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瓜和雞蛋這樣做,香甜鬆軟有彈性,既適合做早餐,也可以當零食

南瓜和雞蛋這樣做,口感香甜鬆軟有彈性,既可以做早餐,也可以當零食。大家好,我是梅子,每天用最簡單的食材,教你做最可口的美食,歡迎關注。

入冬了,天氣轉冷了,每天早上早早就要起床給家人做早餐,成了主婦或上班族的一大難題。所以梅子要多研究一些既能偷懶又兼顧營養的早餐食譜,省時省力,讓大家每天早上能多睡上幾分鐘。

南瓜和雞蛋這樣做,香甜鬆軟有彈性,既適合做早餐,也可以當零食

在離家不遠的街邊,有一家早餐店,除了有河粉、油條、麵包等之外,還有一個南瓜雞蛋發糕是特別暢銷的,這家早餐店因為這個糕點生意變得異常火爆,我 的家人也是最喜歡這家店的南瓜雞蛋發糕了,它的表皮金黃,配合乾果的點綴,一看就覺得有食慾了,咬一口鬆軟彈口又香甜,非常好吃。

儘管美味,但我一向排斥在外邊買早餐吃,一方面價格貴,第二方面覺得不如家裡做的乾淨衛生,所以我決定偷師,買材料回家做,試做了好幾回,也能做出美味可口的南瓜雞蛋發糕了。

南瓜和雞蛋這樣做,香甜鬆軟有彈性,既適合做早餐,也可以當零食

冬天吃南瓜有好處,南瓜脂肪低,維生素含量卻比較高,是秋冬季節一種非常好的時令菜。而雞蛋也是營養比較全面的食物,雞蛋是蛋白質的絕佳來源,也含有人體所必須的氨基酸,早餐吃上一個雞蛋讓人更加耐餓,因此它是早餐桌上不可缺少的食物。

今天我要分享的是用南瓜、大米和雞蛋做成的南瓜米糕,色澤金黃,營養全面,入口鬆軟醇香,大人小孩都愛吃,而且做法簡單,提前一晚做好準備工作,再配合料理機的使用,方便快捷,是一道省時省力的懶人早餐,喜歡的寶寶們趕緊學起來吧。

南瓜和雞蛋這樣做,香甜鬆軟有彈性,既適合做早餐,也可以當零食

​——南瓜發糕的做法——

準備食材

大米400克,南瓜350克,雞蛋兩個,酵母4克,白糖適量

製作過程

第一步:將400克大米倒入水中,用手搓洗,連續沖洗兩遍,然後將清洗乾淨的大米放入盤中,用清水浸泡四個小時以上。如果是做早餐的,可以晚上開始浸泡,早上起床就可以用,夏天的時候,可以放進冰箱裡冷藏浸泡,防止長時間浸泡造成水的變質。

南瓜和雞蛋這樣做,香甜鬆軟有彈性,既適合做早餐,也可以當零食

第二步:準備300克左右的南瓜,將南瓜的瓜瓤去掉,用刀將皮切除,去皮後洗乾淨,放在案板上用刀切成薄片,厚度越薄越好,放入盤中備用。

南瓜和雞蛋這樣做,香甜鬆軟有彈性,既適合做早餐,也可以當零食

第三步:泡好的大米變得胖乎乎的,用手能夠碾碎就可以了,將大米瀝乾水分放入盤中,打入兩個雞蛋,加入適量的白糖,或者紅糖,用筷子攪拌均勻,糖的分量可以根據個人的口味來放。

南瓜和雞蛋這樣做,香甜鬆軟有彈性,既適合做早餐,也可以當零食

第四步:將攪拌好的大米、雞蛋和白糖倒入料理機裡面,再倒入切好的南瓜,一起打成米漿。因為南瓜裡面含有大量的水分,在攪拌的過程中就不用再加水了,這樣打出來的米漿水分不多也不少,溼度剛剛好。

南瓜和雞蛋這樣做,香甜鬆軟有彈性,既適合做早餐,也可以當零食

第五步:將打好的米漿倒入盤中,加入酵母四克,用筷子攪拌均勻,蓋上蓋子醒發至兩倍大後打開蓋子,再用筷子攪拌,排除裡面的氣泡,這樣做出來的米糕口感才更細膩。

南瓜和雞蛋這樣做,香甜鬆軟有彈性,既適合做早餐,也可以當零食

第六步:另用一個盤,為了防止粘鍋,先在盤中均勻地刷上一層油,再倒入米糊,米糊不要倒得太滿,倒入七分滿就可以了,因為加熱後米糊膨脹,體積會變大。然後在上面擺上自己喜歡的乾果,比如葡萄乾、紅棗、黑芝麻等都可以,這裡我用的是蔓越莓,黃色的米糊和棕黑色的蔓越莓,顏色搭配鮮明,襯托起來非常好看。

南瓜和雞蛋這樣做,香甜鬆軟有彈性,既適合做早餐,也可以當零食

第七步:起鍋燒水,水開後,把裝著米糊的盤子放上蒸鍋,蓋上蓋子大火蒸三十分鐘關火,關火再燜五分鐘後就可以取出來了。

南瓜和雞蛋這樣做,香甜鬆軟有彈性,既適合做早餐,也可以當零食

第八步:米糕稍微放涼後,就可以給米糕脫模了,再將脫模的米糕用刀切成自己喜歡的形狀即可。

南瓜和雞蛋這樣做,香甜鬆軟有彈性,既適合做早餐,也可以當零食

這樣做出來的米糕兩面金黃色,非常漂亮,口感香甜,既鬆軟又細膩,軟糯有彈性,添加上的南瓜和雞蛋,營養豐富,既適合當早餐吃,又可以當零食吃,軟糯Q彈,邊吃邊散發著濃濃的南瓜和大米的香味,好極了。

南瓜和雞蛋這樣做,香甜鬆軟有彈性,既適合做早餐,也可以當零食

——梅子小貼士——

1、發酵至兩倍大就可,不宜發酵過度,發酵過度容易導致味道發酸。

2、模具內壁抹油,這樣可以防粘,出模式容易。

3、發糕蒸好後,關火大約5分鐘再揭開蓋子出鍋,篜出來的發糕飽滿。如果關火馬上出鍋話,發糕會因為熱脹冷縮的原因,造成塌陷。


南瓜和雞蛋這樣做,香甜鬆軟有彈性,既適合做早餐,也可以當零食

好,美食分享,經驗共享,今天的分享就到這裡了,喜歡的朋友可以關注、點贊和留言,我們明天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