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戰列艦發展(二)伊勢級和長門級戰列艦

伊勢級戰列艦(伊勢,日向)

接上一篇扶桑級,扶桑級戰列艦曾經被日本海軍寄予厚望,但由於設計缺陷實在太多,剩下的2艘被取消建造,再重新設計後成為了一個新的級別:伊勢級。

日本戰列艦發展(二)伊勢級和長門級戰列艦

剛剛建造完成的伊勢號

同扶桑級戰列艦一樣,伊勢級戰列艦的主炮也採用了45倍徑356mm主炮,但在主炮的排布上有了一些差異:扶桑級戰列艦中段的主炮是排列著後煙囪一前一後的,而伊勢級戰列艦中段主炮則是揹負式排列在後煙囪的後面。

日本戰列艦發展(二)伊勢級和長門級戰列艦


日本戰列艦發展(二)伊勢級和長門級戰列艦


從圖片中可以明顯看出扶桑級和伊勢級戰列艦的部分區別。此外,伊勢級的副炮也與扶桑級有所不同。除了根據日本人的體格縮小了口徑以外,數量還增加到了20門,火力方面有了一定程度的增強。與此同時,伊勢級也換了新式主機,較扶桑級增加了5000馬力。但是由於裝甲防護也有了一定幅度的強化,伊勢級的航速只比扶桑級快了0.5節,沒有一個很大的提升。

另外,伊勢級戰列艦與扶桑相比的另一個顯著差距就在於他們的後桅。伊勢級的後桅要比扶桑級高出了20米

性能數據:

艦長:208.18米

艦寬:28.65米

排水量:31260噸(標準)

32062噸(滿載)

航速:23節

主炮:6座雙聯裝45倍徑356mm

副炮:20門140mm單裝炮

主裝:305mm

儘管伊勢級較扶桑級有了一定程度的改進,但是由於許多根本性問題沒有得到徹底整治,導致在實際使用上和扶桑級一樣,沒有很多上前線作戰的機會。

長門級戰列艦(長門,陸奧)

由於日本扶桑和伊勢級設計的失敗,導致日本實際能夠作為主力的戰艦隻有4艘金剛級戰列艦。日本急需一級強 大的主力艦用質量的優勢抵消在數量上的劣勢。

日本戰列艦發展(二)伊勢級和長門級戰列艦

長門級戰列艦

經過了日德蘭海戰,日本從中吸取了一些經驗,新式戰艦長門級的防護就採用了重點防護,使裝甲防護的效率有了很大的提升,同時加強了水平防護以適應遠距離交戰。

在火力方面,日本決定研製新式的主炮,口徑達到了驚人的410mm。它在當時幾乎是世界上最為強大的主炮。

由於優秀的艦型設計和新式主機的使用,長門級這樣龐大的戰列艦可以達到26節的高速,是當時世界上最快的戰列艦。(日本對外報稱最高航速23節,回來由於東京大地震長門號全速趕回國救災時,被外國軍艦尾隨測出了長門的真實航速)

長門級戰列艦在當時是當之無愧的世界最強戰艦。但是由於華盛頓海軍條約的簽訂,二號艦陸奧號被要求停止建造。日本為了獲得這一艘強大的戰艦,一邊在外交上聲稱全國小學生都已經為陸奧號捐款,如果停建會打擊國民積極性。同時又加快了陸奧號建造進度,終於使得陸奧號戰列艦簡稱。在當時,長門號,陸奧號戰列艦與美國的3艘科羅拉多級戰列艦(科羅拉多,馬里蘭,西弗吉尼亞)還有英國的2艘納爾遜級(納爾遜,羅德尼)都裝備了16英寸的大口徑主炮c。他們7艘戰艦被稱為Big7,都是當時的頂級戰列艦。但長門級仍然在他們之中有著突出的實力,無論是航速方面還是火力或者是裝甲防護,長門都是當時世界上的最強艦,也是日本國民心中國家的象徵。

性能數據:

排水量:32720噸(標準)

主炮:4座雙聯裝45倍徑410mm主炮

副炮:20門140mm單裝炮

航速:26.4節

裝甲:側舷裝甲帶305mm(最大)

裝甲甲板75mm

長門級戰列艦的設計完全脫離了英國,成為了第一個有著日本自己特色的純日本血統戰列艦。

下一期主講金剛代艦:天城級和加賀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