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病毒,我們的心理怎麼了?


面對病毒,我們的心理怎麼了?

十年以後,當我們再回想起這個2020年春節的時候,我想它最大的意義是讓我們每個人都懂得了平靜如常的日子是多麼珍貴。

相信大家都有所感受,過去的春節假期,“全民抗“疫”,共克時艱”成為了整個假期裡所有人都在關注和參與的一件大事,關於“新冠狀病毒”的各類真消息、假消息、正面的、負面的都在潛移默化的影響著我們。這難免會對我們心理和自身狀態有所影響,恐慌、焦慮和不安的心理會不同程度的侵蝕到我們當下的每個人。這次的疫情也像是一場戰爭,在這場戰爭中,沒有人能夠拿著免死金牌、沒人能夠絕緣、甚至我們至今還看不清威脅我們的敵人長成什麼樣子、想站在前面抵擋住敵人以保護我們的父母、愛人和小孩而不能、想和敵人搏鬥也不知道對方在哪個方位以及以什麼形式存在。



為什麼所有人都那麼恐慌?

面對病毒,我們的心理怎麼了?

面對肆虐的疫情,有的人過度樂觀——我就算不戴口罩,幾率那麼小,怎麼可能會輪上我?有的人過度沮喪——每天待在家裡,反覆消毒幾遍,洗手無數次,電視上每報一個症狀或者一種新的傳播途徑時似乎都加重了自己感染的風險;

以前會覺得生病了,去醫院,可是這次,這病毒似乎也給醫生帶來了難題。

我們的確定感被打破了,安全的屏障被病毒侵入了,飛沫傳播、接觸傳播、糞口途徑,一個又一個,全員都處在應激(百度百科:由危險的或出乎意料的外界情況的變化所引起的一種情緒狀態,是決策心理活動中可能產生的一種心理因素。)中,無論是醫務工作者、普通民眾、心理專業人士、還是各行各業的從業者。



為什麼每個人都在尋求確定的感覺?

面對病毒,我們的心理怎麼了?

用談戀愛舉例,我們習慣用的形容詞有:從一而終,你若不離不棄、我必生死相依,像美麗的愛情故事《梁祝》兩個人寧可化蝶也不要分離… …

這些都是穩定的、確定的情感的象徵。

世界本身就是不確定的,也沒有想象中美好,需要我們主動地去建構一些我們需要的東西,比如:瓊瑤劇中的經典臺詞,“我要和你在一起,不管這輩子、下輩子、還是下下輩子。”如果直面現實,出去上班不知道還能否回家,這次分開不知道還能否見下一次,今天互道晚安後不知道能否見到明天的太陽,那世界簡直是太可怕了,讓人無法面對。

晚上睡覺時,對愛的人說一句“晚安,明天見”,其實,我們每個人都不知道明天到底能否再見,但是編織這樣的“謊言”能夠給我們建造基本的踏實感和穩定感。

這可能所有人都諱莫如深的最大的“善意的謊言”。



疫情就像一面放大鏡

面對病毒,我們的心理怎麼了?

放大了人際關係、親密關係中的小疙瘩,難以相處的父母與子女,因為疫情限制只能在一個空間內,原本可以使用一些防禦機制,比如:否認——我們之間很好,沒有任何問題/

父母對我很好,他們辛苦掙錢供我上學/我一直很獨立,不需要家人的關心,

現在,在面對疫情時,原有的防禦機制不容易奏效,因為分走了一部分給恐慌、焦躁不安的情緒,留給處理家庭內部的就少了。

而且,伴侶之間面對問題的心態都比較消極,會互相影響,在焦慮的心境下,誰都想被安撫、被看到、被關注,那麼,可以泰然處之的特質在這個時候就會成為兩個人之間的潤滑劑。反之,會加重矛盾。

否認不了,逃離不了,每天面對著彼此,容易從保持距離的“相看兩不厭”到沒有距離的“相看兩厭”。



活動範圍受限會造成關係的緊張,距離縮小可以放大兩個人原本的矛盾

面對病毒,我們的心理怎麼了?

在泰國電影《永恆》中,尚孟被叔叔富商帕博收養長大,尚孟帥氣又紳士,慢慢愛上了美貌又聰明的嬸嬸玉帕蒂,兩個人暗通款曲,帕博為了懲罰他們,用鐵鏈把兩個人永遠鎖在一起,兩個人本來很慶幸,但是隨著時間的流逝,即使在一個房間,也不可能永遠心靈上步調一致。漸漸從相愛走到了厭惡,想甩掉對方,但是辦不到。最終,叔叔給他們一支手槍,玉帕蒂打死了自己,即便如此,恨他們的叔叔還是不肯解開鐵鏈,尚孟帶著死屍睡覺,最終砍斷了玉帕蒂帶手鍊的手,自己也瘋掉了。

電影中是個極端的例子,可能不是很貼切,但是具有代表性,說明了想要維持持續而穩定的關係,需要心理和物理上的雙重空間,而物理空間也會促進心理空間的維護。



應激狀態下,會造成連續的“踢貓效應”

面對病毒,我們的心理怎麼了?

先給大家介紹心理學上著名的“踢貓效應”:一父親受到了老闆的批評,回到家就把沙發上玩鬧的孩子臭罵了一頓。孩子心裡窩火,狠狠去踹身邊打滾的貓。貓逃到街上,正好一輛卡車開過來,司機趕緊避讓,卻把路邊的孩子撞傷了。

這就是一種典型的壞情緒的傳染所導致的惡性循環。一個人有情緒時,按照“踢貓效應”的原理,會傳遞到周圍的人,也容易建立一個惡性循環,開啟了“互相傷害”的怪圈。

舉個例子:

在做疫情特殊時期心理服務所接待的求助者中,有一位原本就容易焦慮、煩躁,和老公有些嫌隙,覺得老公不夠關心她,疫情的出現,她的情緒變得更加不穩定,總是和老公發脾氣,兩個人的矛盾又加重了。



一家人一起面對疫情——這麼大的事件(應激狀態)下,每個人會呈現不同的反應,比如:焦慮、抑鬱、憤怒、麻木,或者一些軀體反應(腹瀉、失眠、心慌、盜汗等等)。如果本身家庭功能良好,可以相互安慰,消化一些狀況;如果本身就有些問題,疫情作為一個突發事件,會加劇這些問題。

以系統的角度看,個人也是這樣,平時已經帶著情緒的負累生活,疫情的發生也會在他的背上再壓上一根稻草。

當然,每個系統也都蘊藏著資源,家庭也是,個人也是,在神經緊繃到一定程度時,需要找個突破口洩下洪,解下壓,我們可以趁這個時候,找找那個按鈕在哪裡。

面對病毒,我們的心理怎麼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