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11 宝宝发烧也有利?什么情况下可以给孩子使用抗生素

前几天,在网上看一篇文章,宝妈说孩子幼儿园老师说孩子生病了,接完孩子回家,逗孩子玩的时候,孩子对什么都提不起兴趣。接下来的三天,超过38.5时用了退烧药,但还是反复发烧不退。在发烧的第四天也就是将近72小时后,带他去医院验了血常规,确定为细菌性感冒,医生建议输液,宝妈和医生说了他们家宝宝从来没输过液,也没使用过抗生素,不想输液。医生开了不需要试敏实验的药,并嘱咐吃药三天未退烧再来医院。从医院回来吃过两次药,当天晚上起便没有再发烧了。

那么宝宝发烧到底该怎么办?什么时候接受治疗最好?发烧是是否要使用抗生素类药物?下面就和芬母君一起看看吧!

1.孩子发烧也有利?

发烧本身不是一种疾病。引起发烧的原因主要是病毒、细菌等病菌侵入人体所致。人体为了抵抗并消灭它们,便采取了一种自我保护性质的反抗措施——发烧。发烧可以动用人体免疫功能,尽可能并尽快消灭导致人体发热的病菌,促进免疫系统成熟,对人体起到保护作用。所以说,发烧也是一种好现象,说明孩子正在努力与病菌抗争,而且这种能力会越来越强。

宝宝发烧也有利?什么情况下可以给孩子使用抗生素

2.为什么体温超过38.5需要服用退烧药?

有资料显示人体体温达到39度时应该退热。因药物吸收需要一定时间,当体温达到38.5时服用退热药后,至少需数分钟或更长时间才会起效,也就是退热药物起效时正好温度是39度左右。否则,体温过高可能会导致高热惊厥。服用退热药时,体温降至38度以下即可,因为低热可以刺激免疫系统成熟。

宝宝发烧也有利?什么情况下可以给孩子使用抗生素

此外,很多家长纠结38度~38.5间时是否应服退热药。其实,使用退热药物,除了体温指征外,还要考虑体温上升速度。若体温上升很快,就应服用退热药。若缓慢上升,可观察,同时辅以物理降温。

3.退烧药物怎么用效果好?

服用退热药后要想达到理想效果,一定要让孩子多喝水(包括牛奶、果汁),这样才能达到散热退热的效果。(这也就是为什么夜间孩子发烧严重,为什么输液退热快的原因。退热的前提是人体内要保证充足的水分,水分不充足,即使服用了退热药也达不到好的效果)

4.怎样物理降温效果好?

多喝水,水分补充的越充足,热量蒸发的越多,退烧效果越好。发烧期间,孩子肠胃功能减弱,少吃几口饭都不要紧,但水分必须足够。

洗温水澡,水温可比平时水温偏低(36度~37度即可),也可用温水擦拭腋下,毛巾交替敷额头,使用退热贴等。

宝宝发烧也有利?什么情况下可以给孩子使用抗生素

少穿盖,提高室内温度,减少孩子衣物穿戴,增加皮肤裸露面积,通过皮肤散热。切忌传统的捂被子发汗法,不但不会见效,体温还可能继续升高,甚至出现高热惊厥。

5.发热后多久带孩子看医生?

如果孩子仅是发热,想去医院检验血常规,最好在发烧后24小时到医院检查。因为发热头24小时内血液中白细胞及分类很难反映出引起发热的原因是病毒还是细菌感染。

其实,发热头三天内,如果没有明显其他不适,可以在家退热观察。医院疾病聚集,很容易发生交叉感染,导致孩子病情加重或感染上新的病菌。

6.什么情况下使用抗生素?

细菌感染时必须使用抗生素。现在广为使用的抗生素其实只能针对细菌,有个别的还可针对支原体等。针对不同细菌感染,医生会推荐作用相对较强的抗生素,而不是“最高级、最贵的”抗生素。

宝宝发烧也有利?什么情况下可以给孩子使用抗生素

病毒感染用抗生素适得其反。一般病毒感染,特别是上呼吸道病毒感染,可以自愈。只要孩子症状不太严重,病毒就可以在体内自然死亡。病毒感染期间使用抗生素,不仅达不到治病的目的,还会导致人体特别是肠道菌群失调。抗生素不会识别哪些细菌是有益菌,哪些是有害菌,所以抗生素被称为“盲人杀手”。如果人体正常菌群失调,就可能为其他有害菌进入人体造成机会,形成“二次感染”。

7.如何判断是否是细菌感染?

孩子出现发热24小时后,血常规才有所反映。如果血液检查发现白细胞超过15,其中中性粒细胞超过80%,且C反映蛋白超过30才有可能考虑细菌感染。是否服用抗生素,要根据孩子的病史、表现,再结合化验决定。

宝宝发烧也有利?什么情况下可以给孩子使用抗生素

8.如何正确使用抗生素?

抗生素并不是使用越少越好。人们在使用抗生素 时,细菌也锻炼了自己的耐药能力。如果一次不使其彻底死亡,当这些细菌再次传染给其他病人时,他们对用过的抗生素会产生一定的耐药性。如此反复传播,最终的某个时候,这些细菌对抗生素不再敏感,抗生素也就无法再杀灭细菌了。所以一定要遵医嘱,医生一般会建议退烧后继续使用两天,确保细菌彻底杀死,避免反复。所以使用抗生素治疗细菌感染,一定要保证足够的时间,把细菌彻底杀死,避免耐药细菌的产生。

建议停用抗生素后,可以服用一段时间益生菌,调节肠道菌群,帮助排除体内残留抗生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