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未来是否自卑自弃,父母从现在这一行为就可断定


孩子未来是否自卑自弃,父母从现在这一行为就可断定


孩子未来是否自卑自弃,父母从现在这一行为就可断定

不管何人,

若失去了耐心,

就失去了灵魂。


孩子未来是否自卑自弃,父母从现在这一行为就可断定


在很多父母看来,对孩子发火是一件很正常的事情。

在这个世界上,恐怕没有不对孩子发火的父母,但有的父母却能很快调整情绪,重燃耐心;有的父母情绪则越来越升级,开始……。

这几天宅在家里,常常会听到楼下那家妈妈对女儿的歇斯底里——

“给你讲了多少遍了,你是不是脑子有问题!”

“你为啥算不出来!你再看看群里,你们班的其他同学都算到几位数了!?”

“我真想给你一巴掌!”

“你上课都学了一些啥?就这样简单的题还在这哼唧哼唧作半天!”

“等于多少!!!告诉我!!!!!!”

“我才给你教的都白教了是吧!脑袋瓜不知道是吧!!!”

“你不努力,开学了你就会落下来,落下来你就跟不上,跟不少你就自卑,自卑了你就更难受!你知道不知道!!!”

“不会写算了!我也不管了!!自己爱咋样就咋样去!!!”

……。

因为对孩子教育的敏感,我顺手把这些听到的都原原本本的记了下来。很难想象,这是一位妈妈在给二年级的女儿辅导作业时的一番“逆耳忠言”。


孩子未来是否自卑自弃,父母从现在这一行为就可断定

谁没有耐心,谁就没有智慧。

面对失去耐心的父母,孩子的大脑肯定是“短路”的,遗憾的是,这位妈妈却依然在命令孩子臣服于自己,并保持积极有效的思考。

换位思考,便可知这又怎么可能呢?

我们的大脑需要安全和肯定,而不是威逼和否定。当我们与孩子的沟通完全被后者掌控,孩子的大脑只能选择做一件事——想方设法保护自己不受伤害。

反观上面这个事实,当父母的教育始于缺乏耐心,终于耐心耗尽,孩子在这一过程中能够体味到的只有——

被羞辱、被踩踏、被责难、被逼迫、被嫌弃、被抛弃、被泄气、……等等连自己都只想快快逃离的感受。

长此以往下去,孩子只能凭借父母的这些举动相信自己不行,形成消极的自我评价思维模式。

……。

更严重的是,如果父母经常用怒怼孩子,没完没了倾泻自己的焦躁,会给孩子未来的大脑埋下机能障碍的隐患,后果不言而喻。


孩子未来是否自卑自弃,父母从现在这一行为就可断定

一切伟大的工作,并不是用力量而是用耐心去完成的。

教育孩子正是这样一份伟大的工作,它需要父母投入持久的耐心,以确保自己能调动更多的智慧,协助孩子成长。

道理很简单,没有智慧,就会失去方向和寻不到办法,而耐心恰恰是滋养智慧的土壤

失去耐心,就会利令智昏。


孩子未来是否自卑自弃,父母从现在这一行为就可断定

忍耐是痛的,但它的结果是甜蜜的。

想方设法引导孩子确实累,因为既费时,又需要耐心和动脑筋,结果却能使孩子形成强大的内驱力;

训斥责难无需思考就能脱口而出,确实简单易行,还让我们看见孩子服帖,看似立竿见影,却是以“摧毁孩子内在的自尊自信、让孩子大脑常常短路”为代价,迫使孩子承认自己不行。

舍前择后,长此以往下去,当孩子一生都背负着对自己负面评价的思维习惯与思维模式时,却无人为孩子所遭遇的这种惨痛经历买单!


孩子未来是否自卑自弃,父母从现在这一行为就可断定

成大事者不在于力量的大小,而在于能坚持多久。

耐心在养育孩子中所起到的作用即是如此。

因为,万事皆有因。一切结果,皆源自一定的过程。

过程南辕北辙,越使劲就离我们所期望的终点越远,直至无法改变。

所以,“不耐烦”时,迷途知返恐怕是对孩子最负责任的选择。


孩子未来是否自卑自弃,父母从现在这一行为就可断定


“儿童哲学启蒙”推荐关联阅读:

《 》

《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