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旅游,不拍照,不发朋友圈,你还会去吗?

婚里婚外


外出旅游将所见所闻发到朋友圈上,只为了记录整个的旅程。目的就是输出当时或者刹那的感受,生怕那些感受一旦过去便会忘掉。忘掉了太可惜,因此就放任地晒在朋友圈上。若干年以后,等到老了的时候,翻翻朋友圈,回顾一下当初去过的地方,就如同重新回到当初的旅途中。

去一个地方旅游,通常是被它的人文及历史所吸引,哪怕只是一个名不见经传之地,也乐于去作更多的了解。

旅游,为的是增长见识或者了解当地的人文、历史方面的知识。读万卷书不如走万里路,大抵就是这个意思了。

旅游发不发朋友圈?其实只是一种态度罢了,每个人都有选择自己表达方式的权利。


36旅行


说一说自己的看法吧。我是一个狂热的旅游爱好者,这几年出来上班赚的钱基本上都花在旅游上了。但是我基本没有拍过照,更别提发朋友圈了。

2019年我一共去了5个地方(成都,桂林,浙江,杭州,阆中),这五个地方加起来拍照的数量一双手就能数过来。很多身边的朋友都问我为什么出去玩不拍照,不发朋友圈。三个字概括所有情绪——没必要。

在都市快节奏的生活中,朋友真的是少之又少,即使有,也大多属于表面朋友。这是我不喜欢发朋友圈的根本原因。你出去玩,没人关心你去了哪,没人关心你吃了什么干了什么,甚至会被同事嘲讽为“炫耀”,这些因素促使我更加不愿意拍照。

我知道,有些杠精一定会说你出去玩不拍照不发朋友圈,那你花钱出去玩的意义在哪里?这个问题很好回答,每个人都是一个个体,每个个体都有自己的习性。我就是属于那种个人化的人,我干了什么,吃了什么,做了什么,去了哪都不需要告知别人,别人感兴趣可以直接问我,我愿意告诉你,但我不会主动来告诉你。

旅行的意义对我而言就是一场旅行而已,无非就是为了开开眼界,换换环境。从自己活腻了的地方去到别人活腻了的地方玩一圈,再回到自己活腻了的地方继续活。我生性喜欢自由,我向往新鲜的人、新鲜的物、新鲜的景。所以旅行从来不是为了旅行而旅行,也不是为了向别人“炫耀”的,旅行只是让自己换个情绪,换个活法。

另外,我每次旅行都会带上家人或者挚友,因为和家人、挚友一起出去会使家人、挚友之间关系更加融洽。最想分享的人就在身边,我就更不需要去拍照、发朋友圈了。

以上仅是个人观点,不排除很多朋友会喷我,觉得我是异类,但是各有各的活法嘛。我也没说出去拍照、发朋友圈不好,只是我个人不这么做,不代表大众的口味和审美。


豆在囧途


旅游,已经是我退休生活的一部分。好不容易出去一趟,不让拍照,不让发朋友圈,那不白去了吗?

自从退休后,朋友圈就成为我跟所有我认识和认识我的朋友们“见面”的机会。如果有几天没露面,那就极其危险了,铺天盖地的问候就来了,更有“哀悼”的口气,还以为我咋地了呢。

之前,成天发在家里的生活情况,也就那几件事:写字、画画、逗鸽子、唱歌等比较高雅有品味的事儿。那些吃喝拉撒睡的俗事儿就算了,大家都知道,咱是文化人儿,好几个文凭呢,得注重形象。

因此,旅游成为咱走出去,添加高雅生活节目之必须。其实,我这人好静不好动,让我一人在犄角旮旯看书,我能看一天丝毫不动。在媳妇、姑娘连推在拽下,好不容易出去旅旅游,还不让拍照、发朋友圈炫耀炫耀,那不是白去了吗?还有啥意义?

因此,对我来说,上哪儿看啥都有啥景致,不那么重要。重要的是让朋友们知道,咱旅游去了,咱不是竟搁家呆着,咱还欢蹦乱跳地活着。





0大木瓜0


微信刚开始时我外出旅行发朋友圈~因为那时的朋友圈只限于家人朋友和最好的亲戚,用意就是报个平安,到什么地方了。现在外出不怎么发了,发也一个风景照片,因为现在的朋友圈没有什么朋友了……都是些什么人?你想去吧杂了……再发朋友圈,就是拉仇恨了,所以不能发了。


手机用户74747336157


答案是肯定的。

事实上,现在出去游玩,我也很少发朋友圈。

一、感觉发朋友圈没什么意思。

我们发朋友圈的目的是什么呢?

无外乎,记录生活、分享快乐、引起别人关注,或是成为一种习惯⋯⋯大致上逃不开这几种情况。

假如只是单纯地记录生活,我为什么要发到朋友圈,供大家评头论足呢?

我可以写日记,可以把照片收藏在自己的手机相册里,即使发在微信里,但设置成"仅自己可见"。

以上种种,都不违背记录生活的初衷。

如果是为了分享快乐,或者是引起关注,我发现自己如今早已超越这个境界了。

自己的生活,自己品味,不足为外人道也。

因此,也就不太需要他人的关注与点赞,也就没什么兴致把自己的旅游经历发到朋友圈里。

二、对拍照无感。

出去旅游,我很少拍照,即使拍了,也是风景照居多。


人物照少之又少,其中一个原因,是因为没自信,觉得自己不上照。

照片里的人还没本人好看,拍得再多,日后留着看,也是心塞。

三、旅游的真正意义。

《读书与旅行》一书的作者詹宏志说:旅行,是人对远方和未来的疑问和探索,是人生的一种指引。

只有我们在有限的生命旅程中经历更多,体验更多,才能获取更加丰富的见闻。


而这些收获,不是发个朋友圈就能替代的。

人生匆匆数十载。

这个世界有太多未知的奥秘,等待我们去发现,去挖掘;有那么多的曼妙风情,等待我们去用心品味。

如果我们只是借出游的机会,走马观花,拍个照,发个圈,是否少了点什么呢?


粉红的青蛙


我想我还是会去的,我认为,旅行的真正意义不是为了拍照也不是为了发朋友圈,而在于找寻自我。

现今随着互联网的发展,人们足不出户便可知世界,昨天忽闻巴黎圣母院的一场大火烧碎了网民的心,这其中就有我,记得有人和我说过以后蜜月旅行就去法国,但还没等到婚礼,却先等来了一场突如其来的大火,象征意义与浪漫主义结合的巴黎圣母院就这样毁于一旦。这让我不禁想起当年四川九寨沟的地震,听此消息时更多的是惋惜,多少次计划要去看看大自然的神奇,看看五彩池,谁曾想大自然的残酷震伤了这份美好。

如果可以,尽可能去旅行吧,尤其是女孩子,当你走出你生活的小,你会发现世界的大,在旅行中放下执念,放下过往,放下所有,不去刻意寻找拍照的美景,因为任何你走过的发现的美景留在心里就好,不去执着发朋友圈,如果可以,向朋友诉说你遇到的美似乎更有感染力,而不是为了让人点赞。

在旅行中去找寻真正的自我,真正去感受世界的大,世界的美。





乡下佳佳


孔子为了宣扬自己的治国主张周游列国,徐霞客为了考察山川河流足迹踏遍全国,他们都不单单是因为热爱而游山玩水,正是为了达成自己的愿望才长途跋涉。那个时代何来照相机?何来朋友圈?

首先旅行的目的各不相同,无外乎都是走出自己熟悉的环境,感受不曾做过的事。放松心灵、欣赏美景、品尝美食、增长见闻......丰富自己的内心世界。

如果旅行就是为了发个朋友圈像别人去炫耀,证明某些地方你来过。这样的旅行跟我们常说的上车睡觉,下车拍照,有何不同?

我旅行在路上就很少发朋友圈,不想把太多时间用在这个上面。


仍在侣途


答案是肯定的,会去。

旅游中所经历的一切都来源于你亲身体会与感受,实际上当你放下电子产品,只关注于此刻的景色,享受当下的美好;抛去无用的社交,让你的大脑进行休息,感受生活中美好的点滴,体验人文、尝试不同地域的文化差异应该是一件更轻松愉悦的事情吧!

去一座城市待上一周去观察他们的生活方式,试着去成为他们中的一员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在住的地方认识一群人,与他们交谈,不在乎背景与动机,只是相遇只是了解,倾听他们的故事,聊聊自己的故事,或许因此你认识了志同道合的朋友,或许他们成为过客;这些记录将成为你独自的记忆。这时候的你还会想着去拍照,想着去发朋友圈吗?


枫游


说一说你我的感想!在我看来,旅行的目的,从来都是为了成为更好的自己啊!

你可以看到那些在平常日子里见不到的奇妙世界;只在电视中看到的奇妙海底;还可以看到非洲草原上优雅的长颈鹿、肆意奔跑的斑马,可以在旅行中看到大海中鲸鱼热烈畅游的身姿,感受大自然最鬼斧神工的壮阔风景......


所以不要单纯的只在乎朋友圈的状态,那远没有你眼前的世界精彩和神奇!


带你遇世界


你好,我是旅游领域创作者驴小旅,很高兴回答这个问题。

首先说一下我的回答,肯定会去。

不知不觉,外出旅游已经逐渐变成了朋友圈里的一组各种照片,加上定位,配上一段忧郁小清新的文字,等着收割一波朋友圈点赞。

这种情况还算是比较高大上的,最让人难以忍受的是在景区观看各种表演的时候,直接打开录像功能,一段又一段的小视频,不停的在朋友圈更新,画面晃晃悠悠,各种跑焦的都无所谓。目的只有一个:在朋友圈里证明自己过得很潇洒,自己正身处在“诗和远方”。

那么,我们是为什么而旅行?

外出旅游,不仅仅是为了活在别人羡慕的眼光里,更重要的是让这趟旅行给自己带来更多的收获。

只有一个人在旅行时,才听得到自己的声音,它会告诉你,这世界比想象中的宽阔。

遥想当年,手机还只是手机,没有朋友圈、没有微博,更没有高铁,外出旅行,遇见的困难远比现在多。但是,历经各种艰险到达的目的地,才会让人更加珍视遇见的一切。

遇见喜欢的美景用镜头记录下来,日后在翻阅照片的时候,回忆起旅游的点点滴滴,才是照片最原本的意义,不要让摄影成为旅游的负担。强迫症患者一定要在朋友圈凑齐九张图,兼职美图秀秀特约修图师,一位低头沉浸在手机里,对路上的各种美景、美食视而不见,相比之下,这趟出行的成本损失实在是得不偿失了。留下让自己感动精彩的瞬间,放下手机,多抬头看一下眼前的风花雪月,这就足够了。

所以,让我们轻装上阵,约上知己,带上行囊,一起出发吧。

驴小旅,旅游爱好者,日常分享旅游见闻,关注今日头条“驴小旅”,一起探寻星辰大海。

<strong><strong>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