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谢他们!每天和“敌人”面对面战斗

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中,有一队白衣战士在默默参与战斗,而且这场战斗离不开他们。感染病专业副主任医师韩思源就是这样一位白衣战士,他带领一支“特别行动组”,负责所在的市松山湖中心医院疑似患者的咽拭子采集工作,可以说是与病毒最近距离战斗的人。

从医21年,先后经历过非典、H1N1甲流、H7N9禽流感……他说:作为一名传染病专业医生,更有责任冲在前面!

与“敌人”面对面

韩思源笑称,自己可能是和看不见的“敌人”离得最近的人。

从除夕开始,到医院发热门诊看病的患者多了起来。韩思源回忆,仅除夕一天,发热门诊大概有120名患者。作为“特别行动组”,韩思源和同事们的咽拭子采集任务更重,包括发热门诊和隔离病区的全部患者,市松山湖中心医院住院部个别不能入住隔离病区的患者,还有石龙镇某酒店的医学隔离观察的患者等。

“特别行动组”每次为疑似患者采集咽拭子,都要穿着防护服,戴N95口罩、护目镜、防护手套、防护鞋等,满负荷工作。大家为了让一套“防护服”物尽其用,总是尽可能地延长工作时间。下班时,寒冷的冬天也能满身大汗,脸上更被N95口罩留下深深勒痕。

医患“患难见真情”

韩思源说,这段时间里,虽然面对着可怕的病毒,但心里特别有底气,更有一股温暖的力量支撑着大家。

许多患者看到要取咽拭子,就特别焦虑恐惧,害怕自己确诊,或有更可怕的后果。韩思源总是耐心安慰他们,“做测试不代表就是阳性,一有结果会立即告知,哪怕是阳性,一般都是轻症,配合治疗就不会有问题……”患者慢慢稳定了情绪,变得依赖和信任他。他开玩笑说,“感觉这些安慰的话,比吃药更管用。”

疫情中,让他特别感动的是,几乎每一个患者都对医务人员充满感激,更理解配合大家的工作。有一次,他为一名中年男性患者取咽拭子的时候,对方不善言辞,但却有一连串的感谢,不断说着“你们辛苦了”,直到他离开病房。

有一个家住松山湖的小患者,只有2岁,因为来得匆忙,奶粉吃完了。医护团队帮忙买了奶粉,还有不少生活用品,护士们还从家里带来了玩具,耐心地照顾着这名小朋友。

韩思源说,“患难见真情”,这在东莞医院的病区不是空话,带着医患间的暖流,即使每一天再累再苦,大家都很有干劲,相信疫情总会过去。(记者 李春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