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10 想要宝宝不生病,远离40个育儿误区,然而9成宝妈都在犯!

误区1

靠手温判断冷不冷,怕孩子着凉捂得严严实实

孩子手脚体温低都是正常的生理现象,只是因为孩子本身心脏力量弱,血压低所导致的,和孩子冷不冷没有直接关系。捂得太厉害,反而使孩子烦躁,睡得不安稳,还可能悟出痱子、湿疹。

了解孩子的冷热情况,应该摸孩子的后背或者前胸这些躯干部位:温热但没出汗,就是最恰当的。

误区2:总认为孩子吃不饱,一哭就喂奶

孩子的哭是由很多种原因的,可能是冷了,热了、拉大便了、困了、不舒服了、不一定是饿了。长期如此,宝宝的胃很容易被撑大,为以后的肥胖症埋下了隐患。

1、2个月的小宝宝需要按需喂养,到了三个月应该逐渐让宝宝喝奶有规律了。

根据宝宝月份大小和日常食量,形成有规律的喂奶时间。

想要宝宝不生病,远离40个育儿误区,然而9成宝妈都在犯!

误区3:母乳6个月以后就没有营养

迄今为止,没有任何科学依据证明母乳再任何阶段会失去营养价值。母乳会根据宝宝的生长情况,自动调节每一次的分泌,满足宝宝的需求。

2015年中国营养学会发布的《婴幼儿喂养指南》中建议6个月龄内纯母乳喂养。顺应喂养,尽可能延长母乳喂养的时间。

误区4:动不动就补钙

出汗多——缺钙,枕秃——缺钙,头型不好看——缺钙,半夜哭——缺钙,走路晚——缺钙,不爱吃饭——缺钙……其实,出汗多最大可能就是给孩子捂太多了;枕秃大部分孩子都会有,如果过早使用枕头或者床品选择不好更明显;头型问题更可能因为睡觉姿势不对,俯卧时间过少导致……

0-6个月无论是母乳、配方奶还是混合喂养的宝宝,只要奶量够喝,钙都是充足的。6个月后,如果宝宝饮食平衡,就没可能缺钙。


误区5:给母乳宝宝喂水

母乳中80%以上是水,只要观察婴儿在非吃药状况下的排尿为无色透明或微黄,就说明体内水分充足。给母乳宝宝喝水,不仅会增加其肾脏负担,还会影响其吃奶量。

母乳中含有水分,不建议家长每天刻意给孩子喂水。除非宝宝有缺水的现象,例如尿液偏黄等。

误区6:经常摇晃着哄睡

其实婴儿困时会自己入睡,只是大人为了控制孩子的入睡和睡觉时间而人为干预,造成有些孩子依赖大人的干预睡觉方式。摇晃睡觉确实对婴儿没有好处。

逐渐减少哄睡时摇晃的幅度,到非摇晃搂抱哄睡,再到搂抱入睡,大人手摸着入睡,最后到孩子自行入睡。逐渐过度,养成自主入睡习惯。

误区6:母乳抹脸能使孩子皮肤嫩白

乳汁变质后会产生细菌,容易导致孩子脸上产生红晕,甚至变成小包,继而化脓。

婴儿脸不干燥的话不用涂抹任何东西,如果要用,就用婴儿专用的润肤霜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