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浙江56个县(市、区)连续3天无新增,全省将推行健康码机制

来源 平安鼎

最新:浙江56个县(市、区)连续3天无新增,全省将推行健康码机制

2月12日下午3点,浙江省举行第十七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新闻发布会。会上,省卫生健康委副主任孙黎明、省人力社保厅副厅长葛平安、浙江银保监局二级巡视员张有荣 、省大数据局副局长蒋汝忠介绍疫情防控工作相关情况并就百姓关心问题作了解答。


最新:浙江56个县(市、区)连续3天无新增,全省将推行健康码机制


发布会首先通报了全省最新疫情情况:2月11日0-24时,浙江省报告新冠肺炎新增确诊病例14例,新增出院病例28例。截至2月11日24时,浙江省累计报告新冠肺炎确诊病例1131例,现有重症病例80例(其中危重31例),累计出院279例。全省共追踪到密切接触者33462人,当日解除医学观察1564人,尚有11631人正在接受医学观察。点击详情》》》

最新:浙江56个县(市、区)连续3天无新增,全省将推行健康码机制


孙黎明通报全省疫情防控工作有关情况:从近日通报数据来看,我省新增确诊病例呈逐渐下降态势。目前除无病例的12个县(市、区)外,连续5天无新增病例的县(市、区)有37个;连续4天无新增病例的县(市、区)有48个;连续3天无新增病例的县(市、区)有56个。“五色图”中,高风险的县(市、区)为1个,较高风险的县(市、区)为12个,中风险的县(市、区)为12个,较低风险的县(市、区)为53个,从未发生疫情低风险的县(市、区)为12个。


最新:浙江56个县(市、区)连续3天无新增,全省将推行健康码机制

浙江省地理地图由省自然资源厅提供


与前阶段相比,当前疫情防控形势正不断发生变化。一方面,防控措施成效显现,疫情发展有效遏制。但另一方面,随着复工复产有序开展,返工人员不断增加,输入疫情风险加大。如何做好人员流动下的防疫工作,把疫情控制在最小范围内,任务仍然十分艰巨,也是到了最关键最紧要关头。各地必须继续把疫情防控作为重中之重,在安全有序的前提下推进复工复产。


会上,几位相关负责人还对一些重点问题进行了回应。


从今天公布数据看,我省患者治愈接近300例,能否介绍一下目前患者治疗的具体情况?


孙黎明:到2月11号24时0,我省累计报告确诊病例1131例,目前重症病例80例,其中危重31例,所有病例中重症病例占了9%左右,到目前为止累计出院279例,治愈出院率24.67%。


在具体的救治过程当中,我省主要通过4个方面努力提升医疗救治能力和效率。


一、在重点医院配齐配强多学科组成的救治专家组,将普通型病人和重症病人集中到市级定点医院,将危重级病人集中到省级定点医院进行集中的救治。


二、省市二级医疗救治专家组切实加强对收治病人诊治方案的指导,及时研判和处置病情变化状态,总结各地救治经验,及时交流培训提升能力。


三、将经验丰富的高级别专家派入到病房一线,像省级医院的重症监护呼吸科和感染科的专家,直接进入隔离病房工作,全面负责重症病人的救治,同时病区内外专家互相之间密切配合,不断调整优化整治方案,真正达到一人一方案的个性化治疗要求。


四、及时组建省级救援专家组,及时增援救治能力相对不足的定点医院以及温州等疫情较重地区,提高整体的救治水平。


此外还制定了首个儿童版诊疗指南,已经出台中医药防治推荐方案第4版,确诊病人普遍在早期就开展了施治,通过中西医结合治疗,增强疗效。全省广大医务工作人员的无私奉献,全力付出是我们取得成效的坚实基础和有力的保障,下一步将着眼于协调好医疗力量的批次调度,统筹安排驰援湖北、温州和全省的医疗救治力量,立足全局,做好救治工作。


对各县市区的疫情情况采用了五色板进行风险评估,能否解读一下相关的内容?


孙黎明:对各个县市区疫情情况,采用五色法进行风险评估,是基于几个方面的考虑:一、便于全面掌握全省疫情动态;二、给科学精准有效防控提供依据;三、为全省复工复产提供有效宏观的引导;四、缓解疏导群众紧张的情绪。


五色图主要由两个部分组成,我们是根据各个区县市累计报告的确诊病例、本地病例以及连续三天有没有新增的确诊病例等一系列指标进行综合的评价,来计算风险的程度,连续三天没有新增确诊病例的为反向指标。把计算结果分为高风险、较高风险、中风险、较低风险、低风险,按照我省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响应级别的标识,分别用红橙黄蓝代表高风险,较高风险、中风险、较低风险,对于没有确诊病例的地区用绿色进行表示。下一步我们将根据疫情情况,动态实时更新数据,及时进行发布。


企业复工复产正在有序推进,请问人设部门在服务企业用工方面有什么考虑?


葛平安:为了服务企业复产复工,人力社保部门主要采取了六个方面的举措——


1、做好复工企业的用工监测。全省动态了解企业用工需求,建立重点企业用工的需求清单,摸清排查了重点企业员工的地域分布,返岗意向和用工需求。为企业的有序复工提供针对性的服务打下基础。


2、制定发布了复工企业用工的服务指南。重点解决员工怎么来,企业复工怎么准备,员工怎么防护等十个问题,为复工企业用工提供服务。


3、联动全省开展网络招聘活动。全省各级人力社保部门利用招聘网站将线下的招聘活动改为线上进行招聘。为全省各类企事业单位和求职者提供岗位发布,简历投递等等服务,我们帮助企业和求职者进行有效的对接。比如嘉兴市建立了工业企业复工的网络招募平台,动员全市有劳动能力的人员更多地参与到企业的复工当中来,切实缓解符合条件的复工企业的用工困难问题。


4、组织开展了劳动力的余缺调剂。针对劳动力的逐步复工的现实需求,我们有序地组织开展了省内劳动力的余缺调剂,同时,根据疫情向好的发展趋势,我们加强了省外的劳务对接,我们坚持当前和长远相结合,来切实保障企业的用工需求。


5、采取了有效措施,组织了全省大概3000多家的人力资源服务机构来参与到当前企业用工服务紧缺,提供切实服务。激励实力较强的人力资源服务机构为复工复产的重点企业提供服务。


6、大力实施了职业技能的提升行动。今年政府将拿出25个亿的资金来重点用于企业职工职业技能培训和未就业的人群就业技能培训,提高劳动者的技能水平,来满足企业的用工需求。


目前,杭州等地市推出了健康码,想问一下省里有没有相关统一的部署?目前进展情况如何?


蒋汝忠:健康码是浙江省等地区利用大数据、移动互联网等手段加强疫情防控的一项创新举措,充分发挥着我省政府数字化转型的基础优势,是政府智慧管理手段和公民诚信体系、社会责任感的一个有机结合,为当前形势下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复工生产,提供了有力支撑。


健康码是以真实数据为基础,由市民或者返工返岗人员通过自行网上申报,经后台审核,生成属于个人的二维码,作为个人在本地区出入通行的一个电子凭证,实现一次申报,全市通用。省防控领导小组办公室今天已经印发文件,在全省推行健康码机制,目的是提供群众出行的便利性。这项工作由省防控领导小组管控组统一推进,省大数据已经会同有关部门研究提出了,全省的健康码信息管理系统的框架,还有制定了配套共享的标准规范,即将出台健康码的管理机制、配套制度,由各市在省里规定的基础上因地制宜,制定具体的规则。


目前全省各地正在紧锣密鼓地推进健康码管理系统机制,其中杭州市、金华和丽水部分县市区已经上线启用健康码功能,省大数据正在加快建设全省健康码的共享平台,力争尽快实现健康码的全省覆盖,跨区域的互联互通。


在疫情防控期间,居民生活和企业生产都受到了一定影响,请问银行业在保障企业和居民金融服务方面,采取了什么措施?


张有荣:按照突破常规,特事特办,急事急办的原则,全力做好金融服务保障。针对疫情发生以来的这样一些新情况,我们通过非常时期,实施非常之策,力求实现四个不用担忧。


第一、企业存量贷款到期不用担忧。在一级响应期间,对还贷有困难或者有续贷意愿的企业,银行业原则上将采取不转逾期,不计罚息,不下调贷款分类,不影响征信的政策。一级响应期间以及疫后恢复生产期的企业的贷款,银行将会逐户排查,逐户明确信贷支持方案,提前与企业做好沟通。疫后恢复生产时期,银行视情况对还款困难的企业设定合理的宽限期。


第二、企业新增的贷款需求不用担忧。我们对首批复工的应急物资和生活物资重点生产企业,分别建立了清单,一对一对接服务,确保企业不因为资金问题而影响生产,目前已经对接了160家,新增贷款7.5亿元。后面银行业还会根据企业复工时间,提前足额安排专项信贷额度,确保贷款快速的发放。


第三、重点行业的付息不用担忧。省银行协会向社会发出了减息助企的倡议,对制造业、批发零售等受疫情影响较大的行业和企业,倡议2月份的应付贷款利息,不再按照原来合同贷款利率计收,鼓励有条件机构,实施更大幅度的减息,直至免除一定时间的贷款利息。根据这样一些安排,我们也做了初步摸排,预计全省直接减息50~60亿元左右。


第四、居民基础的金融服务不需要担忧。全省银行业从2月8日开始到结束,辖内银行机构,采用直接免收或先收后还的方式,免收ATM跨行取现查询取现交易手续费,对相关的人员,新冠肺炎感染人员等延后住房按揭、信用卡等个人信贷还款的安排,一直到全省一级响应结束。


在保险业,也支持保险公司扩展保险责任,针对感染新冠肺炎的客户,取消等待期,免赔额,定点医院等等前置性的要求,将意外险、疾病险的保险责任范围,扩展到新冠肺炎,同时还要求保险公司开展开通绿色理赔通道,切实简化手续和材料,提高感染新冠肺炎的理赔效率。


作者 || 李洁、张国亭 部分综合浙江新闻

审核 || 朱兰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