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飞死时权力究竟有多大?

已经装饰了别人的梦


居然这么多人都说岳飞死的冤。岳飞不死赵构就要亡国了。如果继续全力支持岳飞北伐,那岳飞赢了就是桓温刘裕的地位,必然取代赵宋,输了就是葬送全国一半以上的主力野战部队,一样会导致赵宋灭亡。这种局面下岳飞要求北伐,然后赵构同意北伐已经是很大度了。然后岳飞的军事行动召来金军报复时(岳飞是在宋金达成和议后发动北伐的,这也是金国坚决要求处死他的原因),赵构调动部队在淮西阻拦金军,皇帝自己的警卫部队都排上去了,岳飞居然拖拖拉拉不去。等到战争结束才姗姗来迟。然后还要在部队里开小会吹风说皇帝指挥不力,暗示部下只有他岳飞上台才能真正北伐成功。。


芋头170900173


岳飞死的时候权力究竟有多大?

岳飞死前,只有万寿观使这个闲职了,在此之前是枢密副使,相当于国防部副部长。



当时,高宗皇帝为了加强对军队的控制,将主要军队都纳入枢密院的直接管理,张浚、韩世忠,岳飞都被调到中央,担任国防部长或副部长,离开自己的战区和部队,并且要求不能私自联系自己原来的军队。

岳飞的权力当然来源于战区和军队,岳飞、韩世忠、张俊、刘光世号称中兴四将,就是因为他们在南宋建立过程中,在抵抗金军、镇压各地割据反抗力量,剿灭盗贼过程中,立下了功劳。在宋金对抗的前线,自东向西包括淮西、荆襄、秦岭三大战区,其中岳飞所在的荆州襄阳地区,岳飞收复了荆襄六郡,被授予清远军节度使、湖北路荆、襄、潭州制置使,成为有宋一代最年轻的建节者,当时岳飞才三十岁。后岳飞平定了洞庭湖杨幺钟相起义,招降了大批将士,岳飞被授予荆湖北路、京西南路宣抚使兼营田大使,开府仪同三司。岳飞拥有兵力约10万,约占南宋总兵力的三分之一,有段时间高宗还拟把淮西刘光世的军队交给岳飞管辖,这样岳飞兵力将近50%,有其他将领提醒皇帝不可让一军独大,此事才不了了之。



可以说在中部战区,岳飞主要面对的是伪齐政权,战斗力较差,南宋主要的军事压力在江淮防线和秦岭汉中一带,面对金国主力部队的压力较大。而中部不在金兵的进攻线路上,再加上从北方迁来大量人员,岳飞又治军严格,岳飞的实力增长迅速,成为一个耀眼的后起之秀。

岳飞对宋金议和是反对的,一心要收复失地,为国家雪耻,至今读满江红仍能感受到岳飞的壮怀激烈。岳飞时刻在训练部队,伺机北伐,最后一次北伐是瞒着皇帝的。当时,岳飞带兵救援淮西,快到时金兵已撤,高宗要求岳飞兵不可轻动,宜且班师。但岳飞主张趁机北伐,还说动了高宗派来传令的官员李若虚。岳飞于是进军中原,收复了一些州县。但这次进攻不在朝廷的计划之内,后勤等准备等无法支持岳飞北伐,于是强令要求岳飞退兵,岳飞非常失望,认为十年之功毁于一旦,此次撤军后中原难再收复。

岳飞死后20年,宋孝宗为岳飞平反,安葬于西湖边上,谥号“武穆”,宋宁宗时追封为鄂王,宋理宗时改谥忠武。


郑说豫见


历史很惆怅,我们一起来给历史点根烟!


提起岳飞相比大家并不陌生,作为南宋中兴四将之首,岳飞前前后后参与、指挥的战斗多达数百次,收复了南宋的大部分领土。岳飞在战乱中凭借自己的才干组建起一支,规模庞大、纪律严明的岳家军,在与金国的战争中,岳家军令金军苦不堪言,于是,金军便有了“

撼山易,憾岳家军难!”的说法。

权力不大、实力大

岳飞临死前最后的官衔是正二品枢密副使,相当于处理国务院日常军政要事的二把手,相当于今天的军委副主席,听起来好像官衔极高,但其实岳飞并没有多少实权,宋高宗赵构

真正害怕的完全是岳飞的实力!

岳飞有什么实力——造反的实力!也就是通常所说的功高震主,岳飞的“王炸”就是苦心经营、一路收编,最终发展壮大为十余万人的岳家军。听起来十万人并不算多,但岳家军巅峰时期占据南宋军队总人数的四分之一,并且岳家军麾下猛将如云、参军幕僚一应俱全,在民间威望极高,你说赵构能不怕嘛?

岳家军从建立到之后的十年间,逐渐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军事组织,其中单单岳家军骑兵就击败了当时公认最强的黑水靺鞨,也就是女真的骑兵。在宋代这个

重文轻武的特殊背景下,很难有武官掌握到实际权力,以至于宋代往往派文官去管理军队,而岳飞改变了这一局面,南宋初,由于战争武官的势力疯狂增长,岳飞也就自然成了武官势力的代表,并且岳飞情商还有待商榷,例如干预太子人选

后来岳飞的实力空前强大,并且一路北伐要迎回二圣,对赵构来说,摆在他面前路就很简单了:要么废掉岳飞,要么留着岳飞迎回二圣。对于岳飞来说,他的选择也很简单了:要么服从,要么者反抗。

最终赵构选择了让秦桧出面干一次脏活,毕竟在皇帝眼中,一个人的冤屈,与赵家江山的相比,怎么能相提并论。


给历史点根烟


下面大致介绍一下岳飞各年龄阶段的职务情况:

二十岁时 应募从军

二十二岁 升偏校

二十五岁 初升统领,后升统制

二十九岁 任神武副军都统制

三十一岁 任江南西路、舒、蕲州制置使、神武后军统制;

三十二岁 授从二品清远军节度使,任荆湖北路、荆、襄、潭州制置

三十三岁 授镇宁、崇信军节度使,升神武后军都统制,改荆湖南、北、襄阳府路制置使

加检校少保

升荆湖北路、襄阳府路招讨使

三十四岁 升荆湖北路、京西南路宣抚副使,定国军节度使

三十五岁 加正二品太尉,升宣抚使;节制行营左护军(刘光世部队)等军。

三十七岁 加从一品开府仪同三司

三十八岁 加正一品少保

三十九岁 授枢密副使,随后被罢兵权,于当年十二月二十九日被害于狱中


历史的小学生


岳飞是中国南宋时期的抗金名将,他一生的志愿,就是收复中原故土,然后将金国人从中原大地上赶出去。只可惜岳飞一生戎马,零到头却被32枚金牌连夜召回,以莫须有的罪名除死。那么岳飞在死之前,权力究竟有多大?

岳飞死去时的官职

岳飞在临死之前的官衔是枢密副使,相当于朝廷当中的正二品,在现在来说也就是军委副主席。正二品的话专管军国机务,士兵的防御,边塞的防备,还有发动调令等等。同时岳飞还有侍卫诸班直外禁兵,招募阅试迁补屯戍赏罚之事。对岳飞的权利还是很大的。

岳飞的实力

在战火年代当中,岳飞能够带领自己手下的军队脱颖而出,并且凭借自己的能力组建军队,并为之发展壮大。这些自己闯出来的将领近似军法,他们的军队更像是自己家的军队一样,而不是官府的军队。其中最有名的极致力量,当时被称为岳家军,韩家军,张家军,刘家军,吴家军。

家军的色彩已然浓厚,但是皇帝为了当时的大局面,不得不容忍这些近似于军阀的领兵存在。在外面的敌对势力大于内部的敌对势力过程当中,皇帝还是允许了家军存在。岳飞拥有极其强大的实力,当时的岳家军又有10万兵马,湛南送全部兵力的1/4。而且这些军队的作战能力极强,但民间的声望很高。

岳飞权利带来的灾难

岳飞当时在民间的声望很高,还有就是当时岳飞带领的岳家军似乎已经成为了类似于现在类似于张学良这一类军阀的存在。所以当岳飞的权利越来越大,在朝廷当中能够有足够多的话语权,有可能还会威胁到当时皇帝赵构的皇位。所以在权衡利弊之下,岳飞终于被秦桧和赵构这两个人所陷害。

总结评价

岳飞是一个铁骨铮铮的英雄,在收复故土上一直努力不懈。打仗上面有勤勤恳恳,权力在当时已算已经做到了军队当中的顶级。但是古代有一句话叫功高震主,不管是谁立了军功之后,最后一定会被猜忌,所以也就会有杀身之祸。


品史知兴


简单一句话,宋朝三分之二兵力他一个人辖制,如果他愿意,随时可以带着部队直接哗变当皇帝……这就是为什么连发八道金牌招呼他停下来的原因。

但这位爷死脑筋,抗命不遵不说,后召他返京明知必死,但还是义无反顾去了。从这一点讲,他确实是忠臣,没有造反的想法。

实际上他和高宗关系确实很好,以至于高宗最后杀他都犯愁,实在找不到理由所以搞了一个莫须有……我个人觉得岳飞死于自己的情商太低。其实这事完全搞不到这个地步……


善良之子86


岳飞,宋朝名将,官至枢密院枢密使,一品大员,放在现在那也是省部级别了吧。

最关键是岳飞手下有10万岳家军,战斗力之强悍,连一向跋扈的金军统帅金兀术也发出了“撼山易,撼岳家军难”!

岳飞一心想要收复失地,击溃金军,迎回“二帝”,只可惜他的政治抱负是不可能得到宋高宗赵构的认可,最后被高宗赐死。



Timi187


什么权力都没有,岳飞戎马一生,从最底层的敢战士一路晋升到正一品的少保,公爵,官爵已经位极人臣,他担任过的职务很多,其中比较重要的职务如节度使,太尉,少保,开府仪同三司都是荣誉官职,是用来参照级别和工资待遇的,他实际履行职责和最有权力的职务是“神武后军(岳家军)都统制”“荆湖北路,京西南路宣抚使”,“枢密院副使”,绍兴十一年议和成功,朝廷“罢宣抚司”收诸大将兵权,岳飞担任“枢密副使”,此职务类似于后来的副总参谋长,宋朝常以文官担任枢密使,职务级别跟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丞相),参知政事(副丞相)相当。因为岳飞“妄言弃楚州防御”,被御史弹劾罢免枢密副使,被任命为“武胜定国军节度使,充万寿观使,奉朝请”,宋朝以前的节度使权力很大,算得上是一方诸侯,宋朝开始,中央收回兵权,带兵打仗的以临时任命的“招讨使”“制置使”“兵马总管”“经略使”为主,战事结束即解除职务,节度使成为虚衔,不再实际履行职责,万寿观使则是纯粹的虚职,连在哪里上班都不知道,也根本不需要上班,仅仅是一个代表级别的虚职。按现在的说法就是“免去领导职务,退居二线,享受节度使和万寿观使的级别工资和相应的福利待遇”。此时的岳飞,基本上就算得上是一个“退居二线的老干部”了,不需要管具体工作,不需要按时上班打卡,只需要每月入朝一次即可,相当于每月一次的打卡,签到,领工资。实际上岳飞自罢枢密副使后即回庐山“服余丧”,根本就没有按时到朝廷打卡签到,朝廷也没有人过问,说明他此时上不上班根本就没有人过问。至于所谓的岳家军(以前的神武后军,罢宣抚司后改为驻鄂州御前诸军),虽然岳飞安排了自己的心腹张宪跟王贵共同管理,但是岳飞对部队并没有多大的影响力,张宪自称受岳飞书信指使“欲举兵襄阳”,“为岳飞索还兵权”的举动受到岳家军上下诸将的一致抵制,并且在审理岳飞案的时候,岳家军的十二营主将有九营主将都证明岳飞的“不臣之举”,说明岳飞根本就控制不了部队。这样一个人还能有什么权力呢?


狼的影子716


岳飞死时他的权力确实很大,以至于后期皇帝赵构对岳飞警惕非常高,这也是害死岳飞最重要原因之一。

岳飞早期时候跟随赵构“赴北国商议议和”事情,从这点能看出(赵构对岳飞早期是非常信任了)。

不过后期皇帝赵构开始对岳飞失宠了,这是怎么回事呢?

假如:“岳飞能像早期一样对赵构只保护不管赵构的事情估计赵构也不会非让岳飞死”。

那么是什么原因导致让赵构非杀岳飞不可呢?


1. 岳飞过于触碰皇帝赵构内心,使得赵构对岳飞开始厌恶,单从这点看岳飞早晚都会被赵构遗弃。

“只不过岳飞早期权力并不强大”,这也是赵构对岳飞信任的一面。

如果岳飞早期权力都很大赵构后期也不会重用岳飞把兵权给了岳飞。

南宋建立后主要有四大将:“韩世忠、岳飞、刘光世、张俊”

后来权力最大这四位将军全部被罢了兵权 都没有得到重用。

这说明一种原因:“皇帝不是单单忌讳岳飞一个人而不信任所有有权力的人”。

那么岳飞权力有多大的后期以至于皇帝赵构非杀他


2. 岳飞早期时候只是宗泽手下一名将军,官职并不大所以他的权力并不大威胁不到皇帝赵构。

宗泽死后杜充继位杜帅,韩世忠、 张俊、刘光世也受到嘉奖和加官晋爵,只有岳飞还是杜充手下根本没有任何权力,皇帝刚开始对韩世忠疑心大。

杜充叛变后岳飞迎来了高升机会,不久之后凭着自己努力很快就和其他三位将军独领一面

可是后期南宋经过多次交战,金国也不想打仗想和南宋议和,赵构也有这样想法,可是朝中武将极力反对,反对者韩世忠、岳飞最强。

赵构一看想要议和恐怕很难,这些武将很有可能还会造反,经过两次武将造反赵构心理最担心这个问题?决定杀掉反对议和了。

本来想先杀韩世忠,韩世忠为人油滑一看事情不好就不敢反对,赵构有把杀心对准了岳飞。

可惜岳飞那明白自己权力太多已经让皇帝赵构担心了,还在反对议和。


谈笑历史


岳飞死时基本已经没有实权!一个掌军武将脱离了自己的军队,被调入朝廷担任枢密副使,实际上已失去军权,一个没有了军权的将军其实已经成了皇帝、文官集团的掌中物。

岳飞是如何一步步被解除实权的呢?

剪其羽翼:将岳飞手下两位重要谋士以升官名义调离。

再强的武将手下都会有重要的谋士辅助,如项羽有范增、吕布有陈宫。岳飞手下同样有两位重要谋士:朱芾、李若虚。高宗赵构以给二人升官为名调离岳飞左右,一个武将的的政治头脑瞬间就不在线了。   

“绍兴十有一年夏四月庚寅…右文殿修撰、湖北京西宣抚司参谋官朱芾充敷文阁待制;知镇江府、司农卿李若虚充秘阁修撰,知宣州。二人皆岳飞幕客也,自军中随飞赴行在,上将罢飞兵柄,故先出之。”《建炎以来系年要录》

断其根基:以奖柘皋大捷之名把岳飞等将骗入朝廷。   

柘皋大胜金军是南宋建立以来从未有过一次大胜。赵构以奖励柘皋大捷召集张俊、韩世忠、岳飞三人入朝,不会引起岳飞的猜疑!然后名升实降,给以升官,扣押在朝廷,不得回到他们势力范围。   

“上以柘皋之捷召韩世忠、张俊、岳飞并赴行在,论功行赏。时世忠、俊已至,而飞独后,桧与参知政事王次翁忧之,谋以明日率三大将置酒湖上,欲出则语直省官曰:‘姑待岳少保来,益令堂厨丰其燕具。’如此展期,以待至六七日,及是飞乃至。上即召同入对,谕旨令其与给事中兼直学士院林待聘,分草三制,是夕锁院。壬辰,武翊运功臣、太保、京东淮东宣抚处置使兼河南北诸路招讨使、节制镇江府、英国公韩世忠;安民静难功臣、少师、淮南西路宣抚使、兼河南北诸路招讨使、济国公张俊并为枢密使。少保、湖北京西路宣抚使兼河南北诸路招讨使岳飞为枢密副使。并宣押赴本院治事。”《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一百四十》

这之后就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桥段了:御史言官上疏弹劾,然后被降职再下狱,最终赐死。这种死法对于一个武将来说是悲情的更是屈辱的。从这点看出岳飞死时已无任何权力,成了南宋朝廷主和派与主降派震慑主战派的牺牲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