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6 大嗓門陳諤:一個被活埋7天不死的明朝官員

大嗓門陳諤:一個被活埋7天不死的明朝官員

陳諤,字克忠,廣東番禺人,生卒年不詳,永樂六年(公元1408年)經由鄉里推薦進入太學,兩年後被朝廷任命為刑科給事中。

《明史》記載:陳諤是個天生的大嗓門,上朝奏事,“大聲如鍾”,令人聽了非常刺耳。

明成祖給陳諤起了個外號,喚作“大聲秀才”。

有一次,陳諤因為諫言,違背了皇帝的心意。

明成祖大怒,詔令“坎瘞[yì埋]奉天門,露其首。七日不死,赦免後復職。”

明成祖命人將陳諤埋在奉天門前,只露出腦袋,不給飯吃,也不給水喝。

陳諤對活埋他的人說:“我今天晚上可要被大甕害死了!”那人問:“你說這話是啥意思啊?”

陳諤嘆了一口氣說:“你連這個都不知道?朝廷活埋人要用大甕,這樣人才死得快一些。”

那人果然找來一口大甕來活埋陳諤,因為有了大甕,陳諤得以屈伸身體歇息,才沒有被折騰死。

七天後,陳諤大難不死,被明成祖赦免,官復原職,不久升任吏科給事中。

過了一段時間,陳諤再次忤逆皇帝,被罰去修築象房。

陳諤是個清廉的官員,沒有錢去僱人幹活,每天都親力親為,做粗糙的體力勞動。

一天,明成祖駕臨象房,發現一個人幹活很賣力,就問此人是誰。

陳諤匍匐前行,向皇帝報上姓名,說明緣由。明成祖憐憫陳諤,再次赦免他並官復原職。

大嗓門陳諤:一個被活埋7天不死的明朝官員

明成祖

陳諤任職順天府尹期間,政令嚴明,執法嚴苛,執政大臣害怕他,就把他派到地方,出任湖廣按察使,任內清正廉明,沒有冤獄,前任留下未完工的工程,陳諤進行重新規劃,在沒有耗費民力的情況下完成了施工。

後轉任山西按察使,因受他人牽連丟官。

明仁宗在位時期,對陳諤事蹟有所耳聞,曾對左右大臣說:“大聲官人何在?此人宜為輔導,使人得易聞過。”

陳諤因此被赦免,後因性情耿直得罪了楚王,被貶為海鹽知縣。

不久遷為荊王府的長史,遭到荊王朱瞻堈[gāng]等王府人的厭惡。陳諤忠於朝廷,不負皇帝重託,多次勸諫荊王,提出有裨益的諫言,被明仁宗賜予“忠良鯁直”稱號。

明宣宗在位時,陳諤改任鎮江同知,退休後病逝於家鄉,享年六十七歲。

大嗓門陳諤:一個被活埋7天不死的明朝官員

陳諤書法

陳諤留有詩作《萬空歌》,至今仍被人們廣為傳頌,警示世人不要貪戀身外之物——“天也空,地也空,人生渺渺在其中;日也空,月也空,東昇西墜為誰功?金也空,銀也空,死後何曾在手中?妻也空,子也空,黃泉路上不相逢!權也空,名也空,轉眼荒郊土一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