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1 解析王夫人丨贾府厚黑学,红楼政治家

红楼梦中贾府各色人等,王夫人出场不多,她是贵妃元春的生母,也是宝玉的亲妈,同时也是贾府权柄执掌者,但却看不出一点锋芒,反而处处活得谨慎小心,终日吃斋念佛、不问窗外事,跟个木头人似的不苟言笑。那是黛玉初进贾府,曹雪芹刚刚铺开红楼画卷时,王夫人给人的第一印象,

是慈。

王夫人在老太太面前,永远是唯唯诺诺、体贴顺意,不敢有丝毫违逆,老天太说什么就是什么,甚至会让人觉得王夫人太软弱没骨气,她在婆婆面前,倾尽全力去服侍,给人的印象,是孝。


解析王夫人丨贾府厚黑学,红楼政治家

87版王夫人 剧照


但王夫人果真是个心慈手软的人吗?

王夫人痛恨丫鬟勾引宝玉,所以她逼死金钏儿、撵走晴雯(也间接害死了她),发动婆媳抄检大观园,彻查园内所有女孩,可谓声色俱厉,那个时候,王夫人给人的印象,是狠。

最让我震惊的,是迎春嫁给“中山狼”之后,整日被虐待欺凌,终于忍受不了哭着回到贾府,在王夫人、宝玉、一众姐妹面前哭诉自身遭遇,恳求娘家为自己做主的时候。座下人等无不动容,王夫人在做什么?安慰完迎春之后,明令禁止宝玉不得告诉老太太!

看到这一段,不要说迎春,连我一个读者心里都拔凉拔凉的——

迎春道:“乍乍的离了姊妹们,只是眠思梦想。二则还记挂着我的屋子,还得在园里旧房子里住得三五天,死也甘心了。不知下次还可能得住不得住了呢!”王夫人忙劝道:“快休乱说。年轻的夫妻们,斗牙斗齿,也是泛泛人的常事,何必说这丧话。” 仍命人忙忙的收拾紫菱洲房屋,命姊妹们陪伴着解释,又吩咐宝玉:“不许在老太太跟前走漏一些风声,倘或老太太知道了这些事,都是你说的。”宝玉唯唯听命。

一声叹息,迎春是个什么人呀?用王熙凤的话来说,她是个“锯了嘴儿的葫芦”,在贾府小姐里头是个有气的死人,被丫鬟偷盗首饰都不吱声。这么一个老实人,秉承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佛系生活观,如果不是被逼到绝路,她绝无可能破罐子破摔求助娘家,说出这么一番话的。

娘家是她唯一的救命稻草,大观园就是她午夜梦回的幽梦,结果王夫人把她这条路也绝了,其实迎春被虐待致死,罪魁祸首真的是王夫人,看到这一段,我只觉得内心寒冷,这个妇人给人的印象,是绝。


解析王夫人丨贾府厚黑学,红楼政治家


我们看到的王夫人,都是嫁入贾府后的一层层面具,王夫人出嫁以前是个什么样?我们可以从刘姥姥一句话里解读出来,刘姥姥第一回去贾府就是投奔王夫人来的,她对王夫人的印象是“他们家的二小姐着实响快,会待人,倒不拿大。”

你看,活脱脱一个侠骨柔情、豪气云天的女孩儿,王夫人出身豪门,武官世家千金,可以猜想她同凤姐一样,从小是被当成男儿养的,耍刀弄剑应该没少过,我们有理由相信出嫁以前的王夫人,锋芒毕露比凤姐犹过。


解析王夫人丨贾府厚黑学,红楼政治家


那她在贾府到底经历了什么,后面一步步“黑化”成另一个女人,贾府的衰败历数下来,王夫人绝对是始作俑者,虽然她并没有明面上怎样,但是她才是那个暗箱操作的人,凤姐在明,王夫人在暗,一步一步架空了贾府的权势。

其实网上有很多为王夫人叫屈的文,觉得王夫人软弱无能,有权无实,只是听信谗言才做出那些事,当然每个人都有不同角度的王夫人,但我眼中的王夫人,就是个辣手摧花的政治家,温柔和顺只是她的一层面具,我们来看看她是如何一步一步清除党羽的。

解密一

王夫人不喜欢黛玉的真实原因

因为贾敏。林黛玉的生母贾敏最受老太太宠爱,在出嫁以前,才是集万人宠爱于一身的千金小姐,再加上天仙一样的容貌气质,生来就娇生惯养,善于作乐,享受生活。这一切都是武官出身的王夫人看不惯的,她初来贾府,嫁给二老爷贾政,虽然同样家世显赫,心高气傲,但肯定没少受到冷遇,可以想见,当初两人之间必然很多嫌隙。

所以王夫人在与王熙凤抄检大观园时,提到“单说你林妹妹的母亲,未出嫁时,是何等的娇生惯养,何等的金尊玉贵,那才是千金小姐的体统!”话就说的很白了,她就是看不惯贾敏那套千金小姐的做派。


解析王夫人丨贾府厚黑学,红楼政治家

八七版 林黛玉


黛玉曾和宝钗倾诉自己生病喝燕窝粥的事,即使病着也不愿意劳神费力去惊动老太太为她调药,也因为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她也怕丫头婆子在背后闲言碎语,说她身子娇弱,一会儿人参一会儿燕窝的。她比不得自己母亲,寄人篱下就必然要看人眼色行事,看谁眼色?当然是王夫人的眼色。审时度势是黛玉的聪明,但慧极必伤,她过早仙逝也是种种因果的积累。

解密二

王夫人为什么讨厌晴雯?

表面上看似是讨厌晴雯,其实是讨厌晴雯背后的影像,晴雯长得很像林黛玉,林黛玉长得很像贾敏,所以王夫人不喜欢晴雯确实有理由。但也不仅限于此,王夫人讨厌的女孩子,都是容貌妩媚、身段袅娜、举止风流的一类,这其实也是她情敌的类型。


解析王夫人丨贾府厚黑学,红楼政治家

八七版 晴雯撕扇子


贾政的妾侍赵姨娘,书中并没有对她有过多的描述,但贾府娶媳妇儿,有两大要求,一是容貌,二是性情。容貌不达标的不可能为妾,我们从探春的容貌描写:

第二个削肩细腰,长挑身材,鸭蛋脸儿,俊眼修眉,顾盼神飞,文彩精华,见之忘俗。

就可以看出赵姨娘曾经必定也是一个风流袅娜的人,她容貌过得去,但出生卑贱,曾经是贾府丫鬟,言行举止就显得粗鄙,上不得台面,却攀上贾政成了妾,有种麻雀飞上枝头的意思。再想想王夫人,心高气傲的武官千金,即使不表态,内心也一定受到很大刺激。

王夫人与贾政的夫妻关系才是有名无实,贾政反而更偏袒赵姨娘,王夫人内心痛恨赵姨娘,再加上她本就讨厌贾敏,所以连带着一并厌恶黛玉、晴雯、金钏儿等一众风流袅娜之女子,发动贾府抄家,明面上是肃整风气,实则是排除异己。

解密三

王夫人为什么会对探春好

探春是赵姨娘的女儿,按照道理说,王夫人不应该帮扶探春,那为何探春在贾府中,很受器重,王夫人甚至让探春管家,把她当自己女儿养?

这也足以可见王夫人深谋远虑,比一般人更能沉住气,是个政治家的材料。探春虽然是赵姨娘的亲身骨肉,但从小和王夫人一块儿长大,她对亲娘赵姨娘全无好感,一心站在王夫人这边,甚至想要断绝与赵姨娘的母女关系。

探春虽然庶出,但才华横溢,是巾帼不让须眉的女孩,论管家能力她不输凤姐,论诗词歌赋她也自成一套,如果贾府真的交给她,不至于倾颓成那样。


解析王夫人丨贾府厚黑学,红楼政治家

八七版 探春


但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鼾睡?王夫人怎么可能真去匡扶情敌后人,让探春这么具有才华的人去掌管贾府呢?这不等于给自己留个后患吗。即便王夫人对探春有养育之情,到底不是自己的孩子,王夫人不可能不去顾虑。

探春的结局如何?远嫁。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探春的婚约赵姨娘肯定做不得主,唯一能做主的当然是王夫人。

解密四

王夫人对迎春、惜春的态度?

王夫人对这两个侄女,都不过多关注,因为她们性情影响不了她架空贾府的权势,但明眼人目光雪亮,迎春选择隐忍,惜春选择看破,她们都用自己的方式,独善其身。

但迎春太过逆来顺受,前面有说到,王夫人明知侄女深陷水深火热之中,也装聋作哑,自扫门前雪,最后间接导致了迎春的枉死。

而惜春呢,惜春在红楼梦后期就跟消失了一样,作者对她笔墨甚少,但惜春是个很有意思的人物,我记得有个女作家写过惜春的解析,出了一本书。惜春最后的判词可知她出了家,做了尼姑,完全断绝红尘,自诩清白。

所以你看,一步一步的,贾府里跟王夫人没干系的后人们都被清空了。

解密五

一场贼喊捉贼的抄检大观园

贾府从什么时候开始呈现颓败之势,我认为正是抄检大观园开始。

抄检的由来,是因为傻姑捡到一个荷包,这荷包上面绣着颠鸾倒凤的“春宫图”,让王夫人大动肝火,责问凤姐。其实这个荷包我们有理由相信就是凤姐的,当然她们是不会承认的,反而诬赖到大观园里,所以发动婆媳上下,由凤姐带队挨个把大观园内所有小姐、姑娘房间都抄检一遍。


解析王夫人丨贾府厚黑学,红楼政治家

抄检大观园


这下子就掀开了底,露出最不得见人的丑恶嘴脸,一副贼喊捉贼的戏码上演了。要说贪,王熙凤才是贾府第一大贪,要说脏,带来抄家的婆媳每日吃酒赌博才是真脏。而这些人却偏偏拿捏权力,打着正义的旗号,把一群清洁姑娘的房间,像翻娼妓绣房一样生怕不能翻出个男人来!好用以欲盖弥彰,捕风捉影,遮掩自身的丑行。

这一幕,看的我也是气,最可气的是王熙凤得罪林黛玉可以,得罪三小姐可以,唯独不能得罪宝钗,因为宝钗是王夫人的准儿媳,凤姐太懂得审时度势,所以大观园抄家,只是一场虚张声势的场面,欺负的也是没权没势的人。

其他小姐当然不能说什么,也不敢说什么,唯独探春敢打,敢骂,这朵带刺玫瑰的真性情在这里表露的淋漓尽致。

探春道:“你们别忙,自然你们抄的日子有呢!你们今日早起不是议论甄家,自己盼着好好的抄家,果然今日真抄了!咱们也渐渐的来了!可知这样大族人家,若从外头杀来,一时是杀不死的。这可是古人说的,‘百足之虫,死而不僵’,必须先从家里自杀自灭起来,才能一败涂地呢!”

大观园再也不可能回到当初,赏花观月。吟诗作画、人间仙境的风雅模样,只因这一场抄家,把人心抄离散了。

解密六

王夫人为什么会黑化?

王夫人出身显赫,将门之后,武官千金;嫁人后成了贾府大当家,手握权势;生了孩子后,女儿元春又成了皇妃,圣恩浩荡扶摇直上,儿子宝玉又极受老太太宠爱,众星捧月一般,本来她应该是无限风光得意才是。可王夫人嫁人前性格豪爽大气,嫁人后变得木讷寡言,日子过得如死水一般,这期间发生了什么?

第一重打击:贾珠早夭

王夫人的大儿子贾珠,十四岁进学,不到二十岁就娶妻生子,一病就死了。

从王夫人和袭人有一段交心的长谈中,可以看出她曾经管教儿子非常严厉:

“其实,我何曾不知道宝玉该管?比如先时你珠大爷在,我是怎么样管他,难道我如今倒不知管儿子了?”

当年贾珠在世的时候,管教贾珠的任务主要是由王夫人来承担的,贾珠高压力的一生,英年早逝,这也成了王夫人和贾政一块心病。

第二重打击:元春薨逝

大儿子早夭,二女儿贾元春接过重担入了宫,不负众望成了皇妃,总算光耀门楣,贾府一时之间风光无两,然而好景不长,烈火烹油,鲜花着锦的盛况刹那间就消失了,元春得宠后不久也死了。

第三重打击:宝玉无能

唯一剩下的小儿子贾宝玉,偏偏是个不喜读书、只爱胭脂俗粉的蠢物,却又因为老年得子,又是独苗,只能加倍溺爱,不敢再寄托于期望。自那之后,王夫人已经断绝儿孙加官进爵的妄念,捧起经卷,吃斋念佛,渐渐地不管事去了。

然而,她曾经有多锋芒,如今就有多不甘。丈夫贾政与她渐行渐远,儿子宝玉指望不上,贾府一天天开始倾颓之势,她再也无心念佛,她终于开始惶恐,她唯有握住权势,握住贾府的命脉,才能为儿子争取往后的生机,让宝玉即便无才也可平安度过此生。

宝玉是王夫人的命,也是最后的期望,她不能容许半分差池,不能容忍贾府有人争抢宝玉的位置,不能容忍丫鬟勾引宝玉使他走上邪路,更不能接受宝黛婚事,黛玉生来多病,注定不是长寿之人,而她只盼望宝玉平安长寿,可共享天伦之乐。


解析王夫人丨贾府厚黑学,红楼政治家


可惜,连最后的期望也落了空,宝玉看破红尘,绝尘而去出了家,王夫人的心彻底凉透了。

这样看来,王夫人实则很可怜,可恨之人都必有可怜之处。我相信她一开始豪情是真的,善意也是真的,怜贫恤老是真的,孝顺婆婆也是真的。

但是她对生活的美好期冀都随着儿女离世一并消失,渐渐的心如死灰。我想她在念佛之余,也窥见了家道中落的倾颓之势,为了她唯一的不成器的儿子,她必须要谋划深远,步步为营,秉持大权,她眼中心中只有宝玉,哪儿管他人死活。

为母则刚,她是一个隐藏极深的政治家,更是一个母亲。

作者丨小野

来源丨于野妹子(ID:yuyemeizi)

与你分享文艺电影、音乐和书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