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29 齐白石为他刻了500多方印章

印章的精美,让人们忍不住追问边款中的神秘人是谁

——————————————————

白石老人曾说,“国内外竟言齐白石画,予不知究何所取也。印与诗,则知之者稍稀。” 然而,有一人独具慧眼,漫漫四十五年间,尽收齐白石篆刻作品500多方,呈现老人篆刻艺术发展独立、完整的面貌。

他叫陆质雅。对公众而言,这个名字是如此的陌生,但随着《风流石癖——陆质雅传》一书的面世,这位神秘人物终于浮出了水面。

2007年,中国国家画院举办纪念齐白石逝世五十周年大展,所展印章全部是齐白石为一个叫陆质雅的人所刻;在齐白石篆刻作品的拍卖排行榜上,占据前六七位的也都是陆质雅的旧藏。有人惊呼,就齐白石在篆刻方面的艺术成就来讲,简直是“无陆不齐”。数量庞大,质量上乘,人们忍不住追问,边款中的陆质雅到底是谁。

——————————————————

北京的文化学者孙炜将追问变成了追寻

——————————————————

“2010年,一本名为《石墨因缘——北堂藏齐白石篆刻原石集珍》让我眼前一亮,其所刊85方印章居然又是陆质雅旧藏。粗略算来,陆质雅所藏已经接近齐白石印章存世量的十分之一。这是何等壮观且重要的收藏。”孙炜慨叹。

齐白石为他刻了500多方印章

但与藏品重要性极不对等的是藏家的落寂,虽然齐白石在印章边款中将陆质雅引为知音,赞其为“嗜余篆刻第一人”,但在齐白石所有的自述和札记中,均没有提及陆质雅,收藏界也无人识得其庐山真面目。

在齐白石为陆质雅所刻的多方印章中,有“咸阳人”、“春风无不近咸阳”等印文,为此,孙炜求询陕西和西安两级的政协文史委,均未果。此后,他又求教国内外多位收藏家和学者,甚至向正在编纂“中国人名大辞典”的著名古籍学家、钱锺书先生的助手栾贵明求助,结果也是“遗憾”。

孙炜不愿放弃。北京拍卖行的朋友告诉他,印章藏品来源于上海。于是,整整三年多的时间内,他频繁来沪,在故纸堆里寻觅陆质雅的踪迹。 “很长一段时间里,我几乎一无所获”。他甚至对寻找本身产生了怀疑,“这样一位在近代史上重要的藏家,竟无踪迹可寻,难道是个虚构人物?” 直到一次偶然的机会,他结识了专修上海地方史的卢荣艳,而她母校的著名教育家、生物学家陆时万教授,正是陆质雅的独子。 可是仅仅两个月后,98岁的陆时万驾鹤西归。不过,在陆时万女儿的帮助下,孙炜还是找到了陆氏家族的其他后人。 陆质雅的身影这才逐渐清晰起来。

——————————————————

17岁解元郎,收藏人生第一方白石印

——————————————————

1884年1月14日,陆质雅在河南开封出生。父亲陆襄钺是晚清一代名臣,官居二品,拜于清帝师王相翁同龢门下。 50岁得子,时为开封知府的陆襄钺对这个儿子疼爱有加,为他聘请了最好的教师。7岁时,因为祖父过世,父亲丁忧,陆质雅回西安住了三年。这段无忧无虑的少年时光给他留下了美好的记忆,以至晚年时仍念念不忘,让齐白石在印章上刻下这段欢愉——“曾为咸阳三年客”。

西安三年间,父亲亲自教授陆质雅读书写诗,他后又在另一方印章上留下自己的自豪——“十岁成词”。之后的四年时间里,陆质雅跟着父母多次往返京城与西安,最后还是在西安长住了两年多。这番颠沛,自然是因为父亲的仕途不顺,但陆质雅却从此把西安当作了故乡。当他最终定居上海时,一方方印章上满镌着他的乡情——“咸阳客”、“华山词客”、“庐在咸阳古道间”、“客久思乡人之必然也”……

1901年,陆质雅乡试第一名,成为少年解元,相当于现在的省高考状元。儿子中解元,陆襄钺自然欢喜至极,还有一人也十分高兴,那就是夏午诒,中国近现代史上有名的幕客。夏午诒比陆质雅年长14岁,是当时的文坛才子,受陆襄钺请托,为陆质雅作考前辅导。当时,他恰巧写信邀请同门师兄齐白石来西安教自己的如夫人习画,于是在信中添了一笔,让齐白石为陆质雅刻一方“留得春光过四时”的印寄来。其时,齐白石还只是一个民间艺术家,没有什么名气。 于是,17岁的解元郎有了第一方白石印。 但等到齐白石来了,陆质雅却随父去杭州赴任,这一次擦肩而过,导致两人的相见整整延后了21年。

三年后,陆襄钺辞官,全家定居上海。一年后,陆襄钺去世。随之,西安老家遭劫,家传藏品俱失。

——————————————————

“命刊”大印,从一开始就奠定了治印的高度

——————————————————

在一个摇摇欲坠的封建帝国里,“光绪解元”的身份变得毫无意义。侍养母亲、抚养一群年幼的弟弟妹妹的日子,离诗词歌赋很远,离生活很近。 陆质雅辞职进入房地产行业。 因曾在与“土地丈量局”同署办公的交涉司衙门任职,陆质雅对上海房地产业十分熟悉,房产开发得很顺利。从现在的南昌路到淮海路的大片土地,以及肇周路、肇周商场等,都是陆质雅当年开发的房产项目。

1922年,意气风发的陆质雅去北京为夏午诒祝寿,时隔21年,终于在夏家,陆质雅第一次见到了齐白石。夏午诒嘱咐陆质雅多多关照齐白石。虽然同在国学大师王闿运门下,但齐白石的出身和夏午诒相去甚远,是王闿运诸多门生中唯一一个靠手艺吃饭的人。于是,陆质雅去琉璃厂购得一块硕大的青田螭钮章料,请齐白石治印。

齐白石为他刻了500多方印章

这方章料成了齐白石为陆质雅篆刻的第二件作品。印文为“长安陆氏砚海堂三代所藏金石文字记”,陆质雅自己起的文稿。这方印章不仅见证了陆齐的首次邂逅,更是之后500多方庞大收藏的真正开始,而且,它从一开始就奠定了齐白石为陆质雅治印的高度——既是“命刊”,又多为大印,白石老人在这些硕大的章料上肆意书画,最多可达百余字的朱文,有时还刻上整首的七言绝句。

这一年,齐白石开始发迹。他的画在日本引起轰动,作品入选巴黎艺术展览会,应了那句“墙内开花墙外香”。

——————————————————

500多方印章随着他的离去,从人们的视野中消失

——————————————————

低调、不张扬的个性,和对齐白石篆刻艺术的狂热,在陆质雅身上奇异并存。陆质雅出生于金石世家。1937年,齐白石在“与米氏襄阳同癖于斯”印的边款上刻道:“质雅兄三代金石富藏,有石癖之号,与米南宫嗜藏异于一拜之别也”。白石老人认为,陆质雅对金石的喜好不亚于米芾,只不过不会像狂放不羁的米芾那样对着石头跪拜。

齐白石为他刻了500多方印章

上世纪30年代中期以后,随着齐白石在篆刻艺术上的日趋成熟,陆质雅更爱其超凡脱俗,开始穷追猛索,甚至存放一箱章料在齐家,预付丰盈润格,让齐白石治印。售卖关系之外,齐白石和陆质雅还有很多艺术上的交流。一次,陆质雅命刊“质雅涂鸦”印,因为那时的他开始学画。于是,齐白石在边款中与陆质雅展开了探讨——“自谓涂鸦者,其画当中得心源而有道。陆君以为然否?余刻印亦如此。”齐白石认为,无论篆刻还是绘画,重要的是心中有意境,率性而挥洒。

齐白石为他刻了500多方印章

齐白石对陆质雅的收藏理念也十分认同。陆质雅曾命刊“一不为少”和“百不足富”两印,两句话看似矛盾,实则蕴涵着对收藏的深刻理解。齐白石在边款中刻下“甚当”的赞语。

1945年,陆质雅62岁,对印石的喜爱,一点都没降温,他说自己“石伴浮生半日闲,老夫饱看不厌”,还说“金石乐我平生而欢欢”。但齐白石老了,对陆质雅治印的要求渐感为难。

——————————————————

年龄之外,还有别的原因

——————————————————

1946年底,齐白石与溥儒联袂在上海办画展。陆质雅赶到齐白石下榻的住所,那里高朋满座,陆质雅等了半天,才得见匆匆一面。不过,齐白石还是给他带来了两方印章,但边款简单,再无往日的亲热。此时的齐白石越老越红,而陆质雅已风光不再,搬出复兴中路的大宅,一个人住进弟弟家的一间小屋。

1947年,齐白石将承诺的最后一方印寄给陆质雅。从此缘尽。

从1901年至1947年的46年间,陆质雅收藏的齐白石篆刻作品超过了550件。齐白石一生只为两个人刻过大量的印章,一是朱屺瞻,一是陆质雅,而朱屺瞻所藏仅八十余方。不仅数量上占优势,著名齐白石研究专家罗随祖先生还指出,“陆氏所藏的如许‘命题篆刻’,系二人合作的产品,这在齐白石艺术的完善和成名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他把陆质雅与郭秀仪、老舍、徐悲鸿、朱屺瞻并列为对齐白石一生影响深重的五个人。

1964年,陆质雅寂寞归去,享年80岁。他钟爱了一辈子的500多方印章,同时从人们的视野中消失。

来自篆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