励志!武汉方舱医院内边治疗边学习,这些患病的孩子感动无数人

面对着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相信很多人都是不愿意看到的,它打破了我们的生活节奏,给原本井然有序的社会按了“放慢”键。

在这样的特殊时期,相信只有那些耐得住寂寞,自律性强的人才能收获最终的春天。

近日,方舱医院里的广场舞刷屏网络,患者和医护人员活力满满的舞姿,让大家感动、赞叹。

其实,方舱医院里的生活还有很多面,读书、学习、备考……

这些专心致志的身影,让我们感受到乐观、坚强、勇气的力量!

小编想把这些事情分享给大家,也希望能激励到在家学习的大家。


一名17岁学长的战疫日记

武汉一位17岁高中生自患上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后,在武汉普仁医院住院12天。

现在,出院的他愿将日记公布出来,分享给正在跟疫情对抗的你,其实,病毒远没有那么可怕,要相信自己。

我的住院日记

1月7日,我开始有头晕的感觉。期末考试临近,我以为是没有休息好。我跟自己说,等到下周期末考试结束,我要好好睡个一天一夜。

1月9日,我发烧了。坊间已经在说新型肺炎的事情,我觉得跟我是没关系的。我应该是前几天打球出汗冻感冒了。肺炎应该会咳嗽吧,我只是发烧头晕,应该没啥事。

1月10日—11日,依旧有一些发烧,坚持吃药。

1月12日—13日,吃了退热药,已经不发烧了,依旧觉得头晕。明天就要期末考了,好好考试!考完好好睡觉!

1月14日—15日,又开始发烧了。这两天期末考试,发烧也要扛过去!15号期末考试完了,我去九医院检查了,说我有肺部感染。医生给开了药。回家吃药好好休息。我当然不会是那个传说中的肺炎,我没有胸闷和呼吸困难。

1月16日—1月17日,我连续吃了2天药,还是在发烧,天旋地转的。

1月18日,家里人带我去普仁医院就诊了,发烧39.4℃,医生说要住院,肺部感染很严重,而且还需要隔离。没有家人陪护。我感觉很郁闷。

1月19日,住院治疗一天,注射打针吃药。我感觉脑袋里面有铅球。今天量了几次体温,还是39℃。查房的医生安慰我说:体温下降还有一个过程,不要担心。我一点也不担心,因为我觉得我就只是很普通的肺炎。小时候也得过。一定可以好!

1月20日,今天特别烦躁,见不到家人,也不让出院。今天体温恢复到了36.4℃。我感觉整个人已经好了。我跟医生申请出院回家,医生说不可以,要等肺部完全好转,估计还需要5-6天。想着过年都不能回家了,这体验,还真是从来没有过!

1月21日,我要家人把寒假作业给我送进来了。等我把作业写完,估计就可以回家撒欢了。

1月22日,医院的感染病人好像越来越多了。听说医院原来只有一个病区,因为病人多新增了这个二病区,明天可能要新增第三个病区了。我应该会转到三病区去。

1月23日,今天听说武汉封城了。在病房无聊看新闻,感觉武汉市都恐慌了。我是不是可以淡定了呢?我已经四天没有发烧了。我体内应该有抗体,不用害怕了!封城还是有道理的吧,我今天转到了三病区,三病区快住满了。反正一二病区早已经住满了。

1月24日,他们说我是病区最小的患者。医生、护士怕我心情郁闷,虽然很忙,但有空的时候总会来找我聊几句,试图安抚我。只是怎么安抚的好呢,今天是除夕,别说团聚了,连家人都不能见。

1月25日,今天是大年初一,我依旧在医院,好像妈妈也发烧了。不知道家里其他人现在怎么样。我已经接受了要在医院过年的现实,过就过吧。至少有一个好处,我玩手机没人管我了。

1月26日,昨天做了CT,今天医生告诉我肺部已经好转了,应该很快就可以出院了。我旁边床的病人比我晚一天进来,退热了2天,今天又开始发热了。他特别忧虑。我跟他说,心态要好一点,就会和我一样的。他说我是小孩子,身体好。

1月27日,今天初三了。

1月28日,复查CT,医生说我马上就可以出院了。我问他:马上是什么时候。他告诉我:明天!我已经把寒假作业写完了,我的真正的假期终于来了。

1月29日,我出院了!!!我出院了!!!


斩杀病魔是面对高考前的一次“大考”

据长江日报报道,14日,武汉客厅方舱医院C区,高三学生杨一帆(化名)在课桌前做数学作业。
“这次对我来说,斩杀病魔是面对高考前的一次‘大考’”。
2月14日,在武汉客厅方舱医院C区,戴着深度眼镜、正在课桌前,埋头做数学作业的高三学生杨一帆(化名)满怀信心地说。

励志!武汉方舱医院内边治疗边学习,这些患病的孩子感动无数人

“如果不因为这次疫情,我这时正和同学坐一起,做最后的冲刺”,杨一帆是江岸区某省级示范高三学生。杨一帆家住在花桥,爸爸是最先感染的,爸爸住进了长航医院,杨一帆1月27日就有了发烧症状,发烧一天半,当时也没怎么在意,后来妈妈带他一起去进行核酸检查,结果妈妈和他都显示阳性,都属于轻症状,2月9日他和妈妈都住进了武汉客厅方舱医院。杨一帆介绍,他住在武汉客厅C区,妈妈住在A区,他只能利用早上洗漱和中午晚上吃饭的时候与妈妈匆匆见一面。

他没有手机(高三学生,妈妈不主张给他买手机用),妈妈经常和爸爸用手机联系。每次妈妈都会告诉他,爸爸的情况,“爸爸病情最近有点严重,这两天可能要转院”。

杨一帆说,由于没有手机,自己也没有办法上网课,在住进来之前,他已经完成了所有的寒假作业,他把将要考试的六门课参考资料都带进了医院。

卓尔公益基金会得知他是高三学生后,专门为他购置了课桌和椅子。杨一帆说,每天都把自己安排得很紧凑,一般上午两门,下午两门,晚上两门,主要进行复习巩固,然后做一些习题。

“我要充分利用这有限的时间,进行最后的冲刺,不能掉队。”


据湖北日报报道,武汉体育中心方舱医院,有一名大三学生,边治疗边学习考研英语。

励志!武汉方舱医院内边治疗边学习,这些患病的孩子感动无数人

他说,他要考“新闻传播”,愿望是考上武汉大学。

方舱医院“读书哥”想必大家都知道吧,武汉方舱医院投入使用当天,一张照片在微博和朋友圈疯传。有人说,从一个人身上看见一座城的希望。

疫情肆虐,许多人被搅动得兵荒马乱的时候,一位感染新冠肺炎的年轻人,却在上千人的开放病房里安静读起了书。

网友对他既佩服又喜爱,给他取了个雅号——“清流读书哥”。

励志!武汉方舱医院内边治疗边学习,这些患病的孩子感动无数人

年轻人姓付,今年39岁,从武汉大学博士毕业后前往美国深造。目前一边攻读博士后,一边在佛罗里达州立大学教书。这次回武汉探望父母,没想到一家人都中招了。

2月5日晚,他作为第一批患者被转到江汉方舱医院。他说,读书纯粹是出于兴趣爱好。

楚天都市报对此有评论:一个人,在读书,在刚刚搭建好的方舱医院,在被疫情阴云笼罩的武汉。周围或许有嘈杂的声响,有匆忙的脚步,心头或许也有隐隐的不安,有难言的焦虑,但他手中捧着书本,便能静心安稳,便能忘却病痛,便能淡定从容地,迎战凶恶的病毒。

除了身体免疫力之外,精神免疫力也是强大的力量,当身体中的细胞在与病毒顽强作战时,书籍给予的力量和希望,能让精神也筑起坚固的防毒之堤。

鲁迅先生说:倘能生存,我当然仍要学习!疫情袭城,慌乱无益,若书籍能疗心,愿它是一剂良药。

看到这样的他,我们兵荒马乱的内心,也仿佛骤然安静下来,从这安静之中,生发出强大的,稳健的精神力量。病毒再凶,打不垮读书人!疫情再难,打不垮武汉人!


没有开挂的人生,成功都是拼搏的结果!面对疫情,潜心学习,让我们一起静待春暖花开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