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1 關於幽門螺旋桿菌的傳染途徑、檢測方法、以及如何防治?

幽門螺旋桿菌(hp)是一種寄生在胃內的細菌,黏附於胃粘膜及細胞間隙。

1994年世界衛生組織(WHO)和國際癌症研究機構(IARC)將幽門螺旋桿菌定義為1類致癌原,幽門螺旋桿菌在我國感染率很高(約50%)。

幽門螺旋桿菌感染陽性,會造成多種胃病,如慢性胃炎、胃潰瘍、十二指腸潰瘍、萎縮性胃炎等。也是胃癌的致病原,幽門螺旋桿菌感染可增加胃癌發病的危險性2.8-6倍,是發生胃癌的高危因素。


關於幽門螺旋桿菌的傳染途徑、檢測方法、以及如何防治?


感染了幽門螺旋桿菌HP就一定會得胃潰瘍嗎?

不一定的。但大多數胃潰瘍與十二指腸潰瘍患者都存在HP感染,因此認為HP感染是引發潰瘍的主要原因。

感染了HP一定會得胃癌嗎?

雖然HP感染率那麼高,但在感染人群中真正能患上胃癌的也就1%左右,而且這1%還多見於胃潰瘍患者。胃癌的發生除了有幽門螺旋桿菌感染外,還有免疫力弱、遺傳因素、長期精神壓抑、喜歡吃醃製食品、抽菸嗜酒等原因。

幽門螺旋桿菌傳染途徑:

•經口傳播。如同桌吃飯,幽門螺旋桿菌就有可能從感染者的空腔經筷子到菜或菜湯中,然後進入一起吃飯的另一個人的胃裡;還有共用餐具、水杯等;

•母親將食物咀嚼後口對口喂孩子(母嬰傳播)

•異性之間的接吻。

•糞口途徑傳染。糞便中的幽門螺旋桿菌汙染了水源或食物,所以說不要喝生水、吃生食。


關於幽門螺旋桿菌的傳染途徑、檢測方法、以及如何防治?


幽門螺旋桿菌感染後可能會出現哪些症狀:

主要症狀是反酸、燒心以及胃痛、口臭。

會引起慢性胃炎或胃粘膜損害,主要臨床表現有:上腹部不適、隱痛,有時發生噯氣、噁心、嘔吐、飽脹感等。

幽門螺旋桿菌的檢測:

血液抗體檢測法。這種方法簡單快捷,敏感性和特異性較高。但這種方法要注意,血清陽性並不能完全肯定患者患有活動性感染,因此血液抗體檢測不宜作為現證感染或治療後療效評估的指標,主要是用於易感人群的篩查

呼氣實驗檢查法。碳13和碳14尿素呼吸實驗,是根據幽門螺旋桿菌產生的尿素酶能把尿素分解產生氨和CO2來設計的,此法簡單、快速、無創、無交叉感染、準確性高,同時也是判斷服藥後療效的一種好方法。

胃鏡檢查。胃鏡除了可以看到胃部的情況外,還可以對組織進行活檢,從而可以檢測幽門螺旋桿菌,並可加做細菌培養和藥物敏感試驗,對後續的治療也有幫助。

關於幽門螺旋桿菌的傳染途徑、檢測方法、以及如何防治?

幽門螺旋桿菌的預防:

•飯前便後洗手,洗手應著重清理手心、手背和指間縫隙。

•食物要經過高溫,幽門螺旋桿菌有一個弱點,就是不耐熱,所以說水要燒開才能喝,肉要做熟才能吃,牛奶要消毒才能飲用。

•少刺激胃,少吃刺激性食物,少食多餐,不吸菸等。

•建議分餐。家裡人有感染者應選擇使用公筷,直至其完全治癒。禁止口對口餵食。

•牙具定期更換。建議使用一段時間漱口水和抑菌牙膏,緩解口腔炎症,牙刷要經常更換。

感染了HP怎麼根除?需服用抑制胃酸的藥物(PPI)、兩種抗生素等,療程一般為7-14天,根治率達90%以上,一定要在醫生的指導下用藥哦·。

關於幽門螺旋桿菌的傳染途徑、檢測方法、以及如何防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