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的“作业”被妈妈炒菜吃了!父母笑的时候,想过娃的感受吗

文|福林妈咪

网上有一个视频,让很多父母和孩子又成了两个对立的阵营:

孩子的寒假作业中,有一项作业是种蒜苗,视频中这个孩子做的挺好的,蒜苗也长的非常的喜人。

孩子的“作业”被妈妈炒菜吃了!父母笑的时候,想过娃的感受吗

于是妈妈做菜的时候,就给孩子炒菜吃了。

孩子得知自己的“作业”被炒菜之后嚎啕大哭。

虽然妈妈在视频中,已经说明了“孩子的蒜苗长出了第二茬,长得挺好”。

但是很多网友却不买账:一次的伤害,并不是“道歉”和“长出第二茬”可以弥补的。

孩子的“作业”被妈妈炒菜吃了!父母笑的时候,想过娃的感受吗

有个网友说,自己小时候发的一摞奖状,自己都是小心翼翼的收起来,结果奶奶烧柴点火的时候,全都给扔进火炉子里了,那时候真的很难过。

别说孩子,每个人都希望自己的劳动成果得到重视,希望自己的努力等到认可。

这是人愿意变得更成功的理由之一。

放在父母身上也是这样:如果自己辛辛苦苦做出来的ppt被故意删除了,也会十分生气吧。

况且孩子还小,对孩子的影响就更大了:

1、不信任父母

孩子年纪小,思考方式也比较直接,再加上父母行事常常以自我为准则(自己觉得好玩,却不考虑孩子),这也就导致孩子和父母之间的关系虽然有牢固的亲情,但是彼此之间信任却非常薄弱。

有个网友说,自己也曾经经历过种的豆芽被炒菜,认真做的事被父母嘲笑,积少成多,现在回看以前的事情,自己已经不在乎也却还是对父母不信任。

孩子不信任父母,在父母教育孩子的过程中,会很容易出现争执,因为孩子不信孩子所说、所做是对的。

孩子的“作业”被妈妈炒菜吃了!父母笑的时候,想过娃的感受吗

2、孩子有挫败感,对劳动成果不尊重

认真做的事情,不是被认可,也不是被认真否定,而是以一种开玩笑的姿态给模糊了。

这对孩子来说,会怀疑自己的努力成果是否值得被尊重,也会让孩子怀疑“自己是否值得被尊重”。

这会让孩子很有挫败感,也会导致孩子对自己的劳动成果不尊重:努力得到一个好结果,别人说不行,就完全否定自己,不自信。

也会对别人的劳动成果不尊重:

“妈妈刚洗的被罩,你就弄得这么脏?是不是想挨打了!”

孩子表面上可以会顺从父母,但是心里的想法会是:“不就弄脏床单,洗洗就好嘛。”

3、孩子会害怕认真做一件事

孩子认真种的蒜苗,被人不当一回事;努力考来的奖状,亲人也不当一回事。

这种感受是痛苦、挫败的,这种感受会让孩子害怕认真去做一件事。

在网上,很多孩子不写日记,就是从父母偷看自己的日记开始;做的小手工,被随随便便送给其他小朋友,以后再也不做手工……

孩子的“作业”被妈妈炒菜吃了!父母笑的时候,想过娃的感受吗

父母做的事情,让孩子感到难堪、痛苦的时候,孩子就会停止做这件事。

认真对待孩子的劳动成果,也是尊重孩子的一种表现。

孩子在小的时候,需要存在感,需要被尊重,这样可以让孩子正确的认识自己,从而在家庭中找到自己的位置。

这对孩子将来在社会中找到自己的位置和处境,有非常重要的影响。


父母在日常生活中,该如何尊重孩子的劳动成果呢?

1、不要轻易破坏孩子的成就感

孩子认真的成果,在父母眼中可能会很搞笑:

画了一幅四不像的画;

把自己的玩具从小到大、整整齐齐排列整齐;

认真跟妈妈说自己想当超人的梦想;

……

当孩子认真的做一件事,这件事会给孩子带来巨大的成就感。

比孩子多二三十年经验,会让父母有着天然的优越感,觉得孩子童言童语很可笑。

所以,不破坏孩子的成就感,父母要能做到“站在孩子的位置看待问题”。

孩子的“作业”被妈妈炒菜吃了!父母笑的时候,想过娃的感受吗

比如说,孩子跟妈妈说“我想当超人”或者其他童言童语的话。

父母不要嘲笑孩子,而是应该跟孩子认真分析超人为什么会那么受人欢迎,超能力、可贵的品质等,从而给了父母一个很好的契机,引导孩子成长。

站在孩子的角度,站在经验、知识并不丰富的孩子的角度,去引导孩子发现更广阔的的世界,而不是孩子在认真做事的时候,父母在一旁嘲笑孩子幼稚。

2、当孩子做事情有成果的时候,要懂得夸奖

夸奖是一个正面的教育,好的夸奖会让孩子自觉地往更好的方向发展。

很多优秀的人,在回忆自己人生发生转机的重要事件时,会想到自己曾经被鼓励和夸奖。

比如说让清华着急录取的李健,在回忆自己学习好的原因时说:“小时候一次考的好,被老师夸奖的,就想一直维持这个状态”。

在夸奖孩子的时候,父母可以多种方式掺起来夸:

孩子的“作业”被妈妈炒菜吃了!父母笑的时候,想过娃的感受吗

①夸孩子的努力和过程,比如说“你的努力让妈妈很欣赏你!”

②夸孩子做事的态度,比如说“你一直很认真,你的态度很让人敬佩的。”

③夸孩子的品质,比如说“你是个善良、优秀、有责任感、自信的孩子!”

④夸孩子的创意,孩子画了“四不像”、做了小手工,父母可以夸孩子的创意“你这个想法真的太妙了,妈妈从来没想过还能这样做!”

不要单调的夸某一种,掺杂起来夸,从不同角度和方向夸,多夸孩子能做的“态度”、“过程”、“创意”、“品质”,少夸孩子的“天赋”、“样貌”等,能让孩子在成长过程中更踏实、更优秀。

孩子需要被尊重,认真做事的成果也需要被认可和尊重。

父母在孩子眼中代表了权威,父母的态度,对孩子来说就代表了世界对他的态度。

父母不要觉得好玩就肆意伤害,这些伤害是时间和道歉都无法弥补的。

父母都希望孩子健康、快乐的长大,那么就从尊重孩子的劳动成果开始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