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事移民造就运河名城


军事移民造就运河名城

夕阳的余晖,洒过波光粼粼的京杭大运河,温暖地包围着淮安古城。

600多年前,从苏州阊门出发的江南移民们,由京杭大运河来到淮安府,开发了大片肥沃的荒野。同时,数以万计的军人也来到淮安驻防屯垦,世世代代镇守着江淮门户。

卫所军人和江南移民的后裔们,共同造就了这座和苏州、杭州、扬州齐名的运河名城的数百年辉煌。

一府三卫镇守江淮门户

“在明代移民史上,淮安是一个很独特的地方。 ”

淮安文史学者、吴承恩研究专家刘怀玉先生介绍,在明朝,淮安城不仅是大批江南移民的集散地,更是卫所密集的军事重镇,来自四面八方的官兵,成为移民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谈及淮安的军事移民,我们首先要弄清明朝地方驻军的建制——卫和所,以及卫籍制度。

如今,在中国版图上,还有三个地方经常被称为“卫”:天津卫、威海卫和金山卫。《辞海》对“卫所”的解释是:“明初在京师和各要害地方皆设卫所,屯驻军队。数府划为一个防区设卫,下设千户所和百户所。大抵五千六百人称卫,一千一百二十人称千户所,一百二十人称百户所。其军官,卫称指挥使,所称千户、百户,各卫所分属于各省的都指挥司(都司),统由中央的五军都督府分别管辖。 ”而明朝政府为了保证军队有充足的兵员和粮饷,实行了“卫籍”制度——卫所的驻军,世袭为军,大部分屯田,小部分驻防,军饷的大部分由屯田收入自给。“通常,几个府才设一个卫,但明初淮安府境内有四个卫:淮安卫、大河卫和邳州卫,常驻军两三万人,”刘怀玉说,其中淮安卫和大河卫,驻地就在淮安府城山阳县(今淮安市淮安区),而宽河卫和邳州卫,后来则调防到辽东和邳州。

为什么明朝政府要在淮安府境内部署规模如此庞大的部队?这是淮安重要的战略、交通地位所决定的。

淮安(今淮安区)古称淮阴,因地处淮河南岸而得名,而淮河以南、长江以北地区的战略意义非比寻常,它是江南半壁的最后缓冲地带,因此,北宋灭亡后,抗金名将韩世忠、梁红玉夫妇才死守淮安,为康王赵构在江南重新建立大宋政权赢得了空间和时间,后来,宋金两国便以淮河为界。

对于一统天下的大明王朝而言,淮安有着更为重要的意义:交通、经济动脉——大运河的管理中枢、漕运总督衙门驻地。《重修山阳县志》载:“凡湖广、江西、浙江、江南之粮船,衔尾而至山阳,经漕督盘查,以次出运河,虽山东、河南粮船不经此地,亦遥禀戒约。故漕政通乎七省,而山阳实属咽喉要地也。 ”当时,千万艘粮船衔尾而至淮安入淮北上,粮船卸载之后,再从河下装满盐运往南方各地,淮安成为漕运、盐运集散地。

因此,淮安两卫都直属中央(南京)的中军都督府,和一般卫指挥司不同,品级较高;此外,两卫还肩负着漕运的任务。

据记载,淮安卫辖6个千户所,总人数近7000人,实有军丁3301名,守城操练官兵828名,岁造式样军器6040件,屯田717顷90亩,年税粮10550石,拥有漕船223艘,年运漕粮7万石。大河卫辖8个千户所,人数近万人,实有军丁5000人,守城操练官兵1531人,岁造式样军器6400件,屯田969顷,年税粮14694石,拥有漕船336艘,年运漕粮10万余石。两卫都设造船厂、军械局、教场及卫学等。

从北宋末年开始,经过200多年的断断续续的战争和自然灾害,到元末明初时,淮安城仅存“槐树李、梅花刘、麦盒王、节孝徐”等七户人家。明朝两卫建立后,大量的军人及其家属的迁入,使得淮安城迅速恢复了生机,他们和江南移民一起,对淮安经济文化的繁荣作出了极大的贡献。清朝初年,彼德·冯霍姆率领荷兰使团经过淮安,在旅行日志中称该城是中华帝国的第八大都市。

文武全才状元领兵抗倭

卫籍移民,构成了淮安府城人口的主体,许多人后来成了当地的望族,名人辈出。“淮安卫之周姓多勋爵,邱氏多闻人,大河卫之阮氏多达官(清朝杨庆之《书济堂先生文集后》)。 ”

在淮安府的卫籍居民中,最著名的是明朝状元沈坤。

沈坤,字伯生,一字伯载,号十洲,大河卫人,祖籍苏州府昆山县。明正德二年(1507),沈坤生于淮安新城一个半军半商的家庭。他天资聪颖,经史子乐、诸子百家无所不读,在诸生中出类拔萃。

沈坤和当时淮安的另一位大才子——《西游记》的作者吴承恩为莫逆之交。据说为了沈坤能够集中精力安心读书,沈坤的父亲沈炜让他一个人在新城南门一个宅子里钻研学问,不许与外人随便来往,但只有吴承恩可以例外,只要吴承恩一到,沈炜就亲自到门口去迎接。因为吴承恩是他们家的邻居,年龄比沈坤大一岁,但肚子里的学问却很渊博。他与沈坤从小就是同学,后来他俩又一同进县学、府学,并“互拜其父母”,他是沈坤的良师益友。

嘉靖十年(1531),沈坤不负家人期望,刚二十五岁便考中了举人。嘉靖二十年辛丑科(1541),三十五岁的沈坤考中了状元。这是轰动全淮安的一件大事。因为自有科举制度以来,淮安人中状元这还是头一次。沈坤原籍昆山县的文人们,也把他中状元的事迹写进《昆山县志》,引为荣耀。

沈坤与明崇祯四年 (1631)辛未科探花夏曰瑚、乾隆五十四年(1789)己酉科榜眼汪廷珍,被里人称为“河下三鼎甲”——一个镇上先后出现状元、榜眼、探花,这在中国历史上是极为罕见的。

嘉靖年间,奸佞当道,沈坤为人耿直,不愿折腰事权贵,致使不被重用,长期任翰林院修撰,后改任南京国子监祭酒。嘉靖三十六年,沈坤因母亡回家守孝。

当时,正值倭寇猖狂劫掠中国沿海地区,淮安是沿海重镇,其所属盐城、庙湾(今阜宁县城)都是海防前线。淮安又是漕运要道,因而成为倭寇骚扰的重要目标。每遇东南风,倭寇即飘洋而来,由庙湾窜犯淮安,奸淫杀戮,淮安人民受尽了苦难。而当时淮安、大河两个卫的兵力共一万三千余人,抵御这些小股倭寇,应该说是绰绰有余的。但因为政治腐败,又缺少应有的训练,这些部队战斗力极差,临阵一触即溃。淮安人民非常失望,希望能有一位英雄率领一支神兵来救国安民。

国家兴亡,匹夫有责,沈坤葬了父母以后,就变卖了全部家产,树起抗倭大旗。他招募了一千多名青壮年,亲自组织训练成一支英勇善战的抗倭乡兵,百姓称为“状元兵”。这比戚继光组建戚家军要早一年多时间。在沈坤的训导下,“状元兵”纪律严明,雷厉风行,英勇善战,打了许多大胜仗。

同治《山阳县志》卷二十一记载:(嘉靖三十六年初),“倭数千人自日照流劫至淮安,时邑人沈坤方家居,散赀募乡兵千余屯城外。倭纵火焚烧,官兵且却。坤率兵力战,身犯矢石,射中其酋,倭始退。 ”《江南通志》在这条记载后还说:乡兵乘胜追击,“城上望之,呼曰‘状元兵!’未几,倭以二十二船从泗而下,焚掠尤惨。坤极力会战。 ”嘉靖三十八年四月,倭寇由吴淞流窜南通狼山,北犯山阳马逻,直至郡城东之樱桃园,惨杀军民无算。内有一酋,“身长九尺,头大如瓮,手挥双刀,骁勇异常”,官兵大河卫萧指挥、苏千户与之作战,皆败死阵前。后来状元兵增援上来,终于打退倭寇。其中有一支倭寇向淮安城西逃走,沈坤率状元兵紧追不放,一直追到金牛墩,终于将这股倭寇消灭。倭寇退据庙湾,复又向淮安窜犯,淮安全城官兵、百姓都非常恐慌,所有城门都日夜关闭。沈坤和官军联合,在倭寇来犯的必经之地姚家荡布下口袋阵。四月十九,倭寇果进入姚家荡伏击圈,从寅时战到申、酉时,斩杀倭寇四百七十八人。倭寇退到姚庄,明军纵火焚庄,又杀贼二百七十余人。倭寇又逃往陈庄,复追赶斩杀七十四人,余倭退守庙湾而去。明军水陆并进合围作战,终于在五月廿四日夜全歼余倭,北方倭寇从此平定下来了。

抗倭胜利以后,沈坤将姚家荡战场的倭寇尸体集中埋葬,上面筑起高墩,名之为“埋倭山”。

嘉靖三十八年春天,淮安的另一个才子丁士美也考中了状元,这是淮安历史上的第二个状元。当时有一首童谣,叫做“新状元入朝,旧状元入牢。 ”新状元是丁士美,旧状元难道就是沈坤?

抗倭结束后,为了表彰沈坤的功绩,嘉靖三十八年十二月十五日,皇帝下达圣旨,任命沈坤为北京国子监祭酒。但是,沈坤还未及赴任,就吃了一场冤枉官司,被逮入诏狱,果应了童谣的预言。

沈坤组织状元兵抗倭,曾以军法惩治过几个不守军纪、打仗后退的乡兵,这几个乡兵一直心怀不满,暗地里散布流言蜚语,诽谤状元兵,攻击沈坤。此事被与沈坤不和的言官胡应嘉利用,借以弹劾沈坤。

监察御史林润接到弹劾沈坤的材料后,立即派人到淮安来复查。当时淮安府知府范槚也与沈坤有很大的矛盾,立即搜集了很多“莫须有”的旁证交给了林御史。林润得到范槚的“旁证”,立即上本弹劾沈坤,皇帝立即下令将沈坤逮捕,下诏狱听勘。沈坤入狱以后,又气又急,不久就生了病,因为受不了狱中的虐待,于嘉靖三十九年(1560)年三月十二日死于狱中,终年五十四岁。

淮安人民为了铭记这位保家卫国的状元郎,在他的老家河下镇竹巷建了一座“状元楼”,门口的对联写道“倚马成文,上马杀贼;国子师表,天子门生。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