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不願與人接觸,注意“社交退縮”,幫孩子建立好的社交關係

文l松鼠媽咪(專注優質原創文章,文章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大家轉發分享)

勵志大師安東尼·羅賓說:“人生最大的財富便是人脈關係,因為它能為你開啟所需能力的每一道門,讓你不斷地成長不斷地貢獻社會。”

在當今社會,人際關係已經成為影響個人成功的一大重要因素。良好的人際關係,可以促使人在工作和生活中如魚得水,遊刃有餘。而糟糕的人際關係,則很可能成為人們前進路上的絆腳石,讓人不慎栽跟頭。

所以家長如果想要自己的孩子將來的人生之路能夠走得更為順暢一點,從小就要引導孩子建立良好的人際關係。

然而在我陪孩子去外面玩的時候,我觀察到有些孩子看到別的小朋友在那裡玩的很開心,而他們的眼神裡明明流露出想要加入小群體的渴望,但卻一直站在邊上徘徊不定。

就算有其它小朋友過來邀請他們一起加入,他們也會表現的畏畏縮縮不敢向前踏出一步。這樣的孩子不僅沒有建立良好的社交關係,相反的還有明顯的“社交退縮”傾向,這讓我不得不為他們感到擔憂。

孩子不願與人接觸,注意“社交退縮”,幫孩子建立好的社交關係

​前幾天我正在門口陪大寶二寶一起玩老鷹抓小雞的遊戲,這時候旁邊一戶人家的奶奶帶著自己的孫女朝我們走過來,那小女孩子看我們做遊戲玩的很開心,她忍不住停下腳步,站在一邊觀看。還一邊看一邊跟著我們一起笑。我看這孩子挺可愛的,就問她願不願意加入我們一塊玩。

小女孩看了看奶奶,意思是想徵求奶奶的意見。奶奶說:“這樣跑來跑去的,很容易摔跤,你就在一邊看看就好,還是別參加了。”

小女孩聽了奶奶的話,就又站在旁邊看了一會,然後拉著奶奶的手走了。雖然她什麼都沒說,但是我知道她的心裡一定是充滿遺憾的。

孩子們在玩耍打鬧的時候難免會受傷,也會有矛盾產生,如果父母正確加以引導,孩子就能有正確的社交觀。否則孩子將會陷入社交恐懼中,將自己孤立起來,也將別人隔絕在外,慢慢讓自己變成為“社交退縮”的孩子。

什麼是社交退縮?

社交退縮,也叫社交焦慮,在心理障礙分類上的正式用語是社交敏感性障礙,用我們通俗的話來講,就是指一個人在與人交往時,會顯得不自在,或者感覺壓抑,從內心裡排斥社交,不願與他人接觸的行為就叫社交退縮。

孩子不願與人接觸,注意“社交退縮”,幫孩子建立好的社交關係

​孩子產生社交退縮的原因有哪些?

1. 在過去的社交中曾經受到傷害

妞妞原本是個開朗活潑的孩子,前幾天跟隔壁的小姐姐搶玩具的時候,不小心摔一跤撞到了旁邊的桌子角,臉上腫了一大塊,這可把媽媽給心疼壞了,就讓妞妞以後不要去鄰居小姐姐家玩了。

過了兩天妞妞臉上好了一點,就又跑到小姐姐家裡去玩,小姐姐叫她過去跟他們一起玩,妞妞卻搖搖頭,只是在一旁看著。

孩子和我們大人一樣,在受傷之後,就會立馬學會保護自己。遇到這種情況,家長首先要安撫孩子的情緒,並耐心的教導孩子在下次玩耍的時候應該如何避免受到傷害,這樣孩子才不會被傷害嚇到。

如果父母本身對孩子受到的傷害一驚一乍,讓孩子下次不要參與這樣的活動,那麼孩子為了避免再次受到傷害,就會將自己封閉起來,不願與他人接觸。

2. 受生活環境的影響

現在的家庭中很多孩子都是獨生子女,在家裡有爸爸媽媽爺爺奶奶寵著慣著,出去以後也喜歡以自我為中心,希望別人都讓著自己。

孩子不願與人接觸,注意“社交退縮”,幫孩子建立好的社交關係

​但是別人家的孩子可能也是家裡的小獨苗,從小也是家裡的小皇帝,這樣一來兩個孩子之間必然會產生矛盾。如果孩子屢次在與別人的交往中受挫,他們很可能就縮回自己的殼裡躲起來,不願意與他人接觸了。

3. 孩子性格過於內向,害羞

有一些孩子,天生性格就比較內向,害怕與人交往,若父母不做正確的引導,孩子慢慢就會變為“社交退縮”。這些孩子可能是因為從小缺乏安全感,或者缺乏父母的關愛與陪伴,才造成性格內向的。

父母如果想要改變孩子的交際狀態,就先要從自身找原因,多花時間陪伴孩子,多給予孩子情感上的關懷,這樣孩子才能慢慢敞開內心去接納別人。

孩子的社交能力是在孩子成長的過程中,一步一步逐漸形成的,有著很強的可塑性,作為家長,我們要及時瞭解孩子產生“社交退縮”的具體原因,有針對性的幫助孩子,才能讓孩子獲得良好的社交關係。

否則孩子將會受到不良社交的困擾,只能與自卑和孤獨為伴!

孩子不願與人接觸,注意“社交退縮”,幫孩子建立好的社交關係

​社交退縮症會給孩子帶來哪些影響?

1. 很難結交新朋友

有社交退縮症的人,因為很難踏出主動交友的第一步,看起來又比較文靜內心,所以很難結交新朋友,有時候甚至會被人們認為是不好相處的那一類,這就更加增添了交友的難度。

所以父母要多鼓勵孩子結交新朋友,不斷給孩子增加走出去的勇氣。

2. 與人溝通困難

患有社交退縮症的人因為不善於表達自己,所以他們遇事一般喜歡悶在心裡,不到逼不得已是不會把自己的心事向別人透露的,所以別人很難了解他們內心真實的想法。

這會讓別人無法靠近他們,因此更加減少了他們跟別人溝通交流的機會。

3. 常常無法為自己爭取合法的利益

因為凡事退縮忍讓的性格,導致患有社交退縮症的人在與別人發生利益衝突的時候,也不敢理直氣壯的去爭取自己的合法權益,這會讓他們經常吃暗虧,並且吃虧了還無法讓別人知道。

孩子不願與人接觸,注意“社交退縮”,幫孩子建立好的社交關係

​這會讓他們感覺外面的世界太可怕,因此更加的封閉自我,不想與別人打交道。但是這種消極退避的處世方式,只會讓他們的人際關係陷入更加糟糕的境地。

著名的人際關係學大師卡耐基說:“成功來自於85%的人脈關係,15%的專業知識。”

好的社交關係是一個人取得成功的基石,相反,不良的社交關係則會阻礙人的發展。所以作為家長如果發現自己的孩子有社交退縮,一定要加以重視,爭取早日幫助孩子恢復正常的社交狀態,以免影響孩子未來的發展。

​家長應該如何幫助孩子建立良好的社交關係?

1. 創造有利於孩子社交的環境

孩子的生活環境對於孩子的社交能力影響非常大,有的孩子小時候因為經常搬家而不能在一個地方待太久,這對孩子建立良好的社交關係是很不利的,因為孩子很可能剛在一個地方交到好朋友,立馬又要與他中斷聯繫了。

所以作為父母的我們,首先要為孩子創建一個安定的生活環境,其次,我們可以多與周圍有孩子的家庭聯誼,組織孩子一起進行家庭活動,多為孩子創造與他人接觸的機會。

2. 多與孩子溝通交流,鼓勵和引導孩子去參加社交

如果孩子在外面受到傷害而產生社交退縮症,家長要及時跟孩子溝通,幫助孩子疏導情緒,走出陰影,並鼓勵孩子不要害怕受傷,引導孩子用正確的方式進行社交,培養孩子積極的社交能力。

孩子不願與人接觸,注意“社交退縮”,幫孩子建立好的社交關係

3. 用遊戲的方式讓孩子逐漸擺脫社交退縮

例如孩子因為性格內向,過於自卑而產生的社交退縮。我們可以通過和孩子一起玩競賽的遊戲的方式讓孩子擺脫社交困擾。

比如和孩子一起進行唱歌比賽或者講故事比賽,在這個過程中,父母要刻意創造機會讓孩子贏,這樣慢慢孩子就會變得有自信,從而在社交中,孩子才會願意表現自己。

哲學家亞里士多德曾經說過:“人是一種社會性動物,我們每個人都不可能脫離社會而生活。”

所以建立良好的人際關係,是我們終其一生的必修課。所以家長想要孩子掌握幸福的秘訣,那麼就先從幫助孩子建立良好的人際關係開始,不要給孩子有“社交退縮”的機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