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韩国人,这么喜欢抢中国历史呢?

孤独的叶儿


悦读文史,我是子彧。

几千年以来,中国一直是东亚乃至世界上最为强大的政权和最发达的文明,日本、越南、朝鲜半岛(朝鲜和韩国)等周边地区一直受到中华文明的影响。

十分客观地说,他们都曾是中华文明的学生,而这其中,朝鲜半岛因为一直是中华帝国的藩属国,是中华文明最忠诚的学生,也学了最多的中华文明,当他学到了这些以后,加以改造,经过几代人的发展,有时候年学生自己也觉得,一直以来,那就是他们自己的东西。

所以,在政府的可以引导下,许多韩国人或许以为,本来那些历史就是属于他们的,因为那些历史所留下的习俗,就是他们现在的习俗的一部分。

一、中国和朝鲜半岛的渊源

中国与朝鲜半岛的渊源,最早可以追溯到商末周初。殷商遗臣箕子携家族东迁到朝鲜,建立了箕子朝鲜。秦末汉初,有个叫卫满的人率领千余人,来到朝鲜,推翻了箕子朝鲜,建立了卫满朝鲜。

汉武帝时,派杨朴和荀彘灭亡了朝鲜,设立汉四郡。从此以后,朝鲜半岛一直是中华帝国的直接领土,魏晋南北朝以降,中国内乱,无力东顾。朝鲜半岛上逐渐建立了高句丽、新罗、百济三个政权。

隋唐统一中国后,在隋炀帝、唐太宗、唐高宗三代君王孜孜不倦的军事攻打下,高句丽和百济先后灭亡。而新罗早就投靠了唐帝国,是唐的附庸。后来唐帝国衰落之后,新罗驱逐唐帝国的势力,统一了半岛,而逐渐自立起来。统一后的新罗后来又分裂,称“后三国时代”。

元朝时,高丽臣服元帝国,后来元世祖忽必烈正式将自己的女儿忽都鲁揭里迷失下嫁给高丽世子王谌,实现了“元丽联姻”。以后的高丽王,世代娶元朝公主为妃,逐渐成为元帝国的“驸马国”。

明朝初年,明取代元成为中原大地的主宰。高丽王命李成桂率军进攻明帝国,李成桂却凭借军队推翻了王氏高丽,建立了李氏政权。新建立的李氏政权为表示彻底的臣服,请朱元璋为国家定名,朱元璋便定名为朝鲜。从此,朝鲜又成为明帝国的藩属国。万历时,日本丰臣秀吉进攻朝鲜,明神宗还派出军队两度援朝,赶走了日军。

明末清初,明帝国放弃辽东,皇太极征服朝鲜,仍然让朝鲜保持藩属国的地位。然后,李氏朝鲜一直又是清帝国的藩属国。直到19世纪,日本占领朝鲜。

而现在的朝鲜和韩国政权的起源都是日本殖民时期,朝鲜半岛的有志之士在中国建立的流亡政权。二战结束后,在苏联和美国的主导下,朝鲜半岛以三八线为界,才分裂为朝鲜和韩国。

二、韩国的自信

韩国建立后,经济上发展很快,被称为汉江奇迹,直到现在,其经济也十分发达。而经济上强大起来的韩国,开始想要在文化上寻找自信。

而从朝鲜半岛的历史来看,两汉、唐、元、明、清,这块地方都一直是中华帝国的藩属国,也因此,朝鲜半岛拥有在中国以外最多的中华文化因素。这些文化习俗,已经融入了他们的生活之中,甚至连汉字都是。

而韩国现在是主权国家,主体民族是大韩民族,需要建立自己的民族自信,而民族自信的一部分,就是历史和文化。

为了建立自己的文化和历史自信,韩国开始制造属于自己的历史,正好习俗甚至节日,都与中华文明的十分接近,韩国造起来也十分容易。韩国人民丝毫不觉得有违和感。

这便出现了韩国的端午节、韩国的清明节、韩国的泡菜等等许多典故。

三、你的还是我的?

韩国端午节申遗之时,子彧曾经与朋友进行过反复争辩,到底对我们有什么影响?

后来想想,实际上文化和历史这个事,有时候还真扯不清:或许韩国的确有着浓厚的端午节习俗,反而中国很多地方都不见有。但是吧,我们的的确确拥有屈原和端午节的历史和渊源。

后来想想,圆领袍不是魏晋南北朝时从胡人那里传过来的吗?旗袍不是满洲人带给中国的吗?甚至连中国的国名在某些语言的翻译中都与中国北方的游牧民族“契丹”有关,中华文化和历史中也不尽然全是当时的秦汉传承而来的。

但是,中国一直顽强的存在于这个世界上,所以我们最终以“中华文明”的形式融合存在了一起并传承了下来,成为现在我们每一个人可以拥有的伟大文明,我们的历史被称为中国历史。

所以,完全不必过分的计较韩国抢了我们的“历史”,只要我们一直保持强大,谁也抢不走我们的“历史”,到时候他们自己也会不自信,觉得他们的“历史”是虚构的。但如果我们自身没能保持强大,几百年之后,我们的子孙会不会怀疑,我们的历史是真实的吗?不会是从别人那里复制过来的吧?

悦读文史,我是子彧,期待你的关注!


子彧说


韩国与朝鲜合在一起就是“朝鲜半岛”。明清两代的李氏朝鲜,都是藩属国。但今天他们都愿意扯上高句丽当祖宗,高谈阔论,事实上并没有直接传承关系。

简单说说中国历史的记载:

① 商纣王有个叔叔叫箕子,率五千商朝遗民东迁至今朝鲜半岛北部,联合扶余土著居民建立了箕氏侯国(臣服于周、秦),定都在大同江流域今平壤一带。这个国家在西汉时被燕国人卫满所灭。


② 卫满朝鲜(公元前195年-前108年),又称卫氏朝鲜,于中国西汉初年时,由燕国亡命者卫满推翻了朝鲜半岛上的箕子朝鲜自立。

③ 汉武帝灭了卫氏朝鲜后,在其管辖地先后设置了乐浪、临屯、玄菟和真番四郡,历史上称其为“汉四郡”。四郡之下设有很多县,郡县长官由汉朝中央派遣汉人担任。

④ 公元前37年,扶余王子朱蒙因与其他王子不和,逃离扶余国到卒本扶余,建立高句丽。之后数百年不断扩张,与中原王朝也经常发生武力冲突。313年,美川王吞并原汉四郡的最后一郡——乐浪郡,高句丽控制整个朝鲜半岛北部。427年,长寿王迁都从今吉林集安到到平壤。668年,大唐名将李勣(即徐茂公)灭高句丽。唐分其境为九都督府、四十二州、一百县,并于平壤设安东都护府以统之,任命右威卫大将军薛仁贵为检校安东都护,领兵二万镇守其地。

○ 与高句丽同时,在朝鲜半岛南部还有很多小政权,以三韩(马韩、辰韩和弁韩)为代表,经过不断战争兼并,百济和新罗胜出。与高句丽并称朝鲜半岛的“三国时代”(公元前57年到668年之间)。660年,百济被唐朝与新罗联军灭亡。新罗统一了朝鲜半岛大同江以南地区,称为统一新罗。

○ 高句丽灭亡后,大批高句丽遗民展开了反对唐和新罗联盟的复兴高句丽运动。粟末靺鞨酋长乞乞仲象和他的儿子大祚荣原都是高句丽的大将。 698年,他们在高句丽故地建立起震国。713年,唐玄宗封大祚荣为左骁卫大将军、渤海郡王,改名为渤海国。自称继承高句丽控制了朝鲜半岛大同江以北和今中国的东北地区。朝鲜半岛大同江以南则被新罗控制。926年,渤海国为契丹国所灭,契丹以其地为东丹国。



○ 900年,甄萱在今全州建后百济。901年,弓裔在今开城建后高句丽,与新罗在朝鲜半岛南部又形成后三国分立的局面。918年,弓裔部将王建取代弓裔,创建高丽王朝,935年灭新罗、936年灭后百济,统一朝鲜半岛。王氏高丽政权历经34代君主,共475年。


○ 1392年,李成桂废黜恭让王自立,建立了朝鲜王朝,历经27代君主,共五百余年。明清两代,朝鲜都是藩属国,朝鲜国王大致是郡王级别享受亲王待遇。

○ 清光绪二十三年(1897年),李氏朝鲜高宗在国内外支持独立的政治压力下,登基称帝,宣布大韩帝国成立,年号光武。1910年日本侵吞朝鲜半岛,李朝灭亡。


几苇渡


韩国人总是说什么什么都是韩国的,不管是什么东西,韩国人都说是“起源于韩国”,当时菲尔普斯拿了八块金牌,就说菲尔普斯是韩国人。无论是涉及中国文明、美索不达米亚文明、印加文明、西方文明,甚至连历史上的许多著名人物,韩国人都要“掺一脚”。 韩国和中国抢历史抢文化抢领土,这是最主要的。



韩国人在教科书上宣称韩国祖先“哺育了黄河文明”。 韩国人入主中原成立商朝。 韩国人祖先发明了“活字印刷术”。

韩国人的历史版图包括今天的外蒙古、西伯利亚(高句丽);东起上海、西至四川、北抵中原、南到海南岛台湾(新罗);东起日本,西到新疆(百济);西川以西,南到越南为唐朝。

韩国人的医学祖先是“神农氏”,中医乃是韩国人发明,为韩医。 韩国人的祖先有老子,韩国是道教的起源。 甲骨文是韩国的、书法是韩国发明的、豆浆是韩国发明的、造纸术是韩国发明的;《西游记》是韩国的,琵琶是韩国的、朱元璋是韩国人、张三丰是韩国人,炎帝、蚩尤、夸父等等也是源自韩国,不知道还有多少中国的文化都是韩国的。



韩国的自大膨胀先从篡改历史开始。韩国拍摄了纪录片《最辉煌的古朝鲜》,更是将韩国描绘成是四大文明的起源,并且还将几乎所有的优秀5文明说成是被韩国影响的。

韩国总统世界杯期间宣称,韩国的历史有5000多年历史,渊源流长。在韩国教科书上,更是夸张说韩国万年历史,而且领土最大的时候是檀国和桓国,当时整个亚洲,欧洲,包括现代东亚,俄罗斯等都在其统治范围。在韩国眼里,历史不需要考证,神话就是历史。



2002年,韩国历史剧《帝国的早上》,描写了历史上唐朝对高句丽国的战争。高句丽大将渊盖苏文一路追杀唐太宗李世民,杀进唐朝都城长安,李世民被射瞎一只眼睛,还吓得当面跪地求饶,并割让长江以北的河北、山东、山西等大片土地,才换得高句丽罢兵。 韩国人想用影视剧表现自己的历史神勇,可惜韩国人认错了祖宗,高句丽和韩国没什么关系,早就被大唐给灭了。



韩国人不仅篡改历史,而且理直气壮认为东北应该是韩国的领土,中国应该在历史上给予承认,并归还长白山。 长春的亚冬会短道速滑女子3000米接力决赛中得到亚军的韩国选手,在领奖台上打出了如下标语,内容为“白头山(指长白山)是我们的土地”。

韩国人得了历史健忘症,忘记了自己的历史了。 “朝鲜”这个国名源于中国商代,来源于“箕子朝鲜”,朝鲜是个古国名,商周之际,有“箕子奔朝鲜”的说法,箕子就是商纣王的叔叔,商朝灭亡之际,箕子带领商朝的遗民,东奔朝鲜半岛,建立朝鲜国,“朝鲜”取朝日鲜明之意。

李氏朝鲜的开国君主李成桂预备了两个国名,一个是朝鲜,一个是和宁,请明太祖朱元璋裁定,朱元璋觉得朝鲜这个古国名比较好,箕子在中国古代传统文化中的地位也比较高,所以李成桂建立的新王朝,国号就叫“朝鲜”。



朝鲜从起源到国号都和中国人分不开,朝鲜历史与中国历史渊源很深,中华文明一直都是朝鲜文明的母体。朝鲜的《朝鲜王朝实录 成宗实录》记载:“男有烈士之风,女有贞正之俗,史称小中华!”就连当时朝鲜人教育儿童的启蒙教材《童蒙先习》里面也写到“我国虽僻在海隅,壤地偏小,风俗之美,侔似中华。华人称之曰小中华!”

“小中华”最能说明朝鲜所受中国影响之深,从国号到国旗,从服装到宫殿,从文字到官制,可以说中国的一切,已经渗透到韩国人人生活的各个角落,到处都是中华文明的烙印。韩国的历史文化一直都是中国历史文化的覆盖之下,自己并没有独立的历史文化,这也是韩国曾经为之自豪的地方。

明朝灭亡以后,朝鲜不承认大清朝的正统地位,一直沿用崇祯皇帝的年号两百余年,朝鲜孝宗大王甚至准备反清复明兴兵讨伐。“明亡以后无中国”,朝鲜人自认为是中华的继承人了。



在近代史上,中国这个带头大哥疲弱不堪国力衰退,朝鲜被日本殖民几十年,二战之后又找到了新大哥美国。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变成了发达国家,风生水起傲视天下有了资本。 经济的崛起,使得韩国的民族主义爱国主义极度膨胀。 自大的背后其实是自卑,韩国藐视中国的落后,但又发现自己的历史文化却是中国的,十分尴尬。

因此韩国这些年来一直致力于“大韩民国”软实力的塑造和建设。在文化上努力“去中国化”,树立自己的传统。 首先从废除汉字开始,韩国在建国之后就施行《谚文专属用途法》,也就是废除汉字,开始使用韩文,用谚文替代汉字。

到了1970年,时任韩国总统的朴正熙下令全面实行韩文教育,将汉字从教育机构及官方文件中彻底抹去的。 韩国为了显示“去中国化”的决心,首都也要该名字。韩国首都1948年定名“Seoul”,是韩语中首都的意思,但对应的汉字翻译却是汉城,为了表明与“汉”再无关系,2005韩国政府宣布中文翻译改为音译“首尔”。 韩国废除汉字修改首都名字,也改变不了自己的历史文化,中华文明的影响根深蒂固,根本就分不清什么是中国的什么是韩国的。

韩国人为了“去中国化”也是拼了,你5000年我一万年,我的祖先檀宗是大禹的老师,我的地盘比你大,大半个中国都是我的。韩国人激情高昂的和中国人争历史争文化争领土,一定要把韩国制造成历史悠久文化深厚的国家,证明韩文化及韩民族是世上最优秀的古老文明。

韩国人的无知自大称得上是闻名全球,不管是什么东西,韩国人都说是“起源于韩国”,于是多了个名词叫“韩国起源论”。什么什么都是韩国的,全世界都是韩国的,可是历史文化却是中国的,无论怎么折腾也改变了不了现实。


非常道毕延河


1、韩国自认为自己的姓氏和金国、大清有直接亲戚关系,认为是他们的祖宗来统治的中国。

2、他们自古都是属于中国附属国的形势存在,随着如今世界上国家间的交流,作为一个没有多少文化学历的国家,自然会感觉很配不上自己的国家地位,与其形象不符,这和他的好邻居形成的翻查最大!

3、其次,韩国认为中国当时的清朝战败于日本,导致自己成为仇敌日本的殖民地,这对韩国人来说是耻辱,所以他们对中国的仇恨并不少于中国人对日本的民族情绪。所以他们希望通过一些方式来聊以慰寄。

4、因为,还有一点,不过也是与他们提出的自己是金国、大清后代的历史观点实在是太相悖了,即使存在时空穿梭也改变不了的史实。他们认为自明朝灭亡后,中国正统已然断绝,大清不能作为正统的中国王朝存在,而自己一向以小中华自居,自然就有资格来论资评辈了!所以他们很积极的对中国历史进行歪曲,对自己的国民进行全面的逆向理论和虚假历史借此来产生足够多的成份来掠夺中国的历史成为自己的一部分。

5、因为他们太自卑、太可怜,相反的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这状况最适用于韩国身上。所以他们们为了消除自身的民族自卑感,弥补自己的历史、文化短板。所以对自己的好邻居采取以怨报德的作法。加深两国间的民族仇恨,来占据自己的主动权。

总结:其实韩国人不仅喜欢抢我们中国的历史,更喜欢别的国家历史!当然了他们不是抢,他们是盗用后改成自己想象中的。综上所述,就是个人的一些观点了,大家若有不同意见欢迎交流、品评或讨论!


90大历史


与韩国打过多年交道的三联书店前总经理告诉我,大约10多20年前,韩国首都的街头,还到处可以见到到中国字,路边鲜花店水果摊小卖部里凡是上点年纪的人,都会说简单的中国话。2008年和2010年我两次去韩国开会,在首尔街头已很少能见到中国字了,但是到偏远的鱼村小镇,村民居家的房门上,往往还贴着中国字写的对联。这个,在韩剧中也时常可以见到。但会说中国话的韩国年轻人,已经很少了,除非专门学过汉语,就像我们的翻译那样,在北京语言文化大学留学4年。或者,像招待我们去韩国乡村两日游的韩国老头朴正春那样,他是个中国迷,对中国古代文化有很深的造诣。

那次会议,是中日韩加上香港台湾三国五方的一个会议。会议上,无论哪一方发言,都需要翻译成另外两种语言,所以会议的效率,并不高。会议下,在吃饭、泡酒吧、观夜景时,我们的交流语言是英语。中国人的英语最好,韩国次之,日本人的英语最烂,但无论如何,在都熟悉的语境中,加上肢体语言,虽然有结巴需要重复,大家却也常常聊到很晚。

有许多中国人的发明,韩国人明目张胆地说成是他们的发明,不但在国内宣传,建博物馆,还拿去申遗,如豆浆、中医(韩国叫韩医)、甚至汉字。韩国的纸张博物馆和印刷博物馆里,就明白说造纸术和印刷术都是他们的发明。我们参观这两个博物馆,是会议安排的,是作为他们的民族骄傲展示给我们的。

将脱亚入欧作为基本国策,日本最早,然后是韩国。总之两国都是为了彻底地摆脱中国的影响,渐至不承认中国文化对民族性格形成的作用。这是一个非常复杂的政治历史文化问题,在此不叙。会议中结识了一位在韩国工作的美国人叫杰瑞,他父亲当年是驻韩国的美国大兵,所以他是在韩国出生的。我问他对这事怎么看,他回答我,别看韩国人成天说“我们大韩民国”,但他觉得他们其实在民族自信的问题上,是不太有底的。他说,这是不是在偷换概念呢?古代韩国属中国,中国的发明当然也可以偷梁换柱地说成他们的发明了。听了他的回答,我不得不称赞他聪明,善于解题。于是我们俩都快乐大笑。

和朴正春讨论中日韩三国的问题,他说,多年来夹在中国和日本中间,韩国迷失了很多年也困苦了很多年尴尬了很多年。我想,朴正春的言外之意是,无论如何,韩国为自己挣得了一席之地。

作为普通的与会者,在和日本韩国朋友会外的相处中,还是相当愉快的。至少对我而言,如此。


世界真的很大


韩国人之所与中国抢文化,我想大约有以下原因:一是朝鲜半岛与我国东北相邻,两边经济人文长期相通,本已一体。二是商朝末年周武王伐纣,纣王的一个叔叔箕子带着一群商朝的遗老遗少来到朝鲜,建立了箕子朝鲜,成为殷商文化的延续。三是汉朝建立后,朝鲜北部长期纳入汉朝版图,朝鲜文化成为汉文化的一部分。四是东汉末年官渡之战袁绍战败,袁氏残部及北方大批汉民逃到朝鲜,充实了汉文化。五是魏晋南北朝时期,五胡内迁,北方汉民与少数民族大混血,血统早已不纯净了,而朝鲜人可能会以汉文化正统自居。

而以后历代朝鲜都是中国的属国,事实上是中华文化的一部分。正因以上原因,韩国人要与我国抢文化。


用户浪里飞


因为自古以来,朝鲜半岛就深受中国文化的熏陶与影响。再从朝鲜半岛的历史来看,先后经过了古朝鲜、高句丽、百济、新罗、伽倻、耽罗、后高句丽、后百济、高丽王朝、朝鲜王朝、大韩帝国等国家政权。而其中的古朝鲜政权更是包括了由箕子朝鲜、卫满朝鲜两个前后相接的诸侯国,藩属国,在汉武帝设置汉四郡之后,这两个政权就不负存在了。

虽然箕子朝鲜与卫满朝鲜是出现在朝鲜半岛上的政权,但无论是从文化方面还是血缘属性,这两个曾经出现在朝鲜半岛上的政权也不属于当今朝鲜和韩国的古代历史。但韩国人可并不怎么认为,在对朝鲜民族起源方面上,后世杜撰的神话传说中的檀君朝鲜就是古朝鲜,而古朝鲜所包含的政权、文化、民族就是当今韩国的历史起源,这一点韩国学者跟我国学者以及其他国家的学者有异议,作为本就属于中国历史的古代箕子朝鲜、卫满朝鲜这两个由华夏民族建立的地方政权,就这样堂而皇之的成为了韩国的历史,这可以说不仅仅是抢中国历史那么简单的事情了,完全就是韩国人所谓的学者在刻意剽窃甚至是在篡改历史。



相信大家总会在网上看过一些有关韩国人所绘制的古代地图,不说整个朝鲜半岛,乃至整个中国以及东北亚的范围都被纳入了韩国的版图,试问一下韩国学者,难道韩国在古代历史上就有这么大的版图范围吗?那么在李氏朝鲜统治时期,朝鲜又为何会成为中国明朝和清朝这两个朝代的附属国呢?如此强大的朝鲜,为何会附庸在中国皇帝之下,而不是称霸整个东亚呢?

有的时候还真搞不懂韩国人,剽窃抄袭中国历史就算了,到头来不仅要篡改历史,就连中国的汉字韩国人都急着要去申请世界遗产,简直就是厚颜无耻。一边吵着嚷着要去中国化,把首都汉城改成了首尔,一边又因为深受中华文化的影响,不用汉字简直就无法解释自己所造出来的韩国文字。然而,在韩国去中国化的道路上却不是那么一帆风顺,韩国的很多同音文字必须要通过中文来解释,例如韩国法律中所要用到的文字、韩国街头一些醒目的文字标志以及韩国人日常生活中所必备的身份证,这些东西都少不了汉字注解的存在。


但是韩国人可不这样想,他们认为地球乃至宇宙之间,韩国才是中心。不知道韩国人为何这么喜欢剽窃中国历史,汉字申遗不成,又将目光投向了中国的传统节日——端午节。这次韩国人想了个法子,端午节申遗不成,那就学一下日本搞个端午祭,最终由由韩国人申报的“江陵端午祭”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式确定为“人类传说及无形遗产著作”。

这韩国的端午祭和我国的端午节是不是那么一回事还不大确定,难道韩国在古朝时期也有个叫屈原的人投江自杀了?

这简直就是一种严重的剽窃中国历史的文化侵略,至于韩国人为何如此喜欢剽窃中国历史,或许是因为他们想在世界人民面前展示自己悠久的神话传说——檀君朝鲜。


宇泽历史


韩国人有个癖好就是抢夺中国历史,而且乐此不疲,韩国人将中国端午节拿去申报江陵端午祭,竟然还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承认了;韩国人宣称孔子、西施是地道的韩国人,为此还列举了一系列证据;最让人无法理解的是,在韩国92年出版的教科书上,竟然大言不惭的薯片韩国人哺育了黄河文明;活字印刷术是韩国人发明的,打败汉族的蒙古族也是韩国分支;中医也要被改成韩医,拿去申报非物质遗产。

你看了这些也许感到很可笑,但是事实上韩国普民众也就是如此认为,国家都如此宣传,民众也就信以为真了,而且还引以为傲,沾沾自喜,那到底为什么韩国人这么热衷于抢夺中国历史呢?我认为导致韩国人如此做法的主要原因就是自卑心理。韩国历史一直都是被中国统治的历史,而且历史上比较出名的高句丽政权和如今的韩国历史并不是一脉相承,被人统治了几千年,你说这段历史让韩国情以何堪?

其次韩国是亚洲比较发达的国家之一,自认为韩国很厉害,莫名的优越感让韩国人急切想摆脱中国文化的影响,去中国化不彻底就把中国的东西变为自己的东西,就算在如今的韩国,大众生活也离不开汉语言,虽然韩文也就是按照汉语言发明出来的,但是韩国历史都是汉语言记录的,而且在日常生活中尤其是重要的场合,汉文是必不可少的东西,看过韩剧的应该都知道,韩国人结婚都会用中文写字,以表庄重。抢夺中国文化可以让韩国的自尊好受一点。

韩国在经济获得空前发展之后,一心想要获得足够大的世界影响力,但是韩国除了经济获得发展之外,其他方面还真没有什么东西能拿出手,韩国人仔细一研究,自己有的东西都和中国有千丝万缕的关系,而且有些方面就是直接传承自中国文化,为了打造能享誉世界的韩国名片,韩国人就开始打起中国文化的注意来,只是吃相太难看,有影响力的中国历史名人都来自韩国,许多历史事件也都是由韩国人主导完成,这些都是肚子里没货的体现。

说到底韩国人之所以这么热衷与抢夺中国文化,全都是外在的优越感遮掩不住内在的空虚了,既自卑又不愿承认现实,这就是韩国人的心理,但是文化真的可以被掠夺走吗?恐怕随着时间的推移,韩国人也会为自己的行为感到可笑、羞愧,如果伟大的民族都可以伪造,那中华文明传承了几千年,岂不成了笑话。


人在天涯6768


“孔子是韩国人,李时珍是韩国人,黄帝炎帝也是韩国人”。这不是疯子说的,而是一位韩国教授的研究成果。

不要惊诧,棒子们对自己的历史是非常自豪的,因为人家认为自己的历史太悠久了。

韩国历史书记载,从公元前3000年起,韩国的檀君时代就创造了高度文明。

棒子造假的古地图:


韩国有10000 年文明史,是中国文明史的两倍;中韩之战总是韩国赢,历史上他们多次围歼中国大军。

据韩国专家考证,汉字也是棒子们发明的。 那么,棒子们的历史是什么样子的呢?

韩国的历史起源于商纣王的叔叔萁子,萁子避难去了朝鲜半岛,建立了箕子朝鲜。

箕子教化棒子,教他们刀耕火种,从衣食住行各个方面老化他们,棒子才有了文明。

汉初的时候,燕王手下将军卫满带着5万人马占领了箕子朝鲜,建立了新政权,称为卫满朝鲜。

汉武帝征讨他们,在朝鲜半岛设立了乐浪、临屯、玄菟和真番四郡,称为“汉四郡”。

汉时半岛:


四郡之下设有很多县,郡县长官由汉朝中央派遣汉人担任。

同时东胡人在东北建立了高句丽国,注意,这个高句丽和棒子毛关系都没有,是东胡人建的国。

后来高句丽逐步占领了朝鲜半岛,统治了棒子们好几百年。 韩国真正的历史,只能从唐朝算起,当时半岛上有百济、新罗等国家。

新罗是辰韩建立的,而辰韩主要是由汉人组成的。马韩建立的百济才是韩国祖先。 但是由于唐朝的强大,百济和它的后世渤海国一直是大唐的附属国,政治、经济、文化都是抄袭大唐的,也难怪他们自卑了那么多年。

大唐地图:


唐朝之后,对半岛的控制削弱,当时半岛又分裂为后百济、后高句丽和新罗三个政权。

公元934年王建统一半岛,建立王氏高丽。数百年后李成桂篡位,建立李氏朝鲜,直到上世纪初才被推翻。这就是棒子们的真实历史。

韩国干嘛要抢中国的历史呢?因为很多棒子不了解本国真实历史,他们相信教科书上写的,认为韩国自古就面积很大,大到东亚大部都是韩国的,傻傻分不清楚中国和韩国的界线,他们在中华文化的影响下,和中国人用同样的文字,过同样的节日,自己都糊涂了。

棒子造假地图:


二是现在韩国经济发展了,但一只脚走路不稳啊,也想在文化上找回自信。

所以他们争着注册中国的节日,改掉有中国印记的地名,就连首都汉城也改成了首尔,尽量去中国化,加深韩化,妄图证明自己有着悠久的历史。

韩国这个民族,还是有点长处的。至少他们的文化保护意识比我们强,文化营销意识也走在我们前面。

反观我们,自己的文化不重视,不保护,还有部份人讨厌自己的文化,“哈韩”“哈日”。这两哈跟二哈有什么区别?

为了我们中华文化能够传承下去,该怎么做,我们真的要反思一下了。


刚日读史


韩国在这方面是挺冤枉的。

很多人都喜欢把不知道哪儿听来的谣言,当成是韩国人喜欢抢中国历史的证据。

按照这个标准,前些日子杜钢建宣称“西方人起源于中国,法国高卢人源于湖南茶陵”,人家是不是也可以嘲全体中国人痴心妄想?

在中文网络上,韩国最具争议的举措莫过于申遗

很多网民光顾着惊叹韩国人要抢走我们的历史,却根本不知道人家到底在申请什么?

以下是我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颁布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总结出的韩国非遗名单:

2001年:宗庙祭礼及宗庙祭礼乐

2003年:板索里

2005年:江陵端午祭

2009年:灵山斋、绳索舞、七美瑞岛的永登仪式、羌羌水月来舞、处容舞

2010年:传统歌曲Gagok、大木匠与传统的木结构建筑艺术

2011年:寒山麻织、走绳、武术跆根

2012年:民谣《阿里郎》

2013年:越冬泡菜文化

2014年:韩国农乐

2015年:拔河比赛和仪式

2016年:济州岛海女文化、猎鹰

2018年:传统摔跤

截止到2018年,韩国共有20项世界非物质遗产文化。请问,其中哪一项是抢中国的历史?

网上流传最广的谣言,就是韩国抢注端午节这件事

但是,如果端午节真的被韩国抢走了,中国又凭什么在2009年将端午节列入我国的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呢?

韩国人申请的是江陵端午祭,并非是端午节。前者是江陵地区在端午时的一种祭祀活动,与我国的端午节并不是一回事。


传播谣言的人纯属恶毒,相信谣言的人是愚蠢至极。

总而言之,不用自己编造的谣言去嘲笑别人,是一种自信的体现。请问各位足够自信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