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有哪些历史名人?

Emzie


晋文公(山西省临汾市)

介子推(山西省晋中市)

晋襄公(山西省临汾市)

张仪(山西省万荣县)

荀子(山西省新绛县)

李冰(山西省运城市)

汉景帝刘启(山西省平遥县)

卫子夫(山西省临汾市)

卫青(山西省临汾市)

霍去病(山西省临汾市)

王允(山西省祁县)

关羽(山西省运城市)

张辽(山西省朔州市)

诗人:王昌龄(山西省太原市)

王维(山西省运城市)

白居易(山西省太原市)

柳宗元(山西省运城市)

温庭筠(山西省祁县)

司马光(山西省夏县)

…………………………等等,大山西名人很多呀


摘不到的星星会一直亮


后稷

华夏族,稷山(今山西省稷山县)人,姬姓,称为稷王(又称为稷神或农神)。黄帝玄孙,帝喾嫡长子,尧的长兄,周族始祖,尧舜之相,农耕始祖,五谷之神,司农之神。建立国库粮食储备和畎亩之法,放粮救饥,教民耕种,是上古时代功德最大的三公之一。

丹朱

华夏族,帝尧长子,古唐国(今山西省临汾市洪洞县)人。据传丹朱不肖,尧将首领之位禅让于舜,帝尧逝后,舜让位于丹朱,为尧守孝三年,三年过后,丹朱自知为政不善,换位于舜。此外,丹朱是中国围棋界最早的“棋圣”,为祁姓刘氏家族的远古二世祖。

春秋战国时期

晋文公

华夏族,公元前697——前628年,绛都(今山西省临汾市曲沃)人。姬姓,名重耳,晋献公之子,春秋时期晋国第二十二任君主(公元前636——前628年在位)。晋文公文治武功卓著,是春秋时期的第二位霸主,与齐桓公并称作“齐桓晋文”,留下退避三舍等典故。

介子推

春秋时期晋国(今山西省晋中市介休市)人,又名介之推,后人尊为介子。因“割股奉君”、“隐居不言禄”等典故深得后人怀念。死后葬于介休绵山,晋文公因介之死深感愧疚,遂改绵山为介山,并立庙祭祀,并因此产生“寒食节”(清明前一天),介休也因此而名。

晋襄公

晋文公之子,晋国国君,晋国绛都(今山西省临汾市侯马市)人。晋襄公继承其父霸业,北伐狄人、西征秦国、东征卫国、南略楚国、重组六卿,将晋国霸权再次推向高峰,留下垂拱而治、崤山败秦、汦水退楚等典故。

张仪

华夏族,战国时期魏国安邑(今山西省万荣县王显乡张仪村)人,姬姓,战国时期著名的纵横家、外交家、谋略家。早年入鬼谷子(王诩)门下,学纵横之术。后创“连横”外交,游说六国入秦,以“横”破“纵”,深得秦惠王赏识,被封为相国。

廉颇(有争议,不明确)

中山苦陉(今河北定州 但是家乡几代老人都说是当地——山西省平遥县)人,嬴姓,廉氏,战国末期赵国名将,与秦国白起、王翦、赵国李牧并称“战国四大名将”,他们代表了战国时期军事统帅的最高水准,留下了负荆请罪,将相和的典故。

荀子

约公元前313年——前238年,华夏族,古荀国(今山西省新绛县,一说山西安泽)人,战国末期赵国思想家、教育家、文学家、政治家,时人尊称为“荀卿”。荀子对儒家思想有所发展,再人性问题上,提倡性恶论,主张人性有恶,否认天赋的道德观念,强调后天环境和教育对人的影响,其学说常被后人拿来与孟子的“性善论”比较,荀子对整理儒家典籍也有相当显著的贡献。

李冰

约公元前302年——前235年,河东(今山西省运城市)人,战国时期著名水利工程专家。公元前256年——前251年被秦昭王任为蜀郡太守(今四川省成都市一带),任职期间,征发民工在岷江流域兴办水利,遵循道家的“道法自然”、“天人合一”思想,与其子一同主持修建的都江堰闻名中外,是全世界最早的水利工程。两千多年以来,该工程为成都平原成为天府之国发挥了不可磨灭的作用,至今仍是四川盆地重要的水利工程和名胜风景。

汉朝

汉景帝

刘启(公元前188年——前141年),代地中都(一说金陵,均在今山西省平遥县)人,汉文帝刘恒嫡长子。前196年,汉高祖镇压陈豨叛乱后,封刘恒为代王,建都晋阳(今山西省平遥县),汉惠帝七年(前188年)出生。在位期间,推行“削藩策”,平定“七国之乱”,巩固中央集权,勤俭治国,继续奉行先帝“与民休息”政策,发展生产,轻徭薄赋。与其父汉文帝刘恒并称“文景之治”,为其子刘彻“汉武盛世”奠定基础,是西汉乃至中国历史上最为重要的帝王之一。

卫子夫

汉武帝第二任皇后,河东平阳(今山西省临汾市)人,史称孝武卫皇后,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拥有独立谥号的皇后。其弟为西汉名将,大司马大将军卫青。

卫青

卫青,字仲卿,河东平阳(今山西省临汾市)人。汉皇后卫子夫之弟,西汉名将,著名军事家、战略家,官至大司马大将军,封长平候。卫青首次出征即奇袭龙城,揭开汉匈之战反败为胜的序幕,曾七战七捷,收复和硕、河套地区,击破单于,为中国北部疆域的开拓做出重大贡献。善于以战养战、为将号令严明,对将士爱护有加、对同僚大度有礼,位极人臣而不立私威。

霍去病

(公元前140年——前117年),汉族,河东平阳(今山西省临汾市)人。名将卫青外甥,霍光兄长,西汉名将、著名军事家。善于骑射,勇猛果断。十七岁时拜骠骑校尉,追随大将军卫青,率八百骁骑深入大漠,大破匈奴骑兵。十九岁拜骠骑将军,封冠军侯,用兵灵活,不拘古法,善于长途奔袭、快速突袭、大穿插和大迂回作战。两次参加河西之战,大破匈奴,直取祁连山(在今蒙古国首都乌兰巴托境内)。漠北之战后,封狼居胥,大捷而归,拜大司马,与大将军卫青同掌军政。

霍光

霍光,河东平阳(今山西省临汾市)人,霍去病异母弟,政治家,西汉权臣,麒麟阁十一功臣之首。汉武帝临终之时,拜大将军、大司马,受命托孤辅政,辅佐汉昭帝,挫败上官桀拥立刘旦阴谋,汉昭帝逝后拥立汉宣帝,掌权摄政,权倾朝野。逝后葬于茂陵。两年后,霍家谋反,全族诛杀。

汉末三国时期

王允

太原郡祁县(今山西省祁县)人,东汉末年大臣,官至尚书令、太仆、司徒。密谋刺死董卓,联合吕布共同执政,后董卓余党攻破长安,兵败处死。

关羽

关羽,字云长,河东解良(今山西省运城市)人,汉末蜀汉名将,诸葛亮称之“美髯公”。早年与张飞共同追随刘备,颠沛流离、辗转反侧,虽受曹操厚待,但仍追随刘备,后刘备势力大增,关羽则镇守荆州,独挡曹孙,威震华夏(中国历史上获此殊荣者微乎其微)。关羽逝后,逐渐神化,民间尊称“关公”,历朝帝王多有褒封,崇为“武圣”与“文圣”孔子齐名,还是民间为祈求平安财进所供奉的“武财神”,留下了白马斩颜良、千里走单骑、刮骨疗毒、水淹七军等脍炙人口的英雄事迹。

张辽

雁门马邑(今山西省朔州市)人,三国时期曹魏名将,曹魏“五子良将”之首,原为吕布战将,吕布败亡后,因关羽归为曹操麾下,官渡之战后,在白狼山之战率领先锋大破乌桓并斩杀乌桓单于,后驻守合肥,抵御孙吴。合肥之战,率领八百将士冲击东吴十万大军,一路冲杀至孙权主帅旗下,大破凌统、甘宁等东吴大将,差点活捉孙权,令东吴大军披靡溃败、闻风丧胆,从此张辽威震江东,“张辽止啼”流传千古。

徐晃

河东杨(今山西省洪洞县)人,三国曹魏名将,曹魏“五子良将”之一,跟随曹操征战无数、多立功勋,参与官渡之战、白狼山之战、南郡之战、关中之战、平凉州之战、汉中之战等多次重大战役,樊城之战助力曹仁击败关羽,被曹操称赞“有周亚夫之风”。

两晋南北朝时期

刘渊

新兴郡(今山西省忻州市北)人,匈奴人。十六国时期前赵(汉赵)开国皇帝,匈奴首领冒顿单于之后,南匈奴单于于夫罗之孙。八王之乱之时,割据并州,建立政权,设置百官,追尊汉朝皇帝,用贤纳谏,恭俭勤劳。

石勒

上党郡武乡县(今山西省榆社县)人,羯人,十六国时期后赵政权建立者,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奴隶皇帝。

法显

公元334年——420年,平阳郡武阳(今山西省临汾市)人,东晋高僧,是中国佛教史上的以为卓越革新人物,是中国第一位到海外求取经法的大师,是一位杰出的旅行家、翻译家。399年,以65岁的高龄从长安出发,经西域至天竺寻求戒律,游历30余国,收集了大量梵文经典,前后历时14年,对中国、东亚的历史文化影响甚大。

北魏孝文帝

拓跋宏(元宏),生于北魏原都城——平城(今山西省大同市),中国历史上杰出的少数民族政治家、改革家,北魏第七位皇帝。五岁即位,年号太和,因年幼由冯太后临朝执政,进行一系列中央改革,太和十四年,孝文帝亲政,进一步推行改革,立三长制、行均田制,迁都洛阳,全面改革鲜卑族旧俗,穿汉服、说汉语、改籍洛阳、改鲜卑姓为汉姓,自己也改姓“元”,鼓励鲜卑贵族与汉人士族联姻,参照南朝典章,改革政治制度,严厉镇压反改革贵族,缓解了民族隔阂,促进北方各族人民融合发展,推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军事等各方各面大力发展,史称“太和改制”。

北齐文宣帝

高洋,生于晋阳(今山西省太原市),汉化鲜卑人,北齐开国皇帝。在位初期励精图治、力行改革、劝农兴学、任贤纳谏……吏治清廉,对外征伐四克、威震戎夏,被称之为“英雄天子”。后期居功自矜、纵欲醺酒、残暴滥杀、大兴土木……最终饮酒暴毙。

隋唐时期

尉迟恭

字敬德,朔州善阳(今山西省朔州市平鲁区)人,唐朝开国名将,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原为隋末地方割据群雄刘武周部下,后降李世民,跟随李世民攻打王世充、窦建德、刘黑闼等众多地方割据政权,曾于北邙山营救李世民。武德九年跟随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之变,射杀李元吉,为政变头功。《西游记》中,尉迟恭与秦琼为保护太宗皇帝免受龙王鬼魂之犯,日日夜夜据守在太宗房屋门前,成为道教传统门神,因年少时为铁匠,后世铁匠供奉为守护神。

裴行俭

绛州闻喜(今山西省闻喜县)人,唐朝名将、政治家、书法家,隋朝名将裴仁基次子。于太宗时明经科考试中选,得名将苏定方教授用兵奇书。历任西州都督府长史、安西都护,秦州右军总管,礼部尚书、检校右卫大将军。安西域、防吐蕃、大破突厥,功勋卓著。

薛仁贵

河东绛州龙门县修村(今山西省河津市修村)人,唐初名将,北魏河东王薛安都六世孙。薛仁贵于贞观末年投军,征战无数,曾大败九姓铁勒、降服高句丽、击破突厥,功勋卓著,留下“良策息干戈”、“三箭定天山”、“神勇收辽东”、“脱帽退万敌”等典故。

王勃

约公元650年——676年,绛州龙门(今山西省万荣县)人,唐代文学家,出身儒学世家,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并称“初唐四杰”。其在诗歌体裁上擅长五律和 七绝,代表作《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主要文学成就是骈文,数量质量堪称一时之最,代表作《滕王阁序》。

武则天

并州文水(今山西省文水县)人,中历史上唯一的女性皇帝(公元690年——705年在位),也是即位年龄最大(67岁)、寿命最长的皇帝之一(82岁),与西汉的吕后并称“吕武”。武则天14岁入宫,为太宗才人,赐号“武媚”。高宗时封昭仪,后为皇后,尊号“天后”,与高宗并称“二圣”。高宗后,为皇太后于中宗、睿宗时临朝听政。天授元年,武则天自立为帝,建都洛阳称“神都”,改国号“周”,史称“武周”。上位时,大肆杀害唐宗室,兴起“酷吏政治”,但她明察善断,多权略、善用人,奖励农桑、改革吏治、重视人才培养及选拔,使得贤才辈出,史学家评价其统治为“政启开元,志治宏贞观”。

狄仁杰

并州太原(今山西省太原市)人,字怀英,唐朝武周时期宰相,出身太原狄氏,以不畏权贵著称。敢犯颜直谏,培养举荐忠于唐王朝的势力,是唐王朝得以延续发展的重要支柱。在任大理寺寺丞期间,在一年内判决大量积压案件,涉及一万七千人,却无一人喊冤,为千古流传之佳话。

王之涣

公元688年——742年,并州晋阳(今山西省太原市)人,唐代著名文学家、浪漫主义诗人。善无言诗,以描写边塞风光为胜,其作品多作为当时乐工制曲歌唱,名动一时,但现存仅有六首绝句,代表作《登鹳雀楼》、《凉州词》。

郭子仪

公元697年——781年,并州晋阳(今山西省太原市)人,生于华州郑县(今陕西省渭南市),唐朝名将、政治家、军事家。早年以武中举,却未受重用。安史之乱爆发后,拜朔方节度使,率兵勤王保驾,收复河北、河东地区,拜兵部尚书;公元757年,收复两京,迁司徒,封代国公,后拜中书令;公元762年,河东兵变,封汾阳王,起兵平叛;公元763年,吐蕃攻破长安,调兵遣将,驱逐吐蕃、大破敌军。公元781年去世,享年85岁,陪葬建陵。

王昌龄

公元698年——757年,河东晋阳(今山西省太原市)人,盛唐著名边塞诗人。与李白、高适、王维、王之涣、岑参等人交往深厚,其诗一七绝见长,以赴西北边塞所作诗篇最为著名,有“诗家夫子王江宁”之誉,后人又誉为“七绝圣手”。

王维

约公元701年——761年,河东蒲州(今山西省运城市)人,祖籍山西祁县,唐朝著名诗人,画家。出身河东王氏,开元十九年及第,唐肃宗元年任尚书右丞,故世称“王右丞”。精通诗、书、画、乐……以诗盛名,多咏山水田园,与孟浩然合成“王孟”,有“诗佛”之称。书画推其为南宗山水画之祖,苏轼评价: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管摩诘之画,画中有诗。

白居易

公元772年——846年,并州(今山西省太原市)人,字乐天,号香山居士、醉吟先生,唐代三大诗人之一,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其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诗王”之称,代表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

柳宗元

公元773年——819年,河东蒲州(今山西省运城市永济市)人,唐宋八大家之一,唐代著名文学家、哲学家、散文家、思想家,世称“柳河东”“河东先生”。一生留诗文作品600余篇,散文笔锋犀利、讽刺辛辣。代表作《溪居》、《江雪》、《渔翁》。

吕洞宾

生于公元798年5月4日(农历四月十四),河东蒲州河中府(今山西省运城市芮城县)人,唐代道教主流全真派祖师,道号纯阳子,自称回道人。是道教的大宗师,道成之后,普度众生,民间尊为剑祖剑仙,传说于北宋年间应八仙之首铁拐李邀请聚会之时位列八仙。

温庭筠

约公元812年——866年,唐代文学家,诗人、词人,太原祁(今山西省祁县)人。是唐初宰相温彦博之后裔,出生于没落贵族,富有天赋,文思敏捷,然恃才不羁,又好讽讥权贵,所多犯忌讳,屡试不第,一生坎坷,终生潦倒。精通音律,工诗,与李商隐齐名,称“温李”。艺术成就在晚唐诸词人之上,为“花间派”首要词人,被尊为“花间派”之鼻祖,对词的发展影响较大,与韦庄齐名,称“温韦”。

五代十国时期

李克用

神武川新城(今山西省雁门北)人,沙陀族,后唐太祖。年少时率军南下镇压黄巢、收复长安,后与其他军阀长期割据混战,历有分封赏赐,后勤王保驾,封为晋王。907年朱温代唐称帝,国号梁,史称后梁,唐王朝正式覆灭,开启五代十国时代,李克用袭用末唐年号,以复兴唐朝为名与朱温对峙争雄,次年病死,其子立国,国号唐,史称后唐。

石敬瑭

并州太原(今山西省太原市)人,沙陀族,后晋开国皇帝。喜读兵书,推崇李牧、周亚夫,参与朱温与李克用的“梁晋争霸”,冲锋陷阵,战功显赫。后唐皇帝封赵国公,然君臣猜忌,起兵造反,却被困于太原,遂向契丹求援,割让幽云十六州(此举使中原王朝门户大开丧失险要,北宋时使汉人与北方民族的对抗中常常使其压制而不能大一统),做个“儿皇帝”,在其援助下灭亡后唐,建立后晋。

刘知远

并州太原(今山西省太原市)人,沙陀族,后汉开国皇帝。原在李嗣源、石敬瑭麾下颇得战功,后契丹攻陷后晋,刘知远向契丹投降又节节抗击,称帝,改国号为汉,史称后汉。

北宋时期

呼延赞

并州太原(今山西省太原市)人,北宋著名将领,官至辽州刺史,抚州刺史。

佘太君

羌族,云中(今山西省大同市)人,又称折太君,名赛花,北宋名将杨业之妻、杨延昭之母,世有流传杨门女将等脍炙人口的故事。

杨延昭

并州太原(今山西省太原市)人,本名杨延朗,北宋名将。杨延昭自幼随其父杨业征战,杨业逝后,担负起北宋河北延边的抗辽重任,在多年与辽兵征战中,杨延昭威震边庭,人们将其守卫的遂城称为“铁遂城”,宋真宗称赞“治兵护塞有父风”。

狄青

公元1008年——1057年,汾州西河(今山西省汾阳市)人,北宋名将。善于骑射,精通兵法,勇而善谋。宋夏战争中,冲锋陷阵,战功赫赫。然而宋朝重文抑武,朝中猜忌,抑郁而终。

司马光

司马光(公元1019年——1086年),字君实,陕州夏县涑水乡(今山西省夏县)人,世称“涑水先生”,北宋著名政治家、史学家、文学家。历仕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四朝,官至尚书左仆射兼门下侍郎,主持编纂了中国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生平著作甚多,有《温国文正司马公文集》、《稽古录》、《涑水记闻》等。

宋金元时期

元好问

公元1190年——1257年,字裕之,号遗山,世称遗山先生,太原秀容(今山西省忻州市)人,著名文学家、历史学家。自幼聪慧,有“神童”之誉,是宋金对峙时机北方文学的主要代表、文坛盟主,又是金元之际在文学上承前启后的桥梁,被尊为“北方文雄”、“一代文宗”,擅长作诗、文、词、曲,其中以诗篇成就最高啊,“丧乱诗”尤为著名。

关汉卿

约公元1234年——1300年,解州(今山西省运城市)人,“元曲四大家”之首,元杂剧奠基人。以杂剧成就最大,今已知有67部,现存18部,其中《窦娥冤》最为著名,被誉为“曲圣”。

明清时期

罗贯中

约公元1330年——1400年,并州太原府(今山西省祁县)人,元末明初小说家,主要作品有《隋唐两朝志传》、《残唐五代史演义》、《水浒全传》、《三国志通俗演义》……其中《水浒全传》与施耐庵合著,与《三国志通俗演义》并为中国古典长篇小说四大名著,对后世文学创作影响深远。

傅山

公元1607年——1684年,山西太原府阳曲县(今山西省太原市阳曲县)人,明清之际道家思想家、书法家、医学家。继承道家学派的思想文化,对道家传统思想作了发展,常以老庄之徒自居。经史之外,无所不通,兼通先秦诸子,又长于书画医学。与其余五人被梁启超称为“清初六大师”,在当时啊有“医圣”之名。

于成龙

公元1617年——1684年,山西永宁州(今山西省吕梁市方山县)人,清初名臣。官至江南江西总督、江苏安徽巡抚,在二十余年的宦海生涯中有三次被举为“卓异”,以卓著的政绩和廉洁刻苦的一生深得百姓爱戴,康熙皇帝赞誉“清官第一”,逝后追赠太子太保,赐谥“清端”。有《于清端政书》八卷传世。

陈廷敬

公元1638年——1712年,山西泽州府阳城(今山西省晋城市阳城县)人,清代大臣,著名学者。历任礼部侍郎、左都御史、工部尚书、户部尚书、吏部尚书,后担任《康熙字典》总修官。

雷履泰

公元1770年——1849年,山西汾州府平遥县(今山西省晋中市平遥县)人。中国票号创始人,1823年,创立中国了第一家票号——日升昌,是中国第一家专营存款、放款、汇兑业务的私人金融机构,分号遍布全国30余城,欧美、东南亚各国均有分号,以“汇通天下”著称,各地竞相效仿,全国各大票号达20余家,平遥商帮就有7个,极大促进全国金融流通,加速资本周转,对民族工商业发展啊做出极大贡献。

乔致庸

公元1818年——1907年,山西太原府祁县(今山西省晋中市祁县)人,清末著名晋商,号称“亮财主”。出身商贾世家,资产万贯,清末国不将国,资产外流,一改不治家宅的习惯,耗费重金扩建祖宅——乔家大院,被誉为“清代北方名居建筑的一颗明珠”。

14年抗战,山西有60万热血青年参加八路军,革命精神的代代传承,使山西走出了很多将领。今天介绍的名将,有明确授衔的,也有没有军衔的,有无军衔,他们都是名将。

薄一波(1908——2007),山西定襄县人。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在北平、天津等地从事策动敌军士兵起义工作,四次被捕,两次入狱,狱中5年,保持气节。抗战时期,山西青年抗敌决死队成立后,先后任总队、第一纵队政治委员;新军编入八路军序列后,任决死队纵队长兼政委,创建和发展太岳根据地;后任八路军太岳军区司令员兼政委、八路军太岳纵队政委,晋冀鲁豫边区政府副主席。解放战争时期,曾任中央局副书记和军区副政委,华北军区政委,华北人民政府第一副主席等职。新中国成立后,曾任财政部部长,国家建设委员会主任,国家经济委员会主任,副总理等职。

程子华(1905——1991),山西省运城市人。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曾任红35军307团团长、独立三师师长、十四师师长、粤赣军区代参谋长,红25军军长等职,参加了第二至五次反围剿,参与创建鄂豫皖根据地。抗战时期,曾任第二战区民族革命战争战地总动员委员会党团书记兼人民武装部长、冀中军区政委,晋察冀中央分局副书记兼军区副政委等职,粉碎日寇多次大扫荡,巩固扩大晋察冀抗日根据地。

解放战争时期,曾任冀察热辽中央分局书记、军区司令员兼政委,东北军区第二兵团司令员,第四野战军十三兵团司令员等职,指挥过隆化战役、塔山阻击战,为解放热合、东北和湖南做出了贡献。新中国成立后,曾任山西省委书记、省政府主席、省军区司令员兼政委,全国合作社联合总社主任,商业部长,民政部部长,全国政协副主席等职。

傅作义(1895——1974),山西荣河(今山西临猗县)人,国民革命军将领,抗日名将。曾任晋军第四师师长,晋绥军第35军军长、绥远省政府主席,历任第七集团军总司令,华北"剿总"司令等职。1949年1月,促成北京和平解放。新中国成立后,曾任水利部、水利电力部部长,全国政协副主席,国防委员会副主席等职,为新中国水利事业做出重要贡献。

徐向前(1901——1990),山西省五台县人。曾任129师副师长,国民革命军第18集团军第1纵队司令员等职,参与创建晋冀豫抗日根据地,率部取得过凤凰山战斗、长生口伏击战、响堂铺战斗等战役战斗的胜利。新中国成立后,曾任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长,中央军委副主席,1955年被授予元帅军衔。1979年,决策了对越自卫反击战。

赵尔陆(1905——1967),山西省原平市人。曾任晋察冀军区第2分区司令员兼政治委员,冀晋军区司令员,冀晋纵队司令员、晋察冀军区参谋长、第四野战军暨中南军区参谋长等职。参加过南昌起义、长征,创建晋东北抗日游击区,多次取得对日作战的胜利,参与指挥平津战役、广西战役、海南岛战役等,1955年被授予上将军衔。

董其武(1899——1989),山西运城河津市人。曾任国民革命军侦察队队长、陆军第35军和暂编第3军军长等职,参加过中原大战、长城抗战、绥远抗战等。1949年9月19日,率绥远省国民党军政人员4万余人起义,绥远和平解放。

新中国成立后,曾任绥远军区副司令员、中国人民志愿军第23兵团司令员等职。1955年被授予上将军衔。





西府无名小老弟


山西名人众多,由于地理位置重要,一直是兵家必争之地,从这里走出了不少帝王将相和王朝,关羽关二爷就是山西人。再比如唐朝。五代时期,这里更是皇帝窝子,后唐,后晋,后汉的李存勖、石敬瑭、刘知远等都是从这里走出。到了近代,就不得不提阎锡山和他的晋绥系了,这一系统出了不少名将,除了一级上将阎锡山、徐永昌外,还有杨爱源、孙楚、傅作义等二级上将。山西也出美女,比如武则天,杨玉环,据说慈禧也是山西人。

解放军里也有不少著名的山西籍将领,1955年授衔时,十大元帅中有1位山西籍元帅,57名上将里有2位山西籍上将。

“留的青山在,不怕没柴烧"——徐向前(1901-1990),山西五台人。黄埔一期生,红军时期任红四方面军总指挥,1937年初任西路军总指挥帅2万余人挺进河西走廊,与马家军展开大战,终因寡不敌众和无后勤保障等原因而失利,徐向前辗转回到延安,几万人打光了,感觉压力很大。毛泽东说: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你回来了就好!极大地安慰了徐向前和幸存归队西路军将士之心。后来任129师副师长,抗击日寇打了不少漂亮仗。解放战争时期帅军解放家乡山西大部,特别是1949年4月解放太原,阎锡山经营数十年的老巢覆灭了。建国后任总参谋长,国防部长,军委副主席等。毛泽东曾称赞其:好人。


“你也是导弹内行了"——赵尔陆(1905-1967),山西原平人。参加过南昌起义,井冈山会师。参与指挥过解放华北和广西的战役。建国后在国防工业战线做出突出贡献,任国防工业委员会副主任等。1966年我国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毛泽东很关心,问了很多问题,赵尔陆对答如流,毛泽东很满意,说:你也是内行了!温格开始后受到迫害,1967年2月逝世。



“不可不授上将军衔"——董其武(1899-1989),山西河津人。抗日名将,国军陆军中将,曾参与指挥了击退日伪军的长城抗战、绥远抗战,百灵庙战役等。1949年以“绥远模式”为和平解放绥远做出重大贡献。主动请缨参加了抗美援朝战争。1955年,当得知要给自己授予上将军衔时,他认为定高了,要求降到中将。毛泽东得知后说:一定要给董其武授上将军衔!这是中央的决定!1989年,董其武90岁高龄善终。


磨史作镜


要说起山西的历史名人,那可太多了。先秦时期有晋文公、荀子、介子推,秦汉时期有卫青、霍去病,唐朝时有武则天、狄仁杰、王维、柳宗元,明清时期有罗贯中、傅山……就连中国古代的四大美女中,也有两位是山西人。他们就是貂蝉和杨玉环。下面,我就摘取一些历史上最为著名、称得上家喻户晓的山西人来介绍给大家。

一、荀子

荀子是战国末期的赵国人,是我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文学家、政治家。他对儒家思想有所发展,被看作是儒家学派的集大成者。

二、卫青、霍去病

西汉时期的卫青也是一位山西人,他的家乡平阳就是今天山西的临汾地区。另外。卫青的外甥霍去病也是河东平阳人。二人都是骁勇善战的名将。

三、关羽

提起山西运城的名人,人们首先想到的就是武圣人关羽。关羽是东汉末年的名将,关于他的故事、传说有很多。在不少文学作品、影视作品中,我们都能够看到关公的身影。

四、武则天

中国历史上唯一的一位女皇帝武则天是并州文水人,她的家乡也就是今天的文水县。武则天是一位难得的政治家,她前后执政几十年,上承“贞观之治”,下启“开元盛世”,留下一座无字墓碑,将功过是非留与后人评价。

五、王维

山水诗人王维是河东蒲州(即今天的山西运城)人。他精通诗、书、画、音乐等艺术,被称之为“诗佛”。


山西新闻网


山西又称“三晋”,古称“河东”,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之一,有文字记载的历史就达3000年,被誉为“华夏文明摇篮”。这片历史悠久的土地上,涌现了无数的历史名人。今天,我们就简述几位历史名人的传奇与故事。

一、徐向前将军是山西五台永安村人,不仅是位军事家,而且还是个全能王。徐向前将军是一位伟大的军事家,先后经历了北伐战争、土地革命战争、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战功卓著,为中华民族的解放事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在生活上他还是一个全能王,通摄影、喜戏曲、会乐器、能缝补、善手工、爱读书、好书法,并且他还特别喜欢小动物,在长征时期,别人是骑马挎枪,而他的马背上还有一只可爱的猴子。他不仅可以上阵杀敌,还会心灵手巧,自己给自己打毛衣,他生活俭朴,这件毛衣一穿就是30多年。在他去世后,这件毛衣被捐给了博物馆。



二、武则天是今山西文水县东人,中国历史上唯一的一位正统的女皇帝。她14岁入宫,成为唐太宗李世民的女人。在李世民死后,她又成为了唐高宗李治的女人,最后她改唐为周,建立武周,成为女皇。女皇的一生充满了传奇,但也是一位颇具争议的人物,但她老人家不在乎,一切功过是非都留给我们这些后人来评判。

三、霍去病,今山西临汾西南人,少年英雄。17岁初征他就带领800骑兵深入敌境数百里,杀得匈奴四处逃窜。两次河西之战,霍去病大破匈奴,直取祁连山。随后的漠北之战,霍去病封狼居胥,大捷而归。但天妒英才,年仅23岁他就因病去世,结束了自己传奇的一生。

总之,在山西这片热土上涌现了无数的历史名人,今天只是抛砖引玉。大家可以在评论区分享自己家乡的历史名人的传奇和骄傲。


密探零零发


山西表里山河,河山形胜,诞生了无数名人,出皇帝,出将相,出才子,出美女,在历史上影响深远。由于数量太多,只选其中最具代表性的简要介绍。

我最欣赏的山西历史名人——开国元帅徐向前。

徐向前,原名徐象谦,山西五台人,毕业于黄埔军校一期,久经考验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中国人民解放军的缔造者之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十大元帅之一。

徐向前元帅性格内敛,低调谦虚,无论是性格还是战功,在十大元帅再加上十大大将,似乎并不显眼,但他的军事指挥水平排在前4毫无压力。

徐向前很早就参加革命,以擅打大仗、硬仗、恶仗著称,1931年担任红四方面军总指挥,创建鄂豫皖根据地,参加反“围剿”、红军长征,成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的缔造者之一。

八路军时期,徐向前先后担任八路军第129师副师长、第一纵队司令员、晋冀鲁豫军区副司令员等职,为领导开展敌后游击战争,开辟抗日根据地做出重要贡献。

解放战争中,徐向前领导和指挥新组建的部队,克服兵员少、装备差、缺乏作战经验等种种困难,先后指挥临汾战役、晋中战役、太原战役等一系列大型战役,歼灭阎锡山主力20多万人,结束了阎锡山在山西长达38年的“土皇帝”生涯,一举解放山西全境。

建国后,徐向前先后任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长、中央军委副主席、国务院副总理兼国防部部长等职务,为军队革命化、现代化、正规化建设和国防建设做出了杰出贡献。

徐向前为中国革命和建设事业付出了毕生心血和精力,他一生平易近人,爱兵如子,艰苦朴素,被称为“布衣元帅”,不愧是山西人民的骄傲。

下面,简要介绍一下古代的山西历史名人。

一是出皇帝

山西战略位置十分重要,又兼民风剽悍,成为很多帝王龙兴之地。

唐高祖李渊虽不是山西人,却是从太原起兵建立唐朝的。

东晋十六国时期,后赵开国皇帝石勒(羯族人),刘汉开国皇帝刘渊(匈奴人)都是太原人。

武周皇帝武则天祖籍是山西,中国历史上惟一女皇帝。

五代十国时期,山西位置空前重要,后唐太祖李克用(追尊)、后唐开国皇帝李存勖父子俩,后唐开国皇帝石敬瑭,后汉开国皇帝刘知远、北汉开国皇帝刘崇兄弟俩,都是沙陀人,也都是太原人。

近现代时期,阎锡山虽不是皇帝,也是割据山西38年的一方军阀,完全是个“土皇帝”。

二是出将相

山西经济文化发达,涌现出很多优秀政治家,其中战国名相蔺相如、东汉权臣霍光、唐朝名相狄仁杰、北宋名相文彦博、司马光,都是著名的宰相之才。

山西民风剽悍,好勇尚武,诞生了很多名将,如战国名将李牧、廉颇,西汉名将卫青、霍去病,三国名将吕布、关羽、张辽、徐晃,唐朝名将尉迟恭、薛仁贵,五代十国名将郭崇韬,北宋杨家将等等,个个都是一代名将,甚至千古名将。

三是出才子

山西人杰地灵,涌现出一大批优秀诗人、文人,“初唐四杰”之一的王勃,“边塞诗人”三大顶级高手王翰、王之涣、王昌龄,号称“诗佛”的大诗人王维,元朝大诗人元好问,“元曲四大家”中的三大家关汉卿、白朴、郑光祖,明末大文学家罗贯中等等。

四是出美女

西汉著名美女卫子夫,卫青的姐姐,汉武帝的宠妃。

东汉著名美女貂蝉,中国古代四大美女之一。

唐朝著名美女杨玉环,被唐玄宗封为贵妃,中国古代四大美女之一。

如果从古代来看,山西历史名人之多,真心没几个省份能比。

我是专注历史文化的狄飞惊,欢迎关注我!


狄飞惊


无论是江南的才子、山东的将,还是陕西的黄土埋皇上,但中华五千年文明还要看山西。山西之地人杰地灵,在华夏历史中诞生的帝王将相、才子佳人也是举不胜举。

山西的历史名人可追溯到春秋五霸时期,到之后的唐、宋、元、明、清都名人辈出。有文学家、诗人、将军、高官等等,我下面为大家列出那些耳熟能详的山西历史名人。

晋文公

晋国开国国君,名重耳,开创了晋国百年霸业。文治武功,昭明后世,千秋流传,与齐桓公并称“齐桓晋文”,乃是春秋五霸中第二个称霸的霸主。

卫青

字仲卿,今山西临汾市人,西汉名将,汉武帝皇后卫子夫的弟弟,官至大司马将军,封长平侯。卫青作战有勇有谋,善于以战养战,敢于用兵深入,曾与匈奴对战中七战七捷,收复了河朔、河套地区,为北部疆域的开拓做出了巨大贡献。

霍去病

今山西临汾西南人,卫青外甥,大司马霍光兄长。霍去病十七岁时拜骠姚校尉,率八百骑兵深入大漠,大破匈奴骑兵,被汉武帝封为冠军侯。在两次河西作战中,俘虏匈奴祭天金人,直取祁连山,漠北之战后更是封狼居胥,大捷而归,拜大司马。

武则天

女王武则天,山西文水人,是唐朝也是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位女皇帝,自命名武曌(zhao)。武则天足智多谋,兼涉文史,推行法治,上承“贞观之治”,下启“开元盛世”,她的努力为唐朝的长治久安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狄仁杰

字怀英,今山西太原市人,武周时期政治家。狄仁杰以不畏权贵著称,官路比较平坦,曾担任过汴州判佐、大理寺丞、侍御史等。天授二年,升任宰相;神功元年,担任鸾台侍郎、同平章事;久视元年,拜内史令,同年九月病逝,追赠文昌右相。

关羽

字云长,今山西运城人,三国名将,蜀国“五虎上将”之首,对于关羽的事迹民间流传许多,如桃园三结义、温酒斩华雄、过五关斩六将等等。在其去世后,因关羽为人忠肝义胆,不贪财色,逐渐被神化,民间尊称为“关公”、“武圣”、“武财神”等,与“文圣”孔子齐名。

司马光

今山西运城人,北宋著名政治家、史学家、散文家,曾主持编撰了294卷300万字的中国最大一部编年体史书《资治通鉴》。现在史学家的许多历史疑问都要从《资治通鉴》中参考,而司马光砸缸的故事更是恒古流传。

王维

字摩诘,山西祁县人,唐代诗人,其创造了水墨出水画派,有“诗佛”之称。苏轼曾评价王维:

“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

罗贯中

名本,字贯中,号湖海散人,元末明初小说家。其主要作品有《三国志通俗演义》、《隋唐两朝志传》、《残唐五代史演义》、《三遂平妖传》、《水浒全传》等。《三国演义》是罗贯中的力作,这部长篇小说对后学的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小说中的英雄人物一直为世人津津乐道。

除了以上列出的名人外,还有张辽、于成龙、王勃、王昌龄、柳宗元、元好问等。山西的历史源远流长,文人名将更是数不胜数,除了历史人物外,山西的晋商文化、文物、云冈石窟、五台山等佛教文化等都是山西历史遗留的瑰宝。也正因如此,世人才会说“华夏五千年文明看山西”。


大国布衣


五千年文明看山西,山西的文化继续贯穿了中国的文明史,自然是王侯将相、文人骚客各领风骚。在历史的各个时期,都会有山西人出现,决定着历史的进程。

山西出过几十位皇帝,其中最有名的当属李世民和武则天了,也是中国巅峰王朝两位最重要的皇帝,极具传奇特色,其他皇帝那就很多了。

山西也是一片古战场,廉颇、卫青、霍去病和杨家将等都在历史上是出类拔萃的知名将领,决定了一个时代的人物。关羽,则正为了中国历史上的武圣,收到全世界华人的拜祭。

文臣方面,唐时期的狄仁杰和宋朝和司马光都是位于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名臣,也是有名的功臣。如果按照宰相来计算,出自山西的宰相估计可以上百,武将那就更是多的不可胜数。

在山西,近代有位老人必须提到,那就是曾经的山西王阎锡山,也可谓是山西最有代表的人物了。


山西新鲜事


晋文公(山西省临汾市)

介子推(山西省晋中市)

晋襄公(山西省临汾市)

张仪(山西省万荣县)

荀子(山西省新绛县)

李冰(山西省运城市)

汉景帝刘启(山西省平遥县)

卫子夫(山西省临汾市)

卫青(山西省临汾市)

霍去病(山西省临汾市)

王允(山西省祁县)

关羽(山西省运城市)

张辽(山西省朔州市


高山幕情


这道题还得是土生土长的山西人来答嘛!。作为一个山西人,我对家乡有说不尽道不完的热爱。出门在外,最想念的就是家乡的面食和陈醋,每次吃到外地的面和醋,心里都会想:这也叫醋?这面没我家的好吃!

都说中国历史,十年看深圳,百年看上海,千年看北京,三千年看陕西,五千年看山西。山西不光具有悠久的历史文化,还是个盛产人才的地方,许多大家耳熟能详的名人都是山西人,今天我就简单给大家列举一下。

武则天,山西文水县人。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也是唯一的一个女皇帝,极具政治手腕和眼光,励精图治,开创了空前的盛世。

关羽,山西运城人。熟读《三国演义》的我们对关公是再熟悉不过的了,在历史上他是真正能在万军之中取上将首级的武神,与张飞共同被称为万人敌。其忠义的品质为人称道,逐渐被神化,至今都有许多人供奉着关二爷。

卫青,山西临汾市人。西汉时期的名将,揭开汉匈战争反败为胜的序幕,曾七战七捷,收复河朔、河套地区,击破单于,为北部疆域的开拓做出重大贡献。卫青善于治军,对爱护将士,在众人中极有威信,不怒自威。

乔致庸,山西祁县人。晋商极其会做生意,可以说是北方人中的南方人,以诚实守信、勤俭著名。乔致庸作为晋商的代表,可以说是古代的王健林。他底下的资产“乔家大院”被专家学者誉为“清代北方民居建筑的一颗明珠”,现在成为了山西著名的旅游景点。

我笔墨和篇幅有限,只能给大家罗列四个大家比较熟知的人,大家如果感兴趣可以自行查找,你会发现,山西的名人真是太多了,也欢迎大家来山西旅游!

我是江暮云,天各一方,让我们遥望远去的历史薄云互寄共识!欢迎大家关注、评论交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