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1 土木堡之变皇帝被俘,明朝为何没有发生混乱?

诸葛村夫2019


历史学家们在评述历史事件的时候,总是喜欢按照历史规律来进行解释。但是在土木之变之后,大明朝之所以还能续命二百年,只因为一个人的逆天改命,那就是于谦!



“土木之变爆发了。这场本来认为应该是明帝国炫耀武力的战争带去了当时明朝政府的几乎所有主要官员,兵部也不例外,尽管两位主官极力劝阻皇帝不要御驾亲征。本来应该同去的官场之星于谦在最后一刻被兵部尚书邝埜换了下来,似乎已经预感到此行凶多吉少的老尚书决定以身赴险,而将守卫国家的责任交给了于谦。



土木堡一败,明朝所有上层精英人士和主力部队损失殆尽,皇帝也被俘虏,蒙古大军就在京郊不远。这是比三百年前靖康之耻更加危急的时候,稍有不慎明朝可能就会比北宋更惨。实际上,这时候朝堂上也出现了去陪都南京避难的声音,提出这一观点的就是对星象学颇有研究的御史徐珵。



此言一出,立刻人心惶惶,南迁之声逐渐大了起来。 而这个时候,暂时主持兵部事务的于谦站了出来,他大声斥责道:“应该砍掉妄加议论迁都南京的人的头!首都是天下的根本,一旦迁都就等于向天下人宣布大明气数要尽了!诸位还记得宋朝的事情吗!”这铿锵有力的话语立刻让叽叽喳喳的朝堂安静下来,他也迅速得到了四朝元老胡濙等人的支持,监国的郕王朱祁钰也终于同意死守京城。



于谦随即被升为兵部尚书,全权负责北京城的守备。 此时国家没有君主,明英宗朱祁镇被蒙古人拿来作为摇钱树,在边关四处勒索钱财。于谦命令各处守将,无论蒙古人怎么威逼利诱,怎么拿朱祁镇来招摇撞骗,都绝对不予理睬。于谦又与诸大臣商定,为了尽快稳定人心,也为了断绝蒙古人的念想,立监国郕王为皇帝。



郕王起初不愿意接受,于谦表示:“我们这是为了国计民生考虑,绝不是为了自己升官发财。”郕王才同意做皇帝。 明代宗朱祁钰 让一个从来没有打过仗的书生在这样危急存亡的关头守卫国都,这对于于谦来说是真正的考验。于谦立刻命令各地的后备军队迅速向北京集结,进京时将京师附近的粮仓的粮草顺便运进首都,一举两得地解决了京城粮食和军粮的问题。

大军入京后,于谦马上命令以京城内剩余部队为主力,对这批战斗力不足的预备役加紧训练,随时严阵以待。 不久,四处勒索却始终没捞到好处的蒙古骑兵终于决定向北京发动进攻。从土木堡逃回来的大将石亨建议坚壁清野,只是一味死耗,于谦严肃地批评了这种右倾保守主义的想法。而后,作为明朝武装力量总负责人的于谦分派了北京九门的镇守任务,并且作为总指挥亲自指挥了蒙古军队的主攻方向德胜门。



除此以外,于谦还命令巡城御史加紧对城内的治安巡逻,锦衣卫全员出动,一旦有逃兵回城立刻格杀勿论。大军开出城门以后,城门立刻关闭,战事没有结束前任何人不得打开。于谦还下令:长官脱离部队擅自离开的就诛杀长官,整编制逃跑的就后队斩前队。此令一出,所有人都知道只有誓死保卫首都,再没有别的出路。(借用苏联卫国战争的一句话:“大明虽大,但已无路可退,因为我们的身后就是伟大的北京!”)

蒙古人一到北京城下,看见九门内外旌旗招展,气势就退了一分。汉奸喜宁带话要于谦等主政大臣去谈判,没有任何人理睬,气势就又丢了一分。战事一起,明军就利用地形优势以及装备优势将蒙古人死死地按在了城外。由于是守城战,火器得以广泛使用,而此刻的明军在国仇家恨的驱使下战斗力得以成倍的增长,激战数日后,蒙古军队败退,连首领也先的弟弟都被打死。此后,蒙古再不敢向明朝政府挑衅。



北京保卫战中,于谦是当之无愧的首功之臣,但他拒绝封赏:“在京城周围四处筑垒,是士大夫的耻辱,怎么敢接受赏赐!”他只接受了蟒袍、宝剑等荣誉性赏赐以及太子少保的头衔,其他的钱财官爵一概谢绝。


实际上,土木之变和靖康之变相比,其本质上没有什么太大的差异。如果明朝群臣都是只惦记跑路的话,那么“南明”的称谓估计要提前二百年出现。之所以明朝还能延续二百年,原因只有一个,那就是于谦逆天改命。

如果说十五世纪中国只有一个无双国士,那就一定是于谦!



青言论史


關鍵人物,于謙!

正統十三年(1448年),明朝邊防吃緊,于謙被召入京師,擔任兵部左侍郎。第二年秋,蒙古也先率軍大舉進犯明朝,王振唆使英宗親征。明朝兵部尚書鄺埜與于謙均極力勸阻,英宗不聽。鄺埜只能跟隨英宗親征處理軍務,而留下于謙管理兵部事務。同年發生土木堡之變,英宗被俘,百官身亡,明軍大敗並主力喪盡。在得知英宗被俘後,京師大為震驚,百官不知該如何。負責監國的郕王朱祁鈺召集群臣商議攻防之策。翰林院侍講徐珵稱其觀星象有變,應當向南遷都避敵。于謙聽後,高聲厲喝道:「主張南遷的人。應該斬首。京師是天下的根本,一旦遷都將大勢而去。難道沒看見宋朝南遷的歷史麼?」郕王聽後稱是,於是留守策略始定。

然而,明朝京師的精銳部隊均在土木堡陣亡,所餘的疲憊不堪的殘軍不足十萬,人心恐慌,官員百姓都沒有堅守的信心。于謙請求郕王發布檄文集合順天府、應天府、河南的備操軍,山東和南直隸沿海的備倭軍,江北和應天府各地的運糧軍,立即奔赴順天府,依次經營籌畫部署,人心遂稍稍安定。隨後,于謙當即升任兵部尚書,全權負責籌劃京師防禦。

在一邊籌畫備戰方略同時,明朝廷臣呼籲嚴懲土木之變禍首王振及其餘黨的行動也開展。一日,郕王朱祁鈺攝朝朝議時,右都御史陳鎰上奏請求將王振滅族,廷臣紛紛響應。朱祁鈺無法做決定,於是下令擇時改議,廷臣則抗議不依。此時,王振黨羽、錦衣衛都指揮使馬順站出叱斥百官。戶科給事中王竑突然帶頭在朝廷上猛擊馬順,眾臣紛紛跟隨,馬順當即斃命,一時血濺朝堂,而士卒亦聲洶欲誅。郕王朱祁鈺看後大懼,欲起身離去,于謙擠到郕王身前,扶臂勸導道:「馬順等人罪當死,請不要追罪於各位大臣。」眾人聽後方止,而此時于謙的袍袖已經裂開。在他退出左掖門時,吏部尚書王直握著于謙的手嘆道:「國家正是倚仗您的時候。今天這樣的情況,即使是一百個王直也處理不了啊!」 在那時,朝廷上下都倚重于謙,而于謙亦毅然以社稷安危為己任。

因為英宗被俘、明朝無主、太子又年幼、瓦剌大軍又逼近,明朝大臣紛紛請皇太后立郕王朱祁鈺為國君。郕王聽後再三推辭,于謙大聲說:「臣等實在是憂慮國家,並非為了私人打算。」郕王於是接受此議。同年九月,朱祁鈺即位,為明景帝。于謙入朝對答陳述京師防衛策略,他激動地哭泣著說:

敵寇得意,要挾持扣留太上皇,這樣形勢下他們必然輕視我大明,長驅直入到南方。所以請求朝廷命令各邊防駐守大臣協力防守阻擊。京城軍隊的武器幾乎用盡,應當馬上各分道募集部隊,並命工部修理武器盔甲。此外,亦派遣都督孫鏜、衛穎、張軏、張儀、雷通分別帶兵防守京城九門,並在外城安置兵營。請都御史楊善、給事中王竑參與到保衛事宜,將靠近城郭的居民遷入城內。通州積攢的糧食,可命官軍自己到關上支取,將剩餘的粟米換成金錢,不要留下資助敵軍。文臣如軒輗等,可勝任為巡撫。武臣如石亨、楊洪、柳溥等,宜任命為將領元帥。至於軍隊事務,臣親自擔當,若不能奏效,則請治臣的罪。

景帝聽後深表贊同,並於次月敕令于謙為提督,統領各路兵馬。

此時,也先挾持英宗攻破紫荊關直驅而入,窺視京師。石亨建議收攏軍隊,實行堅壁清野之策,使得敵軍疲睏。于謙則稱不可,認為此舉使得蒙古更加輕視明軍。他於是命各將領將二十二萬部隊分兵在京師九門城外排開陣勢:都督陶瑾守安定門,廣寧伯劉安守東直門,武進伯朱瑛守朝陽門,都督劉聚守西直門,鎮遠侯顧興祖守阜成門,都指揮李端守正陽門,都督劉得新守崇文門,都指揮湯節守宣武門,而于謙與石亨率副總兵范廣、武興列陣於德勝門外,直對正北而來的也先大軍。此外,他還將兵部事宜交給兵部侍郎吳寧,悉數關閉全部城門,並親自督戰。為了保持戰鬥士氣,于謙下達了著名的軍戰連坐法:

“臨陣對敵時,將領不顧軍隊臨陣脫逃的,斬殺那個將領。部隊不顧將領先行退卻的,後隊的士兵斬殺前面的撤逃者。

於是,將士知道撤逃必定會死,於是均受命效力。隨後,副總兵高禮、毛福壽在彰儀門北面擊退敵軍,生擒蒙古首領一名。景帝十分高興,命令于謙挑選精兵在教場屯兵以便調用,並命令內臣興安、李永昌和于謙一同管理軍務。

起初,也先深入內地,自視拿下京城只是旦夕之事。但是當看到官兵布陣井井有條後稍微沮喪。已叛明的太監喜寧唆使也先,要求明朝派大使迎接成為人質的朱祁鎮,並索要金帛無數,並邀請于謙、王直、胡濙等人談判。景帝不許,也先聽後十分失望,於是放棄談判。

十月十一日,京師保衛戰開始。也先首先派少量部隊窺視明軍在德勝門的部署,于謙與石亨預料此計,於是設法誘敵。隨後,瓦剌一萬大軍開始主攻,副總兵范廣在途中設伏、以火器突發反攻,也先弟孛羅、平章卯那孩中砲而亡。瓦剌軍不得已改攻西直門,都督孫鏜守衛,石亨亦分兵援助,瓦剌軍只能引退。副總兵武興在彰義門外擊敗瓦剌,並與都督王敬挫敗其先鋒。瓦剌準備撤退時,明軍欲爭功,軍陣混亂,武興中流矢陣亡。瓦剌撤至土城,王竑及福壽援兵趕到,蒙古大軍撤退。此後兩軍相持五日,也先感到大勢已去,又聽聞各地勤王部隊趕到,唯恐歸路被斷,於是擁著英宗由良鄉向西而去,于謙調遣部隊追至關外方才還師。至此,蒙古撤出關外,明軍獲得京城保衛戰的勝利。

之後明廷論功行賞,于謙加封為少保,總管軍務。于謙則稱:「四面邊境的戰事很多,這是卿大夫的恥辱,哪裡敢邀功請賞呢!」並堅持辭去加賞,景帝不予批准。之後,于謙請求增加守衛真州、保定、涿州、易州的部署,並派遣大臣鎮守山西,防備蒙古部隊再次南侵。

景泰元年(1450年)三月,總兵朱謙上奏稱瓦剌兩萬部隊圍攻萬全,景帝敕命范廣擔任總兵官進行抵禦。不久蒙古撤軍,于謙請求在居庸關駐兵,蒙古來則出關剿殺,敵退則從京師補給糧草。大同參將許貴奏報,北方有三個人到鎮上,要求朝廷派遣使者講和。于謙則反對道:

以前派遣指揮季鐸、岳謙前去,但是也先卻隨之入侵。又派遣通政王復、少卿趙榮去,沒有看見上皇只能返回。現今看來,和談已經很明顯不可行了。何況我們與蒙古有不共戴天之仇,從情理上講,本就不能講和。萬一講和而對方索求無度,那依從他則會受損,不依從則會發生變故,情勢所看,也不能夠講和。許貴身為武將,卻懦弱害怕成這樣,又憑何抵抗敵軍,按法令應當誅殺。

景帝遂發公文嚴厲指責。至此邊關將領人人都主張作戰防禦,沒有再敢建議議和的。

除了堅持防禦外,于謙還設計離間蒙古內部勢力。最初也先常以英宗朱祁鎮作為要挾,這類計謀主要是自叛明的太監喜寧。于謙遂密令鎮守大同的武將趁對方遣使之機,擒拿喜寧並誅殺;此外,他還設計叫王偉引誘並殺死間諜小田兒。他還使用離間計,請求特赦忠勇伯把台家,許願給他分封爵位,命其暗中策劃。至此,也先開始有送還英宗的想法,並派遣使者講和,京城漸漸放鬆了嚴防。于謙此時上奏請求告誡各地仍然加強城防,以防患未然。

到了八月,朱祁鎮被俘快近一年了。也先頻繁派遣使者,請求明朝迎接太上皇,大臣王直等建議派遣使者迎接。然而,已為天子的朱祁鈺卻很不願奉迎哥哥,並稱:「朕本來就不想登天子之位,當時被推舉,實在是出於你們的意思。」于謙聽後委婉地稱:「天位已經確定,難道還會有其他事情發生?只是從道義上應當馬上迎接罷了。萬一對方果真心懷欺騙,我們就有口實了。」景帝聽後隨即改變臉色,稱:「聽你的,聽你的。」於是先後派遣李實、楊善前去,終於迎接英宗返回,此舉是有于謙的功勞。


FriedrichWang


土木堡一役,明朝精锐部队三大营损失殆尽。

此事一出,确有短暂的动乱,但并未触动根基,甚至说极其顽强的抵御了瓦剌的强力进攻(亡国之危)且辗转数年后朱祁镇又回来了!有三个原因:

1.大明组训+成祖遗训的魅力(也可以说家族教育的成功)

2.明朝统治阶级的自救(名臣,名将)

3.朱祁镇的个人魅力(该人历史评价褒贬不一)

先说一。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此名言由造反专业户朱棣所立,由此可见朱棣骨子里的那份血性与雄心。加之太祖皇帝朱元璋语:“不和亲,不赔款,不割地,不纳贡”,自此明朝皇帝均遵循此点,故而崇祯帝无法力挽狂澜之时,选择景山自尽;朱祁镇被俘,决不投降!这是大明皇帝的骨气!

其二,瓦剌带着朱祁镇这个俘虏,也没太大野心要吞并大明,就是想捞钱而已。然而,大明上下一心,在损失了所有精锐部队后,依然抵御了瓦剌骑兵的猛攻,守住了北京城,而最大的功臣,就是我们所熟知的那首四绝的作者——于谦!

他守住了北京城,拥立朱祁钰(英宗弟弟)为帝,为的是大明江山和黎明百姓。虽然朱祁镇回来后听信谗言,杀害了于谦,成为他身上无法抹去的污点。但是于谦铁骨铮铮,为大明的江山社稷贡献了自己所有的能量,这对于他来讲,已经足够了!

而且,朝野之上;除了皇后,没有人妥协给瓦剌进贡以换取朱祁镇回来。他们明白,或许这些金银财宝能让远在敌营的朱祁镇活的舒服一点,但绝对不会放回来!重新立皇帝,重新将国家机器运转起来,太后咬牙做出了下诏立帝的决定,让大明没有一时间陷入无尽的混乱。这是作为一个太后最无奈的决定,也是作为这个国家统治者最该保持的清醒头脑!

其三,朱祁镇兵败之时,他没有选择逃跑,而是就地而坐,静静的不说话。士兵不敢杀他,将其送到军营,一个将校颇具嘲讽的呵斥询问他,他也一言不答,一句“叫你的主子来吧!”

瓦剌首领面前,是这样一个淡定、自若的明朝皇帝。虽然此时已为阶下囚,但他泰然自若的神情,不卑不亢的态度,让所有瓦剌军官收起了嚣张与傲慢,他们眼前的这个俘虏,是如此的有骨气!

就这样,在当俘虏的日子里,他与一同被俘的身边人同吃同住,相互扶持;还和瓦剌的官员建立了良好的友谊,纵然是明朝从未妥协予以纳贡;但似乎朱祁镇过得还不错。甚至有官员向也先(瓦剌首领)进言看朱祁镇可怜,要放他回去!而这些消息, 明朝那边也渐渐知晓,他过得还不算太差。一个俘虏,而且是高级俘虏,能做到这样,也是千古难寻啊!

后面的故事,我们都知道了。也先最终放走了朱祁镇,但由于皇权争夺,朱祁镇被软禁。而天意使然,朱祁钰唯一的传人又死去了,而朱祁钰本人也渐渐老了。大明皇宫内上演了“夺门”这一极具投机的事情,让朱祁镇再次即位,却也再次犯错。虽然最后恶人终有恶报,但是死去的于谦,却着实可惜可叹!

土木堡之变,很多朝代都有类似的事情发生。但仅有明朝,不仅完美处理,最终还有一个好的结局。归于三句话,那就是:

国有忠臣守社稷,如于谦;天子坚韧有骨气,如英宗!

大明祖训:“不和亲、不赔款、不割地、不纳贡!”

成祖遗训:“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


置身黑白的精彩


土木堡之变,明英宗率领的明朝二十万大军全军覆没,自己也成了瓦剌人的阶下囚。此事一出,明朝虽然确有短暂的动乱,但是并未触动根基。究其原因,笔者觉得原因有三。

首先,明英宗出征前,就已经留下了太子朱见深和其弟朱祁钰镇守,以防不测。事实也证明,明英宗被捉后,朱祁钰上台,知人善任,启用了于谦等正直的一批文官,励精图治,集团内部得以拧聚,击退了瓦刺人的入侵。

其次,自从靖难之役后,明朝对藩王的打击力度加大,藩王被困守在封地,无兵无权,且不许结交朝臣。因此,藩王作乱的可能性为零。

最后,笔者觉得最关键的是,明朝皇帝只是一个利益集团的代言人而已,这个代言人没有,换一个就是了。利益集团想要的是稳定,只有稳定了,他们的利益才可以保持。所以这也是为什么明朝可以有皇帝几十年不上朝,而国家还能正常运转的原因。


同济天下


1449年的土木堡之变,明英宗被俘虏,也先领兵,向明朝都城北京进发,明朝面临南迁和迎战两种选择,在这国家面临生死存亡之际,于谦挺身而出。挽狂澜于既倒,领导都城军民坚决抗战,使明朝度过难关,沒有发生混乱。

具体原因有:第一,明英宗北伐时,立朱见深为皇太子,皇弟朱祁钰为留守。行使政府职能。这是明朝沒有发生混乱的根本所在。是明朝官民的希望之所在,是于谦等敢有作为的坚强后盾。朱祁钰被立为皇帝,一安明朝全民之心,二绝也先灭明之望。

第二,于谦,石亨等积极作为,一方面坚决反对南迁南京,另一方面积极组织军民抗敌。打退也先的进攻,并且杀死也先弟弟等敌方许多大将,歼敌几万人。迫使也先败退霸州一线。军事上的局部胜利,为明朝最终安定提供了保证。

第三,明朝有内阁制等顾问机构,有六部等具体办事机构正常运作,虽皇帝出事,不影响整个大明朝正常的社会运转。尤其是明朝沒有受到也先影响的地方,表现更安定。

第四,整个明朝的国内其它地方,相对安定。周边国际局势相对安定。使明朝一心一意全力对付也先。

第五,明英宗坚持气节,使也先难以拿他做文章。于谦等也积极坚持有理有节的和谈。使也先沒有可乘之机。终于放回明英宗。解决和明朝的和好关系。

第六,蒙古各部落的矛盾,使也先着急解决明朝问题,以便回头安定后方。也先也就难以南下侵扰明朝。

总之,多方因素,使明朝沒有发生混乱,但土木堡事件,使大明朝有盛转衰。


吉星190437289


土木堡之变,又叫土木之变或土木之祸。

如果去掉堡字,还以为是建房子引来的祸变,其实土木堡之变指的是正统十四年(1449年)明英宗朱祁镇北征瓦剌的兵败事变。

先来讲讲土木堡!

别看现如今土木堡不过是一堆遗址了,在明朝土木堡是位于河北省张家口市怀来县境内的一个城堡,坐落于居庸关至大同长城一线的内侧,是长城防御系统组成部分,用现在的话来说是军事的桥头堡。

再来讲讲为何皇帝会去亲征?

明朝打仗厉害的应属于明太祖和明太宗父子二人!明太祖驱逐鞑虏,定鼎中原。明太宗(嘉靖帝时改为成祖)曾五次亲征蒙古,并将首都设在北京意欲天子守国门(真实用途可不是哦)!

明朝历代皇帝都慕太宗之雄风,朱祁镇也不例外,亲征时才22岁,自然是一位血气方刚的青年,满腔的雄心壮志,自然也跃跃欲试。

朱祁镇觉得这正是自己一展拳脚的大好时机,一来是效仿他的父亲——明宣宗曾在杨荣的建议下,御驾亲征,打败汉王;二来为了证明自己,何况大明朝国势鼎盛,区区蛮夷,怕他不成?

更重要的是他还有一位好先生——大太监王振。在朱祁镇前期有三杨主政还有太皇太后张氏辅政,王振自然没有出头之日,但是作为皇帝从小的玩伴身后朱祁镇厚爱,正统七年后王振逐渐大权独揽,小皇帝自然也信得过自己的家奴。

正统十四年(1449年),瓦剌首领也先竟然派出2500多人的贡使集团,为了多领赏物,又虚报为3000人。 本来这种事朝廷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花钱消灾,能使边境和平这也不是坏事。可是王振这人倒是正直,偏偏就是不肯多发,还轻易的将贡马削价。本来蒙古人就缺衣少食,自然不答应,也先秉着你给我我就来抢的理念,发兵四路大举攻明,并亲率一支大军进攻大同。蒙古骑兵自然是比汉人的步兵厉害,明朝边将与之作战均失利,向京师请兵救援。

好家伙,王振这次就玩得更大发了!他觉得用天子之威就能不战而屈人之兵,于是奉劝朱祁镇学习当年宋真宗澶渊之盟时的亲征,必定能退敌万里,青史留名,也不知道宋真宗留了啥好名,学他。朱祁镇一个年轻的小伙子自然耐不住这样的怂恿,于是不顾大臣的劝阻执意亲征。

再来讲讲为何被俘?

朱祁镇带着王振等100多名官员及50万大军从北京出发,要命的是辎重这些配备不完全;更要命的是朱祁镇让外行人王振全权掌握军政大权,内行人不得参预军政事务;最最要命的是未到大同,军中开始缺粮,民以食为天啊,不吃饭怎么打仗,不断有人死亡,军心不稳。最最最要命的是遇到了真正聪明的对手,也先是一位伪装大师,他率军佯装退以诱明军深入,朱祁镇和王振自然洋洋得意。

其实军中也不乏明智之士,兵部尚书邝埜和户部尚书王佐就是其中两人,他们都劝劝回军,后来王振也觉得撤回北京,只不过撤回去发生了更搞笑的事情。

王振计划的路线是从紫荆关返回北京,因为这样可以路过自己的家乡蔚州,以便自己在家乡父老面前耍耍威风露露脸。其实这样无关紧要,谁不想衣锦还乡,毕竟太监也是人嘛!偏偏军队不给力了,仓皇退兵外加军中粮草不济,军纪混乱。王振一想这样岂不是会践踏自己家乡的庄稼么,为了家乡人着想,他果断下令改走路线,其实朝令夕改这是行军的大忌。

其实此时离紫荆关倒是没多远,群臣也是进谏改道可能会被瓦剌追上,可是王振此时已经是王八吃了秤砣,坚决迂回宣府回京。但是耽误了行军速度,瓦剌大军真的追了上来,朱祁镇派人掩护以便加紧撤退,明军付出了上万人的代价使他撤退到了离怀来城仅20里之地——土木堡!

此时如果再加紧撤退,后面的是到此就是全剧终。可是王振此时偏偏又来了小性子——不走了,不管怎么说就是不走,因为他这一趟搜刮了不少塞外的好东西,担心跟不上他们逃跑的节奏。朱祁镇自然听先生的,做一个乖学生。

到了第二天,朱祁镇想走了,但是老天就偏偏不让他走了,瓦剌大军包围了土木堡。要命的是他们犯了马谡当年犯的错,驻扎的地方地势高而无水源。人一天不吃饭倒是可以,两天不喝水自然不行,不过王振倒是有点学问,没有河水喝我们可以喝地下水嘛!他让士兵就地挖井,可是挖了二丈(6m)多深,却不见一滴水。士兵自然饥渴难耐,怨声载道,骂不绝口,军心进一步涣散了。

也先再一次展现出伪装大师的手段,一边派人去议和麻痹明军,另一边假装撤退迷惑明军。瓦剌军撤退时将土木堡南面河水让出,却暗地埋伏,只等全歼明军。作为瓮中之鳖的明军,像抓住最后一根救命稻草,这些事情也来不及分辨了,王振命大军移营就水。得令的明军自然一哄而散奔向河边,其实是奔向死亡,瓦剌伏兵四起,明军溃败,王振也死于乱军之中,真是死得其所,慢哉慢哉!

朱祁镇这时倒是冷静了许多,他深感突围无望,索性跳下马来,面向南方,盘膝而坐,等待就缚。据《明英宗实录》记载,朱祁镇被抓后,由于衣甲与他人不同引起注意,并报告了也先的弟弟赛刊王。赛刊王询问明英宗时,明英宗反问道:“你是谁?是也先,还是伯颜帖木儿,或者是赛刊王。”赛刊王感到明英宗说话的口气很大,立即报告也先,也先立即去请安磕头行君臣礼,献上各种野味美食。

其实这只不过是溢美之词,真正不杀朱祁镇的原因是因为也先想奇货可居罢了。

再来讲讲皇帝被俘,为何明朝没和北宋一样乱掉?

其实在朱祁镇亲征的时候,还做了一手准备立年仅两岁的皇子朱见深为皇太子,令异母皇弟朱祁钰留守(注意不是监国)。

其实明朝上下听到皇帝被俘的时,朝野震惊,很多人动了南逃的想法,提出迁都南京,如果这样的话明朝可能变成第二个北宋。但是这时站出来一个人,他就是于谦,是粉身碎骨浑不怕的于谦,不是抽烟喝酒烫头的于谦,他极力反对南迁,指责南迁是亡国之论,他还支持朱祁钰清算王振旧党,得到了大臣的拥戴。

在于谦等人的拥立之下,明朝另立新君朱祁钰以安民心,也让瓦剌不能打着皇帝的名义招摇撞骗。

断了别人的财路,自然让别气急败坏。也先带着朱祁镇率大军南下攻打北京,朱祁钰倒是识人让于谦全权负责守战之事。

正统年间打赢北京保卫战主要是臣民一心,不像后世李自成进入北京城一样民心向背。不仅于谦亲自上阵,民众更是积极配合,在先前损失20万人的情况下北京保卫战的成绩是显著的——

十月初二,副总兵高礼、毛福寿迎敌于章仪门的土城之北,败瓦剌先锋官,首战告捷,军心大振。派右通政王复到土城拜谒英宗。十月十三日,也先进攻德胜门。石亨,范广等将领在民间的土房内埋伏,二人大败敌军。也先的弟弟孛罗、平章卯那孩战死。也先转而攻打西直门,又大败十四日,战于章仪门,居民投石相助,再次大胜!此时,围攻居庸关的瓦剌军与守军大战七天七夜,还是大败!也先在十五日夜,拔营而走,明军以炮火追击,杀敌万人,也先向回良乡逃去。十七日出紫荆关,明军直追,败敌于固安、霸州,擒阿归等18人。

也正是如此,明朝没成为第二个北宋。

后来他们都怎么样了?

成为太上皇朱祁镇在瓦剌被俘近一年,瓦剌由于得不到好处还得养着这尊佛,于是就放他回去。可是此时当上皇帝的弟弟朱祁钰极其不希望哥哥回来,但是却没办法。

迎回来后的太上皇被囚禁在南宫过了七年囚徒的日子,甚至吃穿不足,靠原配钱皇后不得不自己做些女红,托人带出去变卖,以补家用。为免有人联络被软禁的太上皇,景泰帝甚至把南宫附近的树木砍伐殆尽,让人无法藏匿。

朱祁钰这种做法也太让人震惊,后来还废掉太子朱见深,立自己的儿子朱见济为太子,可惜好景不长朱见济病死,朱祁钰也生病。

不受待见却想当大官的几个人——武清侯石亨、都督张辄,太常卿许彬、左副都御史徐有贞以及原王振门下太监曹吉祥等人密谋拥立太上皇复位,这就是夺门之变。

重新登基的朱祁镇以谋逆罪处死于谦、王文,籍没其家,而且于谦所推荐的文武官员都被波及。朱祁镇又废朱祁钰为郕王,软禁在西苑。朱祁钰死后葬于西山,恶谥为戾。

虽然朱祁镇报复了当年拥立朱祁钰登基的一干人等,但是皇位失而复得也使得勤政处事,他最大的贡献其实是废除自明太祖开始的宫妃殉葬制度。


最爱肉丸子先生


本来是发生了混乱的,但沧海横流,时世现英雄,大英雄于谦挺身而出,犹如定海神针,立已经成年的朱祁钰为帝,镇住了局面,成功击败了瓦剌人。


覃仕勇说史


读过一首诗吗?

《石灰吟》

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身碎骨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这首诗是明代于谦所做,而于谦就是稳定明朝的关键人物。



当时王振专权,皇帝朱祁镇不顾其他大臣反对,仅听从王振一人,悍然御驾亲征。不懂战争的皇帝把大军引向了死亡。也把自己变成了俘虏。被俘虏的皇帝真可以说是颜面扫地。

明朝主力被他葬送后,明朝内部一点都不乱是不可能的,而瓦剌方面也想用这个俘虏做文章,换得土地。



可以说这个俘虏皇帝并没有瓦剌大军那么好用,大臣于谦秉承了社稷重于皇帝的态度又重新拥立了一个皇帝。宁可放弃一个皇帝也不动摇一个国家。这个俘虏皇帝就和普通人一样了威胁不了明朝政府。政治上的动乱就平定了。



之后瓦剌是恼羞成怒,进攻明朝,于谦作为兵部尚书,集结了周围可用的部队,仓促训练,同瓦剌打响了北京保卫战。在他的指挥和明军的奋勇战斗中,明朝取得了胜利。军事上的动乱的因此解决了。


所以这危急的解决于谦有很大的功劳。


泊图泊途


不请自来,看过三藏文章的朋友都知道先前三藏回答过《明英宗朱祁镇复位对大明都有什么影响?为什么要先杀于谦及其朋羽?》,今天再来跟大家分享一下英宗被俘后,明朝为何没有发生混乱?

看过美国大片《惊天危机》的朋友都知道:当总统詹姆斯发生意外后,不能行使总统职权时,由副总统宣誓就任总统,避免群龙无首。那么在封建时期的明朝面临相同问题时如何处置的呢?英宗被俘,瓦剌认为奇货可居,准备逼迫明朝就范,明政府已经到了生死存亡之际,稍有不慎满盘皆输,兵部尚书于谦当时坚决地驳斥了朝中南迁的主张,同时选择英宗的弟弟朱祁钰继任为帝,坚定背水一战的决心,运筹帷幄,大败瓦剌,守住北京城,使大明转危为安,不然的话明朝在1449年土木堡之变后就可能已经瓦解,那还能坚持到1644年,呵呵。

有人会说英宗不是还有个太子的吗?别闹了,当时太子朱见深才2岁,为避免主少国疑,防止藩王作乱,也为了使国家政权平稳过度,就选择了英宗的异母弟朱祁钰,因而朝局能够迅速平稳下来。至于景帝即位为何没有出现动乱?这就不得不提到中国古代先贤的智慧了,从始皇帝开始创立的封建王朝制度,发展到明朝可以说已经很完善了,士大夫的理想模式是皇帝垂拱而治,士大夫治世,皇帝只要关键时候出来亮个相就好了,有点像英国女王的赶脚。当英宗被俘后,士大夫迅速从宣宗的儿子中选出一个皇帝,再不济扶英宗儿子朱见深继位也可以。士大夫掌权可以最大程度的避免因皇权更替带来的动荡。会不会有藩王起来闹腾呢?当时离成祖靖难只不过短短几十年,朱棣以及其继任者都不余遗力的对藩王进行打击,严格控制他们的军队,加之锦衣卫的恐怖实力,加强对藩王的监控,他们哪还有机会造反啊。

注:能力有限,解答不是很到位,请各位见谅,如果有兴趣和我探讨关于皇权集团和士大夫集团的关系,请您留言。

喜欢就关注我,三藏说史,与你一起做有趣的事。


小格格爸比


土木堡之变皇帝被俘,明朝为何没有发生混乱

明朝在遭到了重创,皇帝被俘,名臣宿将损失殆尽,据记载土木堡之变中:

明朝损失了包括最精锐的-三大营(五军营、三千营、神机营)在内的数十万军队

武将勋贵方面英国公张辅、成国公朱勇、泰宁侯陈瀛等一批南征北战的宿将损失殆尽,有人认为这批武将的战死导致了明朝文武失衡,文官集团实力膨胀

朝臣方面户部尚书王佐、兵部尚书邝埜、吏部左侍郎兼翰林院学士曹鼐等大批朝廷栋梁损失殆尽


土木堡之变(图片来自网络,作者见水印)

土木堡之变后,朝廷大乱,通往北京的门户大开。朝中有人主战,有人主张迁都,还有人主和。

在此危急存亡之秋,明朝能在混乱中生存下来的原因,我分析主要是:

  1. 其一:土木堡之变发生在1449年,距离明朝建立81年,明成祖朱棣第五次亲征蒙古也仅过去25年,大明王朝正处于去蒸蒸日上之时
  2. 其二:明朝统治者内部尚且团结,文有必死之心,武有敢战之意。土木堡之变后,经过短暂混乱,明朝统治者内部迅速达成一致-迅速调兵勤王,招募士卒加强京师防务,立监国郕王朱祁钰为帝,统一思想,于谦的"言南迁者,可斩也”,得到了众多朝臣的支持。

    于谦像(图片来自网络)
  3. 第三:瓦剌并无灭亡明朝的准备,也先也没有灭亡明朝的力量。因为也先为了和明朝开展互市才发起的这场战争

此外瓦剌统治者内部不团结,也先和大汗脱脱不花貌合神离,多有不睦;

再有蒙古高原除了瓦剌之外还有鞑靼,所以也先也不敢和明朝全面开战。

以上是我的一些浅见,请广大网友批评指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