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克时艰 并肩战“疫”大同银行推出二十条“硬核”措施驰援中小微企业

编者按: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大同银行全面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及监管机构关于疫情防控的部署要求,第一时间成立党委书记、董事长任组长,其他领导班子成员任副组长的疫情防控领导小组,多次召开专题会议,进一步强化政治担当,精准帮扶,关注重点行业、重点企业,针对受疫情影响以及与疫情防控有关的中小微企业,及时采取“一户一策”,强力推出“二十条”硬核举措,为中小微企业提供有力度、有速度、有温度的金融服务,全力支持中小微企业共克时艰、共渡难关。

为深入贯彻落实国家、省、市关于疫情防控的决策部署,减轻中小微企业因新冠肺炎疫情影响造成的生产经营困难,2月14日,大同银行印发《关于应对新冠肺炎疫情支持中小微企业发展的二十条措施的通知》,采取开辟绿色通道、优化信贷流程、下调贷款利率、调整还款期限、降低融资成本、强化线上服务等措施,用心用情地帮助小微企业有序复工复产,携手共克新冠肺炎疫情。

“5条”全力支持中小微企业和项目建设、重点工程有序复工复产

下调贷款利率。主动加强与生产、运输和销售重要医用物资、重要生活物资企业及医院积极对接,按最新的LPR信贷产品利率执行,特殊情况下可以在LPR利率基础上减息(10-100基点),全力满足企业复工复产的合理融资需求。

倾斜信贷资源。及时采取“一户一策”,持续加大小微企业、民营企业、制造业等重点领域复工复产的新增信贷支持力度,并优惠下调信贷产品利率,切实降低企业融资成本。

降低融资成本。对于直接受疫情影响的批发零售、住宿餐饮、交通运输、文化旅游等行业复工复产前的流动资金需求,视情况下调信贷产品利率,降低企业融资成本。

提供信贷服务。对于间接受疫情影响的企业,帮助企业缓解复工复产的经营压力,确保信贷资产安全。

开辟绿色通道。提高服务效率,简化业务流程,运用各种金融工具,扩大抵质押范围,全力保障疫情防控金融服务顺畅、及时。

“10条”全力帮扶减轻中小微企业负担

减免住宿餐饮行业贷款利息。受疫情影响较大的住宿餐饮行业的信贷产品,根据企业的申请和实际经营情况,延期支付信贷资产利息、调整还款期限、在原合同利率基础上下调10%-80%,疫情期间利息减免部分或全部。

下调批发零售行业利率。受疫情影响较大的批发零售行业的信贷产品,根据企业的申请和实际经营情况,延期支付信贷资产利息、调整还款期限、在原合同利率基础上下调10%-80%。

下调交通运输行业利率。受疫情影响较大的交通运输行业的信贷产品,根据企业的申请和实际经营情况,延期支付信贷资产利息、调整还款期限、在原合同利率基础上下调20%-30%。

下调文旅产业项目利率。受疫情影响较大的文旅行业(项目)的信贷产品,根据企业的申请和实际经营情况,延期支付信贷资产利息、调整还款期限、在原合同利率基础上下调10%。

下调其他行业贷款利率。受疫情影响的其他行业的信贷产品,根据企业的申请和实际经营情况,在原合同利率基础上下调10%-50%,执行到2020年底。

提高无还本续贷比例。对到期的信贷产品,如果企业暂时无力偿还,提高无还本续贷比例,减免、延期支付逾期欠息,及时完成续贷,避免企业因疫情影响产生不良征信记录。

调整个人经营类存量贷款。对于消费贷、薪酬贷、扶贫小额贷款以及个人经营类等存量贷款,根据个人不同情况,疫情期间可以延期支付利息,调整还款期限。

最大限度保障个人征信不受影响。对因疫情感染新型肺炎住院治疗或者隔离人员、疫情防控需要隔离观察人员和参加疫情防控的工作人员,未能及时还款的;对因疫情影响暂时失去收入来源的个人,合理调整征信记录报送安排,最大限度保障个人征信不受影响。

切实缓解企业经营压力。对受疫情影响,出现现金流短缺,难以支付工资、利息等运营成本,造成企业经营困难,视企业具体经营情况继续注入信贷资金,缓解经营压力,帮助企业快速恢复正常经营。

运用各类金融工具为企业排忧解难。针对不同金融工具的特性,采用适当延长投资期限、调整阶段性收益率等措施减轻企业的负担,确保平稳渡过疫情期,其中延长投资期限原则上不超过2020年末。对于新增的综合金融工具类投资,将优先考虑支持受疫情直接或间接影响的行业。同时积极参与山西省地方债申购,积极支持地方项目建设和重点工程的有序复工。

“2条”全力强化金融服务保障

强化电子银行服务保障。导鼓励客户优先选择电子及自助渠道办理包括存取款、转账汇款、代发工资、信息查询、代缴水费等相关支付结算业务。

开通疫情防控金融服务绿色通道。确保政府机构、企事业单位及个人等用于疫情防控的专用资金实现快速、准确、安全划转。对定点医院、慈善类商户减免手续费及小微商户二维码收款交易实行手续费优惠,对指定企业和个人客户减免网上银行转账汇款手续费,对辖内特殊群体提供远程终端上门服务。

“3条”全力保障措施落地见效

做好尽职免责工作。对因疫情影响造成小微企业、民营企业出现的信用违约问题,提高风险控制容忍度,充分应用尽职免责条款。今年一、二季度贷后管理重点关注受疫情影响较大的企业的经营情况,评估分析可能存在的潜在风险,制定专项化解方案,强化风险预警和评估。

严格落实贷款“三查”制度。

要求信贷人员结合实际,合理评估企业受疫情影响程度,认真执行“三查”制度,对其实行尽职免责。

强化督导检查,推动措施落实到位。充分运用监督执纪,力戒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向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严肃追责问责,确保精准帮扶措施、尽职免责政策落实到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