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5 饮誉天下的文楼汤包


饮誉天下的文楼汤包

日前,笔者和文友一行人品尝了热气腾腾、香喷喷的“文楼汤包”。“尝尝吧,文楼汤包,历史悠久,中外闻名,去年的淮扬菜美食节上得过金奖的,果然名不虚传呢!”正如有首民谣赞美曰:“桂花飘香菊花黄,文楼汤包人争尝,皮薄蟹鲜馅味美,入喉顿觉身心爽。”
  文楼,始建于清嘉庆年间1817年河下,同萧湖中的曲香楼隔水相望,这里台阁幽雅,湖水潋滟,文人学士每聚于此,“文楼”也由此而得名。文楼兴办初为荤菜馆,卖大碗茶和汤饺子,重油烧卖、煮千丝、春卷、馄饨,后制汤包。
  

饮誉天下的文楼汤包

文楼历经五代,陈氏传人陈海仙改进传统工艺,将发酵面皮改为水调面皮,汤包面皮很薄,将馅改为净汤馅,汤包馅由蟹黄、母鸡、虾籽、五花肉等煎熬后经冷冻凝成脂膏做成。汤包经高温蒸熟后,包内馅已变成液体的汤汁,故名“汤包”。
  创制成的汤包鲜美异常,别具一格,每当重阳节前后,螃蟹上市,蟹黄汤包也随之供应,品尝者络绎不绝,都以先啖为快。这时,文楼汤包真是门庭若市。文楼汤包吃得,等不得。蒸熟的文楼汤包雪白晶莹,上面的折皱细巧均匀,整个恰如一朵朵饱满圆润、干瓣紧裹、含苞待放的玉菊,加之皮薄如纸,几近透明,稍一动弹,便可见里面的汤汁在轻轻晃动,使人感觉到一种吹吹即破的柔嫩,别说吃了,光是看,就是一种美的享受。
  

饮誉天下的文楼汤包

吃文楼汤包时,文楼汤包的现在老板刘炳双教我们吃汤包的十二字诀:轻轻提,慢慢移,先开窗,后喝汤。按着刘老板的教法,我们品尝着味道鲜美、清香入口的文楼汤包,品尝文楼汤包既是美食的享受,也有竞技的味儿。如此,吃文楼汤包便蕴含着一分独特的情趣,一种无可替代的韵味。
  据说,1958年7月18日,原国家主席刘少奇在淮安视察时,曾品尝过文楼汤包。刘主席吃过文楼汤包后,连连说好,赞不绝口,临别时亲切会见了文楼汤包的厨师们。1964年秋天,一代伟人周恩来总理在北京接待老淮安县委的领导时也询问过文楼汤包的经营情况,周总理殷切希望要把文楼汤包的传统特色名吃搞好做大,永保名吃的传统特色。
  

饮誉天下的文楼汤包

现在文楼汤包的一班人在刘炳双的带领下,创新传统工艺,改进新的制作方法,从食客的喜好方面,精心研制色、香、味俱全的文楼汤包。从市场的深度、广度寻找切入点,做大、做强、做好、做优文楼汤包。功负不负有心人,文楼汤包的厨师们不负重望,1983年文楼汤包获得江苏省优良食品证书,1997年文楼汤包被中国烹饪协会认定为中华名小吃,1999年获江苏省贸易厅、江苏省烹饪协会评定为江苏省名小吃。
  2000年被国家商标注册(商标号码是1381506)。在前几届的淮扬菜美食节期间,文楼汤包深受中外宾客的赞誉,文楼汤包是国家绿色食品艺术园地的一枝奇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