大提高糧食產量。在以農業為支柱型產業的封建時代,糧食的產量就決定了國家經濟的總體發展水平。衛所制度的實行也提升了明王朝的經濟實力。同時,實行衛所制的大多都是邊關地區。這些地區的土地較為貧瘠,環境也比較惡劣,但仍然擁有著開墾的意義。如此便可以在不與內地百姓爭奪耕地的同時擴大產量,可謂是一舉兩得。

但隨著時間的推移,衛所制逐漸開始瓦解,《水東日記·府衛官旗軍人數》中曾經記載了正統年間的逃兵人數:

"正統十四年未多事之先,五軍都督府並錦衣等衛官旗軍人等三百二十五萬八千一百七十三員名,實有一百六十二萬四千五百九員名,事故一百六十三萬三千六百六十四員名;馬駝騾驢牛二十萬八千三百二十六匹頭只,實有一十九萬七千三百五十八匹,事故一萬九百六十八匹。"

從衛所制到營兵制,淺談明王朝的軍事制度的演變

正統帝朱祁鎮

從上述材料可以看出,正統年間的逃兵人數高達一百六十三萬人。逃兵數量的增加,無疑對衛所制的有效實行產生了巨大負面影響。之所以會產生如此之多的逃兵,主要原因在於軍中的風氣逐漸惡化。隨著戰事的減少,軍人的地位也隨之下降,更多的時間都在土地上耕種,許多士兵甚至不懂得最基礎的作戰技巧。

在這種情況下,貪汙腐敗之風在軍中開始蔓延,許多高級軍官剋扣下屬或普通士兵的軍餉、口糧,使其生活狀況更加惡劣。同時隨著衛所制的實行,許多荒地也成為能夠正常耕種的土地,這些土地逐漸被各級軍官和當地官員所兼併,產出的糧食也大多扣為己有,衛所制也漸漸遭到破壞。

舊制遭到破壞,行營兵制

自明朝中後期開始,帝國邊境的防備力量開始減弱,尤其是在土木堡之變後,更是給明帝國的軍事實力帶來了嚴重打擊。再加上東南沿海的倭寇之亂,這些都給明帝國的邊境帶來了很大壓力。此時的衛所制已經不能夠滿足明廷的需要,營兵制因此而誕生。

從衛所制到營兵制,淺談明王朝的軍事制度的演變

襲擾明帝國東南部的倭寇

營兵制畢竟是從衛所制演化而來的,所以二者之間還存在著一定程度的相似之處。衛所制下的將士不僅要承擔軍事任務,還要在日常承擔起種植的任務,是一種身兼多職的"兵種"。而營兵制下的將士則為職業軍人,只接受軍事任務,並不需要屯田。《山海關志》中曾有相關記載:

"營設指軍或千戶一員管操,另設提調指揮一員總之,於石門寨營駐紮。遇各關警報,則督率所部兵馬分照地方策應。"

從衛所制到營兵制,淺談明王朝的軍事制度的演變

明朝邊關重鎮山海關

從上述材料可以看出,營兵制是與衛所制並行的。營兵平日裡專注於熟練戰鬥技能,戰時則成為一支機動部隊,根據需要支援各個關隘。某種程度上講,營兵就是一種常備軍,後來清代的綠營兵制就是從營兵制演化而來的。

明宣宗朱瞻基執政期間,就已經著手在北方各關隘組建營兵,可見衛所制至少在宣德一朝就已經遭到了嚴重的破壞,以至於統治者不得不構建營兵制來彌補邊關明軍的戰鬥力。至於為何明代統治者沒有廢除衛所制,只實行營兵制,想來原因應當有二。其一,衛所制經過長年累月的發展,軍中已經形成了規模龐大的既得利益集團。一旦皇帝對該集團下手,比如徹底廢除衛所制,則很有可能引起兵變。通常邊關重鎮都駐紮著數量較多的衛所,距離京師較遠很難控制,統治者擔心這些衛所會轉化為叛軍,給自己的統治帶來嚴重的威脅。

二是由於明朝中後期的經濟已經不再是明初時期那般模樣,隨著商業的發展,明廷的財政稅收、國家經濟和百姓的生活水平已經有了極大提升。但明代歷朝的財政支出數額都非常巨大,邊關衛所屯田所帶來的經濟效益能夠減輕明廷在軍費支出上的財政壓力,故而不能將其廢除。

從衛所制到營兵制,淺談明王朝的軍事制度的演變

明宣宗朱瞻基


結語

明代統治者之所以在設立衛所制後又設立了營兵制,主要是因為衛所制已經漸漸不再滿足統治階級的需要。明代不僅對外戰事頻繁,而且國內各項的財政支出都頗為巨大。在保障軍隊數量的同時,要想減少軍費支出,那麼最好的辦法便是軍屯。不僅能夠使軍隊自給自足,也可以開墾荒地,為提高國家財政收入貢獻一份力量。但隨著衛所制的發展愈來愈好,軍隊的職能也發生了轉變,將士不將操練武藝和作戰技巧作為主業,反而將播種種地作為主業,直接導致了軍隊作戰能力的下滑。再加上貪腐之風在軍中盛行,更是嚴重拖垮了明軍的作戰水平。

營兵制在帝國境內開始實施後,有效彌補了衛所制帶來的戰鬥力不足的情況,但畢竟衛所制依舊沒有被廢除,明廷仍然斥巨資維護者龐大的軍隊規模,導致明廷的財政支出多年居高不下,也對後來的衰敗滅亡產生了一定程度的影響。



參考文獻:

1.《大明會典》

2.《水東日記·府衛官旗軍人數

3.《山海關志》

文章內容為本號100%原創(部分圖片來自網絡,如存在疑義,請聯繫刪除。)我們將持續為大家輸出精彩的原創文章,歡迎小夥伴們訂閱轉發及評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