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哭的孩子,身边一般离不开这4种妈妈,一招帮你轻松应对

01

孩子哭闹,撒泼打滚要挟大人,这似乎是大多数父母都经历过的事情,心硬一点的家长咬咬牙视若不见,心软一点的家长碍于面子宠着孩子,不同方式代表着家长不同的教育态度,影响着孩子今后的性格演变。

有一次去商场买东西,经过儿童区的时候,看到一个小男孩抱着一台玩具挖掘机躺在地上,嘴里发出嗷嗷大哭的声音,一旁已经站了不少人围观。

爱哭的孩子,身边一般离不开这4种妈妈,一招帮你轻松应对

面对这个情况,孩子的父母好像意见有了分歧,爸爸态度坚定不同意惯着孩子,而妈妈觉得太丢脸并且有些心疼孩子,地上太凉孩子不舒服,一番沟通下来,爸爸最终妥协了,妈妈拉着孩子去前台结帐了。

分析

看到这个场景,心里有些感叹,不难发现,孩子闹玩具或者满地打滚,多是和自己妈妈或者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多一些,很少和爸爸这个样子,这是因为爸爸规则感更强一些,而妈妈有一种天生的亲近,更容易心软,所以孩子很机灵的能感受到这一点。

孩子哭闹背后,有两方面原因,一方面来自妈妈,一方面来自孩子本身

02

爱哭的孩子,身边一边离不开这4种妈妈

一位好母亲抵得上一百个教师——乔治·赫伯特

妈妈在孩子成长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从陪伴时间和亲近程度上来讲,孩子的行为与妈妈的态度有很大关系,因此爱哭的孩子,与妈妈不同的教育态度有很大关联。

爱哭的孩子,身边一般离不开这4种妈妈,一招帮你轻松应对

第一,容易心软的妈妈

有时候孩子玩耍的时候,不小心被椅子绊倒了,妈妈非常心疼,一边安慰着孩子,一边狠狠拍打几下椅子,“都是椅子的错,妈妈已经教训它了”,实际上这个过程是孩子成长的必经阶段,但妈妈觉得自己应该同情孩子,因此当孩子哭闹的时候,这种妈妈会伤心难过,忍不住满足孩子的不合理要求,换句话说有些过度宠溺孩子。

第二,有“偶像包袱”的妈妈

这一点其实很好理解,那就是妈妈非常爱面子,或者特别在意别人的眼光和看法,当孩子在公共场所闹腾,让她下不来台时,往往表现的比较急切,嘴上责难孩子几句不听话,身体却很诚实的作出妥协,满足孩子的要求。

爱哭的孩子,身边一般离不开这4种妈妈,一招帮你轻松应对

第三,要求严格爱讲道理的妈妈

我们经常能看到,一个打滚哭闹的时候,妈妈蹲在一旁和他讲道理:你看这么多人看着,这个玩具你已经有了,你想要它的目的是什么?试图通过自己的道理让孩子放弃诉求。

卢梭:讲道理、发脾气、可以感动是世界上最没用的教育方式

孩子正处于一个 情绪爆发的阶段,很难听得进你的大道理,所以孩子哭闹的时候,正是他接受信息狭义的阶段,因此你讲道理等于做无用功。

第四,自我反省的妈妈

也有的妈妈,面对孩子要挟,碍于面子答应孩子要求,但事后特别懊悔,心里暗暗发誓,下次一定不要这样,但真的等到下次了,还是会心软答应孩子无理的要求。这种内心纠结的情况非常常见,其实,这是妈妈放大了自己的焦虑。

爱哭的孩子,身边一般离不开这4种妈妈,一招帮你轻松应对

03

接下来我们再来说孩子爱哭背后的诉求是什么?

首先,情绪的传递

孩子哭闹的背后,是一种精神和物质的诉求,如果孩子放弃了自己的诉求,那么妈妈的需求就得到满足。反之,孩子不放弃自己的诉求,妈妈的需求也就没办法满足。

因此,这个拉锯的过程,实质上是双方权力争夺的博弈。

智慧属于成人,单纯属于儿童——蒲柏

孩子就像一块璞玉,需要精心打磨,单纯是孩子特有的精神存在,就像对一个玩具的索要,孩子并不能理解大人的道理,出于单纯、源于本心。

爱哭的孩子,身边一般离不开这4种妈妈,一招帮你轻松应对

第二,引发妈妈的关注

有的孩子感觉自己被冷落了,受关注程度降低了,所以通过这个举动,希望得到妈妈的注意。用当下网络流行语就是“我妈已经三天没打我了,三天了”。所以这个时候的孩子,更像是在表演一台舞台剧,孩子是演员,妈妈是观众,虽然演技拙略了一些,但效果却很明显。

第三,故意和妈妈对着干

孩子通过自己的行为,去攻击,去指责自己的妈妈,似乎想要告诉别人,你不是一个好妈妈。那么,这种情况下妈妈心里会非常自责,感觉自己教育的失败,失落情绪下,教育方式也容易陷入误区。

04

如何面对孩子的哭闹?

不要每逢看见儿童受了一点点痛苦就去哀怜他们,或让他们自己去怜悯自己。我们此时应该尽力帮助他们,安慰他们,可是千万不能怜悯他们。因为怜悯可以使他们的心理变脆弱,使他们遭受一点点轻微的伤害就支持不住,结果往往是,他们更加沉浸于受伤的部分,伤害更加扩大化了——洛克


爱哭的孩子,身边一般离不开这4种妈妈,一招帮你轻松应对

千人千面,每一个宝妈都有自己的性格和处事方式,对待孩子爱哭闹的行为,一般情况遵循:设置一定的规则规矩,合理的要求可以满足,不合理的要求一定拒绝,拒绝后对待孩子的态度很重要,孩子哭闹时,处于情绪的爆发期,很难听的进去父母的大道理,这时候和孩子讲太多并不明智。

在对孩子进行一段时间冷处理,让孩子情绪平复下来,父母再与孩子沟通,对孩子讲清楚为什么拒绝他,然后再给予孩子一定的关心关注,例如一个拥抱或者一个吻,平复孩子被冷落的无安全感。

这种情景经历过两三次,孩子就会发现哭闹撒泼解决不了问题,会积极寻找合适的沟通方式,向父母表达诉求,这个时候所谓的规矩规则在孩子脑海中就逐渐形成了。

我是奶油妈妈,关注我,每天分享科学有用的育儿干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