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6 齊白石書法作品欣賞

白石老人是舉世公認的藝術大師,他的詩、書、畫、印都是具有很高的造詣。他自評藝術成就說:“餘詩第一,印第二,字第三,畫第四。”一位主要以繪畫享盛名的藝術大師卻把繪畫成就置於末位,有人覺得難以理解,有人認為是大言欺世,其實這可看作白石老人一生學藝甘苦的自白。他於繪畫用力最勤,成就也最高,他的詩、印、字,從中國文人畫的意義上說,主要還是為了完善他的繪畫。出身工匠的白石老人看重自己的詩、印、字,是由於他認同於中國文人畫的深厚傳統。我們欣賞白石老人的書法藝術,應該牢牢把握這個基點。

齊白石(1863—1957),原名純芝,字謂清,後改名為璜,字瀕生,號白石山人,此外還有許多別號,如木居士、木人、杏子塢老民、星塘老屋後人、湘上老農、齊大、寄園、寄萍、寄萍堂主人、萍翁、寄幻仙奴、借山吟館主者、借山翁、三百石印富翁……等。他出生於湖南湘潭一個農家。幼年家貧,讀書不到兩年即輟學。曾學做雕花木工。27歲拜湘潭名士胡沁園、陳少蕃為師習書畫,後又師從王運學詩,遂以繪畫為業。40歲以後多次出遊,結識了樊增祥、曾熙、譚延、陳師曾、王夢白、姚茫父、陳半丁等許多名流。1919年定居北京直到逝世。他最初從胡沁園、陳少蕃習何紹基書法,能得丰神。40歲以後出遊,開闊眼界,遂又取法金冬心、鄭板橋、趙之謙等人,得金冬心的古拙與鄭板橋的奇縱,同時並臨習《爨龍顏》等碑刻。定居北京後,取法李北海,筆勢更加變化多姿。與此同時,他也研習篆書,對秦權詔版、漢《三公山碑》、吳《天發神讖》、《禪國山碑》等,都曾廣泛臨寫。

以上是白石老人學書經歷的大略。白石老人談到他早年學做詩的經歷時說:“我是反對死板無生氣的東西,做詩講究性靈,不願意像小腳女人似的扭捏作態。”他力主寫詩要“陶寫性情,歌詠自然”(見《白石老人自述》)。其實這也可以看作他對所涉足的各種藝術門類的總的主張,他的書法也同樣講究性靈,陶冶性情、富於生氣。白石老人談到自己的字時說,“要我行我道,下筆要我有我法”。王國維在《人間詞話》中以“有我之境”為“不隔”,白石老人的字是達到了這一境界。從白石老人的書法中,我們可以感受到他的真率、自然,感受到生命力的律動。有人認為白石老人的字有一種霸悍之氣,言者之意或在貶抑,其實正道出了白石老人書法的一大特色。他作字“我行我道”,便旁若無人,便絕不媚俗,胸中鬱郁勃勃的陽剛之氣便自然而然地流露於筆端。這便是白石老人的霸悍之氣。

白石老人書法的最高成就,無疑是他的獨具面貌的行草書。其行草的風格是經過他長期艱苦探索才得以形成的。他早年寫魏碑,寫《爨龍顏碑》,寫金冬心、趙之謙的碑書,都屬於正書的範圍。他早年曾用金冬心、趙之謙的碑書題畫,卻不曾用魏碑與《爨龍顏碑》題畫。大概白石老人認為金冬心、趙之謙是畫家,故取其書體題畫。現在看來,這些早年畫作上的題字與繪畫部分並沒有形成渾然的一體,而是各不相涉。這是由於金冬心、趙之謙的書體是為他們自家的繪畫而設,而白石老人的畫風與他們頗有差異,照搬他們的書體,自然顯得格格不入。白石老人早年也用何紹基的行書題畫,而何紹基的行書具有強烈的個性,題入畫幅,使人感覺到其獨立傾向較為突出,與白石老人的畫風也不相宜。白石老人早年不斷變換題畫書體,這體現他在這方面的苦苦追求。

經過多年的探索,白石老人終於找到形成自己書風的基礎書體,這便是唐代大書家李邕的行書。李邕書法以二王為宗,尤其挹取了王獻之翩翩縱逸的意態。他並承接唐太宗李世民和懷仁集《三藏聖教序》遺風,以行書寫碑,刻碑雖多少有損墨跡的韻味,卻也會增加幾分厚重,更重要的是李邕書法的縱逸超邁,可以給臨寫者留下廣闊的發揮餘地。故白石老人在探索書法的變法時,以李邕為首選。他定居北京後,以臨寫李邕的《李思訓碑》和《麓山寺碑》為日課。這以後,我們看到白石老人的題畫字以嶄新的畫貌出現。這些題畫字蒼勁、雄渾,如萬丈飛瀑,直瀉而下,有崩雲墜石的氣勢。於是白石老人具有獨特風格的行書形成了,以後他一直運用,沒有大的突變。白石老人行書用筆中側並舉,輕重相生,筆畫的枯潤濃淡,粗細方圓,無不大起大落而又層次豐富。在這些字中,我們已經認不出白石老人所取法的碑帖的本來面貌,我們只看到他吸取眾多“法乳”而煥發出來的丰神。

同時,我們應該看到,白石老人的字法與其畫理實息息相通。他曾題畫蘭雲:“作畫須有筆才方能使觀者快心,凡苦言中鋒使筆者實無才氣之流也。”他作字同樣不主張純用中鋒,善用側鋒是他的行書一大特點。前人已指出鍾繇、王羲之已能用側鋒,米芾“刷字”更是善用側鋒的大師。白石老人運用側鋒,豐富了用筆,把書法的意趣表現得淋漓盡致。於是其書與其畫遂融為一體,相得益彰,合之而成雙美。他的字固然可以獨立成幅,而他的畫若無題字便會減色,不成全璧,這是觀賞白石老人的畫作都體會得到的。

白石老人另一種擅長的書體是篆書,他所取法的秦權詔版,漢《三公山碑》、吳《天發神讖碑》、《禪國山碑》,其共同特點是筆畫都是方折,且秦權詔版樸拙挺勁,漢《三公山碑》厚重渾穆,吳《天發神讖碑》和《禪國山碑》則峻峭森嚴。這些碑刻熔鑄成白石老人的篆書風格,也構成了白石老人篆刻的基調,故白石老人的篆書亦多方折。方折的筆畫不僅使字形顯得骨力洞達,在用以題畫時,更成為繪畫構圖的重要補充。因為繪畫的線條、總是弧線多於直線,而筆畫方折的篆書題字,與弧線形成對比,便成為構圖的一個有機組成部分。並且白石老人的篆書多用側鋒,筆勢縱肆矯健,他以這樣的篆法入畫,自然顯得典雅厚重,滋味雋永了。

白石老人除題畫外,也留下了許多書法作品,許多都是上乘之作,當然是行草、篆書為主,偶然有隸書作品,這卻不是他所擅長的,筆畫稍顯荒率,難與其行草、篆書並肩。關於這一點,我們也不必為尊者諱。白石老人晚年弟子眾多,大多以繪畫受業,也有以篆刻受業的,但似乎沒有專以書法受業的弟子。李可染是白石老人的繪畫弟子,其繪畫成就是舉世公認的了,其書法也頗具特色,造詣很深。

齊白石書法作品欣賞

齊白石書法作品欣賞

齊白石書法作品欣賞

齊白石書法作品欣賞

齊白石書法作品欣賞

齊白石書法作品欣賞

齊白石書法作品欣賞

齊白石書法作品欣賞

齊白石書法作品欣賞

齊白石書法作品欣賞

齊白石書法作品欣賞

齊白石書法作品欣賞

齊白石書法作品欣賞

齊白石書法作品欣賞

齊白石書法作品欣賞

齊白石書法作品欣賞

齊白石書法作品欣賞

齊白石書法作品欣賞

齊白石書法作品欣賞

齊白石書法作品欣賞

齊白石書法作品欣賞

齊白石書法作品欣賞

齊白石書法作品欣賞

齊白石書法作品欣賞

齊白石書法作品欣賞

齊白石書法作品欣賞

齊白石書法作品欣賞

齊白石書法作品欣賞

齊白石書法作品欣賞

齊白石書法作品欣賞

齊白石書法作品欣賞

齊白石書法作品欣賞

齊白石書法作品欣賞

齊白石書法作品欣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