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明祖训》:窥探了朱元璋内心深处的侥幸

“凡帝王居宫,要早起睡迟,酒要少饮,饭要依时进,午后不许太饱。”

“夜当警醒,常听城中动静。或出殿庭,仰观风云景象何如;不出则候市声如何。”

“如遇回避左右,与亲信人密谋国事,其常随内官及带刀人员止可离十丈地,不可太远。”

“更选良马数匹,调教能行速走者,常于宫门喂养。及四城门,令内史带鞍辔各置一匹。”

《皇明祖训》:窥探了朱元璋内心深处的侥幸

朱元璋剧照

初读这些文字,便觉一股浓浓的警觉之意扑面而来,透露出了作者对现在所处环境的安全状况十分的忧虑。如果不明就里,还以为是某个亡国之君如临大敌,在给子孙安排逃亡身后事呢,因为这些文字无一不是表露出了警觉一切危险,做好逃跑准备这个主旨之意,如“午后不许太饱”就是怕吃多了不方便逃跑。

“更选良马数匹,调教能行速走者,常于宫门喂养。”也是为了能在危险发生的第一时间,能迅速择选良马,“能行速走者”。另外,从这些文字中也可看出:作者是何等的用心良苦,其考虑问题之细已超乎寻常,就连放置的人员、位置和数量,也都逐一定义清楚(“其常随内官及带刀人员止可离十丈地,不可太远。”、“及四城门,令内史带鞍辔各置一匹。”)。

《皇明祖训》:窥探了朱元璋内心深处的侥幸

朱元璋剧照

那写此文字警醒后人的作者又是哪一位亡国之君呢?公布答案定然会令人大吃一惊,此悚然危言不仅不是出自亡国之君之手,反而出自一位可堪明君的开国君主之手,他便是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他写的这些警觉文字最后由中书省编撰,六年成书,并历经几轮修订,形成了《皇明祖训》,全书分为十三章,全为朱元璋原创,作为编撰工作的中书省,也“仅缮录排纂而已,其文词悉太祖御撰而也”。

作为明朝开国皇帝,其自身能力素质自然毋庸置疑。虽然他不是最先起义的,但成长速度着实惊人,投身军旅生涯四年后便声名鹊起,并很快用事实证明了他的领袖才能高过他的领导郭子兴,惹得李善长、刘伯温、徐达等一批能人武将争相投奔,使得原本拥有问鼎天下之能的朱元璋如虎添翼,最终应天府称帝建国、君临天下便也无争议了。

《皇明祖训》:窥探了朱元璋内心深处的侥幸

朱元璋剧照

拥有如此旷世之才的朱元璋为何会如此不自信呢?大体上分析,有两点原因:

1,少年时的朱元璋可谓标准的苦孩子,从小给地主刘德家放牛,挨了不少打,好不容易活到了17岁,他的家乡又遭遇了灭顶之灾,先是百年不遇的旱灾,接着是蝗灾,然后又是瘟疫。他的嫂子、姐姐、父亲、大哥和老娘都在灾害中去世,唯一的二哥后来还入赘进了有钱人家里。

孤苦伶仃的朱元璋先后进了于皇寺(后来改名皇觉寺)当了和尚,在寺庙无一供养之时,他又外出流浪乞讨了一年,生存可谓极其不易,也可谓极其侥幸。如果说此时的朱元璋最大的心愿是什么?定然不是什么逐鹿中原、建功立业、留名青史等宏伟之志,而是最低级的愿望——填饱肚子。只是在投身军旅之后,他的领袖才能得到充分展示之后,他才逐步意识到:自己还可以志向更高远一点,比如做个皇帝。

《皇明祖训》:窥探了朱元璋内心深处的侥幸

陈友谅剧照

2,当朱元璋与陈友谅在鄱阳湖一决雌雄之时,其间过程也并非如后世所言那般一帆风顺,轻松“大败陈友谅”,而是也与死神擦肩而过了一把,险些一命呜呼。当陈友谅亲率60万大军猛攻洪都城(南昌)之时,朱元璋亲率20万大军来增援,但就在这节骨眼上,朱元璋的船只搁浅,陈军见状立马将朱元璋团团包围,陈友谅的手下陈英杰逼朱元璋自刎。

此时的朱元璋确实心灰意冷,准备回船舱安排后事,身边的韩成站了出来代替朱元璋奔赴黄泉。之后朱元璋重新部署,采用火攻之法,终于获得了以少胜多战争的胜利,而原本优势的陈友谅不仅败北,而且还搭上了自己的性命。

《皇明祖训》:窥探了朱元璋内心深处的侥幸

《皇明祖训》

回望这些儿时以及战斗中与死神擦肩而过的场景,朱元璋必定感慨万千,深深感受到造化弄人。不仅感到得天下不易,甚至是生存,也充满了侥幸意味。于是在给他子孙后代的家规条例中,保命成了第一目标,警觉成了第一要务,未雨绸缪成了第一心理准备,也才有了呕心沥血六年成书、却逃跑意味浓厚的《皇明祖训》。这部窥探了朱元璋内心深处的侥幸的祖训,也深深道出了朱元璋的心声:得天下不易,生存也侥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