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睡都在医院 连续奋战20天

穿着隔离服的何进伟,进入发热病人的留观病房进行查房。听诊、体查,询问身体状况……何进伟做得一丝不苟。这是日前记者走访连州市人民医院医务人员奋战防控一线看到的情景。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发生后,全国众多医务人员义无反顾奋战在一线,成为防控疫情的先锋堡垒。在连州,也有众多这样的最美“逆行者”。连州市人民医院感染科负责人、副主任医师何进伟就是其中之一。

面对疫情,感染科的医务人员作战在最前线,除夕晚吃快餐,夜晚睡在医院,从1月20日起已连续奋战了20天。在全市干群同心协力下,在医务人员努力下,确保了连州防控形势比较稳定,暂无出现疑似和确诊病例。

一大早,何进伟就来到了连州市人民医院感染科。制定诊疗方案,撰写疫情报告,日常观察病患……何进伟的工作充实而繁忙。每天查病房,则是他工作的重中之重。

戴上外科口罩、帽子,穿上隔离服,何进伟与医生骆莉娟进入留观病房,对留医观察人员进行查房。

每天要进入病房与患者近距离接触,是否害怕?“我是党员,特别是作为医生,面对患者,我们心中没有‘怕’这个字。”2007年就已加入中国共产党的何进伟说。

今年38岁的何进伟是连州高堆村人,毕业于广东医学院临床医学专业,进入连州市人民医院工作已有14年。多年来在感染科工作,他练就了过硬的心理素质和业务技能。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发生后,连州市人医感染科13名医生、6名护士,在科室负责人何进伟、护长刘宏飞的组织及带领下,积极响应医院号召,两天时间清空两层感染科病房,作为发热病人的观察区和隔离区。

1月22日19时30分,一名从疫情发生地返乡人员因出现发烧、咳嗽等症状入院就诊,连州市人民医院启动应急预案,由此进入全院总动员状态。

随着陆续有从疫情发生地返乡人员入院,作为感染科负责人,何进伟与科室医务人员进入了紧张的诊疗工作。为了做好防控、诊疗工作,他们在医生办公室吃快餐,草草应付了除夕晚的团圆饭;每天工作超12小时,累了困了,夜晚就在医生值班室睡。

“他在前线‘战斗’,

我就负责做好后方保障”

从1月20日开始,连州人民医院的众多医务人员连续奋战在防控一线。53岁的连州市人医第一党支部组织委员、呼吸内科主任、主任医师汪明星也是其中之一。

作为连州市人民医院新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救治专家组组长,他除了要做好日常的防控诊疗工作,还要肩负起对全市发热患者会诊的重担。

“最早是在1月23日17时,星子卫生院有一个近期从武汉回来的患者,出现发热、咳嗽症状。”汪明星接报后立刻与何进伟一起乘负压救护车前往星子卫生院会诊。

经查阅卫生院初步检查资料,不能排除感染,汪明星建议其转院至连州市人民医院进行进一步筛查治疗,但是该患者不同意转院。汪明星耐心对其进行宣教、劝说一个多小时,患者终于同意转院接受进一步检查、医学观察。

“在这场防控战役中,我们必须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诊断、早治疗、早控制。”曾经参加过“非典”战役的汪明星说。53岁的他义无反顾坚守一线连续作战,体现的是一名医务人员的职责与担当。

汪明星的妻子陈洁也在医院工作,早在春节前,陈洁就与采购办的同事一起不停地联系全国各地的防护物资供应商,紧急采购防护用品。“他在前线‘战斗’,我就负责做好后方的保障,”陈洁笑着说。

来自江西的汪明星,今年又失去了春节回家乡与亲人团聚的宝贵时机。“习惯了,一切以工作为重。”

24岁的感染科年轻护士丘金霞,有数晚是值通宵班。由于熬夜太多,她年轻的脸上冒出了痘痘。“做好这些留医观察人员的护理,工作需要更仔细、耐心。”丘金霞说。

来自阳山县七拱镇的她,从2017年进入连州人民医院后,已连续3年没回家过年。今年本计划回去的,但她还是留了下来。“每天打电话回家咯,告诉家人不用担心我。”爱笑的丘金霞说,“自己还单身,一个人过年也无所谓啦。”

南方日报记者 黄津 通讯员 吴涓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