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历史上的吕洞宾是怎样的?

吴孟龙


道我醉来真个醉,不知愁是怎生愁

——吕洞宾的故事

吕洞宾,原名吕岩,字洞宾,道号纯阳子,自称回道人,河东蒲州河中府(今山西芮城永乐镇)人。八仙之一,道教全真派祖师,三教合流思想代表人物。在民间信仰中,他是八仙中最著名、民间传说最多的一位。

关于他的来历,有几种说法:

有一种传说,吕洞宾本名绍先,出生于唐太宗贞观二十年(公元646年)四月十四日巳时,是唐朝礼部侍郎吕渭的孙子。他从小就喜欢读书,学问渊博,但三次参加进士考试没有考中。到了武则天天授二年(公元691),四十六岁的他又去应考,在长安酒肆中遇见了神仙钟离权,去终南山修道,改名岩,字洞宾。

这个传说是站不住脚的,因为吕渭生于公元734年,吕洞宾如果出生于646年,岂不是比祖父还大了好多。

还有一种说法,吕洞宾原本是唐朝宗室,姓李,因为武则天屠杀唐室子孙,就携妻子隐居在碧水丹山之间,改为吕姓。因为常常居住在岩洞中,故名岩,号洞宾。和这相类似的,《同治黄州府志》上有一段“吕岩自叙”是这样说的:“我本系唐朝宗室,姓李名琼,字伯玉,50岁时才登第做官。不久黄巢兵起,国遭灾难 ,家逢不幸,只好携妻金氏,隐居山洞。后改姓吕,因为一家人只剩下我和妻子两口人,两口合为吕。住在山上,故名叫岩;常在洞中,是石洞中的宾客,故号洞宾;妻子后来死了,只剩下我一个男人,故又称纯阳子。”当然,这些来自民间的说法,也并不可靠。

查找一些历史资料,吕洞宾大约生于唐末,死于宋初,是唐末五代时道士,和陈抟老祖、杜光庭等著名道士是同一时期的人物,并有交往。《宋史·陈抟传》记载吕岩是“关西逸人,有剑术,年百余岁。步履轻捷,顷刻数百里,数来抟斋中。”《国史》里也记载:吕洞宾原本是儒生,因为科场不利,转而学道,遇五代隐士钟离权授以内丹道要,隐居终南山,活动于关中等地。“年百余岁,而状貌如婴儿。世传有剑术,时至陈抟室。”

在民间故事里,他科场失利后学道的经历被演绎成了一段故事:

吕洞宾从小精通经典,被称为神童。可惜唐朝末年,科场腐败,他考了几十年,却屡屡不第。四十六岁时,在长安的酒店里,见到一位道士穿着一身白袍,在墙壁上题诗道:坐卧常携酒一壶,不教双眼识皇都。乾坤许大无名姓,疏散人中一丈夫。得道高人不易逢,几时归去愿相从。自言住处连沧海,别是蓬莱第一峰。莫厌追欢笑语频,寻思离乱好伤神。闲来屈指从头数,得见清平有几人。”吕洞宾见他形貌奇古,诗中的意境不凡,就请问姓名。这人说:“我是云房先生。居于终南山,你想跟我去吗?”吕洞宾还想着考试,没有答应。这位云房先生其实是仙人“钟离权”。这天晚上,他和吕洞宾同住在这家酒店中,吕洞宾睡着后就做了个梦,梦见自己状元及第,官场得意,子孙满堂。但乐极生悲,又因事获罪,家产抄没,妻离子散,穷苦潦倒,只剩孤身一人。经此一梦,吕洞宾明白了世事无常,富贵节空的道理,于是决心修道,就拜钟离权为师。据说他后来又遇见火龙真君,学习了天遁剑法,自称“一断贪嗔,二断爱欲,三断烦恼”。

吕洞宾被宋代皇帝封为“妙通真人”,元代又封为“纯阳演政警化孚佑帝君”,所以后世称他“吕纯阳”。王重阳创立全真道后,又被奉为“北五祖”之一,故道教又尊称他为“吕祖”。

历史上的吕洞宾,不仅是著名的道士,还是一位诗人。《全唐诗》中收录了他的诗词共二百多首,《唐才子传》中也有他的传记。所以,后世道教和民间称其为“剑仙”、“酒仙”、“诗仙”。我们细品一下他的一些诗词,有的还写的不错,请看这首《梧桐影》:

落日斜,秋风冷。今夜故人来不来,教人立尽梧桐影。

全词二十个字,借助外物环境来烘托人物内心的情思,情境和谐,堪称晚唐五代词中的上乘之作。

在传说故事里,吕洞宾常常在酒楼、茶馆、饭铺等地留下仙迹。他放荡形骸,不拘小节 ,好酒能诗爱女色,正所谓“酒色财气吕洞宾”。

据说他曾在广陵妓院的屏风上题下这样二首诗,使得当地的一位名妓脱离风尘,潜心学道:

嫫母西施共此身,可怜老少隔千春。

他年鹤发鸡皮媪,今日玉颜花貌人。

花开花落两悲欢,花与人还事一般。

开在枝间妨客折,落来地上请谁看。

吕洞宾好酒,有一次喝得大醉,走在巴陵市的街头,阻挡了当地太守的车驾。太守不认识他,就让衙役们拿下问罪。吕洞宾笑呵呵地说,等我酒醒了再说吧。说罢倒地酣睡,太守大怒,正要喝令拷打,吕洞宾却突然不见,只听空中有人吟诗道:

暂别蓬莱海上游,偶逢太守问根由。

身居北斗星杓下,剑挂南宫月角头。

道我醉来真个醉,不知愁是怎生愁。

相逢何事不相认,却驾白云归去休。

吕洞宾曾发下誓愿:“必须度尽天下众生,方愿上升也。”但是正如他诗中所说:“四海皆忙几个闲,时人口内说尘缘。”寻常俗人,度脱他们恐怕要比骆驼穿过针眼还难。

吕洞宾有一次来到乡间,乡人们正给吕祖过寿,吕洞宾见众人都在给自己的画像斟酒献肉,就想去讨杯酒喝,却被赶了出来。吕洞宾叹道:“独自行来独自坐,无限世人不识我。惟有城南老树精,分明知道神仙过。”

还有故事说,吕洞宾见一家母子贫穷,就投两粒仙米在他家井里,从此井水化为美酒。于是这家人就靠卖酒为生,衣食俱丰。过了段时间,他又来到这家,那个儿子却抱怨,井水化酒,好却是好,但却没有酒糟可以喂个猪什么的。吕洞宾长叹道:“人心苦不知足。”就把仙米收回,井水又是以前的井水了。


万卷纵横眼欲枯


据《同治黄洲府志》记载:唐朝宗室李琼,字伯玉。因被世敌追杀,亡命在外。后遇一金姓女子结婚,生了四个孩子。黃巢造反那年,李凉正好50岁。他们厌倦了战乱生活,跑到山上修行来了。改姓吕,名岩字洞宾。这是一说。

还有另一个版本。吕洞宾,名岩,字洞宾。道号纯阳子。八仙之一,道教仙人。全真派北五祖之一。山西永乐县招贤里人(现山西省芮城县永乐镇)

吕洞宾从小生长在官宦世家。公元825年,中進士。官授县令。吕洞宾在官场看不惯贪污腐败,欺压百姓。便辞官回家。和妻子一同到附近的东条山修行。夫妇两个各据一山洞,他们自称是山洞的宾客。出家前他们把家中财产分给百姓,为当地老百姓做了许多好事。

后来在修行当中,遇到了八仙之一汉锺离。拜汉鐘离为师,跟八仙铁拐里研习医术,普救天下苍生。据说《医道还原》就是吕洞宾流传下来的医书。


他一生四处云游,对百姓聊医问苦,扶贫救难,从不要任何报酬。最后终于修道成功。

他死后,家乡的百姓为了纪念吕洞宾,给他修了“吕公祠”。

到了金代,因吕洞宾信奉道教,忽比烈也信道教。为了想用道教统治人民,利用呂洞宾的声望,来恐固元朝的统治。派国师丘处机管理道教。将“吕公祠”全部改建成“永乐宫”。历时110年,整个道教始终端贯穿着整个元朝。


梦想成臻3


吕洞宾(吕岩)应该是唐朝时期的人物,只不过关于其身世却众说纷纭。

有人说他是唐朝高官吕渭之孙吕让之子,还有人说他本是唐朝宗室为避乱改姓吕,而《宋史陈抟传》里则记载了他和唐末到宋初时期著名的道士陈抟关系密切,因此推测其很可能也是唐朝末期人物。

而且根据吕洞宾原本是个有钱人等种种传说事迹来看,吕洞宾是吕渭的子孙出生于官宦世家的可能性还是比较大的,试想如果吕洞宾不是一个有钱人乐善好施的话,是很难在民间留下这么大名气的。

但是说吕洞宾是吕渭之孙这样的说法应该是存在错误的,因为吕渭是八世纪的人物如果吕洞宾是其孙子的话,那么他和九世纪末出生的陈抟老祖交往的时候都100多岁了,这在古代基本上是不现实的事情。

所以吕洞宾很可能是吕渭儿子吕让的后裔,后人因为搞不清这中间隔了几代就直接把吕洞宾说成是吕让的儿子了,后来这个吕洞宾因为乐善好施成了道之后又普度众生,因此被民间人喜爱越传越神逐渐和传说中的神仙联系在一起了。

于是吕洞宾就位列仙班成为了闻名于世间的八仙之一,而且还传说他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神话人物男仙之首东王公(东华帝君)转世,同时被道教最有影响力的全真教尊为创派始祖吕祖。

民间关于吕洞宾也有许多非常有趣的传闻使其广为人知,比如因为黄粱一梦大彻大悟成为一名道士,狗咬吕洞宾不识好人心、三戏白牡丹调戏何仙姑和八仙过海等有趣的段子。

这些传说更添吕洞宾这个风流倜傥的剑仙神秘的色彩,因此八仙的故事被一再的搬上了小说戏剧和现在的影视作品中。


执斧谈史说事


吕洞宾当年来洛阳除妖,因妖有甲护身,他的宝剑不能伤到妖怪,无奈我师付(太白金星)让他去天堂找牡丹仙子,借用王母娘娘的发簪,只有此物才能克妖怪穿山甲的外壳,一切顺利制服妖怪,为了纪念这一事件,洛阳建一吕祖庙,那日我去吕祖庙,八仙尽数礼见,只是看庙之人对我不敬,返回家中不多日,八仙献宝,存放在我管理的红圣关帝庙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