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1 凌迟是什么意思?有哪些历史故事?

想通了7


凌迟,也写成陵迟,老百姓说的杀千刀、千刀万剐,就是这个刑罚。应该是中国古代最残酷的刑罚

陵迟这个词,起初没有表示一种刑罚的意,这个词的本义是说地势由高到低变得平坦,之后引申成衰落的意思。古代人说礼义陵迟,也就是世风越来越差的意思。

陵迟成了一种刑罚是后来的事情了,唐宋后有一些记载,明代人对这个刑罚的解释是,凌是细细割,迟是慢慢来,凌迟就是叫犯人痛到极点,是最残忍的死刑。说白了,就是行刑的时候用刀把受刑人身上的肉一片片割下来,然后再截肢,再剖腹,再砍头,也就是延长受刑者的死亡时间,让他生不如死。

魏晋之后,出现脔割的刑罚,是凌迟的前身。这个脔割,也是割肉,也是很惨烈的,据记载,肉割下来之后,还要吃,然后挫骨扬灰。

五代十国的时候,脔割渐渐变成凌迟。夺权的斩草除根、深仇大恨会用到这个刑罚,平民此时也会被如此对待。

到了北宋,凌迟的刑罚被广泛使用,名字在这个时候算是定下来了。

宋以后,凌迟步骤不断发展。《宋史·刑法志》记载:凌迟者,先断其支体,乃抉其吭,当时之极法也。这时候步骤还算简单,先斩断四肢,再砍头。到了元代,《窦娥冤》里就有凌迟的刑罚, 那时候是把犯人割120刀。到了明清,凌迟的步骤变得复杂。有的受刑人会被割几千刀,时间跨了好几天。在刑具上,甚至还有用网的,被称为鱼鳞剐。到这个时候,凌迟完全变成了折磨人的技术,只有你想不到,没有他们做不出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