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何时过去?后遗症会有哪些?如何应对?请提前了解,有备无患


疫情何时过去?后遗症会有哪些?如何应对?请提前了解,有备无患

时至今日,社会各界力量正在全力以扑阻断病毒的蔓延,医疗界亦正全身心的奋战在抗疫一线,大众仍然待在家里等待好消息的出现。

截至2月6日24时,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累计报告确诊病例31161例,累计治愈出院1540例,现有确诊病例28985例(其中重症病例4821例),累计死亡病例636例,现有疑似病例26359例。累计追踪到密切接触者314028人,尚在医学观察的密切接触者186045人。

虽然疫情数据图仍然看不见万众祈盼的拐点何时出现,但灵魂修炼师可以给出一个初步的预测:情人节后疫情将逐步消散,疫情数据图的拐点大概率出现在本月中旬。

大众习惯于将注意力聚焦于眼前,少数人则习惯于将注意力聚焦于未来,灵魂修炼师就是这少数人之一。虽然眼前疫情还未消退,但是它必将消退,在当下的中国社会,它必将快速消退。

疫情已不是灵魂修炼师目前所忧虑的了,灵魂修炼师现在所忧虑的是疫情之后人们内心的问题(或者说疫情的后遗症)在今后相当长一段时间里对人们人生的影响。

疫情何时过去?后遗症会有哪些?如何应对?请提前了解,有备无患

灵魂修炼师认为,疫情之后人们内心的问题(或者说疫情的后遗症)可能会有以下几个表现方面:

一、无法消除焦虑感:疫情后由于心理惯性不敢出门买菜、购物、正常人际交往,总感觉心神不宁、坐立不安、总担心会被别人传染疾病;

二、无法消除抑郁情绪:在此次疫情中那些因疫情有亲友去世的人们,因为疫情导致巨大经济损失的人们,因为疫情而情感发生变化的人们等等,悲伤、哀伤等抑郁情绪一经产生便无法自行消除;

三、无法消除躯体化症状:因为疫情期间对疫情过于焦虑、恐惧,虽然疫情已经过去,一旦再度遇到类似焦虑恐惧的情景,身体会表现出咽喉部不适、干咳、肌肉紧张等类肺炎症状;

四、无法消除睡眠障碍:在疫情期间,长时间待在家里,作息懒散,日夜颠倒,晚上迟睡甚至不睡,或者过于担心疫情的影响,导致无法入睡、或者睡眠质量差,躺在床上反复刷手机看新闻…… 疫情虽然过去了,这种不良惯性依然存在,而且无法消除,影响到正常的工作和生活;

五、无法消除疑病性强迫行为:在疫情期间,接收到很多疾病易感的信息,也学习到很多预防疾病的知识。疫情过去后,走不出疫情恐惧的阴影,总担心会染病,反复量体温,反复洗手,在家还要戴口罩。或有强迫性思维,会反复自动的想有关疾病的严重后果,反复查阅相关信息。

疫情何时过去?后遗症会有哪些?如何应对?请提前了解,有备无患

对于疫情之后人们可能存在的内心问题(或者说疫情的后遗症),灵魂修炼师的建议是:

一是改变思维习惯,增强心理能量:灵魂修炼师在前一篇文章里介绍过心理学的ABC理论。在我们的实际生活中很多时候都印证了"观念,是产生一切心理问题的根源!"这句心理学名言。你对某件事情的看法汇集成一种观念(同时观念也影响着你对某件事情的看法),你的观念导演了某件事件在你内心的影像,从而让你产生出相关的情绪情感体验或者说感受。简单地说就是我们少接收消极的信息,多接收积极的信息就能增强我们的心理能量。

二是规律作息,增强生理能量:疫情过后,很多人的体质都会相较疫情前出现下降,如何恢复我们的生理能量呢?灵魂修炼师建议大家从"吃、动、呼吸、睡、排"等五个方面去注意。

  • 吃——疫情期间,大家对吃是很无奈的,不是说吃不起,关键是不能像疫情前那样想吃啥都可以。疫情后,生活恢复常态,需要合理安排好饮食,该补就补,但切不可乱吃,尤其是野生动物,人们真的是特别需要"吃一堑长一智";


疫情何时过去?后遗症会有哪些?如何应对?请提前了解,有备无患
  • 动——疫情期间,大家待在家里,很多人可能都感觉"憋坏了",疫情后要加强运动,特别是有氧运动,我们都知道运动能够提高我们的免疫力,这里关键是要做到,做到了才能增强我们的生理能量;
  • 呼吸——呼吸是生命最基本的需要,好的呼吸方式对增强生理能量是最简单实用的一个途径:比如合适的深呼吸,正确的彻底呼吸法、精心呼吸法和催眠呼吸法等;
  • 睡——疫情期间很多人可能都是和手机一起睡觉的,疫情后大家千万注意要消除手机等电子产品对睡眠的影响,防止电子产品对人体褪黑素形成的干扰。睡前泡个热水脚是很好的。好睡眠是增强生理能量的基础,
  • 排——疫情后,人们可以吃到自己想吃的任何食品,饮食中可适当多吃一点蔬菜和纤维素含量高的食品,有利于排泄通畅,排泄通畅也是增强生理能量必不可少的一环。

三是恢复人际交往,多参与社会活动:

人们能够进行积极健康的人际交往和社会活动是一个社会健康发展的重要标志。进行积极健康的人际交往和社会活动不仅能够锻炼一个人的组织交际能力,还能帮人们获取开心快乐让人们拥有一个积极向上的好性格,对人们的身心健康有着巨大的作用。

疫情何时过去?后遗症会有哪些?如何应对?请提前了解,有备无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