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展上“唐楷迴歸”?評委:有可能形成新“展覽體”

全國第十二屆書法篆刻展覽楷書部分在湖南長沙展出,看過展覽的都知道,本次展覽的楷書作品,唐楷作品較以往比例增加不少,歐陽詢、褚遂良等風格的作品能見到很多,甚至以前在國展基本“絕跡”的柳體楷書,在本次國展上都有一件。所以,有很多人認為這次國展,可以稱得上“唐楷迴歸”。

國展上“唐楷迴歸”?評委:有可能形成新“展覽體”

國展上學習褚遂良風格的作品(局部)

十二屆國展,唐楷作品比例提高

看了展覽以後,有人覺得本屆國展似乎有“唐楷迴歸”的跡象。從入展作品的比例上看,唐楷風格的作品較以往確實有所增加,“歐褚顏柳”均有呈現,甚至還有“虞”。

我們一般認為的唐楷主要集中在幾位大家身上,比如初唐四家的歐、虞、褚、薛,再比如後來的顏真卿、柳公權。在以前國展上,唐楷的確難以入展,但仍能看到一些褚遂良等風格的作品。另一大類唐楷,是顏真卿風格的變形作品,比如第九屆國展最高獎獲得者李國勝的作品,就是取法顏真卿的。


國展上“唐楷迴歸”?評委:有可能形成新“展覽體”

國展上學顏真卿的作品(局部)

十二屆國展上,褚遂良風格作品並不太多,反而是歐體作品比較多,所謂歐體,除了歐陽詢,還有個值得關注的名字,就是歐陽通——歐陽詢的兒子,且書法風格與歐陽詢的險峻相類似。十二屆國展,取法歐陽通的作品就不少。

國展中“歐”字一度被認為是“匠氣”的代名詞,而這一屆卻陡然增多。在我看來,有可能是源於“歐”字多碑法,“小歐”結字又有變化,較之“顏柳”,更為“生動”;比照之“褚虞”,更顯“骨力”。

國展“唐楷作品”真寫得好嗎?

縱觀以前國展,即使入展作品學習唐楷,但都是在唐楷基礎上,更多加以自己的想法,甚至有的大眾對此類作品“看不懂”。十二屆國展上,有些唐楷作品與以往不同的是,學習得很純粹、很傳統,也就是我們常說的——寫得像。

國展上“唐楷迴歸”?評委:有可能形成新“展覽體”

十二屆國展帶歐體風格的作品(局部)

但是仔細審視此類風格的入展作品,無論寫“顏”,還是習“歐”,看似耳目一新,實則大都還是停留在為唐楷而唐楷的追摹上,對傳統經典碑帖挖掘的廣度與深度都是不夠的,缺少“食古”的消化能力和“化古”的創造精神。

國展評委李嘯就談到:這類作品是國展楷書新的範式,也很可能成為近階段新的“展覽體”,值得關注。


國展上“唐楷迴歸”?評委:有可能形成新“展覽體”

國展上學習柳公權的楷書作品(局部)

“唐楷迴歸”固然好,但作為學書者,我以為眼睛不能只盯著常見的幾種經典法帖,就如同挖礦,一個礦挖的人越多,想挖到金子就越難。中國書法,還有很多好的東西需要挖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