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雏庞统:从历史记载上看,他是一个被后世神话的“王佐之才”

目前大多数人对于三国时期的印象主要是来自于影视剧,而影视剧的创作来源是《三国演义》。不得不承认《三国演义》是一部伟大的作品,不过也是《三国演义》使得人们对于三国历史的认识发生了极大的偏差,尤其是“卧龙凤雏”的说法会让人产生错觉,那就是庞统此人是可以和诸葛亮相提并论的顶级谋臣,但是如果仔细阅读《三国志》,《资治通鉴》等正史,就会发现庞统的才华其实是名过于实。

庞统“凤雏”称号的来历

庞统在历史上确实有一个称号“凤雏”,这个称号是属于当时在襄阳城外一个群体内部的称号,我们先来观察这个群体。

按照《三国志》的记载:

惟博陵崔州平、颍川徐庶元直与亮友善。

《襄阳记》记载:

德操曰:"儒生俗士,岂识时务?识时务者在乎俊杰。此间自有伏龙、凤雏。"备问为谁,曰:"诸葛孔明、庞士元也。"

诸葛孔明每至公(庞德公)家,独拜床下,德公殊不令止。

从这三处记载我们可以得知诸葛亮,庞德公,庞统,司马徽这些人是全部相识的。而这些人成立一个群体。这个群体以庞德公最为有名,庞德公按照《襄阳记》记载是居住在岘山南沔水中的鱼梁洲上,他本人不慕名利,隐居生活。他同时也拒绝了荆州牧刘表的数次邀请出仕。像庞德公这样隐居不出世的人,按照《后汉书》的记载有一种称呼,叫做“逸民”,也就是处在尘世之外的人。

在东汉时期素来有品评人物的风潮,最有名的就是许靖兄弟主持的“月旦评”,议论天下人物,并给予相应的评语或者称号。在襄阳城外由庞德公,诸葛亮,司马德操,徐庶等人组成的逸民群体同理也有着品评人物的习惯,徐庶的称号是这个时候被庞德公被所品评的。

从上诉的历史事实可以推测,“凤雏”这个称号只是逸民群体内部的称呼,并没有想象中那么高大上,也没有名传天下,但是这个称号应该在荆州有一定的影响力,从庞统本人此后被征辟为南郡的功曹一职可以看的出来。可以合理的推测说“凤雏”的称号只是有一定影响力的称号,但是远远不是名动天下的称号。

凤雏庞统:从历史记载上看,他是一个被后世神话的“王佐之才”


庞统向刘备所献三策的优劣

庞统在刘备的麾下时,按照《三国志》的记载主要贡献的是三个计策。第一个计策是力劝刘备进入益州并且夺取益州作为根据地;第二个计策是刘备和刘璋在涪城相会时,建议刘备抓住刘璋;第三个计策是在刘备攻打益州时献上三计。我们先看看这三个计策是否都是完美的策略。

第一策:进入益州夺取益州作为根据地

刘备在赤壁之战后经过稳固的发展占据了荆州的五郡,这五郡分别是刘备击败曹操的势力而夺取的荆州的南四郡:武陵郡、长沙郡、桂阳郡、零陵郡。还有一郡是孙权借给刘备的南郡。不过这些地方由于赤壁之战以及之后的战火影响,基本上民生凋敝。除了南郡之外的荆南四郡虽然地域广大,但是开发程度很低,并不适合作为根据地,而且刘备占据的地盘被曹操和孙权所包夹。这使得刘备想扩大发展都很难,但是这个时候机会来了。

建安十六年(211年),曹操发布命令要征讨割据汉中的张鲁,实则在暗地里进攻割据关中的凉州军阀。但是曹操的举动使得益州牧刘璋十分恐惧,刘璋在手下张松的建议下引刘备进入益州防御曹操。张松趁机推荐的使者是与自己交好的法正,法正在出使荆州时建议刘备夺取益州。但是刘备没有做出决策,这个时候庞统站了出来,他也建议刘备夺取益州。

荆州荒残,人物殚尽,东有吴孙,北有曹氏,鼎足之计,难以得志。今益州国富民强,户口百万,四部兵马,所出必具,宝货无求於外,今可权借以定大事。

就这个计策而言,很容易看出庞统的的短视,因为在庞统之前有一位谋士也策划过袭击益州,并且也为此设下计策,这位谋士就是周瑜,他是准备以南郡为基础进攻益州,但是周瑜的计划还未实施,他便已经去世,周瑜的计划却留了下来,《三国志 周瑜传》记载如下:

今曹操新折衄,方忧在腹心,未能与将军连兵相事也。乞与奋威俱进取蜀,得蜀而并张鲁,因留奋威固守其地,好与马超结援。瑜还与将军据襄阳以戚操,北方可图也。

周瑜的计策多了一条,那就是在夺取益州时,东吴要和当时割据关中的凉州军阀马超联合,然后在南郡的襄阳城发动对于曹操的进攻,可以说周瑜对于天下的局势很是清楚。

我们可以看到庞统的建议只有对于益州的进攻,而没有任何关于天下形势的看法。在夺取了益州之后,如何应对关中地区的凉州军阀?如何平定割据益州北面门户汉中的张鲁?又如何应对东面的孙权和曹操?庞统只有一句空荡荡的“以定大事”,这显然是不行的。而诸葛亮提出的《隆中对》虽然规定了大方向,但是大方向也需要具体的措施,需要依据形势做出改动。与周瑜,诸葛亮相比,庞统显然落入了下乘。

最为重要的一点依旧存在:刘备应刘璋的邀请而入蜀,又要伺机取蜀,政治上如何交代呢?庞统没有给出答案。政治是军事行动的指导思想,政治上的混乱必然会导致军事上的失败。显然庞统并没有考虑这一点。

凤雏庞统:从历史记载上看,他是一个被后世神话的“王佐之才”


第二策:庞统建议刘备在涪城之会上袭击刘璋。

刘备进入益州之后,刘璋也从成都出发前去迎接刘备,两人相会于涪城,这次聚会双方将士都在欢饮,双方的宴会持续一百多天,可以说客人刘备和主人刘璋都十分开心,这个时候庞统又向刘备出计:

“今因此会,便可执之,则将军无用兵之劳而坐定一州也。”

庞统建议刘备抓住刘璋,同时张松也让法正密告刘备,可趁宴会之时袭擒刘璋。两人的主意都是相同,但是这个主意的可行性不高。

要知道刘备和刘璋两人都称自己是汉朝得宗室。刘璋在益州虽然纵容东州士对于益州本地人的压制,但是他本人却没有声闻天下的罪行。刘备入蜀在名义上还是刘璋的邀请来帮忙的。假如刘备在此时在宴会上把刘璋抓住,然后顺利的占据益州,但是他此后该如何整合益州士人的人心?不能够整合人心,如此无信无义的刘备在面对孙权和曹操时如何保证后方的稳定?况且刘备在宴会上袭擒刘璋,都有可能无法控制涪城局势,刘璋来参加宴会的时候,可是率三万步骑,谁人能够保证这三万人在刘璋被擒后保持稳定,放心的被刘备接收?

正是出于对于多方面的顾虑,刘备才拒绝了法正和庞统的建议。《三国志》记载:

备曰:"初入他国,恩信未著,此不可也。"

而在刘备和刘璋相会的这一百多天里,北方正在发生一场大战,曹操和马超为首的关中军阀正在关中作战,马超被曹操大败,关中地区开始逐渐被曹操势力掌握。而此时的刘备和刘璋只是饮酒相会,无动于衷。作为谋士的庞统则是一门心思放在如何对付刘璋的手段上,对于益州以外的地区的局势,庞统并没有意识到,可以说这是极大的失误。

凤雏庞统:从历史记载上看,他是一个被后世神话的“王佐之才”


第三策:刘备进攻刘璋时庞统所献的三计。

涪城聚会结束后,刘备按照刘璋的要求北上,但是刘备在到达葭萌关后,并未立即北上讨张鲁,而是“厚树恩德以收众心”。在葭萌关刘备滞留了快十个月的时间。刘备的盘桓引起了刘璋部将杨怀、高沛的疑惧,以至于刘璋收到许多杨怀、高沛的书信,这些人要求刘璋把刘备返回荆州,而且这个时候孙权受到了曹操的进攻,向刘备求救。刘备陷入困境,他是听刘璋的进攻张鲁?还是进攻刘璋取得益州?又或者是带着部队就此返回荆州呢?

在这个时候庞统再次劝告刘备进攻刘璋,并献上自己进攻刘璋的三计:

阴选精兵,昼夜兼道,径袭成都,璋既不武,又素无预备,大军卒至,一举便定,此上计也;

杨怀、高沛,璋之名将,各仗强兵,据守关头,闻数有笺谏璋,发使遣将军还荆州。将军未至,遣与相闻,说荆州有急,欲还救之,并使装束,外作归形,此二子既服将军英名,又喜将军之去,计必乘轻骑来见,将军因此执之,进取其兵,乃向成都,此中计也;

退还白帝,连引荆州,徐还图之,此下计也。

这个三计如何呢?我们分别来看:

庞统的上计是暗中集中精兵秘密从葭萌关出发直接攻打成都,然后一举拿下刘璋夺取益州。这一计策具有明显的幻想性,从葭萌关到达成都的路上有涪城、绵竹、雒城等几处重要关口,从日后刘备和刘璋的反目成仇相互攻打时的情况来看,雒城的防御力是惊人的,刘备几乎围攻近一年才拿下雒城,而庞统本人也是在雒城督战时被敌军射杀。可以说如果采取精兵进攻成都,只能够走隐蔽的小路。但是这几乎不可能,大军行走要吃要喝,怎么可能瞒得过路上的其他人。所以上计基本无法实施。

下计是退出益州,但是拿下白帝城,然后带着荆州的军队前来夺取益州。刘备都已经在葭萌关,好不容易获得机会进入益州的内部,现在白白放弃进攻益州的机会,这显然也不可能。

凤雏庞统:从历史记载上看,他是一个被后世神话的“王佐之才”


可以考虑只有中计,中计与上计其实区别不大,唯一的区别在于是否要进攻白水关的杨怀,高沛的军队。上计属于不顾及白水关的守军,直接冒险进攻成都,而中计属于先解除白水关的威胁,再去进攻成都。不过相比较于庞统,刘备还是更加具有政治才华,他不愿意直接进攻刘璋,而是制造矛盾,向其他人展示二人产生矛盾的原因在刘璋。

刘备的计策是故意以孙权求救为借口向刘璋求援,要求刘璋增补兵力一万人及粮草诸物。果然刘璋不同意,只给了刘备士兵四千和其他物资半数。于是刘备以此为借口带着士兵进攻刘璋,但是张松的哥哥张肃害怕向刘璋告密,他说张松密谋协助刘备夺取益州,这导致刘备的计划破产。张松被杀使得刘备只得直接进攻刘璋。而庞统在这场战争中去世,刘备在这场战争中征服了益州。

其实庞统的第三策依旧是存在问题,那就是庞统只有一个目的:拿下刘璋从而夺取益州这个地盘。庞统没有任何政治上的考虑,在这一点上庞统甚至比不上刘备。而且庞统第三策的谋略策划完全就是武力进攻益州,刘备还知道找一个借口,庞统的计策算不得有多么高明。

凤雏庞统:从历史记载上看,他是一个被后世神话的“王佐之才”


结语

其实纵观庞统为刘备夺取益州的出谋划策,可以看到庞统的着眼点全在于进攻刘璋,而放弃了对于其他方面的考虑,比如如何整合益州的人心,如何联动其他方面的势力。而且他始终没有解决刘备最大的一个问题:使刘备在不违背“欲信大义于天下”的初衷下夺取益州。

而在实际上刘备完全可以选择进攻张鲁,从而占领汉中去联系关中被曹操攻打的马超等人,进而和孙权在东西两侧呼应。在关中和荆州,江东三个方面发动对于曹操的进攻。而且刘备在占据汉中之后,刘璋假如对此不满进攻刘备的话,刘备完全可以从汉中和荆州两方面发动对于刘璋的战争,从而一举拿下益州,而不用顾虑重重。但是我们看到的庞统的计策和考虑很显然不够完美。反观诸葛亮的《隆中对》,对于天下大势的把握,对于敌我势力的分析,以及刘备下一步的行动都有很好的规划。而庞统的表现跟诸葛亮比是很差。

从上文的分析来看“凤雏”庞统真的只是被《三国演义》夸大的人物,被后人神话的人物。


本文的主要来源:《裴注三国志》,《资治通鉴》,《襄阳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