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瘟疫,除了《鼠疫》,还要读萨拉马戈

关于瘟疫,除了《鼠疫》,还要读萨拉马戈

2010年6月18日若泽·萨拉马戈去世之前,他一直都在博客上写作。但是他写作的范围显得芜杂纷乱,涉及各种话题和评论,质量上也良莠不齐。我们很难要求一个作家只关注自己的小说写作,更何况去世之前,这位葡萄牙文学史上唯一的一位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将近八十岁高龄的作家,对现实世界的关切程度从未减弱过。在这些稍嫌琐碎和平庸的博客文字中,我们还是能发现很多碎金之笔。

比如在2009年7月的一篇博客中,萨拉马戈提及自己的作家与公民身份的微妙差异,他从来不认为自己身为一个作家的认同与身为一位公民的良心曾有过区分:如果一个作家属于他的时代,那么他就必须了解他生活的世界发生了什么。我们生活在一个每况愈下,并且毫不慈悲的世界里,当我们的世界需要批判的时候,文学就不该遗世而独立。这是一个作家的立场,也是一个有良知的公民的立场。我们不要忘记在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的时候,萨拉马戈还曾活跃在新闻业界过,而在经济特别拮据的时期,他靠翻译法语作品为生。他在1969年加入了葡萄牙共产党,直到现在依旧是个忠实的党员——他的写作和社会评论以及政治通过他博客写作联系在了一起。所以,对他而言,无论是作家的角色,还是公民的角色,他们都是密不可分的,而且始终贯穿于他的写作与作品中。这其中最能代表萨拉马戈的这种作家意识与公民角色的作品就是1995年出版的《失明症漫记》(又译《盲目》)。

关于瘟疫,除了《鼠疫》,还要读萨拉马戈

根据《盲目》改编的电影《盲流感》

在这部冷酷的作品中,萨拉马戈讲述了一个人类失序的乌托邦寓言。在一个没有提及名字的城市——城市日益同质化和普遍化的隐喻——一位司机在繁忙的路口等红绿灯的时候突然双眼失明。一位好心人开车送他回家,却成了第二个牺牲品。眼科医生闻讯赶来,成了第三个……疾病蔓延开来,城市一片混乱。于是,当局下令将所有的失明者都赶进一个废置的精神病院,派武装士兵把守。此时,罪恶也开始在幸存的盲者中滋生和蔓延,口粮被偷走,妇女遭强奸,仿佛我们处在一个混乱的城市,无序的世界。这所有的一切都落入一位没有失明的妇女的眼中,她为了照顾失明的丈夫,而伪称自己也是瞎子。她带领着七个陌生人行走在城市空旷的街道,我们跟随她的一双眼睛去见证这个城市的一片狼藉,暴力、混乱、无序、杀戮充斥在任何的角落,仿佛人类所有文明都丧失殆尽。

在小说的结尾部分中,没有任何征兆和预示,第一个失明者恢复了视力,随后其他人也陆续恢复了视力。“城市还在那里。”这是小说的最后一句话,仿佛一切恍如隔世,一切都没有发生。但是我们能当作这一切没发生过么,这个已经一片狼藉,面目全非的城市我们能装作视而不见么?我们不要忘记小说结束语中,还有一句“突如其来的恐惧吓得她垂下眼帘”,这个城市仿佛打了一个长长的盹儿,但是人类的文明却差点消亡殆尽,恐惧的阴影和杀戮的记忆如影随行,他们不可能忘记。如果说这是上帝的玩笑,也未免太大了。这当然不是上帝的玩笑,尽管他可能是这个世界唯一的全知叙事者,但是在小说家萨拉马戈笔下,他才是那个不动声色地叙事者,他成了那个虚构城市的上帝,那个唯一的叙事者,文学中的权威者。

关于瘟疫,除了《鼠疫》,还要读萨拉马戈

萨拉马戈因为这部作品荣获了1998年的诺贝尔文学奖,他也是葡萄牙文学史上唯一荣获这种荣誉的作家。诺贝尔委员会陈述这部小说的获奖原因时说:“由于他那极富想象力、 同情心和颇具反讽意味的作品,我们得以反复重温那一段难以捉摸的历史。”明明是一部虚构甚至具有荒诞色彩的小说,跟历史有什么关系?难道历史也可以这样虚构么?也许虚构的是历史,但其中彰显出人性的丑陋和暴虐却是无比真实的。对这部帮他戴上桂冠的杰作,萨拉马戈如是说:“盲目并非真的盲目,这是对理性的盲目。我们都是理性的人,但是没有理性的行为。如果我们做了,世界上就不会有饥饿。”

所谓失明,所谓盲目,在这部小说中完全都是没有原因的,不是因为病变,没有任何征兆的失明和恢复。借用小说中话说,他们都是“能看得见的盲人,能看但又看不见的盲人”。作家在小说的扉页上也这样写着:“如果你能看,就要看见。如果你能看见,就要仔细观察。”这种话语把我们引向了人类盲目的隐喻,人类的盲目,理智的盲目,狂妄的盲目,蒙昧的盲目,自以为掌握一切的盲目。小说用虚构的历史和城市,隐喻了人类的真实境况,正如作家本人所言:“这部作品里发生的任何事情都能在现实生活中遇到。”在接受采访时,萨拉马戈也曾说到:“可能有人会问,为什么我毫不退缩地写出了一部如此冷酷无情的作品。我的回答如下:我活得很好,可是世界却不是很好。《失明症漫记》不过是这个世界的一个缩影罢了。作为一个人和一名作家,我不愿不留下这个印记而离开人世。”

关于瘟疫,除了《鼠疫》,还要读萨拉马戈

萨拉马戈曾经回忆说《失明症漫记》的灵感源自一个突如其来的想法。他当时在一家餐馆里,正在等待着他的午餐。突然没有任何预兆——就如同小说中那些突然失明的人物一样——他想到如果我们都是盲人的话,那么我的世界会变得怎样。然后他意识到,面对着这个日益陷入非理性疯狂的世界,面对着这个人人热衷于计算和追逐利益,停不下来脚步的世界,我们确确实实的是盲人。这就是这本小说的胚胎。之后,他所要做的不过就是构建这部小说的初始背景并允许它生出某些结果来。这些结果如此可怕,以至于我们每次阅读都感觉到自己深陷其中,不可自拔。萨拉马戈说在《失明症漫记》里没有太多的想象力,只有因果关系的系统性运用而已。这是一个非常理性的说法,但却导致了一个非理性的结果。这就是我们生活的世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