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30 急性胰腺炎治療

對於合併膽道梗阻者,需及時施行經內鏡逆行性胰膽管造影術解除膽道梗阻。再嚴重者,比如合併膿腫、巨大假性囊腫啥的,就只好求助於外科手術了。重症胰腺炎病情嚴重者往往進ICU治療,急性爆發性胰腺炎死亡率很高,即使僥倖一次闖過了鬼門關,後續還可能會有一系列其他併發症,對身體是一種巨大的打擊。

此外,關於急性胰腺炎治療,還有以下幾點需要注意:

一、關於膽囊切除術

1. 有1次AP發作史,有結石的膽囊應切除;

2. 不及時切除,在6~18周內,有25%~30%患者將再次發生急性胰腺炎;

3. 輕中度膽源性胰腺炎:早期膽囊切除術可縮短住院實踐,應在本次輕症胰腺炎恢復後7天、出院前實施;

4. SAP則應在恢復後3週考慮作膽囊切除術。

急性胰腺炎治療

二、關於逆行胰膽管造影(ERCP)、十二指腸乳頭切開術(EST)加鼻膽管引流(ENBD)

1.<72 h內 EST/ENBD,解除明確的膽總管下段梗阻,是防治AP惡化的關鍵環節;

2.對於輕度膽源性AP不伴有膽管炎和或/持續性的膽汁淤積者,則可不必早期EST治療;

3.對於膽囊結石性胰腺炎,不能近期切除膽囊時,入院初即應考慮EST/ENBD,以減少膽源性AP的復發和防治SAP。

三、影像診斷的應用

1. US:起病後<72 h,瞭解有無膽石;

2. CT平掃:起病<48 h,瞭解有無胰腺急性炎症;

3. CT增強:起病3d-7 d,瞭解胰腺炎性壞死情況;

4. MR增強:起病>7 d,輔助CT瞭解胰腺炎壞死情況;

5. MRCP:起病>3 d,瞭解膽胰管情況。

急性胰腺炎治療

起病1周左右(CT)

胰腺瀰漫性增大、密度減低、密度不均,輪廓不清,胰周積液,急性胰周液體積聚(APFC)。

起病4周後(CT)

胰腺膿腫:胰腺內或胰周的膿液積聚,外周為纖維囊壁,可見氣泡徵,細針穿刺物細菌或真菌培養陽性。

四、早期液體復甦

1. 目標:維持血容量及水、電解質平衡,迅速糾正組織缺氧;

2. 最初24 h的關鍵治療,補液不充分和過度補液均是病情加重的常見原因之一;

3. 缺乏RCT,難以形成指南。提示在液體補充的量、速度及種類等方面提倡個體化及根據病情及時調整;

4. 補液量:24 h內,靜脈補液量及速度約為200~250 ml/h,或使尿量維持在>0.5 ml/Kg/h。

5. 晶體與膠體:早期以晶體為主,多采用生理鹽水,乳酸林格氏液等,如需膠體擴容,以血漿或白蛋白為宜;

6. 監測指標:血壓、心律、呼吸頻率、神志、肢端溫暖度及水腫狀況、尿量、血氧飽和度、紅細胞壓積、尿素氮、肌酐、陰離子間隙、碳酸氫鹽、血PH、血鈣、血白蛋白、血糖等。一般間隔12h應評估病情,對補液量及速度進行調整;

7. 老年:補液速度過快,易出現急性肺水腫和低滲性腦病,應採用輸液泵勻速補液。

急性胰腺炎治療

出現以下症狀要警惕:

上腹部急劇疼痛是胰腺炎發作的典型症狀,約95%的病人表現為上腹或左上腹持續性劇痛或刀割樣疼痛,而疼痛則常出現在飽餐或飲酒後,同時,還常伴有發熱、腹脹、噁心嘔吐、吐後疼痛不緩解、因腹痛而蜷曲等症狀。如果出現上述不適,就有可能是胰腺炎的症狀。胡吃海喝或膽絞痛發作後幾小時突然發生不能緩解、持續的劇烈腹痛、嘔吐、腹脹、發熱,應警惕胰腺炎可能,不應簡單以為只是喝酒後胃疼,或是自己隨便吃點藥。

胰腺炎治療起來很麻煩,預防起來卻不難:避免暴飲暴食,尤其是酗酒,另外平時有膽結石等膽道疾病應積極且正規治療。畢竟胰腺炎是一種兇險的疾病,人們應避免暴飲暴食等誘發因素,遠離胰腺炎,過健康的生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