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17 如何帮助孩子克服害怕打针的恐惧?


如何帮助孩子克服害怕打针的恐惧?

nini已经4岁了,每次带她去医院打针mama都很发愁,nini特别害怕打针,每次打针都要嚎啕大哭、极力挣扎,弄的医生也很无奈,要怎么做才能帮助nini克服对打针的恐惧呢?

如何帮助孩子克服害怕打针的恐惧?

打针带来的疼痛、医院陌生的环境等因素会让孩子变得紧张、害怕,他们通过哭闹、挣扎等行为释放自己的情绪。但是,孩子的哭闹、挣扎会给医生打针带来不便。

家长需要在了解孩子害怕打针的原因的基础上,通过其他方式疏导孩子紧张、害怕的情绪。

如何帮助孩子克服害怕打针的恐惧?

孩子害怕打针的主要原因有:

一、害怕打针是人体拒绝伤害的本能反应

打针作为一种外部刺激进肌体后立即会引起人们产生不舒适的感觉,从而引发一系列反应。对于孩子来说打针的体验是非常不偷快的,所以他们总是想方设法阻挠打针。

人们对不熟悉的事物通常会产生恐惧、害怕的心理。在医院这一陌生的环境中,戴着口罩、穿着白大褂的医生以及各式各样的针管、仪器与孩子日常生活环境有很大的差异,这种氛围可能让孩子感到恐惧。

如何帮助孩子克服害怕打针的恐惧?

三、家长不恰当的教育方式的强化

有些家长知道孩子害怕打针,在孩子不听话时,常常用打针来吓唬他们。比如:“再这样不听话,就让医生给你打针?”这样一来,孩子已有的害怕打针的情绪在语言中被强化和放大,本来并非不可忍受的情绪变得难以承受了。

如何帮助孩子克服害怕打针的恐惧?

四、家长紧张心理的传递

想到孩子打针时会很疼,不少家长自身也很紧张。这种紧张无意识地传递给孩子,从而造成幼儿的恐惧心理。

打针时的紧张、恐惧、疼痛等都会让孩子感到不适,由于他们还不会像成人那样调节自己的情绪,只能通过本能的方式缓解压力。

如何帮助孩子克服害怕打针的恐惧?

家长帮助孩子调节打针的消极情绪?

一、家长的陪伴与安慰

家长陪伴孩子,以便让他们感受到支持和安全。孩子如果有自己心爱的玩具,不妨也带上,也能安抚情绪。打针时,家长一定要保持镇定,可以抚摸、鼓励孩子,家长的肢体与语言安慰有类似于情感镇静剂的作用。

如何帮助孩子克服害怕打针的恐惧?

需要强调的是,家长安慰孩子时不要说“宝贝勇敢点儿,一点都不疼。”此类的话。打针的疼痛对于成人来说也许不值一提,而对幼儿来说疼痛一定是存在的,他们感知到的疼痛可能是成人的几倍甚至十几倍。如果家长一直强调打针不疼,孩子内心会产生矛盾感,因为孩子感觉到打针分明很疼,妈妈为什么说不疼呢?家长认可打针的疼痛对孩子来说也很重要。

二、努力营造熟悉的环境

平时可以和孩子想象医院场景进行角色扮演,家长在模仿病人时可以说“打完针我的病就好了,虽然打针有点痛,但是我能忍住不哭。”之类的话,让孩子在熟悉医院设施场景的同时,也给他们树立一个情绪调节的榜样。

三、适当转移孩子的注意力

家长可以准备些新奇的小玩具,如发声发光的公仔等。新奇的玩具可以暂时转移孩子的注意力,使其不过分关注打针带来的恐惧和疼痛减轻其紧张和疼痛感。

今日话题

你家孩子害怕打针吗?快来留言和我们一起交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