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有哪些临死之前也要皮一下的人?

司徒王朗


历史那么大,各种人都有,死之前皮一下的也很多。这里就和大家一同分享几个。

一、张韶、苏玄明。这是大唐中后期的两个普通老百姓。苏玄明是算卦的,张韶是染布的。两个人闲着没事,苏玄明就给张韶算卦,说张韶要入皇宫升殿而坐,和我一块吃饭。结果张韶当真了。这伙子执行力又强,说干就干,找了一百多号染布的,把兵器藏在柴草车上就开始向皇宫进发。那时候的皇帝是唐敬宗,一天到晚就知道踢球,没在皇宫。皇宫里就只有几个太监,张韶、苏玄明顺利进入皇宫。往大殿上一坐,就开始吃饭。张韶还夸苏玄明算得准。苏玄明一看,不太对,就说,哥啊,你真的单纯来就是吃个饭!张韶这才感觉好像不对,就准备跑。这哪里还跑得了,很快就被正规军给落花流水了。这不仅是临死前皮,这是皮着去找死!

二、永乐大帝朱棣的儿子朱高煦。这哥们前期智商等都是很在线的,帮助父亲朱棣打赢了靖难之役,屡立战功。和朱高炽争太子前期也还算有些谋略。但自从把自己比做李世民被他爹永乐大帝狠狠的修理一顿后,感觉智商就越来越着急了。本来争太子失败的在历史上就没有一个有好下场的,幸好他哥哥明仁宗是个好人,也没有杀他。那就好好干个快活的王爷呗!偏不,偏要造反,造反还不低调,造的世人皆知。刚举反旗就被侄子明宣宗朱瞻基给抓了。抓了就当孙子呗!还是偏不,侄子来牢里面看他,还一脚把侄子绊倒。朱瞻基脸上挂不住了,就拿个缸把朱高煦扣起来,被扣起来就老实呗!朱高煦仍然是偏不,仗着自己有劲,居然把缸给顶起来了!这么卖力的表演彻底把明宣宗搞怒了,就命人把缸周围点上火,把朱高煦给烤死了。朱高煦这不是皮一下,是皮了好几下!

另外,还有袁术,都快要死了,还问厨师要蜂蜜水喝。弥衡,浪里个浪,浪到黄祖那个大老粗那里,终于浪死了。

还有哪个死之前很皮的,欢迎评论指出。


杨大眼看历史


“从我去世那天开始,在十年之内,全多伦多市生孩子最多的母亲,可以获得900万元的遗产。”

立下这份遗嘱的人,是上世纪初加拿大多伦多市的一个富豪——查尔斯·米勒。

须知,在上世纪20年代,一个普通工人一个月的工资仅有25元,底层的劳工一天的工资甚至只有2毛钱。900万加元,对于当时绝大多数普通多伦多市民而言,可能是他们一辈子都没有见过的天价!

可想而知,查尔斯·米勒的这份遗嘱一出来,就引得大部分多伦多市民蠢蠢欲动。所有觊觎这份遗产的人都在等,等什么呢?当然是等查尔斯·米勒马上就去世呀!

1926年10月31日,查尔斯·米勒去世,他的遗嘱也开始生效。

疯狂的多伦多市民,在巨大的金钱催眠下,马上开始投入“大生产”运动,有些夫妻在查尔斯死后的当月,就生下了孩子。

另一方面,查尔斯·米勒死后二年,经济大萧条席卷全球,加拿大也未能幸免。

俗话说,经济大萧条时,没有一个家庭是无辜的。多伦多市民在这次经济危机中,生活变得更加艰难,如此,便凸显了这份遗嘱的意义——如果能够获得这份遗嘱,立刻能够咸鱼翻身呐!

于是,几乎所有穷苦的多伦多市民,都加入了这场生娃竞赛。

按照查尔斯·米勒的遗嘱,不论哪个母亲,生下的孩子必须活下来才行(活到开奖那天才作数),只生不养,就会失去竞赛资格。

你想啊!很多家庭养活自己都成问题,还要负责孩子,生活岂不是更艰难?

这些问题倒不是这些贫苦家庭要考虑的,为啥呢?当时的多伦多有个救助政策,如果哪个家庭生活没了着落,可以到救助点去领一份口粮。多伦多的生娃竞赛,无疑给多伦多救助办增加了压力。

1932年,多伦多所在的安大略省终于绷不住,试图废除查尔斯·米勒的遗嘱。

这下子,可惹急了那些忙着生娃的父母。

要知道,安大略省试图废除遗嘱时,距离这份遗嘱出来,已经过去6年之久!很多家庭已经生了不止一个孩子,有的家庭甚至生了6个孩子了!废除这份遗嘱,无疑牵扯到了这部分家庭的利益。

因此,这份议案一出来,就引得大规模的抗议——

不仅包括参与生娃竞赛的家庭,那些没有参与活动的家庭,也想看看最终哪个母亲能够获得奖励。

1936年10月31日,开奖的时间到了。

多伦多的“伟大”的母亲,生孩子最多的足足生了9个孩子!这样的母亲还不止一位,而是有5位!由于其中一位母亲再婚,不符合遗嘱规则,被排除在外。

所以,这场持续了10年之久的生娃大赛,一共有4位母亲获胜,她们平均瓜分了这900万元,每人获得200万元的奖励。

苦的是,虽然有4人获得了奖励,还有很多母亲除了生一大堆孩子,什么也没得到——本来生娃是为了获奖改善生活,最终,她们的日子更加凄惨,比如说,有一位母亲生了8个孩子,由于无暇照顾,她的一个儿子被老鼠咬死。

整个生娃大赛,谁是最终的获胜者呢?

难道是生了9个娃的母亲?亦或是,暴增了数十万新生儿的多伦多?都不是,而是当初搞了这个“恶趣味”的查尔斯·米勒!

虽说查尔斯·米勒已死了十年,可是他的目的达到了——

当初查尔斯·米勒立下这个遗嘱,本来就是为了“皮”一下,想要看到整个多伦多的母亲为此“大打出手”,不曾想,几乎所有有能力生娃的母亲,都参与了这场竞赛。

不过,除了这个生娃竞赛,查尔斯·米勒在遗嘱里,还皮了其他几下。

比方说,他在遗嘱里还将他的赌马场捐给了反赌协会,将一处房产送给了三个不对付的律师,将一个屠宰场送给了动保组织……

更皮的是,查尔斯·米勒在他的遗嘱里还有这么一句话:

“我留给这世界的一切,只能证明我赚那么多花不完的钱是多么愚蠢!”

哎!有钱人的无奈,作为穷人的我,真真是无法理解啊!


祗树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面对死亡这种压抑沉重的事情,将死者万念俱灰,旁观者不忍直视,大多数人对死亡那是很害怕的。但是历史上还真有那种死前也要皮一皮的人,真是让人哭笑不得,也不得不佩服他们的心理承受能力,那么下面咱们就说几个牛人吧。

这第一位是清末有名的大盗康小八,康小八是天津一带有名的狠人,人送外号吴秃子,匪号康八太爷。要说这个人有多皮,他活活把自己皮到凌迟处死,本来收钱杀人在山里做强盗,凭借着一把日本产左轮手枪闯荡江湖,后来不知道怎么想的把皇宫的车马给抢了。

被审问的时候还放出豪言:

“要劫就劫皇杠,要奸就奸皇妃。”

这一下子可给慈禧气坏了,本来给定的是斩立决,结果慈禧给改成了凌迟处死康小八,要说这康小八也是个汉子,行刑前对刽子手说:

“别遮我眼睛,爷爷要看着你怎么把我弄死。”

本来凌迟处死这种事,要想不痛苦也有三个方案,只要给钱,最差的是蒙着眼睛,钱给多一点,直接弄点药先药死,或者凌迟处死的时候一刀插中心脏,后面就是剐尸体了。

这个康小八确实皮,这么恶毒的刑罚都没能让他屈服,据说凌迟到一半的时候,他还抬头问大家:

“你们看看,八太爷变颜色了没有?”

康小八也成为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受剐刑而死之人,可以理解成皮死的……

第二位是明朝的大才子金圣叹,金圣叹可以说是一个奇葩了,当时明朝都是考八股文的。金圣叹在考场上写着写着觉得八股文太没意思了,于是他就按照自己的想法写了一篇另类的文章。

考官看到后非常生气,并且决定终身禁止他再次考试,没成想金圣叹隔了几年改了一个名字又去考试了。这一次他就按着八股文的要求写了一篇文章,考官们看了连连称奇,名列榜首。金圣叹得意的看着考官们说:

“没想到吧?我又回来了!”

差点没把考官们气死!

顺治十八年吴县县令追收欠税,鞭打百姓,激起苏州的文人的反抗。金圣叹和一百多个文人到孔庙悼念顺治帝驾崩,后来被逮捕,被处以斩首之刑。

据说死前金圣叹还在耳朵里塞了两个纸条,一个写着“好”,另一个写着“疼”,实在是皮的不行,死了还皮一手。

第三位就是明朝第一喷子方孝孺,方孝孺可以说是皮出了境界了。当初朱棣夺得大权之后,姚广孝就把前朝遗民方孝孺交给了朱棣,因为方孝孺是很有名气的文人,所以朱棣想要通过他来彰显自己接纳天下文人的胸怀。

可是方孝孺可不这么想,来了就压根就没想活着回去,他把朱棣劈头盖脸地骂了一顿,什么乱臣贼子的帽子全给朱棣戴上了,朱棣生气道:

“你这么做,不怕被我诛九族吗?”

方孝孺却毫不在意反而说到:

“你就是诛我十族又怎样?”

结果朱棣把连同方孝孺在内的亲戚朋友共计八百多人全给宰了,方孝孺皮一皮自己的命也就罢了,可怜他的亲属朋友,人在家中坐,锅从天上来。

第四位是东魏的大将高敖曹,元象元年,高敖曹与侯景等人围攻金墉被西魏军反击。高敖曹几乎全军覆没,独自突围但还是被追上了,自知难免一死的高敖曹面对追兵倒是也看得很开,对他们说到:

“来吧,我送你个开国公的爵位。”

说完就把脑袋伸了过去,让敌人砍,能把生死看得这么淡,死前还皮一句,不得不说高敖曹的骨头是真的硬。

不过调侃归调侃,我觉得这些人还是很厉害的,我相信一般人绝对不能像他们一样明知将死,还能皮的起来。

当然了肯定还有很多临死前皮一皮的古人我没有提到,不知道你还知道哪些人呢?不妨说出来和大家分享一下。


杨角风发作


原谅我,先生。我不是故意的。 ——出自玛丽·安托瓦内特,她上断头台的时候,不小心踩了刽子手一脚。

1793年10月12日,玛丽被送上审判席。诸多的罪名加在了她身上,其中有些简直匪夷所思,例如与自己的儿子,路易十七发生乱伦关系。这种审判进行了数天,到15日,玛丽被正式判处死刑。

1793年10月16日大约11点,玛丽·安托瓦内特在革命广场(即协和广场)被开执行死刑,之后草草下葬。可以说,直到最后死亡,她也未真正低过头,始终维持着王后的尊严。一个真正优雅的人。


山口彭于晏


历史上有位文人叫金圣叹,他临死之前不是皮一下的问题,是一系列调皮跟恶作剧。

简单介绍下金圣叹

金圣叹(1608年4月17日—1661年8月7日),是明末清初的著名文学家、文学批评家。名采,字若采。一说原姓张。明亡后改名人瑞,字圣叹,自称泐庵法师。苏州吴县人。金圣叹对元、明时期的小说、戏剧有较为深刻的独到见解及批注,提出“六才子书“之说。金圣叹对小说及戏曲的重视,提高了当时小说、戏曲等在文学界的地位,使小说、戏曲与诗词并驾齐驱。在文学史上占据重要地位。


以上是对金圣叹的简要介绍,那么金圣叹是如何招来杀身之祸的呢?


清朝顺治十八年(1661年),时任吴县县令的任维初为追缴百姓所欠关税,鞭笞百姓。此举激起了苏州士人阶层的愤怒,以金圣叹为首的苏州士人阶层在孔庙聚集,哀悼顺治帝驾崩,同时联名上书江苏巡抚朱国治,要求罢免吴县知县任维初。朱国治为任维初的罪行进行遮掩,上书京城,诉其抗税作乱,惊动先帝之灵。清政府有意打压江南文人士族,下令逮捕以金圣叹为首的七人,押往江宁会审并经行严刑拷问,后以叛逆罪将其斩首,是为”哭庙案“。


金圣叹的皮就是在这段时间显示的,那么他具体是怎么皮的呢?


在狱中时,金圣叹的儿子来探望他,本来是要和父亲做最后的告别。金圣叹看到儿子如此悲痛,倍感伤心,但依旧认定自若,他对儿子说:“不要哭了,哭又何用?来,我们来对对子吧,我出上联------莲子(怜子)心中苦。儿子此时哪有心情对下联,只是哭得更加悲伤。金圣叹沉默片刻说:”既然你对不出下联,我把下联也对了吧-----梨儿(离儿)腹内酸。这是金圣叹与儿子见的最后一面,此为第一皮。


在行刑的路上,金圣叹泰然自若,押下囚车后,他突然对行刑官大声呵斥:我有要事相告,准备下令斩首金圣叹的监斩官对他说:"你有何要事?速速道来!金圣叹说:”此乃我人生之一大秘密,只能写下来,切不可让别人知道。这一系列来言去语勾起了监斩官的好奇心,令笔墨伺候,金圣叹下好之后递与监斩官,监斩官接过后一看:花生米与大豆干一起吃有核桃的滋味!监斩官看着金圣叹,金圣叹只是讽刺的大笑。此为第二皮。


刽子手准备举刀行刑时,金圣叹悄悄的又对刽子手说:“我身上有两张银票,听说如果刽子手,你只要手起刀落,一刀将我斩了,你就可以偷偷的把我身上的两张银票拿走,要不然我就不告诉你银票在我身上哪里(充满荒诞和调戏),水质刽子手信以为真,一刀下去给金圣叹来了个痛快。金圣叹的脑袋掉下后在地上打骨碌。刽子手一想不对,我倒是让他痛快的死了,但他死了还怎么告诉我银票在哪儿?就在这时,金圣叹的左耳与右耳里分别掉出一个纸团,刽子手以为是银票,打开一看,一个纸团里写着“好”,另一个纸团里写着“疼”。此为第三皮。


以上故事只是野史,写实性与可信度不高。但这段野史依然在民间传颂,大家被金圣叹的文人士大夫的风骨所感动,那股面对刀刃宁死不屈,面对权贵喜笑怒骂的态度,是金圣叹为人的真实写照,也是金圣叹在才华之外留给我们的最宝贵的启示。


大盗贼


大汉奸褚民谊啊,被枪毙还来了个“白鹤亮翅”,不是一般的皮。

褚民谊,汪精卫的连襟,抗战爆发后就跟着汪精卫混,汪伪政权的大管家,妥妥的汉奸。

日本投降后,褚民谊被捕,先是关进了看守所里。他十分喜欢太极拳,所以就常常在里面打太极。后来,还带动其他关押的人一起打,场面一度很壮观。

和别的汉奸不一样,褚民谊求生欲很强,不断地用装疯卖傻、插科打诨的方式,妄图给自己减轻罪责。审理他的时候,大厅里不时传来对他的唾骂声。当时检察官按照惯例问他:“听清楚刚才的问题没有?”褚民谊回到:“我是浙江人,你一口苏北话,我可听不明白!”当时搞得哄堂大笑。

(褚民谊在法庭上)

褚民谊心里很清楚,要是按照起诉书所说,自己是必死无疑。所以,他想尽一切办法狡辩。


当知道自己被判了死刑之后,他就拿出了“终极大招”,他要用孙中山的肝脏标本,换取减刑。

原来褚民谊为了给自己找一条后路,在抗战胜利前夕,利用自己“国父陵园管理委员会主任”的身份,趁乱把存放于灵榇前的孙中山的肝脏偷偷取走,保存在了南京的一个亲戚家。

蒋介石听说这件事之后,极为震怒,立刻吩咐军统局去办理这件事情。当时毛人凤指派沈醉亲自跑到南京,把孙中山的肝脏标本取了回来。

后来最高法院和蒋介石,虽然都想给褚民谊减轻刑罚,免了死刑。但是立刻舆论哗然,国民党元老和普通市民都指责褚民谊,搞得蒋介石也非常难堪,不再愿意给褚民谊减刑。

最终,褚民谊被判处死刑。


(“太极高手”褚民谊)

据说,行刑的那一天,褚民谊正领着一帮囚犯打太极,忽然知道轮到自己枪决了,还故作镇定,笑着对前来采访的记者说:“这是最后一次照相了,希望照的好一点。”

当时枪决为了减少犯人的恐惧和痛苦,往往会在押解到指定位置的中途,直接从脑后开枪。而且据说枪决多用“炸子”,冲击力很大,一枪毙命。轮到褚民谊时,中枪之后竟然来了个“白鹤亮翅”,就地旋转一圈面对开枪的警察,然后才倒地。

可把人家行刑警察吓坏了……


七追风


1932年4月29日,是日本的天长节(天皇的生日)。在上海虹口公园,侵华日军上海派遣军总司令白川义则大将主持庆祝仪式。


参加的包括日本驻沪留民团行政委员长河端、日本驻华公使重光葵、日军第九师团长植田谦吉、第3舰队司令野村吉三郎等一大批日军高级军政要员。

典礼仪式中日本人一起高唱国歌,正当他们把那首如诉如泣,犹如哀乐一般的《君之代》唱到一半时,24岁的尹奉吉突然冲出,向他们扔出一个伪装成大茶壶的炸弹。面对“嗤嗤”冒烟的💣,几个五短身材,挺胸叠肚的日本军官是有充足的时间可以逃生的。

但日军有个很皮的规定,军人在唱国歌时绝对不能乱动,否则就是大不敬。

领头的白川义则大将认为天皇的威名可以消除💣的杀伤力,继续引吭高歌。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其余的高级将领可能觉得白川义则大将有神光护体,百毒不侵,于是他们也秃子跟着月亮走,想沾点神光,继续硬着头皮歌唱,一副有恃无恐的样子。


一声巨响,犹如狼嚎一般的歌声终于被打断,无所不能的天照大神并没有眷顾这些顽固不化,不知变通的子民。

河端当场被炸死,白川义则大将送医院后抢救无效死亡,植田谦吉和重光葵各被炸断一条腿,野村吉三郎被炸瞎一只眼睛。

这次爆炸案,给日本人心里留下极大的阴影。以至于以后他们再唱国歌的时候总是东张西望,心有余悸,担心那哀乐一般的《君之代》会给自己招来杀身之祸。


花近高楼1


1661年七月十三日立秋之日,南京城三山街人山人海,道路两边被人围的水泄不通。此时正是初秋本应该是秋高气爽的时候,可是不知是正午三刻的太阳照的太烈,还是密密麻麻拥挤的人群的缘故总给人一种大汗淋淋的感觉。不一会一辆辆载着囚犯的囚车缓缓地向着街中心驶来,一十八辆囚车载着因为“哭庙案”被判斩首的十八位学子。为首的一位学子神色自若面无惧色,甚至还和街边上看热闹的老百姓频频互动。他就是明末清初的文学家、文艺批评家,堪称一代怪杰的金圣叹。

(金圣叹像)

金圣叹原名张采字若采,明亡后改名人瑞字圣叹并改姓金。金圣叹为人狂放不羁任侠豪气,好为人打抱不平。金圣叹少年家贫经历坎坷,但是为人好学天资聪慧天分极高。金圣叹成年后考取秀才功名,后因看不惯官场黑暗而绝意仕途以读书为乐。金圣叹好读传统小说如《水浒传》《三国演义》《西厢记》等,并且善于点评批评这些作品。金圣叹把《庄子》、《离骚》、《史记》、《杜工部集》、《水浒传》、《西厢记》称为“六才子书”并且加以点评。金圣叹的研究推崇大大提高了戏曲和白话文通俗小说的文学地位,金圣叹也因此被视为中国文学史上的白话文的先驱。

(金圣叹批六才子书)

顺治十七年(1660年)江苏省吴县新任知县任维初强力催缴税款,并且打死一名百姓。另一方面任维初又勾结江苏巡抚朱国治倒卖官粮亏空常平仓,吴县百姓推举几位秀才向官府请愿未果。秀才们便按照明末习惯写了揭露贪官勾结枉法的”揭帖“《哭庙文》到孔庙哭诉控诉,正好此时赶上顺治皇帝驾崩,金圣叹便在孔庙设置了顺治皇帝的灵位。金圣叹率领生员百姓到孔庙,在孔夫子和 顺治皇帝灵位前痛哭诉冤。

(顺治皇帝像)

  • 在明末哭庙是读书人经常用来表达自己诉求的一种方式,地方官府往往不敢轻视常常被迫听从生员意见。没想到新朝廷不吃这一套,朱国治下令当场逮捕倪用宾等五名秀才。不久又逮捕了十一人,金圣叹和丁子伟最后被逮捕。朱国治深恨写文章痛骂自己的金圣叹将金圣叹,将其定为首犯。金圣叹以“摇动人心倡乱,殊于国法 ”之名处以死刑,其余一十七名不分首从一率处斩,于是就有了开头的一幕。

(清代刽子手照片)

刑场上刽子手手持鬼头大刀寒光闪闪,金圣叹临危不惧泰然自若。金圣叹先喝断头酒,然后笑着说:“割头,痛事也;饮酒,快事也。割头而先饮酒,痛快痛快!”痛饮过罢金圣叹有对刽子手说:“我有一个秘密,现在我要死了。为了不使这个秘密消失在人间,现在我要悄悄的告诉你,你附耳过来。”刽子手大喜以为有大好事,便附身去听。金圣叹说:“花生米与豆干同嚼,有火腿的滋味。此技能传下去,死而无憾也!”刽子手听完之后哭笑不得。

临刑之前金圣叹的儿子前来送别,金圣叹面对哭成泪人的儿子不改文人幽默作风。为儿子出了一副上联"莲(怜)子心中苦”,跪在地上的儿子肝胆欲裂,如何成对。金圣叹息一下说:“我替你对,下联梨(离)儿腹内酸。”

(哭庙案主谋朱国治剧照)

不一会午时三刻已到,刽子手手起刀落一代文豪魂归地府。此时只见金圣叹两个耳朵里面滚出了两个小纸团,刽子手捡起来打开一看只见一张上面写着“好”字。另一张上写着“疼”字,刽子手看完之后哭笑不得。

金圣叹不愧为一代大家,受刑之后还要戏耍一下刽子手。金大才子何止是临死还要皮一下,真是一位死了也要皮一下的人。

(金圣叹书法)

后世有一个叫廖燕的人读了金圣叹的著作大为惊叹,又听说了金圣叹先生的生平事迹大为钦佩。于是遍访金圣叹事迹写成了《金圣叹先生传》,并且对先生颇多赞誉。

曲江廖燕曰:予读先生所评诸书,领异标新,迥出意表,觉千百年来,至此始开生面。呜呼!何其贤哉!虽罹惨祸,而非其罪,君子伤之。而说者谓文章妙秘,即天地妙秘,一旦发泄无馀,不无犯鬼神所忌,则先生之祸,其亦有以致之欤!然画龙点睛,金针随度,使天下后学,悉悟作文用笔墨法者,先生力也,又乌可少乎哉!其祸虽冤屈一时,而功实开拓万世,顾不伟耶!予过吴门,访先生故居,而莫知其处,因为诗吊之,并传其略如此云。


湘泪飞蝶


补充一个宦官临死前的“表演”,不知道算不算是“皮”——唐末权阉田令孜。

田令孜本是唐朝末年一个养马的小宦官,但他读过不少书,很有智谋。唐僖宗还没继位时,二人关系就很好,经常陪着唐僖宗睡觉。

唐僖宗即位后,提拔田令孜为枢密使,不久又提拔他为禁军统领。年仅十二岁的唐僖宗从此把政事都委托给田令孜,并称呼田令孜为“阿父”,一时风光无限。

田令孜大权在握,大肆收受贿赂,分封官职,培植党羽,什么事都是自作主张,权势熏天,根本不把皇帝放在眼里。

后来黄巢起义爆发,她挟持皇帝出逃。起义平息后才回来,之后更加跋扈,欺压朝臣,导致朝政越发混乱,各地藩镇之间,与唐朝政府之间摩擦不断,甚至威胁到朝廷。许多大臣上表请求朝廷诛杀条令孜,田令孜喂了自保,再次挟持唐僖宗外逃。

此时,唐僖宗年龄已大,也想夺回权利。不久,唐僖宗设法回到都城,立即下令免去田令孜官职,并将其流放岭南。

888年,唐僖宗病亡。昭宗即位。昭宗十分痛恨田令孜,下令赐死条令孜。

田令孜临死前,撕裂丝绸,拧成绳索,试了试结实不结实,然后又向行刑之人仔细演示了一遍勒死人的方法,最后从容受刑而死。可谓“临危不惧”。


宦官趣闻


在1926年10月31日,一个加拿大富翁快要挂掉了,他决定公布自己的遗嘱。这位老兄叫查尔斯·文斯·米勒,他手里有很多产业,是个千万富翁,但他不是以富裕而闻名。是以一个逗逼和恶作剧爱好者闻名,在这货生前做了不少逗逼事,比如故意把钱扔地上,自己躲在一边看谁会过来捡等。这样一个恶作剧狂人注定孤独一生,所以他成了老光棍,也没有孩子。现在他快要死了,所以他决定玩一把大的,让加拿大感受一下逗逼的恐怖。他的遗嘱内容节选如下:

这份遗嘱必然是不同寻常的,我这人没啥亲戚亲近,我也没义务给他们留下什么遗产,我要做的就是证明赚一生都花不完的钱明显是猪。
  1. 找公认三个互相鄙视的人,他们将获得我在牙买加一处度假别墅的终身租用权。
  2. 找七个最著名的新教牧师,他们将平分我70万的O'Keefe Brewery股票,顺便说一下,这是家天主教徒的业务公司。
  3. 给三个最热衷反赛马的人价值二万五千美金的安大略马会股票。
  4. 把我的啤酒厂的股份平分给四个著名的禁酒主义者。

这份遗嘱基本上可以归纳为熊孩子报复社会的范畴了,但这只是小打小闹,真正玩的最大的是他遗嘱的第十条:

10.
其他剩下的所有财产都交给我的委托人,由他们在恰当的时候进行投资,直到我死后9年,把所有财产换成现金。在我死后第10年,也是最终的截止日期,把所有的钱都给予多伦多在这10年里累计生孩子数量最多的母亲,孩子需要有正规的出生证明。如果不止一位母亲有相同的最高生育数量,那么她们将平分这笔钱。

就这样,一场人伦惨剧在加拿大发生了,身处大萧条时代的多伦多人开始玩命生孩子。三年之后多伦多政府表示实在扛不住,幼儿园已经不够用了,要不把这份遗嘱废除掉吧?那些钱捐给学校也是不错的主意。这个馊主意瞬间引爆了生娃大军,超生大队们纷纷上街抗议,表示你说废就废,老子们生下的娃儿咋个办?

这位老兄的远方亲戚也为了巨额财产加入了战团,一时间律师都成了紧俏职业。最后在反复折腾中时间终于来到了1936年,经过统计有两个生了10个孩子的英雄母亲,但是因为一个是和两个丈夫生出来的,另外一个有三个孩子夭折而取消了资格。所以这笔奖金落在了四个生下就个孩子的妈妈手里,每人150万美金。

就这样,这个哥们临死之前玩坏了加拿大一代人,无数家庭生了一堆孩子养不起,感情不和离婚的抚养权简直把那代人逼疯。这还不算未来若干年教育资源不足、就业岗位不足的问题。米勒老爷临死皮这一下够狠了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