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23 叔本华|拔掉引发痛苦的那根“肉刺”

叔本华(德文原名:Arthur Schopenhauer,1788年2月22日-1860年9月21日,享年72岁),德国著名哲学家。叔本华是哲学史上第一个公开反对理性主义哲学的人并开创了非理性主义哲学的先河。

说到对他人的看法有悖常理地极度关心的例子,请允许我从1846年3月31日的《泰唔士报》中引用一段文章,关于一个叫托马斯·威克斯的死刑犯被行刑时的情况。托马斯·威克斯是一个学徒,出于报复,谋杀了自己的师傅—非常符合我们引用它的目的,虽然环境和人物略显极端,但综合来看,不失为一幅颇具冲击力的愚人肖像图,让我们可以从中了解,人类那“在意别人看法”的愚味天性,到底能达到怎样的程度。

报道说,在执行死刑的那天上午,负责聆听托马斯·威克斯忏悔的牧师早早地就来到他的身边。但是威克斯对牧师的到来毫无兴趣,他只对临死前要在他的看客们面前表现得“勇敢一点”这件事感到焦虑不安。当然威克斯成功地表现出勇气,向断头台走去时,就仿佛是走进教堂的院子,他用让周围的人都能听见的音量说道:“正如多德博士所言,我很快就要知道那最伟大的秘密了。”这个可怜虫没有让任何人搀扶,自己走上断头台,还对看客们左右鞠躬,引得台下那些堕落的观众们欢声雷动。

叔本华|拔掉引发痛苦的那根“肉刺”

一个人用这种方式接受死亡真是一个绝妙的例子。可怖的死亡近在咫尺,跨越过去就是茫茫永恒,而他只关心自己会留给一群看热闹的人什么样的印象,以及他死后别人会怎么谈论他。

类似的案例还有勒孔案,此人以弑君罪在法兰克福被行刑时间也是1846年。在审讯过程中,他因为自己未被允许穿着体面的服装出现在上议院,十分焦虑不安;而在行刑那天,他由于没得到允许剃须洗面更是感到特别痛苦。

这不仅仅是在我们现代社会才出现的情况。马特奥·阿莱曼①在那他著名的爱情小说《古斯曼·德·阿尔法拉切》的引言部分就告诉我们,许多昏头昏脑的罪犯,不抓紧最后的时光好好忏悔,拯救自己的灵魂,却一心扑在准备死前感言上。

我之所以采用这些极端的案例来佐证我的观点,是因为它们淋漓尽致地展现了我们的天性。我们所有的焦虑、忧愁、困扰、迷惑、不安以及操劳,很大程度上都是因为在意别人会怎么说,就跟那些可怜的罪犯一样愚蠢。嫉妒和憎恨也大都出自同一根源

叔本华|拔掉引发痛苦的那根“肉刺”

很显然,幸福主要依赖思想平和与内心满足。要增进幸福感,必须减少人类这种天性的冲动,并将其控制在一个合理的范围内,如现在的五十分之一。通过这种方式,我们就可以拔掉总是引起痛苦的那根肉中刺。但这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因为这种冲动毕竟是人类与生俱来的乖僻天性。

塔西佗说,“就连智者也很难抵御名扬四海的诱惑。”要想杜绝这普遍的愚蠢行径,唯一方法就是认识到这种行径的愚蠢。要知道大多数人脑子里的观念都有可能是错误的、执拗的、荒谬的,因此,对他们的任何关注都是没有意义的。在生活中绝大部分的情况下,他人的想法对我们很少能够产生真实而正面的影响。这种不必要的关注常常使人一听到任何有关他的话,或光是别人说起他时的语调,就担心得要命。

最后,我们还应当清楚这样一个事实,即荣誉本身并没有直接价值,只有间接价值。倘若人们能摒弃追求荣誉这一普遍的蠢行,将会给我们思想的平静和愉悦带来莫大的助益—人们将以一种更加坚定、更加自信的姿态来面对世界,行为举止也将更加真实更加自然。

叔本华|拔掉引发痛苦的那根“肉刺”

隐居这一生活方式之所以非常有益于我们思想的平和,主要就是因为我们终于不用再活在别人的视线里了,不必再关注别人会对我们有这样那样的看法了,也就是说我们终于回归了真我。同时还可以避免许多真正的不幸,比如被别人无可救药的愚蠢引入歧途。这样一来我们就可以更多地关注真正的现实,不被打扰地享受现实生活。

但值得去做的事常常很难做到,就像俗话说的,从来好事多磨难。

关注头条号,可以找到往期经典名言,受益无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