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6 “和氏璧”的聯想

藏友在外地覓得古玉璧一方,邀同道於週末前去賞玩。但見此璧色如草綠,溫潤平滑。席間不少人贊說“好玉”,也有人說此玉有異,似為山東“萊陽石”。一時議論紛紛,爭執不下,這使我想起春秋“和氏璧”的故事。

“和氏璧”的聯想 “和氏璧”是一則楚人卞和得玉獻玉的故事,悽美感人。其“悽”在於悲情色彩悠長,其“感”在於哲理意味濃郁。



先說悲情色彩:卞和得玉,沒有私吞,而是將其奉獻國家,先後獻於歷王和武王。然而,玉人不識此寶,使卞氏犯下“欺君之罪”,先後被刖去雙足。當文王繼位後,卞和仍不改其志,矢志獻寶,為此哭得雙眼流血。他悲的不是自己為此失去雙足,而是“悲夫寶玉而題之以石,貞士而名之以誑”,此話說得悲壯有力,擲地有聲,充分顯示了卞和這位愛玉者,其心純似水晶,其志堅如鑽石,乃“真貞士”也。卞和這種精神,當為愛玉者的最高境界。

再說哲理意味:一曰玩玉要識玉,不但要有眼力、要識貨,還不能把魚珠定位珍珠,把黃銅判成黃金。玉在石中未經治理為璞,國王不諳此道,可以理解。但“玉人”,即治玉專家不識玉,枉斷為“石”,實在可嘆可恨。這不僅僅是濫竽充數的問題,用現在的話來說,是缺乏誠信原則和職業道德,指鹿為馬,害人性命。二曰“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學,不知道”,“和氏璧”的故事從反面印證了這個道理。璞玉,未經雕琢,質地再美,也只能稱作“玉石”,不能稱為“寶玉”。卞和有識玉的本領,這是他的長處,然而,他的短處是不明“玉不琢,不成器”這個道理,以致吃了大虧。這是玩玉者應引以為鑑的。


卞和生活在春秋之時,群雄蜂起,戰爭不斷。他玩玉獻玉,險些斷送了自家性命,可謂生不逢時。今天,我們置身盛世,經濟繁榮,社會安定,人民生活豐富多彩,藏玉之好蔚然成風,玩玉可謂適逢其時。然而,盛世玩玉,更應以玉為鏡,重於修身養性,為人誠實厚道,承擔社會責任。這既是社會文明進步的標誌,也是中華玉文化的至高境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