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历史有哪些重大事件?

鄂东楚圈


1927年8日7日在汉口召开的党的“八七”会议,是在革命遭受严重挫折、处于低潮时转折的一次关键性会议,毛泽东“枪杆子里面出政权”的著名论断就是在这次会议上提出来的。

1927年,蒋介石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汪精卫“七一五”分党,他们疯狂的屠杀共产党人,血雨腥风、白色恐怖一时笼罩中国大地,轰轰烈烈的大革命失败了,中国革命的前途在哪里,出路在哪里?中央决定紧急召开“八七”会议。

参加会议的有:中央委员李维汉、瞿秋白、张太雷、邓中夏、任弼时、苏兆征、顾顺章、罗亦农、陈乔年、蔡和森等22人,毛泽东作为后补中央委员参加,还有共产国际代表罗米那兹及另外两位俄国同志也参加了会议,中央秘书长邓小平具体协助、筹办会议。 会议共有3项议程,共产国际代表作报告;中央常委代表瞿秋白作报告;改选临时中央政治局。

在讨论发言中, 毛泽东指出:过去我们批评孙中山搞革命,只重视军事工作,忽视农民运动,而我们恰恰是不重视军事工作,事实证明,手里没有枪杆子,就会任人宰割,须知,政权是由枪杆子取得的。这就是“枪杆子里面出政权”的由来。

“八七会议”纠正和结束了党内的右倾机会主义错误,选举产生了新的中央领导机构,总结了第一次大革命失败的经验教训,确定了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总方针,在关键时候,挽救了中国革命、挽救了党,是一次里程碑的会议。

毛泽东在会议结束后,立起奔走湖南,领导秋收起义,揭开了中国革命的新篇章。


zj史海拾贝


本文提到的武汉,主要指“武汉三镇”,也兼及“远城区”。

武汉大地上,这座城市从小到大,跌宕起伏,数千年风起云涌。

—— ——

约公元前16世纪

商朝修建 盘龙城 (今黄陂区南部),作为商朝在南方的最重要的统治据点。盘龙城是在今武汉市境内发现的最早的一座大型城堡。

(遗憾的是,至商朝后期,盘龙城神秘消失。此后,关于楚国,武汉境内基本上没有重大的考古发现。)

—— ——

东汉末

荆州牧刘表派黄祖为江夏郡守,将 江夏郡的郡治设在今汉阳龟山“郤月城”,“郤月城”成为武汉市中心城区内已知的最早的古城堡。

—— ——

三国吴黄武二年(223年)

孙权在蛇山筑夏口城,在黄鹄矶修建瞭望塔。这就是黄鹤楼的缘起

—— ——

南朝时期

蛇山的夏口成为郢州治所。

—— ——

隋代

在今武昌设立江夏县,在今汉阳设汉阳县。

————

唐代

在今武昌设鄂州,在今汉阳设沔州。

唐代人所指的鄂州城(今武汉三镇中的“武昌”)已经是长江中游的重要城市。

(此后,唐宋元明清,今武昌、今汉阳一直分别是州级行政区政府所在地,清代分别为武昌府、汉阳府。)

—— ——

南宋初

岳飞率重兵驻武昌八年。

————

元朝初

武昌成为湖广行省省会

—— ——

明代初

明朝湖广行省省会定在武昌(管辖今湖北、湖南)。

————

明代成化年间

汉口崛起。“三镇”格局初步形成。(后来,汉口渐渐成为全国“四大名镇”之一。)

————

清康熙初

湖北省成立,武昌成为湖北省会。武昌也是湖广总督驻地(辖湖北与湖南)。

————

清咸丰年间

太平军几次攻入今武汉城区,几度占领武昌。

————

清同治初

汉口开埠。不久,汉口很快发展成全国举足轻重的工商业及交通重镇。

————

1889年—1907年

湖广总督张之洞在武汉大张旗鼓实施改革,对武汉乃至中国历史带来重大影响。

————

1911年10月10日(辛亥年八月十九日)

武昌起义爆发,从此改变中国进程。不久,民国取代清朝。

————

1926年秋——1927年春夏

武汉是全国“国民革命”的中心。武汉国民政府设立于此。

(不久,汉口、武昌分别成立市。汉口曾经是特别市、院辖市,也就是直辖市。)

————

1937年深秋—1938年10月24日

武汉是抗战大本营。民国主要军政机构及主要政治人物驻武汉。

————

1938年4月29日

中国空军与苏联空军志愿队联合,在武汉击败大举来犯的日本航空兵,取得重大胜利。

————

1938年6月—10月25日

武汉会战(战区含湖北安徽江西河南四省内的的广大地区,以武汉为焦点)。

武汉会战的结束,标志着我国全面抗战从战略防御转为战略相持。

————

1949年

成立武汉市。武汉历史翻开新的一页。

————

上世纪五十年代

武汉形成一整套完整工业体系,是南方仅次于上海的第二大工业城市。

————

1957年

第一座长江大桥——武汉长江大桥建成。

—— ——

1958年

武钢建成投产。

————

1995年

武汉成为副省级市。

————

2005年

武汉铁路局成立。

—— ——

2007年12月

国家发改委批准,武汉城市圈和长株潭城市群为”全国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

…… ……

(未完待续)


晓帆轻舟


大家好鸭,这里是扑尔盖,咱们又见面啦

历史上的武汉有哪些重大事件?


这里的重大事件盖子理解为对中国的发展有重大影响的“大事”

不过说实话中国随便拿出来一个一个城市都有很多可道之处

五千年的历史实在是太繁盛了

所以呢

盖子在这里对比了各大网站资料上关于武汉几千年历史的记录

可以明确告诉各位,武汉,这个“九省通衢”,“明末清初楚中第一繁盛“,在中国历史上尤其是近现代史上发生过一个又一个影响时局变化的大事件

甚至咱们骄傲一点来讲,这里有着无可取代的历史地位!

近现代史的艰苦历程

首先,伴随着《南京条约》的签署,中国进入了动荡不安阴雨连绵的近代

该条约是近代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强加在中国人民身上的第一个不平等条约。

英国以武力侵略的方式迫使中国接受其侵略要求,这就使中国主权国家的独立地位遭到了破坏

随后,晚清1858年清朝与列强签订的不平等条约《天津条约》中增辟的11个通商口岸,包括汉口。

1861年3月汉口正式开埠。

在老汉口镇的下游沿长江先后开辟了汉口英租界、汉口德租界、汉口俄租界、汉口法租界和汉口日租界五国租界。以英国为首的各国外商经营长江航运和茶叶等农产品出口业务。

汉口的对外贸易很快远远超过广州,几乎可以与上海并驾齐驱。一时间,汉口经济高度繁荣,有“东方芝加哥”之称。

(芝加哥:著名国际金融中心之一 ,全美人口第三大城市仅次于纽约和洛杉矶,地处北美大陆的中心地带,是美国第二大商业中心区、美国最大的期货市场,其都市区新增的企业数一直位居美国第一位,被评为美国发展最均衡的经济体!)


到了民国1911年10月10日,中国历史上最重大的事件之一发生了

10月10日晚,新军工程第八营的革命党人打响了武昌起义的第一枪。

汉阳、汉口的革命党人分别于10月11日夜、10月12日攻占汉阳和汉口。起义军掌控武汉三镇后,湖北军政府成立,黎元洪被推举为都督,改国号为中华民国。

武昌起义胜利后短短两个月内,湖南、广东等十五个省纷纷宣布脱离清政府宣布独立 。1912年2月12日,清朝发布退位诏书。

至此,2132年的帝制历史告终结

不成功,则成仁!

这场革命深刻改变了中华民族的命运,辛亥革命是近代中国比较完全意义上的民族民主革命。它在政治上、思想上给中国人民带来了不可低估的解放作用。

辛亥革命开创了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推翻了统治中国几千年的君主专制制度,以巨大的震撼力和影响力推动了中国社会变革,奠定了大武汉在历史上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

1927年元旦,国民政府自广州迁至武汉。1月5日,数十万群众冲击了汉口英租界,2月19日,国民政府正式收回该租界。

4月,武昌市与汉口市(含汉阳县城)合并为武汉特别市

解放后,政务院将汉口、武昌、汉阳(县府所在地及邻近地区)合并为武汉市(原汉阳县治所迁至蔡甸,保留县的建制),武汉市人民政府设在汉口。

一切终了,尘归尘,土归土

至此,武汉三镇才名符其实地合三为一了。


我是盖子,一个努力的平凡人


扑尔盖


武汉历史悠久,据考古发掘和古籍记载,远在5000年前,已有先民在此生息繁衍。黄陂区境内的张西湾城址为武汉市迄今发现最早的城址,市北黄陂区的盘龙城遗址,是距今3500年前的商代方国都邑,也是迄今为止在长江流域发现的唯一一座商代古城。自春秋战国时期以来,武汉地区一直是中国南方的军事和商业重镇。在清末、中华民国时期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初期,武汉经济繁荣,位居亚洲前列。清初,“中俄茶叶之路”开辟,作为起点的汉口开始逐步成为世界茶叶贸易之都,被欧洲人誉为“茶叶港”。汉口开埠后,对外贸易更与上海并驾齐驱,成为“驾乎津门,直追沪上”的全国第二大城市,被誉为东方芝加哥。

先秦时期

武汉的历史可上溯至距今8000~6000年前的新石器时代早、中期,东湖放鹰台遗址即属距今5000~6000年前的屈家岭文化类型。黄陂区境内的张西湾城址为武汉地区迄今发现最早的城址,距今4000多年,兴建于石家河文化早期。盘龙城位于武汉市黄陂区滠口街道境内,是公元前15世纪左右商代前期古城遗址,距今已有3500多年历史,是长江流域发现的第一座商代古城,也是迄今中国发现且保存最完整的商代古城。

春秋战国时期,以荆山为据点,武汉地区成为楚国兴起的军事和经济中心。楚文化核心区,楚文王时著名的桃花夫人就葬在黄陂桃花庙。唐代诗人刘商的题黄陂夫人祠写到:苍山云雨逐明神,唯有香名万岁春。东风三月黄陂水,只见桃花不见人。

黄陂区地处武汉市北部,历史文化悠久。 据考古发现证明,距今6000—4000余年的新石器时代,以“三苗”氏族为主体的“苗蛮集团”星布于滠水干支流域,历经大溪文化时期、屈家岭文化时期和石家河文化时期的更迭与积累,张西湾城址为武汉市迄今发现最早的城址,是新石器时代晚期中型城址聚落。区南的盘龙城,是长江流域迄今所发现的时代最早的古城。这座商代早期城址,在当时不仅是一个地域性的政治与军事中心,而且是南方与北方的一个经济和文化的交汇中心。这对于武汉三镇的孕育与发展产生重大的影响。

秦汉时期

西汉时期,武昌为樊哙封地,樊哙孙樊建将樊哙墓迁葬于江夏(今武昌)灵泉山下,从汉代起,樊、李、杜、张、沈、曾、董、邹八大家官府隐逸之士迁此隐居,形成灵泉古市,“形胜甲于一邑”。东汉末年,在今汉阳月湖附近筑却月城,是武汉历史上第一座军事城堡功能的城池,在军事上有着重要的御敌作用,也是“导财运货,懋迁有无”(蔡邕《汉津赋》)的一大港市。

三国吴黄武二年(223年),孙权在黄鹄山(今蛇山)近江处修筑夏口城,在夏口城内黄鹄矶处修筑了望楼,取名黄鹤楼。西晋末到南北朝时期,大量人口南迁,使武汉地区的冶炼、制瓷、造船、纺织和贸易都有较大发展。南朝陈永定二年(558年),王琳在郢州城立萧庄为皇帝,武汉第一次成为首都。

黄陂置县于北周大象元年(公元579年),有1400余年的建县(区)史。曾为南司州州府驻地,苏东坡在此留下:《次韵答贾耘老》发出“五年一梦南司州,故乡不敢居温柔。东来六月井无水,仰看古堰横奔牛。”的感叹。黄陂人杰地灵,文化璀璨。“九佬十八匠”遍布五湖四海,素有“无陂不成镇”之说。

唐宋时期

隋开皇大业二年(606年),改汉津县为汉阳县。汉阳这一地名开始出现。至此,江夏(武昌)和汉阳分别升为鄂州和沔州的州治,初步确立了双城格局,成为长江流域商业重镇和东南贡赋转运中心。自唐以来汉阳特别是鹦鹉洲一带是长江商船集散的中心,有“东南巨镇”之誉。唐广德元年(763年),特授侍御史穆甯为鄂州刺史兼鄂、岳、沔都团练使及淮西、鄂租庸盐铁沿江转运使,以总东南贡赋,此举拓展了武昌城的港口功能,促进造船业的发展。唐宝历元年(825年),唐敬宗命宰相牛僧孺出任鄂州刺史、武昌军节度使,领鄂、岳、蕲、安、申、光等6州。牛僧孺在鄂6年,整肃吏治,减轻民赋,颇有政声,为唐宋时期鄂州商业的

繁荣和文化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武汉市黄陂区,起源于汉代,形成于隋唐的木兰文化,《木兰传说》列入国家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为纪念北宋理学家程颢、程颐出生地而修建于北宋末年的“双凤亭”,被喻为“二程”理学文化的萌芽地。

宋代,江夏的制瓷业尤为发达,当代发掘武昌东南宋代22座瓷窑群,其中以青白瓷(影青瓷)最具特色。南宋绍兴四年(1134年),岳飞因功升任清远军节度使、湖北路荆、襄、潭州制置使,驻军鄂州(今武昌),使武昌成为全国水师基地。元世祖至元十八年(1281年),武昌成为湖广行省的省治,武汉首次成为一级行政单位的治所。元末,农民起义军首领徐寿辉建立天完政权,迁都汉阳,年号太平;至正二十二年(1362年),陈友谅迁都武昌,次年,陈友谅战亡,陈理在武昌继位,陈友谅葬于蛇山之麓。

明朝时期

明洪武三年(1370年),朱桢受封楚王;次年,江夏侯周德兴在武昌高观山(今蛇山)南侧建楚王府,历时9年竣工,东西宽2里,南北长4里,占地8平方里,相当于当年的半个武昌城,是长江流域规模最为庞大的宫殿建筑群。明成化年间,汉水改道,汉口从汉阳析出。

正德元年(1506年),汉口被定为漕粮交兑口岸,后又诏准衡、永、荆、岳及长沙等地的漕粮全在汉口交兑,汉口由此而成为湖广漕粮储存、转运的中心。水运之便促使汉口商业及转口贸易日益繁盛,万历时汉口镇(商业中心)与景德镇(瓷器)、佛山镇(手工业)、朱仙镇(版画)并称全国四大名镇。当时汉口货物山积,居民填溢,商贾辐辏,成为全国性水陆交通枢纽和中国内河最大港口。故有“货到汉口活”一说,有“十里帆樯依市立,万家灯火彻夜明”(吴琪诗)状其景,享有“楚中第一繁盛处”美誉。

清朝时期

清初刘献廷在《广阳杂记》中称“汉口不特为楚省咽喉,而云贵、四川、湖南、广西、陕西、河南、江西之货物,皆于此焉转输。虽欲不雄于天下,而不可得也。天下有四聚,北则京师,南则佛山,东则苏州,西则汉口。”清初至清中期,横跨亚欧大陆的“中俄茶叶之路” 出现,源头就在汉口,汉口茶叶出口额居全球第一,国内茶叶垄断了世界茶叶市场的86%,而由汉口输出的茶叶则占国内茶叶出口总量的60%,汉口被欧洲人誉为“茶叶港”和世界茶叶贸易之都。1858年8月26日,中英《天津条约》签订,增辟汉口为通商口岸,1861年3月20日,勘定租界地458亩,次日签订租约,是为汉口开外国租界之始。

此后,先后开辟了德、俄、法、日五国租界,汉口开始了由传统商业市镇向近代都会的转型,以英国为首的各国外商经营长江航运和茶叶等农产品出口业务,汉口的对外贸易与上海并驾齐驱。1889年8月8日,清廷调两广总督张之洞改任湖广总督,在其主政期间,大力推行洋务运动。在汉阳,创建了以汉阳铁厂、汉阳兵工厂为代表的我国最早的钢铁工业、军火工业基地,刺激了武汉近代工业兴起和城市商品经济的发展;在武昌,建成了以“布纱丝麻”四局为代表的民族轻纺工业基地湖北织布局,并开近代教育先河,大力兴办自强学堂、两湖书院等新式学堂;在汉口,主持修建了芦汉铁路、后湖长堤,将汉口的面积扩大了几十倍,使汉口真正变成了“大汉口”。在其督鄂的18年里,奠定了武汉门类齐全的近代工业体系,使武汉以其优越的地理条件和独特的经济地位成为中国内地的首要经济中心而名闻中外。

至1911年武汉有较大型官办、民办企业28家,资本额达1724万元,居全国第二。20世纪初叶的10年间,汉口的对外贸易总额始终占全国外贸总额的10%左右,成为中国第二大对外通商口岸,是仅次于上海的第二大金融中心和工商业都会,形成“驾乎津门,直逼沪上”之势。日本驻汉总领事水野幸吉在《汉口——中央支那事情》中写到“与武昌、汉阳鼎立之汉口者,贸易年额一亿三千万两,夙超天津,近凌广东,今也位于清国要港之二,将近而摩上海之垒,使观察者艳称为东方之芝加哥”。从此,“东方芝加哥”名扬四海,成为人们对武汉的流行印象。

民国时期

1911年10月10日,辛亥革命首义于武昌,革命惨烈,宣布脱离清朝,成立中华民国,建立武昌起义军政府,武汉成为革命中心。10月18日,革命军和清军在汉口、汉阳爆发阳夏战争。

黄陂黎家河人黎元洪1916年就任中华民国大总统,人称“黎黄陂”,留下著名的汉口黎黄陂路,黎元洪是辛亥革命武昌首义的都督,也是中国历史上惟一一个两任大总统和三任副总统的人。他的最大历史贡献是介入武昌起义,并与众多辛亥志士一起推翻二千余年的帝制,走向共和。在黄陂有黎元洪故居,黎元洪广场等遗迹。

辛亥革命时期奋起救国的著名人物有蓝天蔚、蔡济民、喻育之(参与武昌首义),首义金刚吴醒汉等,武汉黄陂人为辛亥革命和中华民国建立,推翻封建王朝做出了巨大贡献。1912年4月,孙中山访武昌,对武汉给予了“武汉一呼,天下回应”和“民国开创,武汉实为首功”的评价。1923年2月7日,吴佩孚调动两万多军警在京汉铁路沿线镇压罢工工人,制造了震惊中外的二七惨案(二七大罢工)。19世纪后期到20世纪30年代,武汉对外贸易额42年位居全国第二,18年位居第三。孙中山在《建国方略》中写道“武汉者,指武昌、汉阳、汉口三市而言。中国本部铁路系统之中心。汉口更为中国中部、西部之贸易中心,又为中国茶之大市场。湖北、湖南、四川、贵州四省,及河南、陕西、甘肃三省之各一部,均恃汉口以为与世界交通唯一之港。至于中国铁路既经开发之日,则武汉将更形重要,确为世界最大都市中之一矣。所以为武汉将来立计划,必须定一规模,略如纽约、伦敦之大”。

1927年1月1日,国民政府在汉口开始办公,外交、财政、交通、司法4部开始行使职权,将武昌、汉口和汉阳三镇合组为京兆区,定名“武汉”,作为首都,2月21日,武汉国民政府正式开始运作。7月15日,汪精卫在武汉发动七一五反革命政变。8月7日,“八七会议”在汉口召开。9月,中共中央长江局正式设立。

1937年11~12月,武汉成为国民政府的战时首都和全国抗战的政治、军事、经济、文化中心。这时的武汉“处天下之中,依今天的形势看来,隐然亦俨然的为中华民族精神所寄托”(叶剑英《目前战局与保卫武汉》),周恩来在《辛亥、北伐与抗战》中指出“武汉是中华民国的诞生地,是革命北伐时代的最高峰,又是全中华民族抗战的中心”。12月25日,新四军武汉军部即新四军第一个军部诞生。1949年5月17日,武汉三镇全部解放。24日武汉市人民政府成立,次日中国共产党武汉市委员会正式成立。合武昌市、汉口市和汉阳县为武汉市,由中央直辖,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历史上设立的首个直辖市。

新中国时期

1951年11月,中央人民政府确定武汉为对外贸易口岸,武汉成为中南地区、西南乃至西北数省的对外贸易视窗。1982年10月,成为对外开放地区。1984年5月21日,国务院批准武汉为经济体制综合改革试点城市(即计划单列市)。

1992年1月18日,邓小平“南巡谈话”第一站来到武昌。4月,武汉证券交易中心(汉柜)建立,是当时全国最大的国债现货交易市场及最大的资金拆借中心。5月,被批准成为沿江对外开放城市。其后,武汉在旧有的全国三大工业中心、三大交通商业中心、三大教育中心的基础上,建成了新的全国三大制造业中心、三大科技开发中心、三大金融贸易中心。




肖科写作


1911年10月10日武昌暴发武装起义,拉开了清王朝倒台的序幕。1923年2月7日京汉铁路工人大罢工被北洋军警开抢镇压事件。1927年8月7日中共中央在武汉开会,罢免了总书记陈独秀。1931年武汉发大水,汉口马路街道可行船。1938年中日武汉大会战,中日两国军队展开正面决战,中方战败。1948年8月7日武汉景明楼美军集体强奸轮奸中国名媛事件,20多多美军士兵涉案。1967年7月20日中央文革小组王力等人在武汉被打事件 ,史称720事件。


太阳125933863


武昌起义,辛亥革命,黄鹤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