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9 一月銷量敲響警鐘,疫情過後車市該何去何從

2020年第一季度迎來最後一個月,受多方因素影響一至二月汽車市場呈現明顯的衰退跡象,據中國汽車工業協會統計分析,1月,乘用車產銷143.6萬輛和160.7萬輛,環比下降34.3%和27.4%,同比下降28.1%和20.6%。在乘用車主要品種中,四大類乘用車品種產銷環和同比均呈較快下降。

一月銷量敲響警鐘,疫情過後車市該何去何從 | 賈新光汽車評論


再來看商用車,1月,商用車產銷33.1萬輛和32.0萬輛,環比下降33.4%和28.1%,同比下降10.5%和7.5%。在商用車主要品種中,貨車和客車產銷環比和同比均呈較快下降,其中客車降幅更為明顯。

產銷量的大跌意味著車市衰退嗎?

市場的非理性下跌包含多種因素,一是由於部分購車需求在去年12月得到一定釋放,且今年的一月份趕上春節長假,工作日較往年來說有所減少,有效的銷售時間也就變短,企業開工日較往年也有所減少,所以1月汽車產銷環比和同比均呈下降趨勢是必然,但造成非理性下降的另一個重要原因是今年年初突如其來的“黑天鵝”。

一月下旬開始,出於防控新冠疫情發展的需要,全國實行大規模防控措施,推遲復工,大規模實行自主隔離,讓汽車產銷量集體下跌。汽車企業無法復工對於生產環節帶來影響,零部件供應商的中斷,給中國甚至世界汽車行業都帶來了危機,對汽車產量造成一定影響;而隔離防控的措施降低了很多潛在購買需要,除去必要剛需的購買,對於汽車等這類商品的消費必然也是呈現降低趨勢。

但是目前的數據參考價值有多大?可供參考但對趨勢預測的作用不大,首先此次疫情屬於偶然的突發事件,對於產銷量的分析也應另當別論,特殊情況特殊分析。從疫情對於二月份產銷量影響來看就顯而易見,畢竟二月是一個完整的防控月,受疫情的影響更加明顯,在2月份前2周我國乘用車零售同比下降92%。汽車行業的生產和流通都受影響,且受到的影響並不盡然相同。

一月銷量敲響警鐘,疫情過後車市該何去何從 | 賈新光汽車評論


截至2月17日,一汽-大眾品牌開工率已達到67%,豐田在華位於長春、天津等地的部分整車廠也陸續開工。而受疫情影響,總部位於武漢的東風系車企,東風本田、東風日產、東風雷諾等還在焦急等待復工;這都直接影響到各個品牌的產銷數據,而這些客觀因素隨著疫情的發展是個不確定因素,所以說現在的數據並沒有很大參考價值是有依據的。

極端反常市場表現是個警鐘

不僅是銷量的失真下跌,還有一個現象便是汽車銷量結構出現了嚴重的畸形發展。消費能力下降但是消費水平卻是大幅上漲,這種極端的反常市場表現給我們透露出哪些信號呢?有分析師認為這是暴露乘用車大盤衰退的信號。

雖說現在的數據對於未來預測的參考價值並不是百分百客觀和有參考價值,但是仍透露出某些信號給車市敲響警鐘。來自北京正則大成汽車信息諮詢中心的統計分析顯示,今年1月全國乘用車市場規模為2841.6億元,同比增幅為-13.5%。這些數據指向了消費能力的下滑。1月乘用車市場銷售平均價達到17.7萬元,比去年同期上漲了1.4 萬元,銷售均價的上漲,表明消費水平大漲。

更直觀點來說,乘用車市場中20萬元以上高端市場需求表現出積極的態勢,而8萬元以下低端車消費嚴重不足,從細分市場看,在有效銷售時間少了三分之一的情況下,只有9萬至19萬元中端市場的增幅(-22.4%)與乘用車大盤表現基本一致,低端市場的冷淡和高端市場的火熱形成了鮮明的兩極分化對比。

一月銷量敲響警鐘,疫情過後車市該何去何從 | 賈新光汽車評論


有的人認為這就是普通的“消費升級”帶來的表現,不必太在意,但實際中要考慮現在所處的特殊時段和特殊因素,高端市場的逆向增長的反常表現,這背後反應出來的是,春節假期沒有影響高淨值人士的購車熱情,而越來越多的低收入群體卻失去了購車積極性。

而這一部分失去購車積極性的群體是受疫情影響未能及時復工的企業員工,疫情影響首先降低了他們的購買信心,另一方面疫情帶來的整體經濟影響也致使他們的購車積極性降低。且高端市場的逆大趨勢增長其中也包含一些特定時期的因素,例如廠商為了排庫存量而推出的種種優惠政策帶來的短期繁榮。

所以不管是逆勢“假繁盛”還是非理性“暴跌”都應引起重視,車企們都應重視和警惕去思考這背後所隱藏的信號。

疫情過後該如何翻盤?

政策端,2月6日,中國汽車流通協會向相關汽車生產廠家發出《關於在疫情防控期間對汽車經銷商提供金融服務和商務政策指出的倡議函》。呼籲各汽車生產廠家,採取積極和務實措施全力為經銷商夥伴抗擊疫情、恢復經營提供支持和減壓措施,共同維護渠道網絡的健康運轉。希望各生產企業聯合所屬金融公司提供金融支持,延長免息期;調整返利政策,加快審批速度,兌現現金返利;調減年度採購指標和考核指標等。

政府方面首先做出表率,大環境方面重點加大貨幣信貸支持力度,保持流動性合理充裕;商務部鼓勵各地增加傳統汽車限購指標,出臺進一步穩定汽車消費的政策措施,通過放寬對於購車的限制和推出一系列補貼優惠政策來刺激汽車市場的消費,減輕疫情對汽車消費的影響,緩解車市壓力。例如廣東地區就出臺措施鼓勵廣州、深圳進一步放寬汽車搖號和競拍指標。

一月銷量敲響警鐘,疫情過後車市該何去何從 | 賈新光汽車評論


此次疫情過濾和放大了車企在生產到銷售中的一些缺點,對於車企來說不是一件壞事,查缺補漏面對問題給出解決方案才是長久發展之計。

賈新光先生提到在市場端,作為主力的各大企業,要從中汲取經驗教訓,積極改進企業銷售模式。極星的線上銷售模式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線下的展廳形式,線上的銷售,利用吉利的經銷商網絡提供售後服務,在節約成本的同時還保持了品牌形象。極星的銷售、服務分離模式無疑是現在市場中一個更優的銷售模式,值得車企們參考。對於本田來說,以後的生產佈局應更為廣泛:對於過分依賴其他品牌零部件的車企來說,應該思考如何不斷優化成本提高效率,降低自己的供應鏈受外界因素的影響,因為要知道無論何時自身強大才是王牌。

政策端和市場端同時發力,期待未來的車市能實現逆風翻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