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匡胤晚年沒有遷都洛陽對宋朝影響大嗎?

娃兒我熱飯


極為巨大,直接影響了宋朝後續發展

趙匡胤為何要遷都洛陽,其實其他的都是次要的,最主要的就是限制其弟弟趙光義。

開封作為都城,重要性毋庸置疑,而開封府尹也就有了極為特殊的地位,在五代和宋初的時候,開封府尹幾乎就等於太子儲君的位置。

而當時的趙光義,就是開封府尹,他不單單是地位高,而且在朝中擁有極大的勢力。

假設一下,如果遷都洛陽,將極為巨大的削弱趙光義對於朝政的影響力。

那麼接下來的燭影斧聲,趙匡胤之死很可能就不會出現,而皇位很可能就會一直在太祖一脈而不會轉入太宗一脈。

這幾乎影響了所有北宋皇位的歸屬,其影響絕對是顛覆性的。


葉飄刀


宋太祖開寶九年(976年)3月,宋太祖趙匡胤來到河南洛陽出巡,洛陽不僅是趙匡胤的出生地,也是他生活多年的地方。趙匡胤回到洛陽後,心情非常愉快,甚至還從舊居的某一個角落找出了兒時的玩具石馬,欣喜之情溢於言表。當時宋朝國力鼎盛,政治清明,隨行的文武百官看到皇帝如此高興,也都非常輕鬆,盡力哄趙匡胤開心。這次西巡洛陽看上去像是君臣共歡的懷舊之旅。沒有想到,這種輕鬆的氛圍被一個炸彈般的消息打破了,趙匡胤突然宣佈他要遷都洛陽。

趙匡胤的提議遭到了大臣們的強烈反對。趙匡胤索性在洛陽住下來,拒絕回到開封都城,甚至提出一遷洛陽,冉遷長安。趙匡胤在洛陽住了兩個月,最後在趙光義的勸說下,趙匡胤才心有不甘地打消了遷都的念頭,悻悻然回到開封。

這在歷史上被稱為“遷都之議”。趙匡胤並不是出於自己對洛陽的偏好而作出的衝動決定,遷都洛陽的想法實則為深謀遠慮富有遠見的明智之舉。後世研究者認為,趙匡胤的想法沒有付諸實施,其實為宋朝留下了亡國之患,如果當時趙匡胤真的遷都洛陽,或許宋朝的歷史將會得到改寫。

自古以來,歷朝歷代的統治者選擇都城主要基於三個方面的考慮:軍事方面,建都之地要善於內外防守;經濟方面,建都之地及附近地區要經濟發達,物資運輸方便;地理方面,建都之地要處於整個國家的中心地區,或者有便利的交通線路通向全國各地。

建隆元年(960年),趙匡胤策劃陳橋兵變,奪取後周政權,建立大宋王朝,定都河南開封。趙匡胤是從後周統治者手中奪來的天下,他最初定都開封不是一種主動選擇,而是一種順勢而為的承襲。

歷史上,開封號稱“七朝古都”。就地理環境而言,歷朝歷代大多選取地勢艱險、易守難攻之地建都,很少選擇地勢平坦的開放之地建都。而開封地處中原和華北大平原的西部邊緣,一馬平川,是一個無險可守的地方。它之所以被多個朝代選作都城,關鍵在於開封地處黃河中游的南岸,黃河在這裡做放射狀,很適合開鑿運河,有四通八達之便。除此之外,由於多個朝代在此定都,開封城市規模大,商業繁榮,經濟發達,有利於“居中御遠”。

宋朝建立之初,趙匡胤為了統一天下、開疆擴土而南征北戰,戰略上以攻為主,與敵方的戰爭主要是發生在別人的地盤上,而開封便利的交通有利於趙匡胤經濟、軍事往來運輸的需要。

趙匡胤西巡洛陽的時候,宋朝已經建國十餘年,天下初定。雄才大略的趙匡胤發現了定都開封的巨大弊端,那就是開封無險可守、易攻難守,而北方的遼、契丹等政權,正虎視眈眈地看著大宋王朝,隨時可以揮師南下,威脅大宋王朝。以開封這樣一個平坦開闊之地,想要阻擋敵人的鐵騎,只能是加強防衛,以兵御險,久而久之,龐大的軍費支出必然是個巨大的消耗。趙匡胤就是提前想到了這一點,才提出了遷都洛陽的方案。

基於國家安全的考慮,趙匡胤選擇遷都洛陽是個明智之舉。從地形來看,洛陽不僅位居“天下之中”,而且“山河拱戴,形勢甲於天下”。洛陽因為有如此的地理優勢,常被很多統治者定為都城。洛陽號稱“九朝古都”,歷史上的秦朝、東漢、曹魏、西晉等王朝都曾建都於此。趙匡胤如果把都城遷到洛陽,既有利於防守,還可以省去大量軍費開支,減少百姓徭役支出,減輕國家的負擔。

可惜趙匡胤的遠見卓識沒有得到群臣的支持,當他提出遷都洛陽的決定之後,群臣以各種理由反對。有的大臣指出,洛陽城市破敗不堪,經濟凋敝,交通不便,根本不適合作為都城;有的大臣指出,開封交通方便,漕運四通八達,全閏各地的糧食和物資很容易就能運到此處,如果遷都別處,就會動搖國家根本。最終讓趙匡胤放棄遷都決定的,是趙光義提出的“安天下者在德不在險”這一理由。

據歷史記載,放棄了遷都計劃之後,宋太祖趙匡胤憂心忡忡地說:“不出百年,天下民力殫矣!”趙匡胤的這句話在此後變成了現實。

開封是北宋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城內糧食和物資的主要來源地是長江下游,漕運對於開封城的安危非常重要。因此,在整個北宋時期,運河的開挖和維護是頭等大事,動用了無數民力,老百姓徭役負擔很重。此外,為了保衛開封,宋朝還在開封建立了空前龐大的軍隊,消耗了大量財力。

果然,過了不到百年,北宋民力幾乎耗盡,龐大的軍費開支使政府和百姓都入不敷出。北宋靖康元年(1126年),金國揮戈南下,包圍開封。第二年,金兵佔領開封,北宋滅亡。


多爾袞愛新覺羅


影響不大,對於當時的局勢看,洛陽作為國都還不如開封。

趙匡胤遷都洛陽主要目的是看重洛陽的戰略地位,相比於開封洛陽曆史古都,北有太行山,王屋山高聳入雲,又有黃河天險作為天然屏障,西靠崤山、邙山,南面也有多個山脈作緩衝,可謂是三面環山加上黃河天險。而開封周圍都是平原沒有屏障,在丟失燕雲十六州以後,開封的地理位置作為都城是處於易攻難守之地,所以趙匡胤要遷都洛陽。

趙匡胤沒有遷都洛陽對於宋朝在戰略上影響是非常大的。正是因為開封沒有地理優勢,在金軍南下時很快就攻入了開封,而且宋朝在軍事上的能力本身就不強,直接導致皇帝被俘虜,北宋滅亡。

在軍事上開封沒有優勢,但是開封的位置對於宋朝經濟來說是非常重要的,作為運河邊上的城市,開封發達的漕運是洛陽所不具備的。發展經濟的一大條件就是交通要便利,宋朝繁榮的經濟背後是由複雜和龐大的漕運網絡撐起的。把開封定為都城,能夠通過漕運快速的將江南地區的物資運往開封,這是洛陽不具備的條件,將開封作為都城對於宋朝的經濟發展是有利的。

沒有遷都洛陽的影響一定是有的,如果遷都洛陽對於宋朝的經濟是影響很大的,宋朝的經濟將不會那麼繁榮,可能北宋沒有到金軍南下由於經濟的問題就會崩潰,其次宋朝實行的重文抑武的國策,即便是因為洛陽戰略位置上有優勢,被金國或者蒙古所滅還是不可避免的。


不羈de汪


都城為天下之樞,系天下之重,干係甚大,可以說是立國之本,定都在哪裡當然對一國有重大影響。明朝若不遷都北京,天子守國門,置重兵於九邊,到了明中後期國力和軍力下降,那北方是什麼狀況?想到此我不寒而慄,說不定又是個南北朝。而宋如果由易攻難守的開封遷都易守難攻的洛陽,牽一髮而動全身,國家的軍事戰略形勢立變,起碼北宋就不會亡得那麼快,那麼慘。

我們來看看趙匡胤遷都洛陽計劃擱淺始末。

大宋開寶九年(公元976年)趙匡胤帶眾臣遊洛陽,考慮到開封"形勢渙散,防維為難",趙匡胤突然提出了遷都洛陽,遭到了群臣強烈反對,以為他是一時心血來潮。惹了一肚子氣的趙匡胤是滿心不悅,犯了倔脾氣,乾脆就在洛陽住下了,這一住就是兩個月,怎麼勸都拒絕返回開封,期間還提出一遷洛陽,再遷長安。最後,還是他弟弟趙光義出面勸解說:安邦在德不在險,表面上說服了趙匡胤,遷都計劃不得不擱淺。

戰國時期魏國國都大粱就是在現在河南省開封市一帶。魏惠王六年(公元前364年),魏國將國都從山西安邑遷至儀邑(今開封市城內外西北一帶),改稱大梁。這是今開封城創立之始。當時魏惠王遷都於此也是看中此地之“利”,地處平原,交通便利,錦繡之地,離中原更近,方便稱霸。魏人的遷都對魏國無疑有重大戰略影響,大梁的繁華正如所願,但魏國正是從這裡走向頂峰而後迅速淪落。而宋朝大臣們反對遷都的理由和魏惠王遷都於此的理由幾乎是一樣的:因為汴梁之“利”,汴梁的繁華似錦,以及自己的切身利益。有時不得不承認真理掌握在少數人手裡,趙匡胤雖是黃袍加身而有天下,但充分具備開國之君的氣度與才具,是一代聖雄之主,氣質有與漢高祖相似之處,但比漢高祖才具充足。趙匡胤是真正立足於國家長遠而力圖遷都洛陽,而群臣們則只看到了近利。

趙匡胤的遷都計劃招致諸多勳貴朝臣的極力反對,主要有如下理由:首先是洛陽已殘破,規模小,基礎設施不足以支撐立都;其次是,開封一馬平川又臨河,交通便利,漕運發達,無論從保障京城糧食物資供應還是出行等各方面,洛陽都不如開封;遷都動搖國本,勞民傷財等等。

除了上面所說大道理,其實還牽涉到利益關係,利益才是根本。唐後五代十國有四代是定都於汴梁,宋取代後周算是和平過渡,並沒歷經戰爭破壞,各階層重新洗牌,上層勳貴多為前朝故舊,已在汴梁落地生根,如果遷都等於要連根拔起一次,所以反對遷都是自然而然的,再者汴梁的繁華舒適哪是殘破的洛陽能比的。而皇弟趙光義則是擔任了開封府尹十幾年,苦心經營下,在開封坐擁了極大的勢力,很多文臣武將被趙光義網羅成了自己的親信。就在遷都擱置五個月後,趙匡胤暴斃於汴梁,趙光義繼位,留下了燭影斧聲的千古疑團。

洛陽為古都,山川形勝,又居天下之中,也是趙匡胤故鄉,他決定遷都洛陽並不是戀鄉,而是經過深思熟慮的。後世的史家們認為,趙匡胤的遷都沒有成功,留下了亡國隱患,如果在當時能夠順利遷都洛陽,北宋可能就不會滅亡的那麼快。

趙匡胤在洛陽巡視的時候,大宋就已經開國十多年了,趙匡胤已明白了開封的弊端。汴梁地處華北平原中心的黃河邊,四周一馬平川,無險可守、易攻難守,而北方屏障幽雲十六州在強大的正虎視眈眈地盯著大宋的遼國手上,隨時可能揮師南下,直抵汴梁城下,直接而嚴重的威脅著北宋安危。北宋後期正是出於這種恐懼而傾向於求和納貢自保,沒有一戰的勇氣。

出於對國家安危的考慮,趙匡胤提出遷都洛陽,洛陽位居“天下之中”,“山河拱戴,形勢甲於天下”,外有有大山雄關,內有洛水等,易守難攻。國都為天下之本,其安危是牽一髮而動全身,日後的靖康之恥充分說明這一點。國都安則天下安,北宋的心理狀態和戰略選擇肯定會不一樣。

還有一點,汴梁不單不好防守也不利救援。以北宋的步兵是無法與騎兵野戰的,只能立足於城防。而汴梁被圍後,天下勤王之師不得不在廣闊的華北平原與騎兵決戰,這是沒有勝算的。而洛陽有四固之險,有地利可以利用,可阻敵也可斷敵圍敵。

趙匡胤曾對趙光義說道:“我要把都城西遷,沒有別的目的,就是想憑藉山川地形的優勢,來裁撤一部分軍隊,按周朝、漢朝的模式治理天下。”遷都失敗之後,趙匡胤憂心忡忡:“不出百年,天下民力殫矣!”而正如他所料,北宋積貧積弱,民富而國貧。

洛陽易守難攻,遷都有助解決冗兵問題。開封是無險可守的四戰之地,要保證都城安全必須大量囤積兵力,這必然會出現“冗兵”,“冗兵”增加財政負擔,使國力大受消耗,再者冗必生弊,兵在於精不在於多。相反洛陽坐擁山川之險,易守難攻,遷都洛陽能有效解決因冗兵導致的國力耗空與軍隊戰鬥力低下問題。

而趙光義說服趙匡胤的“安天下在德不在險”看似有道理,但經不起推敲,這裡的安天下主要是指對內,以德居天下,當然能江山穩固,但還有對外的問題,而北宋是外部威脅才是致命的,這不是德能解決的問題,德能安民但不可殺敵。趙光義這句話也有地利不如人和的意思,人和是會喪失的,後代總會失德,失去人和是必然的,這時就要依靠地利了,地利是勝於天時的,即使遼金強於我們,有地利可以依靠就不會任人宰割。靖康之恥是古今之未有之恥,正因為有靖康之恥,崖山之悲不可避免,幾無中華矣。





雁77


經過數十年戎馬苦戰,宋太祖趙匡胤終於統一了中原以及整個南方,建立大宋朝,定都河南開封,實現了自晚唐以來200 多年間,中原王朝最接近於大一統的局面 。

自古統治者選擇都城條件往往比較嚴苛,多選龍盤虎踞、山河四塞、有險可守的形勝之地,而北宋都城開封則略有不同。從經濟上來說,開封居“天下之要會”

,汴水河渠連接江淮等地,經濟富庶;從地理上來說,它處在四通八達的“天下之衝”,交通方便、經濟富庶,有利於“居中御遠”;但是從軍事上來說,它無險可守,難以御外,必須常駐數十萬大軍以代替山河之險。

為了解決開封作為都城存在的弊端,趙匡胤曾提出將國都暫時遷移到地理位置上更安全可靠的洛陽做為過渡,最終的目的是把國都遷移到能居高臨下俯瞰天下的關中長安

,以便於:“吾欲西遷,據山河之勝,以去冗兵,循周漢故事,以安天下也。”但是由於遷都之事茲事體大,先後遭到了群臣和其弟趙光義極力反對,以致於遷都計劃流產,並對宋朝的發展產生極大影響。

遷都之議

開寶(976年)九月三月,趙匡胤以“郊祀”為名,率領文武群臣前往洛陽,並突然提出了遷都洛陽之事。

“開寶九年,辛巳,上至西京。見洛陽宮室壯麗,甚悅……上生於洛陽,樂其土風,嘗有遷都之意。”——《續資治通鑑長編》

皇帝一發話,非但沒有人響應,反而遭到了群臣的反對,滿心不悅的宋太祖也犯起了倔脾氣,索性在洛陽一住兩個月,拒絕返回開封。

“上不從,既畢祀事,尚欲留居之,群臣莫敢諫”——《資治通鑑》

最後,還是在宋太祖的弟弟,晉王趙光義,也就是後來的宋太宗“在德不在險””的勸誡下,宋太宗才被迫放棄,這就是宋代有名的遷都之議。

武將出身的宋太宗所提出的遷都並非只是心虛來潮而是在綜合考慮當前局勢和宋朝軍隊現狀情況下,作出的重要決定。

  • 一方面在消滅割據政權的過程中,趙匡胤已經深刻的感受到來自北方遊牧政權的威脅,終將成為北宋的心腹大患,
  • 另一方面開封無險可守,必須常駐數十萬大軍以代替山河之險,導致宋朝“冗兵”問題日益嚴重,相比之下洛陽“河山拱戴,形勢甲於天下”,如果將都城遷到洛陽,則可以依靠洛陽有利地理條件,改革軍隊,解決“冗兵”問題,從而實現北宋的富強。

顯然群臣和趙光義並沒有把這一點考慮到,以致於趙匡胤發出“

晉王之言固善,今姑從之。不出百年,天下民力殫矣”的嘆息。

拒絕遷都之由

那麼為什麼群臣和趙匡義一定要阻止遷都,他們又有何私心吶?簡單來說,阻攔遷都的原因大概有三條:

第一:洛陽凋敝軍食不充

趙匡胤流露出遷都的意思後,

首先站出來表示反對的是起居郎李符:

“帝生於洛陽,樂其土風,嘗有遷都之意。始議西幸,起居郎李符陳八難,帝不從。”

李符說洛陽不適合做國都,並列舉了八條難處,是哪八難呢?

“符上書陳八難曰:“京邑凋弊,一也;宮闕不備,二也;郊廟未修,三也;百司不具,四也;畿內民困,五也;軍食不充,六也;壁壘未設,七也;千乘萬騎盛暑扈行,八也。”

李符反對的原因很簡單,洛陽自唐末以來的長期戰亂已經凋零,要重啟為國都需要花費大量的錢財,要修宮殿,要遷移富戶、百姓,重新分配土地,最重要的是要重修四周的關隘,這個花費是建國沒多久的宋朝暫時負擔不起的。

第二:開封漕運四通八達

李符的建議被駁斥後,都指揮使李懷忠又站出來,以物質運送不便為由反對遷都:

“東京有汴渠之漕,歲致江、淮米數百萬斛,都下兵數十萬人鹹仰給焉。陛下居此,將安取之?且府庫重兵,皆在大梁,根本安固已久,不可動搖。”帝亦弗從。

就當時形勢而言,李懷忠這一番話的理由是很充足的,自後梁建都開封以來,幾代統治者便不斷開挖運河,以通漕運。到了宋代,基本形成以開封為中心的運河系統。使開封便於取得全國各地的糧食和物資,解決首都開封數十萬禁軍和百萬居民的糧食和物資供給問題。這在當時是建都長安或洛陽都無法辦到的。

江南之粟由江入淮,經汴水入京;陝西之粟由三門峽附近轉黃河,入汴水達京;陝西之粟由三門峽附近轉黃河,入汴水達京;陝蔡之粟由惠民河轉蔡河,入汴水達京;京東之粟由齊魯地區入五丈河達京。

反對遷都理由之三:安邦“在德不在險”

群臣的意見趙匡胤可以不聽,可晉王趙光義的意見趙匡胤卻不得不聽,因趙光義是他的皇位繼承人。當趙匡胤把遷都洛陽和長安利在有險可守的想法告訴趙光義時,趙光義說“在德不在險。”

晉王又從容言遷都非便,帝曰:“遷河南未已,久當遷長安。”王叩頭切諫,帝曰:“吾將西遷者,非它,欲據山河之險而去冗兵,循周、漢故事以安天下也。”王又言“在德不在險”,帝不答。王出,帝顧左右曰:“晉王之言固善,然不出百年,天下民力殫矣!”——《資治通鑑》

趙光義通過引用吳起與魏武侯討論地理因素和政治因素對國家安全哪一方面更重要的問題,勸誡到決定國家興衰的根本因素是政治因素,而非地理因素,上古時代三苗氏德義不修、夏桀修政不仁、殷紂修政不德,雖有險固的河山,也不能挽救其覆亡的命運。眼看晉王和群臣都持反對意見,趙匡胤只好放棄了遷都的計劃。 可惜正是這一次的不堅持,導致北宋“不出百年,天下民力殫矣”空前龐大的軍隊消耗了大宋十分之九的財力,卻仍無力阻擋外敵的入侵。汴梁最終在靖康二年(1127年)被金軍攻陷,北宋滅亡。

如果遷都成功,歷史必將不同

如果宋初真的將國都遷至洛陽,北宋真的能免於受困於北方邊患和兩次亡於外族的悲慘命運嗎?如果當初:

1、遷都到洛陽:從地形來說,洛陽西有函谷關,東有虎牢關,既可以阻擋西北方的敵人,又可以阻攔南下的遼國鐵騎;

擁有足有的緩衝關隘組織防禦,就防守難易度上來講,遠強於汴京。從財政來說,擁有足夠險要的關隘,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緩解冗兵,節省下大量的軍費。

以王安石變法時期為例,國都附近數十萬的軍隊,“衣食天子”、“不耕而食”,每年消耗的物質和費用讓朝廷已無法承受。

2、遷都到長安:意味著整個北宋的戰略核心向西北方向轉移,

以關中為根基,西北地區的重要性就會大大提高。那麼當後來建立西夏的李繼遷、李元昊作亂時,北宋官方的態度就不會是採取綏靖政策了,而是堅決鎮壓。如若沒有了西夏的掣肘,西北地區的養馬地為北宋所得,北宋也能組織起強大的騎兵部隊,有了騎兵部隊帶來的底氣,在對待遼國時也不會一味妥協、忍讓,不說提前收復燕雲十六州吧,至少不用提心吊膽的天天擔心人家打過來。

3、遠離士族和豪強勢力:北宋是繼承的後周的江山社稷,連著國都也一起繼承了下來,加之五代時期時期的積累,汴京周圍的士族和豪強多如牛毛,且關係盤根錯節。而趙光義又長時間的擔任京兆尹,顯然將汴京視為自己的老巢。如果把國都遷到陌生的洛陽,不僅能夠降低士族和豪強對於國家的影響力,使之權力、財富地位下降,皇位繼承者趙匡義多年來的苦心經營也會付之東流。這樣一來,皇位的傳承或許也要正常的多。

結語:

可惜沒有如果當初。當然比起未遷都,范仲淹改革的中止、王安石變法的失敗、對西夏戰爭的反覆等才是北宋國斷送的主要原因,但是即使滿朝崇文厭武,有個好國都,至少能避免“靖康之恥”這個最大的恥辱吧?


歷史系老阿姨


其實遷都與不遷都對北宋的影響都是巨大的,趙匡胤晚年已經覺察到建都開封的弊端,但是最終卻沒有遷都。我們不妨來分析一下,為什麼他不遷都呢?阻力又在哪呢?

其一:北宋的江山源自於後周的禪讓,趙匡胤本是武將出身,江山的得來不僅是身邊武將們的支持,朝中文官如果不配合,他的江山怎麼能坐得穩呢?所以建國之初,趙匡胤不可能有較大的動作,政策上以平復人心為主,也就沿襲舊制同樣建都於開封。趙匡胤晚年時期同樣把遷都提上日程,但是遭到了朝臣的廣泛反對,其中領頭的就屬趙光義了。遷都對他來說影響最大,趙光義在開封經營多年,他肯定不願損失自己的利益。直到後來趙光義即位,這件事也就擱淺了。

其二:北宋初年天下並沒有實現統一,其中北方的北漢佔據著現山西境內。東北及現北京地區在遼國統治之下。西北還有定難軍勢力。東南還有南唐、吳越、南漢等政權。這些勢力的存在就構成了對北宋王朝的威脅。大家從地圖上就可以看出,開封的位置正好處於北宋版圖的中心,距離這些政權也是基本處於中心地帶。這種做法我看來不僅方便軍隊的調動,同時也給首都地區留出足夠大的戰略緩衝地帶。在這個時候,建都開封是明智的選擇。


其三:隨著天下統一,在戰爭時期逐步積累的經濟基礎也逐漸以開封為中心運作,從水路圖可以看出,北宋發達的運河網絡,匯聚開封。這座城市已經成為了這個國家經濟的中心。如果擅自遷都,帶來的經濟衝擊也是巨大的。

最後我們總結一下,趙匡胤未能完成遷都,共有這幾點原因。1、平衡過渡政權;2、戰時需要;3、經濟代價。這其中最大的阻力莫過於政權的平衡過渡了。北宋相對於其他政權,並沒有發生太大的流血衝突。在後周為官的眾臣同樣服務於新王朝,趙匡胤憑藉自己的力量無法抗衡這些士族團體。遷都的擱淺也為後世帶來了巨大的影響,開封地處平原,無險可守,這也為後來的“靖康之恥”埋下了隱患。

以史為鑑,以古悟今。我是燊旭,歡迎評論點贊!


燊旭


趙匡胤晚年執意遷都洛陽的原因有以下幾點:1.開封城地處中原,四周無險可守且城市規模巨大,守軍幾乎無法依靠守住如此長的城牆,五代時期石敬瑭三襲汴州的教訓就是證明。2.崤函帝宅之地雖然無法再用,但洛陽緊臨潼關,可以通過打通絲綢之路的同時可以虎視河套的戰略方向,開闢第二戰場進攻北漢,太原晉陽一旦到手則可以直取大同,進而與魏博駐軍兩路夾擊,收復燕雲十六州。3.這一點也是最重要的一點,趙光義在開封擔任官職是開封府尹,北宋時期一個不成文的規矩就是開封府尹就是儲君,且趙光義在配合哥哥奪取天下的過程中立有大功,在開封人脈極廣,根基太深。趙匡胤擔心自己的太子無法順利即位,想要遷都洛陽,另起爐灶,避開趙光義,但因趙光義千方百計的阻攔無奈未能成行,可惜可惜。綜上三點來看,趙匡胤晚年未能遷都洛陽對於北宋的國運造成了非常大的影響。一是在杯酒釋兵權後,軍界再無力量阻擋趙光義奪權。二是在面對金國進攻的時候根本無法守住汴州,導致北宋的滅亡。三是沒有遷都洛陽也從側面給力李元昊發展的機會和空間,黨向的崛起使得北宋兩面作戰。四是為西夏的建國給力蒙古人機會,就是後來蒙古人在滅掉西夏後通過西夏借道土蕃進攻大理進佔雲南,開闢第二戰場後直插南宋大後方,導致南宋滅亡埋下了禍根。


不是好餅是好餅


趙匡胤是有遷都洛陽計劃,由於趙光義阻止等等多方面原因沒有遷都洛陽,這對宋朝影響很大。

1、首都是國家的象徵,尤其古代應該藉助山川之險,設置在易守難攻之處。宋朝把首都定在開封,宋太宗趙光義計劃收復燕雲十六州沒有成功,使開封處於無險可守之處。開封處於廣闊的平原地區,遊牧民族一旦舉兵南下,開封容易處於兵鋒所向的險境地步。

2、開封地處中原四戰之地,如果是進攻型王朝定為首都還有心可原,防守型王朝定為首都是非常被動的,缺乏一定的安全感。北宋王朝也是如此。

洛陽四周雄關林立,是易守難攻的地方。洛陽城依靠黃河,距離長江也不遠,可以得到水利的優勢,同時河運帶來的物流、交通上的便利也非常可觀。 洛陽城附近的土地也非常肥沃,可謂是旱澇保收,農業非常發達。

3、北宋實行重文輕武的國策,導致軍隊戰鬥力不強,長期處於防禦地位。沒有天險可守的開封汴梁城,需要龐大的軍隊駐紮在都城的周圍,拱衛京畿的安全。北宋的一百多年,朝廷為了養活自己數量龐大的職業軍隊,持續花費著越來越多的錢。也因此,北宋雖然經濟極其發達,卻不免落得一個積貧積弱的名聲。

4、北宋末年徽欽二聖時期,如果守都是洛陽,就不一定像開封那麼快失手,導致北宋滅亡。而且定都洛陽,觀天下局勢危機,還可以撤往長安,又會增加安全係數。

5、北宋為定都問題始終在探討爭論,許多有識之士提出很多中肯建議,但是終究由於一些原因,定都開封直致滅亡沒有遷都。


大白白野


我認為趙匡胤晚年沒有遷都,影響不大。因為遷都在當時的天下形式來說是大問題。

先說為什麼有遷都洛陽的打算:帝都開封四周都是平原,無天險可守,北邊就只有黃河算是一道不大的屏障。遼國遊牧民族盛行騎兵,宋朝多步兵,以此必然屯集重兵與周圍以防遼突破防線,兵臨城下。這樣會造成巨大的軍費開支。這是地理環境造成的。而洛陽為歷史文化名城,為四塞之地,群山環繞,極大減輕防守的壓力。另一方面就是趙匡胤出生於洛陽,有衣錦還鄉得目的。

不遷都也有不遷都的好處。洛陽固然容易防守,但是唐朝後期和五代之亂,使得洛陽城破損嚴重,只有後唐在此建都。長年沒有建設,河道堵塞,遷都必然會花費大量時間錢財人力物力,勞民傷財。當時天下沒有統一,周邊割據勢力龐大,外部遼國虎視眈眈的。遷都必然傷筋動骨。而開封沒有山河之險不利於防守,其他的都是都城模樣,水路發達,之前的後梁後晉後漢後周都在定都,十分繁華。

同時朝臣反對者眾多,趙光義一句話打消了他遷都年頭的:形勝固難憑,在德不在險。最後北宋滅亡和定都開封關係不大,他的繼任們多次加固開封城的城防,開封城已經是北方最堅固的軍事堡壘了,金兵兩次都沒攻破外城,宋欽宗鬼事神差輕信他人,主動出城迎敵,致使外城丟失,在兩道內城未失的情況下投降。在此過程中周邊幾倍十幾倍軍隊愣是不敢進攻,畏敵如虎。

所以說來,不遷都影響不大的。只不過是耗費一些兵力錢財。關鍵在於王朝滅亡前固有的疾病罷了。


披堅執銳K


北宋建國時,定都開封,改名東京。不久趙匡胤就感覺到開封周邊平闊,沒有縱深,無險可守,將來若爆發戰事,將會使都城陷入被動。因此,他有了遷都的打算。

就在開寶九年的四月,趙匡胤在鞏義祭拜了自己父親後,說出了這個秘密:“朕意已決,遷都洛陽城。太祖之弟晉王趙光義從容說道:“遷都未便,國家之守,在德不在險。”實際上,趙光義所說的“德”是他已經收買了開封府的大小官員,成立自己的一套班子。如果趙匡胤執意遷都,那他所有的心血都付之一炬,胎死腹中。

可以說洛陽之地,距離最近,且周邊易守難攻,為遷都首選。

但是,終歸這個決定腹死胎中,多年後,君臣後悔都來不及了。

北宋末期,金兵圍城,此刻洛陽的重要性便能顯現出來。如果,當初趙光義在北伐失利後,能夠迅速遷都洛陽,或許將會有不一樣的結果。因為,西軍精銳距離洛陽距離較近,易短時間內增援。其次,西軍精銳擅長山地作戰,與金兵作戰時,發揮總要比在開封平原要強得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