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山高的高句丽是怎样的一个国家?

擎子yeerum


▲高句丽疆域图

严格地说,高句丽并非是一个民族的称呼,这一政权管辖范围内包括了靺鞨(mò hé)人、濊貊(wèi mò)人、扶余人、卫满朝鲜遗民和少量三韩人。当然,无论其民族成分有多么复杂,但是有一个事实是无法改变的——高句丽为古代中国的少数民族政权。

事情要从西汉建昭一年(公元前37年)说起。扶余国王子高朱蒙因与其他兄弟产生矛盾,遂率部出逃并建立高句丽,将纥升骨城(今辽宁桓仁县境内)定为王国的都城。因为周边没有其他民族的入侵和干扰,高句丽得以稳定发展,实力日渐强大。在高朱蒙死了之后,他的儿子高类利开始掌握大权。即位之初,高类利准备了一场非常隆重的仪式,用以怀念和祭奠自己的父王。然而出乎所有人的意料,在这种严肃场合下却发生了很戏剧性的一幕,用于祭祀的一头野猪突然跑了祭坛。大臣们战战兢兢地跪倒在地,一时间惊恐万分,高类利也颇为恼怒,认为这是不吉之兆,于是下令派士兵将捉回。

▲高句丽国王、王后蜡像

由于这头野猪是用来祭祀先王的,所以没有一个士兵敢放箭射死它,只能在后面一直追。就这样,士兵们追了足足一百多里路,然后眼睁睁地看着这头野猪跨过高句丽边境,踏上了邻国沙勿泽的土地。

沙勿泽的边民们可不知道这是用来祭祀的野猪,激动地冲上来想要围捕野猪然后分食。士兵们看到这一幕,一下子就慌了神,要真是那样可就没法跟国王高类利交差了。于是他们和当地边民交涉,最后还争执了起来。可是无论如何,沙勿泽人就是不愿意交出捕获的野猪,无奈之下士兵只能返回高句丽,将事情如实禀告国王。高类利听后大发雷霆,认为沙勿泽人是在羞辱自己,便亲自带着士兵杀了过去。

▲雪地野猪

沙勿泽国王这下就彻底坐蜡了,心里后悔不迭,早知道就该让人把猪放回去,也就没有这飞来横祸了。为保住自己性命,沙勿泽国王直接令士兵打开城门,自己跪在门边迎接高类利,并表示愿意接受高类利统治。不费一兵一卒就得到一片疆土,高类利实在是高兴坏了,瞬间觉得这头野猪是如此可爱,也不再认为是不吉之兆了。在原地休整数天后,高类利发现此地风水上佳,非常适合居住,根本不舍得就离开。

但是他也不能无缘无故地留下,这样无法向众臣和王族交代。这时,一个想法在他脑海突然闪过——为什么这头用于祭于父王的野猪会平白无故地跑到这里?莫非这是父王冥冥之中在指引我留在这里?高类利越想越深以为然,便当即赶回首都纥升骨城,举行隆重仪式,诏告全体臣民自己将进行迁都。毫无疑问,新首都就是野猪跑到的地方——国内城(今吉林集安一带),旧都则留给儿子高解明管理。

▲高句丽王城遗址

此后,国内城便成为了高句丽的政治、经济中心,国家实力也因此有了长足进步。直到400余年后,第20任国王高琏为躲避北魏的军事威胁,才将国都迁往平壤,并逐渐向朝鲜半岛南部扩张。于是高句丽此后就很少出现于中国史籍之中,也就“顺理成章”地被韩国人认作是民族祖先了。

参考文献:

《魏书·高句丽传》


趣观历史


说起高句丽这个国家,大家应该不陌生。在隋唐这段中国历史上最为繁盛的历史中,高句丽扮演者一个十分重要的对手角色。



隋唐两代对高句丽的战争绵延近七十年,隋文帝、隋炀帝父子和唐太宗、唐高宗父子都对高句丽有所征讨,战争的规模也都很大,影响也不小。特别是隋朝,隋炀帝三征高句丽,结果严重损害国力,最终落得个身死国灭的下场。

那么接下了我们便来看看,历史上的高句丽到底是怎样的一个国家。

在介绍高句丽之前我需要强调一点,高句丽不是韩国,和韩国没关系。在很长一段时间里,高句丽被简称为“高丽”,但这和日后朝鲜半岛上的高丽王朝并没有关系。请大家务必记住了!

高句丽我国历史上的一个少数民族政权,发迹于我我国东北。由扶余人朱蒙于汉元帝建昭二年(公元前37年)在西汉玄菟郡高句丽县(今辽宁省新宾县境内)建立,故称高句丽。


当时在东北还有个扶余国,这是我国东北的第一个少数民族政权,高句丽开国君主朱蒙就是扶余王族。他因为在王族内部斗争中失败,这才到南边一点的高句丽县建立了高句丽。

后来经过多个世纪的发展,高句丽不断扩张,最终成为了一个国土包含我国东北地区和朝鲜半岛大部的多民族政权。其国民不仅由本土的濊貊和扶余人,还有朝鲜半岛上的一部分古朝鲜遗民及三韩人。这也是韩国人说高句丽是韩国的主要原因。不过从领土来看,韩国只是高句丽的一部分,而且朝鲜半岛多山,土地贫瘠,所以高句丽的中心其实是在我国东北地区。



事实上,所谓的朝鲜三国,高句丽史被韩国史学家硬拉进来的,新罗百济才是朝鲜民族的主体

高句丽政权建立后,屡受中原政权的册封,臣属于不同时期的中原王朝。当然期间因为领土扩张,也时常与中原政权发生冲突,其中规模较大的有三次。

第一是三国时期,曹魏与高句丽争夺辽东,结果曹魏大军攻破高句丽国都丸都城,高句丽东川王逃到沃沮。

第二是隋朝时期,因高句丽王高元不遵籓礼,隋炀帝决定征讨高句丽。当然真正原因应该不是如此,隋炀帝当时想要征服天下,而这时的高句丽已经成为东北地区的一个比较大的国家,不仅掌控朝鲜半岛,而且还占据了辽东大部,它拥有百官朝廷,土地面积和粮食产量比肩多个关中,文化也是一如中原。更为夸张的是,高句丽还修筑长城。高句丽对于隋朝而言,就是悬在头上的一把剑,随时有可能给隋朝插上一刀,甚至逐鹿中原。



所以隋炀帝要除掉这心头大患。

结果隋炀帝尽起天下之兵,三征高句丽都失败了。国内便因无法承受大军出征所带来的巨大消耗而动荡不安,农民起义风起云涌,隋炀帝只得班师回国,没多久便身死国灭。

而到了唐朝,高句丽依然是心腹大患。所以唐朝统治者继续多高句丽用兵,历经唐太宗与唐高宗两代,最终由唐朝大将薛仁贵以及李绩等人率军攻破平壤城,俘虏高句丽王,高句丽灭亡。

这个历经27代国王,绵延近7百年的国家,就此灭亡。



从高句丽的历史我们可以看得出来,从朱蒙建国,到吞并汉四郡占据辽东,再到灭国,高句丽的政权一直在朝鲜半岛北部和辽东一带扩张,跟半岛南部韩国没有多大关系。


白话历史君


你命好 碰到我有时间 高句丽民族和国家诞生 在我国的五代十国时期 最开始发源于长自山主要是中朝交界的地区 后来慢慢扩张 主要是现在的东北三省地区 朝鲜半岛并不多 隋朝建立后 中央才发现东北方向健立了一个强大的政权 向中原地区发生了挑战 所以为什么隋 唐二代对高句丽进行了大规模的战争 但今人意外的是 我国20|0以前高句丽的考古 都以为高句丽是朝鲜 韩国人的祖先 其实一点关系都没有 因为在唐朝时期 高句丽人都被我们杀光了 也就是灭族了


超超9918


去倫理另域搞倫理切割分化,這種心態甚似目今之八股棒子半島朝鮮心態,是作為同樣八股文化的強國特色玻璃心心態。雖然高句麗滅國,其亡國遺民有三分之一被稀釋到今天的西朝鮮大陸,但仍有三分之二留在了半島,這是其倫理譜樹系實實在在的存在。帝國主義玻璃心❤試圖想在半島倫理域進行割裂。似乎非常之阿Q。


唐突86823551


也许是出于国家历史观和民族主义考虑,我国始终把高句丽和朝鲜历史割裂开,这把韩国人气的吐血。但说实话这种观点是有瑕疵的。


tf912


中国东北部的扶余人扩张到朝鲜半岛建立的国家,鼎盛时期国土包括了朝鲜半岛和中国东北。二三百万户人口,对中原王朝已经构成了很大威胁。

后来的高丽王朝只是借着高句丽的由头起的名字,实际上创建者和国家的主体人口是朝鲜半岛的三韩人(辰,马,弁),国土也仅仅在朝鲜半岛。和原来的高句丽不是一回事了。


pror


原居住在中国长白山一带,后迁移至朝鲜半岛北部,和新罗、百济一起占领朝鲜,在隋唐发展壮大


盈盈水一间


商周时期北方的犬戎,两汉时期的匈奴,两宋时期的金元朝,明朝的蒙古,隋唐时期除了突厥就是高句丽了。


表情帶著淺淺笑


历史上高句丽不是一个国家!跟辽金一样,是中国的少数民族政权!这样的问题以后别提!居心何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