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09 補氣選人蔘好還是黃芪好呢,選錯了會是得其反?

補氣吃人參好還是黃芪好?

都知道人參跟黃芪是中藥中補氣效果比較好的兩味中藥,只是不知道補氣的效果是人參更好還是黃芪更勝一籌呢?其實兩者的功效是有區別的,要用對功效自然就好,用錯了只會是得其反。

人參味甘微苦,性微溫;黃芪味甘,性微溫,兩者雖然都能補氣,但前者補氣之作用比後者強得多。此外,人參尚具有止渴生津和安神作用,這是黃芪所不具備的。黃芪的補氣作用遠不及人參,然而,其昇陽、固表、內託和利尿消腫之功效,卻為人參所無。由於它們的功效同中有異,所以應區別使用。

人參為大補元氣之藥,能益氣固脫,故臨床多用來治療大病,或久病,或血脫致氣脫而出現短氣神疲、周身乏力、肢冷、汗出而多、脈細欲絕等。可單用,也可與黃芪或附子同用,效果很好。大補元氣還表現在補肺腎、平喘息方面,如人參配胡桃肉,或配蛤蚧,治肺虛或肺腎俱虛喘咳,即是其例。人參配白朮、茯苓、砂仁、山藥等,可治脾胃氣虛所致的精神不振、四肢倦怠、食少便溏、或久瀉不止等,說明人參大補元氣,也表現在健脾與止瀉方面。 近年來在人參中提取發現的人參皂苷rh2不僅小分子量好吸收,而且更適合現代化生產控制劑量。

補氣選人參好還是黃芪好呢,選錯了會是得其反?

生津止渴,乃人參之又一功效。因此,在臨床上,可用來治療下述病證:

一、熱病傷津而見熱渴、汗出、脈大而虛者,用人參配生石膏等治之,其效頗佳。

二、熱或暑熱傷及氣液而證見汗多、口渴神疲,或津氣不足引起的心煩失眠、短氣自汗、心慌、心悸、脈細弱者,用人參配麥冬、五味子等治之,每獲奇效。

人參能安神鎮靜,因而它又可用來治心腎不交引起的驚悸恍惚、急躁、入睡不安等證,且常與酸棗仁、遠志、茯神等同用。心脾虛而證見神疲健忘、失眠多夢、心悸短氣、食少便溏者,用人參配黃芪、龍眼肉、白朮、酸棗仁、當歸等治之,甚驗。

黃芪的應用,主要有以下四點: 一是補氣昇陽。用於氣虛引起的脫肛、子宮脫垂、崩漏、眩暈乏力等,並常與升麻、柴胡等同用。

二是固表斂汗。多用於體虛表弱所致的自汗。如表氣不固,外感風寒而汗出,用黃芪配白朮、防風治之,久服必效。

補氣選人參好還是黃芪好呢,選錯了會是得其反?

三是託瘡排膿。用於瘡瘍久不潰破而內陷,有促進潰破及侷限作用。用於瘡瘍潰破後,久不收口,有生肌收口之作用,且常配銀花、皂刺、地丁等。

四是利尿消腫。用於陽氣不足所致的虛性水腫,並常與防已、茯苓、白朮等合而用之。

綜上所述,人參與黃芪之功效,有同有異,故不可一見氣虛就混用之,否則,易弄巧成拙。 西洋參與黃芪還有綠茶可以一起泡嗎? 因其所需的水溫不同、性能不同、口感不同 沏茶不要亂加作料。這樣會降低茶葉的品質,既品不出茶香味,還會破壞營養價值。

從效果快慢來說

黃芪是補氣比較慢的藥,一般需要長久大量服用才能起到很好的治療作用;而紅參或者人參則只需要短暫的幾個小時,所以人參也一直是急救的要藥,只要出現亡陽證,汗出不止的虛症,吃一碗獨參湯就可以把命撿回來,如果吃黃芪,那就難了。 從氣機的升降看 中醫看病非常注意氣機的升降出入,不明氣機,就不懂氣血的運行狀態,不好把握如何處方,在氣機上,黃芪主升,所以上盛下虛的情況,如高血壓等疾病要慎重用,最好搭配著使用才沒有風險;人參則是偏向於降,特別是胃氣不降,有的時候就需要人參降胃氣。

一說起氣血虛,估計很多朋友都覺得是說自己,因為當一個人問醫生“我是什麼問題”的時候,中醫幾乎異口同聲地說“你是氣血虛”,就類似於西醫說你這是感染了病菌,小夥伴們可能都聽的麻木了。 其實,中醫所說的氣血虛也是分很多種的,不同的氣血虛會有不同的症狀,要使用不同的治療方法和藥物。其中,補氣之藥,黃芪和人參是最常用的,怎樣區別這兩者呢? 黃芪 從效果快慢來說 黃芪是補氣比較慢的藥,一般需要長久大量服用才能起到很好的治療作用;而紅參或者人參則只需要短暫的幾個小時,所以人參也一直是急救的要藥,只要出現亡陽證,汗出不止的虛症,吃一碗獨參湯就可以把命撿回來,如果吃黃芪,那就難了。

從氣機的升降看

中醫看病非常注意氣機的升降出入,不明氣機,就不懂氣血的運行狀態,不好把握如何處方,在氣機上,黃芪主升,所以上盛下虛的情況,如高血壓等疾病要慎重用,最好搭配著使用才沒有風險;人參則是偏向於降,特別是胃氣不降,有的時候就需要人參降胃氣。

補氣選人參好還是黃芪好呢,選錯了會是得其反?

人參 從作用臟腑看

黃芪主要作用的臟腑是脾肺,所以脾肺需者可用黃芪補,特別是容易氣短的患者,黃芪有一定的治療作用; 人參則主要作用在胃,胃氣虛的人,稍微服用一點人參就可以胃口大開,正是因為人參保胃氣,人“有胃氣則生,無胃氣則死”,所以行將就木的人,用人參可以保命,延長壽命,以至於被很多人說成人參可以補元氣。因為人參補胃氣,所以同時能夠補五臟,有滋陰的效果,具備的效果就非常廣泛了。

從表裡來看

從表裡看,黃芪有達表之功,所以黃芪可以治療很多表虛患者,但是這種達表不是麻黃那種直達皮毛的作用效果; 人參則偏向於固守中焦,具有收斂的效果,所以一般有肺熱的人都不能服用人參,有表證一般也不用人參,除非氣虛嚴重才可以使用。

從使用指標看

用人參一般以胃口為判斷之一,脈象上出現虛,渾身軟弱為主,一派虛像;黃芪則主要看是否有膚表問題,比如肺氣虛導致的氣短,臟腑之氣不能升出現四肢麻木,主要是虛勞之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