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明武宗朱厚照是个什么样的皇帝,真有历史上说的那么荒唐吗?

寂寞的小太阳


明武宗朱厚照行为荒唐怪诞,总想着效仿成祖朱棣,过一把“马上天子”的瘾,所以一有机会便往塞外跑,到处找蒙古人作战。每次“出征”前或“凯旋”后,武宗都会给自己封官,比如将军、都督、太师等等,一级比一级高,简直是皇帝届的大笑话。所以正史评论他称“耽乐嬉游,昵近群小,至自署官号,冠履之分荡然矣!”(见《明史·武宗本纪》)。



朱厚照既然痴迷于打仗游戏,便四处寻找敌人,以便让自己名正言顺地出兵进讨,然后再继续给自己封官进爵。他最后一次“出征平叛”,便是对付自己的叔祖父、宁王朱宸濠。那么,朱宸濠为何要造反?他最终落得怎样的结局?


朱宸濠是朱元璋的第五世孙,按照辈分来论,是朱厚照的叔祖父(朱厚照是朱元璋的第七世孙)。朱宸濠生性奸诈、早蓄异心,见侄孙整日胡作非为,便有了取而代之的想法。所以从朱厚照即位开始,朱宸濠便积极谋划造反事宜,他先是设法恢复被裁撤已久的护卫部队,然后四处招纳亡命、劫掠商贾,又随意幽杀、迫害地方官员,渐渐地便在江西形成一支很强大的反叛武装。



正德十四年(1519年),朱厚照巡视北疆回朝后,马上又想着下江南游玩。天子出巡是国家大事,劳民伤财不说,关键是皇帝的安全如何保障,以朱厚照贪玩胡闹的本性,保不准会在途中出点什么幺蛾子。所以朱厚照刚宣布“南巡”,群臣便扎堆过来劝阻,地方督抚也建言皇帝慎重考虑此事。就这样,围绕皇帝“南巡”一事,帝国再起风波。


此时,羽翼丰满的朱宸濠认为时机成熟,便在当年六月十四日起兵,杀江西巡抚孙燧、按察副使许逵,聚众号称十万,并向各地发布檄文,指斥朱厚照的各种荒唐行径。七月,朱宸濠又命属下守卫南昌,然后亲自率军沿江东下,准备攻取南京(“集兵号十万。命其承奉涂钦与素所蓄群盗闵念四等,略九江、南康,破之。驰檄指斥朝廷。”见《明史·卷一百十七·列传第五·诸王二》)。



汀赣巡抚王守仁闻变后,一方面向朝廷上奏,一方面举兵进讨,不久便攻取南昌。朱宸濠听闻“老巢”被端,赶紧回军救援,结果被王守仁大败于南昌郊外的八字垴。经此一战,叛军被烧死、溺死的多达3万余人 ,而朱宸濠及其家眷、心腹都被生擒(“诸妃嫔皆赴水死,将士焚溺死者三万余人。宸濠及其世子、郡王、仪宾并李士实、刘养正、涂钦、王纶等俱就擒。”引文同上)。


朱厚照在得到朱宸濠造反的奏报后,马上便率万余名士兵“亲征”。朱厚照于八月二十二日出兵,此时王守仁已擒获朱宸濠,但由于捷报尚未送达京师,所以等到皇帝到达涿州后,才得知叛乱已被平定的消息。朱厚照看到奏报后不喜反怒,认为王守仁抢了自己的战功。此时,皇帝身边的佞臣许泰、张忠等人便提出建议,让王守仁把朱宸濠放回鄱阳湖,然后由皇帝亲自擒拿归案,实在是荒唐。



帝时已亲征,自称威武大将军,率京边骁卒数万南下...诸嬖幸故与宸濠通...宸濠既平,则相与媢功。且惧守仁见天子发其罪,竞为蜚语,谓守仁先与通谋,虑事不成,乃起兵。又欲令纵宸濠湖中,待帝自擒。《 明史·卷一百九十五·王守仁传》。


当许泰、张忠把计划派人告知王守仁时,后者差点没把鼻子气歪。王守仁很清楚“放虎归山”的后果,所以根本就没听这帮小人的建议,而是赶紧将朱宸濠押往南京,在等待多日后,将其献给达此地的朱厚照,名曰“献俘”。


朱厚照虽然没在鄱阳湖中擒获朱宸濠,但在南京城中却过了一把“平叛”的瘾。他先是在城中布下重兵,自己与近侍都穿盔戴甲,摆开作战的阵势,然后将朱宸濠除去刑具。随后,朱厚照在军队的护卫下,将处在重重包围中的朱宸濠“擒获”,并重新给他戴上枷锁,算是完成“平叛擒贼”的壮举。在完成这一系列动作后,朱厚照又举行凯旋仪式,实在是荒唐的紧!



这出闹剧结束后,朱厚照又在江南游玩了近一年时间,然后才北返京师。结果在途中游玩时,武宗落水得病,并于正德十六年(1521年)三月驾崩,终年三十一岁。朱厚照死后,大臣拥立他的堂弟朱厚熜继位,是为明世宗。


文史砖家


先说几个武宗身上的关键词,“好色”“好酒”“好玩”“好武” “荒唐”“奇葩”

俗话讲,上梁不正下梁歪,但这话用到武宗身上是绝对错误的,因为武宗的老爹明孝宗那是明代,乃至中国封建君主中唯一的楷模式的皇帝了,他是唯一的实行一夫一妻的帝王而且和老婆张皇后感情倍儿好,两个人是情意绵绵,在故宫里是传为佳话,而且任意无比,废除了大量前朝的陋习,做人做事都让人值得点赞的一个人物,但谁能想到,他的儿子武宗竟然和他大相径庭,完全的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下。

先说武宗的好色,武宗正德皇帝15岁就登上皇帝宝座了,这个时候正是青春期,肯定是在床事方面异常亢奋,历史上他的所作所为也证明了这一点,他最开始也按照正统方式选配了皇帝和嫔妃,但是很快就腻味了,由身边的八虎“刘瑾、马永成、高凤、罗祥、魏彬、谷大用、邱聚、张永”撺掇,设立了“豹房”这个豹房非同一般,八虎给武宗从全国各地甚至异域弄来了个各色美女,什么弹琴说唱的美女,朝鲜女子,新疆女子,江南美女,两广少数民族美女等等一大堆供武宗玩乐享用,而武宗也真的在这里乐不思蜀,天天沉溺在这里,后宫的佳丽三千也不去了,直接把正派的全都打入冷宫,自己在豹房挥洒青春。这个豹房位置在今天的西华门外面,据说有房屋上百间,这个小天地里面,武宗可以不遵守任何的大内规矩,他甚至可以在这里cosplay,与八虎给找的术士,番僧等厮混在一起,并在这里圈养了大量的野兽,比如老虎、豹子,这些厉害的猛兽。武宗甚至还拿猛兽做实验,测试过后,他觉得猎豹子最牛最猛,所以豹房的命名就是这么来的。

在说说他的好酒和好玩,比如有个野史记载,武宗的搞怪才能也是很强大的,有一次在故宫里,他研究出让小猴骑着小狗给他表演节目,看着看着觉得无趣,就拿出一挂鞭炮摔在狗尾巴上想来个快炮加鞭,点燃后这场面是鸡飞狗跳大内的节操全部都掉在地上了。。然后这么玩还是不爽,他让八虎在故宫里弄了个小城市,比现在的游戏《模拟人生》不知道高到哪里去了,他自己建造了商铺,酒店,妓院,俱乐部等。然后把宫里的太监,宫女,嫔妃,侍卫都cos成不同职业在里面做演员。武宗就置身于次,玩的不亦乐乎,边玩边大量饮酒,喝多了直接在自己的小城市里消费,吃霸王餐,到妓院玩霸王炮,最后经常是伶仃大醉。最狠的一次据说是喝多了准备把老虎给制服,然后后果是差点被老虎弄伤,被身后的侍卫及时救下,他竟然还煞有介事的装B说:“谁让你出手帮我的?我自己分分钟搞定它”

然而在北京的豹房并没有满足武宗,远在宣府,这个离北京很远的军事重地,也有他的淫乐窝,据说武宗好武,天天研究那些武器刀枪棍棒,和一些奇淫技巧的小玩意,这些东西大大满足了武宗的爱玩的毛病,他准备在这里用蒙古人试验下这些火器的威力,自己还封自己为“总督军务威武大将军总兵官”,而且还改名了,叫做朱寿,入戏太深给自己刻章也叫威武大将军,还通知兵部给自己准备饷银,他要领兵打仗,准备自己杀入敌阵,学人家赵子龙。大臣们把他的荒唐行为给阻止了。然后他竟然还偷偷的跑出军营,想建功立业。要不是及时被发现,后果可想而知了。这简直是玩过家家。最为荒唐至极的是正德的13年立春的时候,他别出心裁在宣府设计了一个祭春大典,让下面准备几十辆战车组成的方队,奇葩的是,方队上不是荷枪实弹的士兵,而是各色女子和和尚,他让女子手持彩球放置在和尚光头的位置,一声令下马车开动,然而场面立刻混乱起来,彩球和和尚光头相撞,立刻掉落马下,场面一片混乱,这时候的武宗在旁边是哈哈大笑。据说每到夜晚,他又会出门猎艳,大同非常有名的凤临阁,至今还流传着游龙戏凤的故事,大概就是武宗晚上就吃酒,看到人老板娘美颜,立马临幸了她,并要把她带到北京豹房继续作乐,然而这女子到了北京居庸关就病死了,实话讲真是幸免于难。而这样的事情,武宗是经常性的,常年性的乐此不疲。

这样作死的情况下,武宗同学30岁就真的作死了。。

最后正史上给他的评语是“奋然欲以武功自雄。”“犹幸用人之柄躬自操持,而秉钧诸臣补苴匡救,是以朝纲紊乱,而不底于危亡。”“假使承孝宗之遗泽,制节谨度,有中主之操,则国泰而名完,岂至重后人之訾议哉!”

我给大家翻译一下,武宗同学啊,你啊天天折腾,不是叫嚣打这个就是打那个,天天想搞个大新闻,你以为你自己是真有本事么?要不是我们这些个大臣们帮你操持着社稷,咱大明早让你给祸害个底掉啦!假如你消停点,能有你老爹一般踏实,能有你爹一半的节操,肯定不会留给你这样的评语,哼!!

好了,老猪说了武宗这么长篇幅的事迹,朋友们你们说武宗够不够荒唐?


老猪的碎碎念


明武宗是中国历史上出了名的“奇葩皇帝”,幼时聪颖懂事,举止稳重,讨人喜欢,但十一二岁时就突然变了一个人似的,不仅喜好骑射,游猎巡幸,不守规矩,而且肆意胡为,以致荒废国政,险些断送了大明月江山。
史料记载,明武宗经常单骑驱驰,轻出宫禁,他喜欢看手工制作,喜欢泛舟游戏,喜欢御鹰畋猎,甚至在蹴鞠、音乐、戏剧等方面,也都有深厚的兴趣。在北京玩腻了以后,明武宗就天天盘算着,如何躲过满朝大臣出去散心。他北巡宣府,结识了晋王府杨腾的妻子刘良女,二人上演了一出“游龙戏凤”的风韵事,成为后世民间戏曲的经典剧目。
北方耍遍了,他又打起了江南的主意。借着平定宁王朱宸濠叛乱的机会,明武宗风风光光地御驾亲征,到处游山玩水,过足了“下江南”的瘾。
正德十五年(公元1520年)九月,明武宗驾崩于豹房。明武宗三十一年的短暂生命可以用一个“耍”字来概括,他耍大臣,耍制度,耍国家,更耍弄了整个时代。人们往住把明武宗和他父皇明孝宗放在一起比较,明武宗的荒诞越发显示出明孝宗的贤明,而越是父子对比,就越产生一种惋惜。

中国历史上的昏君不胜枚举,但即便是再昏庸的皇帝,在形式上还是会遵守祖宗的规矩,哪怕是给文武百官做做样子。但明武宗就是这样一位冥顽不灵的皇帝,身为一国之君,他抛开了所有的所谓的“规矩”,所做的任何事都是任性使然。

亿点史料


中国历史上的每个朝代都有自己独特的性格和特点,就拿当时的明朝来说,历史上的明朝是一个非常厉害的朝代,明朝也经历了由初期到兴盛再到衰败的全过程,我们今天就一起来看看元朝中后期明武宗皇帝的故事,说到明武宗有人说是一位昏君有人说是一位明君,早年的明武宗被当成宝贝一样的呵护着,众多太监围绕着明武宗转,说明武宗是昏君大概是当时的太监教坏了明武宗吧。具体的我们一起来看看!

明朝第十位皇帝:明武宗朱厚照年号,明武宗朱厚照的荒唐一生。明武宗朱厚照(公元1491年—公元1521年),明孝宗嫡长子,母亲张皇后,公元1505年—公元1521年在位,明武宗是历史上很有争议的一位皇帝。年号,正德(1506年—1521年),共16年。以往很多人认为他荒淫暴戾、怪诞无耻,是少见的无道昏君。然而通过近些年来历史学界的研究,人们对武宗的认识有所改变,有人认为他追求个性解放,追求自由平等,为人却又平易近人、心地善良,是极具个性色彩的一个人。庙号武宗,谥号承天达道英肃睿哲昭德显功弘文思孝毅皇帝,葬于北京十三陵之康陵。

明武宗朱厚照生平:

明武宗,朱厚照,孝宗长子,生母张皇后。两岁被立为皇太子。由于孝宗一生只宠爱张皇后,而张皇后只为孝宗生了两个儿子,次子又早夭,因此武宗自小就被视为掌上明珠,而且少年的武宗非常聪明,老师教他的东西总是能很快学会,按理说他应该成为一个很好的皇帝,但就是因为周围的太监,毁了这个年轻的孩子。

东宫的随侍太监中,有八个太监号称八虎,他们以刘瑾为首,为了巴结日后的新皇帝,每天都进一些奇特的玩具,还经常组织各式各样的演出,各种体育活动,当时的东宫被人们戏称为百戏场,试想年幼的武宗如何能抵御这些东西的诱惑,于是就沈溺于其中,而且终其一生没有自拔,学业和政事当然也就荒废了。

孝宗去世后,十五岁的武宗即位,改明年为正德元年,开始了他的帝王生涯。但这并没有把他从玩乐中拉出来,而是在刘瑾的引导下,玩得越来越离谱。先是在宫中模仿街市的样子建了许多店铺,让太监扮做老板,百姓,武宗则扮做富商,在其中取乐。后来又觉得不过瘾,于是又模仿妓院,让许多宫女扮做粉头,武宗挨家进去听曲、淫乐,后宫搞的乌烟瘴气,可急坏了当朝的大臣们。

由于弘治时期政治还算清明,给武宗留下了一套非常刚正廉洁的大臣班子,这些人不顾身家性命,联名上书请求严惩八虎,武宗刚刚即位,还缺乏驾驭群臣的能力,见到如此声势浩大的进谏,有些支持不住,想与群臣妥协,除掉八虎。但就在千钧一发之际,老谋深算的刘瑾在皇帝面前声泪俱下地哭诉使武宗心又软了下来,第二天他惩治了首先进谏的大臣,内阁成员谢迁、刘健以告老还乡相威胁,但是被武宗欣然批准,群臣失去了领头人,只好作罢。就这样,一场反对八虎的运动,以八虎的最终胜利而告终。

八虎在战胜了群臣之后,气焰更加嚣张,刘瑾又建立了豹房,里面有许多乐户、美女供武宗享用,武宗玩得更加肆无忌惮,刘瑾也靠着武宗的宠幸权倾朝野,但是他忽略了太监内部的争权夺势,最终,大太监刘瑾死于了另一个太监张永之手。刘瑾死后,后宫并没有安定下来,又出了佞臣钱宁、江彬。

武宗的胃口越来越大,他已经不满足于在京城玩乐,他希望有更广阔的天空,于是他至国政于不顾,开始西巡,到处巡花问柳,百姓怨声载道。一次武宗来到一个小店,看上了老板的妹妹凤儿,于是就纳凤儿为妃,并封凤儿的哥哥做官。谁知凤儿福薄,在反京途中就死了,武宗非常悲痛。

但不久之后,他又看上了一个乐工(当时的职业演员)刘氏,于是又纳刘氏为妃,而且对刘氏宠爱至极,后宫都将刘氏称为刘娘娘。在西巡的过程中,武宗曾遭遇蒙古的小股部队,并与之交火,最后明军以较大的代价斩蒙古军16人,武宗非常高兴,并封自己为威武大将军,改名朱寿,遍观中国历史,放着皇帝不做而原做将军的恐怕只有武宗一人。

由于朝政的荒废,大量百姓流离失所,一场动乱正在酝酿之中,而这场动乱的发起者不是百姓,而是出自明朝皇室。这个人就是宁王朱宸濠,他妄图效仿永乐帝,趁武宗荒于政事,秘密准备叛乱,并于正德十四年扯旗造反。武宗皇帝并未因此而着急,这正好给了他一个南巡的机会,于是他又打起了威武大将军朱寿的旗号,率兵出征,可谁知行到半路御使王守仁已经平定了叛乱。这个消息丝毫没有降低武宗的兴致,他又一手导演了一墓闹剧,他将朱宸濠重新释放,由自己亲自在将他抓获,然后大摆庆宫宴,庆祝自己平叛的胜利。

之后他就逗留江南肆意玩乐,一天,武宗在江上打鱼,由于站脚不稳跌入江中,由于当时已经是九月天气,江水寒冷,加之武宗已经被女色掏空了身体,这一病就再也没有起来,武宗一行匆匆回到京城,虽然太医们尽心治疗,可还是没有挽回武宗的生命,数月之后,武宗病死于豹房,结束了他荒唐的一生。

由于武宗没有子嗣,皇位不得不落于皇室旁系之手,孝宗一脉从此结束。

明武宗朱厚照的豹房

明朝的朱厚燳(正德皇帝)建立的,专门养女人供他享乐、高兴和喝酒之处,最后他就是死在这里的。

长期以来,中外学者曾研究过明武宗建立的豹房,对此作出各种不同的解释。涉及到对武宗的评价(如武宗不是庸君,很有才华),对豹房性质的探讨(如豹房不是淫乐场所,而是武宗治理朝政的政治中心与军事总部)。1994年3月《北京文物报》上《豹房非豹房之新探讨》一文还提出“豹房”原字音出阿拉伯语“巴欧坊Ba—Fen”之谐音转成“豹房”,其意译为“技艺学术研究中心”。

这些探讨是有益的,有利于弄清历史事实。但我认为忽视了一个根本事实,豹房倒底有没有豹呢?持“豹房是武宗治理朝政的政治中心与军事总部”等说法的学者,言下都认为豹房是没有豹的,而是个行政组织。

明朝是历史上封建帝王豢养动物的最鼎盛的时期,京城内建有虎城、象房、豹房、鹁鸽房、鹿场、鹰房等多处饲养动物的场所。武宗单在西苑建造豹房,为了区别于其他豹房,后人称它为“武宗豹房”或“西苑豹房”。清人诬蔑说明武宗建“豹房”是淫荡。据考”豹房”其实只是明朝皇帝的皇家动物院而已,明武宗喜欢养豹和其他动物,明武宗经常在此给豹喂食和避暑,“豹房”的功能其实和清朝皇帝的“避暑山庄”一样。借明神宗不上朝来诬蔑大明天子荒政最喜欢在此事上做文章的当属,却绝口不提明神宗不上朝是因为明朝已经建立一套完备的内阁首辅制度,皇帝不必事必躬亲,而且当时明神宗经过“非君”浪潮后和内阁对着干。后来明朝的这套先进的内阁制度被西方广泛学习,首辅就是现在首相的原形,明神宗就像现在的英国女王伊丽莎白,有谁听说伊丽莎白天天上朝开会?

诬蔑说明朝实行禁海,闭关锁国。试问明朝如果实行禁海还有郑和的大航海吗!明朝如果闭关锁国还能引进红夷大炮提倡西学东渐并在全国各地修建天主教堂吗!明朝的海禁也是因为抗击倭寇而进行暂时的海禁。整个明朝是中国思想最开放的时代,市民文化活跃,百家争鸣,俨然是一个资本主义制度萌芽状态下的社会。纵上所述,由于明朝是中国最后一个汉族皇朝,满族统治者可从来没有中华民族这个概念,为了维护自己对汉族的统治,极力抵毁大明之能事,把明朝抹黑了清朝就显得白了,满清统治者作为落后的游牧民族奴役先进民族的目的就能名正言顺了,满清统治者对入关后的一系列大屠杀罪行就能抹消了。然而湮没在历史烟尘中的大明王朝不仅有着十七位帝王的传奇人生,更有着三百年的江山社稷,有着幅员辽阔的国土,有着卷帙浩繁的《永乐大典》,有着华丽的紫禁城以及雄伟的万里长城,有着天下无敌的庞大舰队……与大汉与大唐王朝相比,大明王朝从未嫁一个公主和亲番夷,其曾经的强盛与辉煌从未逊色于任何一个朝代。然而,因为满清王朝的无情抹煞,大明王朝的光芒许久都沉埋在历史的沙尘中,成为距离我们最遥远的历史。

父母和祖父母

父亲:明孝宗朱祐樘

母亲:明孝宗孝康敬皇后,即张皇后;

祖父:明宪宗朱见深

嫡祖母:明宪宗王皇后,名王钟英,即慈圣康寿太皇太后

亲祖母:明宪宗后妃纪氏,即孝穆皇太后

后妃

孝静毅皇后夏氏;

淑惠德妃吴氏、荣淑贤妃沈氏;

妃王氏,见《胜朝彤史拾遗记·卷四》毛奇龄撰;

刘美人,又称刘夫人,太原民刘良之女。

马氏,马昂妹。

王满堂,称王浣衣。


燕凌筱


我看过武宗实录,比较了解他。

笔者经常将明朝皇帝的宫廷画像调出来看看,总感觉明武宗正德皇帝朱厚照的长相和明朝其他皇帝不一样,每每觉得明武宗的长相充满异样的喜感,看着就觉得很有意思。笔者老家朱家村就有两父子的长相和明武宗神似。有种感觉,这种长相的人带有更多的动物性。就面相而言,这种面相的人难有城府、心机。

明武宗朱厚照,是明孝宗朱祐樘和张皇后的长子,在位期间年号正德,又称为正德皇帝,是明朝第10位皇帝,除了代宗朱祁钰,武宗算是明朝皇帝中第一个没有子嗣的皇帝,武宗根本就没有生过儿子,明朝后来还有一个皇帝没有子嗣继承皇位,即第15位皇帝木匠朱由校,但朱由校生过3个儿子,皆早夭,后来朱由校死后由弟弟朱由检继位,是为崇祯帝。恰巧,武宗和熹宗都是活宝,一个喜欢到处跑,一个埋头在家做木匠。明武宗是颇有争议的皇帝,他一生贪玩好色,搞怪,喜欢军事,有人把他贬得一无是处;也有人说他追求个性解放,崇尚自由,办事果敢,平易近人。

不少史学家认为,《明史》是清朝修编的,作为少数民族入主中原的满清对明朝有刻意歪曲的之嫌,我分析过,《明史武宗本纪》对武宗贬低看不出明显痕迹,一些事说的都是史学界公认的事实,比如自封总兵官,比如到处乱跑,等等。《武宗实录》是明朝编写的,《实录》是做什么的呢?就是把皇帝的一言一行如实记录下来,今天做了哪些事、明天做了哪些事,记得清清楚楚,等皇帝死了,下一皇帝即位后进行汇总,实录一般是难以骗人的,可靠性相对高。也有人说,《武宗实录》是嘉靖年间编写的,嘉靖是武宗的堂弟,两人从未谋面,又不是亲兄弟,加上嘉靖帝对继位的合法性十分重视,也有故意贬低的武宗的可能,好事少记载、坏事多记载。不过,个人觉得,《武宗实录》的可信度还是较高的。

武宗的爹孝宗朱祐樘不好色,除了皇后张氏,没有正式妃子。不过,据说还有5位品秩很低的夫人,但没有生育的记载。 武宗是长子,本来有一个弟弟,武宗4岁那年(1495年)出生,名朱厚炜,不过3岁就死了。按照《皇明祖训》,“厚”字辈名字里的第三个字的偏旁应该有“火”字旁,比如嘉靖朱厚熜、武宗弟弟朱厚炜,那朱厚照的照为何是四点水旁呢?按照五行之类的理论,三点水是水,四点水属火。他的“厚”字辈族兄弟的名字里基本都是“火”字旁,从名字上看,朱厚照就是异类了,不过,笔者认为水就是水,武宗最后也是因捕鱼落水发病而死的。

武宗两岁的时候被孝宗被立为皇太子,武宗是爹娘的心头肉,据说少年时非常聪明,按理说武宗可以成为一个好皇帝,但就是孝宗“少生优生”思想毁了这个聪明的孩子。武宗7岁时,唯一的弟弟死了,从此武宗成了孝宗唯一的儿子,集父母宠爱与一身,父母对儿子的要求,一般都答应。孝宗很想把儿子培养成祖上朱元璋那样的文韬武略的圣君,对儿子的骑马射箭等游戏也颇为纵容。儿时的武宗在宫里不少玩“警察抓小偷”、“带兵打战”诸如此类的游戏。父母的溺爱养成了他天马行空、为所欲为、缺乏责任心的行事风格,为今后的胡作非为埋下了祸根。所以,趁国家放开二胎的历史机遇,各位能生还是生二胎吧,独生子女的教育工作难那。

弘治十八年(1505年),孝宗驾崩,不满15岁的武宗朱厚照继位。这时虽然大明已立国137年,但孝宗是位明君,他在位18年的政绩被史学界称为“弘治中兴”。要是武宗稍微收敛一些,当个太平天子是一件比较简单的事情,如果努力,说不定也能象“康乾盛世”一样,届时“弘治中兴”改成“弘正中兴”。可是,即位后,武宗玩心不改,有一次在奉天殿这么庄严的地方,他让猴子骑狗,然后放鞭炮,受到惊吓的猴子和狗,四处逃散,真是好不快活(鞭炮吓狗的游戏,我想很多人年少时干过)!

内阁首辅刘健、英国公张懋等的大臣实在看不下去,频繁上书规劝,说最近天灾不断,老天发怒了,劝武宗不要再贪玩,要专心工作,敬天保民,让上天息怒。古代如发生类似的事情,皇帝一般会检讨自己,有的还会下罪己诏,表个态。你猜武宗怎么回答?他说,这天灾和我有什么关系?尧舜之时也有天灾。大臣们惊得呆若木鸡。现在想来,这回答完全符合唯物主义精神,500年前,如此科学判断,难得啊。

在刘瑾等号称“八虎”的太监引诱、配合下,接下来开始了更大的离谱。先是在宫中模仿街市建了许多店铺,让太监扮做老板、百姓,武宗自己扮做富商消费。还觉得不过瘾,又模仿妓院,让宫女扮做妓女,武宗挨家去听曲、淫乐。这下急坏了大臣们,联名上书请求严惩“八虎”,即位不久的武宗见此情景,心里有些发虚,想向妥协,危急时刻,刘瑾在武宗面前痛哭流泪,武宗是寡妇的裤子经不起拉扯,心又软了下来。心学大师王阳明就是因为骂刘谨,结果被武宗廷杖四十,发配贵阳龙场。

内阁首辅刘健是孝宗的托孤老臣,实在看不下去了,以告老还乡相威胁,武宗想,这个72岁的老头太不好对付了,有他在,扫兴。武宗和刘健两人年纪相差近60岁,何止是代沟?刘健此前威胁过几次告老还乡,被武宗留下。这次好了,正中下怀,回就回,少了你地球还不转?准了!

刘健是古都洛阳人,27岁中进士,英、宪、孝、武四朝元老,是武宗他爹孝宗的老师,弘治11年(1498年)成为内阁首辅,刘健是弘治朝中流砥柱。此人才高八斗,行事果敢,责任心强,心胸开阔。有明一代,堪称名臣。才华应在隆庆首辅、河南同乡高拱之上,告老回乡后,被阉人刘瑾等诬陷为“奸党”之首,武宗将刘健削职为民,正德五年,刘瑾被诛后获平反。刘健长寿,嘉靖帝继位后,即差人到洛阳登门嘉慰,并将其比作北宋名臣司马光、文彦博。司马光和文彦博都是老成稳重人士,一辈子中规中矩,勤勤恳恳,守护祖宗家法,是封建社会做臣子的楷模。嘉靖五年(1526年),刘健以94岁高龄去世。

明代的太监不都是坏人,但这个刘瑾绝对是坏透了。在刘瑾等人蛊惑下,武宗耗资24万两银子在皇城西北建立了豹房,里面有小帅哥、各族美女、狮虎野兽供武宗娱乐。武宗从正德二年(1507年)入住一直到正德十六年(1521年)驾崩,都把这里当做家里,除了外出,都住这里,批阅奏章也在这里。这里就像是武宗的别墅。但笔者觉得武宗可以在这里玩,但不能在这里办公,比如南京原市长季建业,也老是在宾馆办公,这样很不好。

一直没有生小孩,武宗肯定难过,但看不出他担心,史料确实没有看到武宗担心这事的记载。武宗的继任者、堂弟嘉靖帝朱厚熜14岁继位,婚后12年没有生出孩子,嘉靖帝当时四处求医问药,祈福,健身。武宗对这个好像并不担心,看武宗那些年荒诞的表现,不象会因为没有生出儿子有太多的担忧,吃喝玩乐兴致不减。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皇帝无后是对自己的不负责任,更是对祖宗社稷的不负责。武宗死后,继位的堂弟朱厚熜后来把武宗的两个舅舅都处死了,孝宗当年是很疼爱这两个小舅子的。武宗自己没有孩子,为此他广收义子,说是有100多人,赐国姓“朱”,封大小官不等,一起玩乐,过过当爹的瘾。更荒唐的是,他居然想在民间找孕妇接到宫里来,以便生出孩子继承皇位。这个是戏说,究竟有没有怎么回事无法考证,但以武宗的个性不无可能。

正德十二年八月,武宗想出居庸关玩。巡关御史张钦却不开门,武宗在城下大喊,我是皇上,你小子快开门,不开门小心我砍了你。张钦拿着武宗赐给他的宝剑坐在关门旁说:“敢言开关者斩。”武宗竟然对此无可奈何,只好回宫。据说武宗后来并没有处罚张钦,也没有给穿小鞋,表扬当然是没有的。这件事比苏联“列宁和卫兵”的故事发生早了400余年。

有一次,浙江钱塘发生命案,死者身中五刀,刀刀致命,钱塘县令断定系自杀身亡,上报刑部,驳回重审。杭州府重审后仍以自杀身亡上报,最后报到武宗那里,了解案情后武宗大怒说:你们是不是把我当傻瓜?自杀能杀自己致命的5刀?最终查明凶手另有其人。差点酿成明代版“呼格吉勒图”冤案。看来办案人员得象武宗学习,有些冤案只要一推敲就能避免。

正德十二年(1517),部下江彬说宣府不错,有好多美女。武宗一听乐了,那还等什么?一行浩浩荡荡来到宣府,营建“镇国府”。自己加封自己为“镇国公”,令兵部存档,户部发饷,每年俸禄5000石大米。十月,蒙古小王子伯颜叩关来袭。武宗大为兴奋,即着手亲征,其时距土木堡之变、英宗被也先俘虏才68年,朝臣恳切规劝,但武宗那里愿意放过这次实战机会,自己任命自己为“总督军务威武大将军总兵官”,并以“总督军务威武大将军总兵官朱寿”的名义统兵出战,不让文官随驾。据说武宗调兵遣将,沉着冷静,双方各5万人马,大战5天,杀了上百个回合,武宗亲临前线同敌人战斗,还亲手斩敌一人,武宗“乘舆几陷”,真是惊心动魄。史载这场战斗,杀敌16名,己方亡25人,蒙古军被打退。这段历史记载不详,我想是因为没有带文官参战,没人记录导致的。战果无可考,但10万人上百个回合的厮杀,不死个万儿八千不合常理。但是,此后很长一段时间,蒙古人不敢南下而牧马这是事实。

有记载,武宗经常和士兵同吃同住,而且乐意这样做。在很多人看来,这样一来,皇帝威严何在?但是,想想,这一点哪个皇帝做得到?前无古人啊。开个玩笑,如果把这事理解成部队首长下基层连队蹲点,是不是一下子觉得满满的正能量?!

猜想,要是武宗是处于崇祯的那个时代,武宗可能要施展才华了,这种听说打战就血往上涌、象打了鸡血一般兴奋的人,才是战争的真正主宰。这好戏就有的看了,估计高迎祥、李自成、张献忠在陕西起事成不了大气候就被御驾亲征的武宗消灭了。满清的皇太极、多尔衮还敢围攻北京?要是这样那武宗可高兴了,以前为了打战,还得到处找目标,现在既然有人送上门来,猜想武宗要是听到这个消息,要大笑三声,谢天谢地。当然也可能等不到皇太极们送上门,武宗就御驾亲征,御敌于国门之外了。清朝能不能在辽东站稳暂且不说,但要想入主中原恐怕很难实现。可惜,历史没有给武宗这样的平台。这不是玩笑,虽然武宗城府不深,但人各有志,人各有才,武宗不是傻子,是个很聪明人,军事指挥才能是值得肯定的。据说武宗精通佛教经典和梵语,史载“佛经、梵语无不通晓”。

正德十四年(1519年),蓄谋已久的宁王朱宸濠(封地在南昌)打着正德无德的旗帜,聚了10万大军谋反。不用说,武宗决定再次御驾亲征,大臣们规劝,他下旨:谁再说就砍了谁。还没走到半路,赣南巡抚王阳明就把宁王给活捉了。武宗不管,将王阳明俘获宁王的报告藏起来不公开,继续南巡寻乐,这一出门,在外呆了8个月。期间,武宗巡视妓院、检阅妓女,一时搞得妓院价格飙升,颇有洛阳纸贵的感觉。到了南京,还不满意,说要把宁王放了,再捉一次。武宗在位16年,期间发生安化王、宁王叛乱,小规模的农民起义37次。这从一定程度上反应了当时皇帝失德、朝政较乱、民生凋敝的事实。从“弘治中兴”到此境地不过十几年,败家败到如此地步。(夜灯唯许月华侵)

如果把武宗的离经叛道理解成是对严苛的《皇明祖训》的排斥,是不是更合理呢?他的先祖朱元璋、朱棣把相关制度规定的太死了,用现在的俗语说,在明朝当皇帝就像坐牢,几乎没有自由、没有娱乐,就象困在笼子里的老虎,坐在神坛上的菩萨,实在谈不上人道主义。明朝的皇帝为什么大多短命?笔者统计了一下,除了太祖、成祖、仁宗,凡是把大臣当一回事的,不管是和大臣斗到底还是听大臣摆布的,都活的不长,宣宗、英宗、宪宗、孝宗、武宗等等,而不理大臣、不上朝的世宗和神宗,活的都相对长寿,世宗嘉靖帝60岁,神宗万历帝58岁。

从宣宗以后,明朝皇帝就很少有自由了,很少出远门了,宣宗到过南京、到过漠北,英宗到过山西(土木堡之变),代宗没有离开过北京,宪宗、孝宗没出过远门。除了太祖,去过最多地方的就是武宗了,根据《明实录记载》,他去过河北、山西大同、太原、山东、江苏南京、扬州等地,从此以后,明朝的皇帝除了世宗嘉靖帝朱厚熜因为是从小在湖北出过远门,其他再也没有出过远门了,神宗万历帝最远去过昌平,后半生带在紫禁城0.72平方公里没出过门,熹宗朱由校、思宗朱由检都没有出过远门。

笔者认真看了《明史武宗本纪》,武宗在位的16年,是很不太平的16年,北方的小王子经常来抢掠,内部的各种少数民族起义、盗贼等四起。安化王叛乱、宁王叛乱。当然,这两个王叛乱借口都是正德无德,源于武宗自己。

从《明史武宗本纪》可以看出,武宗继位后的前11年,虽然贪玩,宠幸太监,但总体还是比较靠谱,“大祀天地于南郊”,“敕群臣修省”等这样话经常出现,该赈灾的赈灾,该扫墓祭祖扫墓祭祖,该减免赋税的减免赋税,该派兵打战的派兵打战,科举考试正常举行,官员考核、进退没有耽搁。虽然宠幸刘谨,但后来杀起刘谨来也是毫不手软。这些年,武宗基本还在北京或附近逛逛,豹房里有好玩的,南海子也好玩。正德九年“庚午,帝狎虎被伤,不视朝”,这一年武宗玩老虎被老虎所伤,伤比较重,不能上朝。九五之尊,和老虎较劲,可以。

从正德十二年(1517)开始,武宗就变的无比荒唐了。这一年,武宗经常偷偷去北京附近的昌平、居庸关、宣府、喜峰口等地,搞得大臣们到处追,劝武宗回去办公。就在这一年,武宗任命自己为总督军务威武大将军总兵官,到大同检阅部队,抵御小王子入侵。

正德十二年开始,武宗就基本不在北京了,先是在北方边境长期逗留。到正德十四年春节,武宗还在太原,二月才回到北京,三月大臣们向武宗哭谏,要求武宗不要再乱跑了,武宗廷杖了100多人,打死十多人,还有大臣自杀劝谏。制造这么大范围的廷杖和这么多的伤亡,除了太祖、成祖和崇祯帝,只有继任者嘉靖帝可以媲美。六月,宁王谋反,武宗要求御驾亲征,这是一次漫长的旅行,也是一次死亡之旅,宁王很快被王阳明平定,武宗接到消息不肯回北京,既然出了京城,怎么能轻易回去。一路到了南京,期间多次捕鱼,还跑到退休的大学士杨一清家里亲自慰问老同志,还下了一个荒唐的圣旨,禁止老百姓养猪杀猪,因为武宗姓朱属猪。正德十五年九月,在一个叫“积水池”的地方捕鱼,结果船翻了,虽然被救起,但武宗在池子里喝了不少水,遂生了病,据黄仁宇先生考证,应该是肺部积水。这下要回北京了,十二月底回到北京,这一出门就是一年半。正德十六年三月,武宗驾崩,遗照皇位传给大叔叔朱祐杬唯一的儿子朱厚熜,朱厚熜是为嘉靖帝。

我一直在想,为什么从正德十二年开始变得这么不靠谱?估计还是要从当时的环境和武宗的实际情况找原因,从环境来说,正德十二年边事纷扰,小王子亲自带兵扣关,武宗想他小王子可以,我为什么不可以亲自带兵、巡视?加上不旧宁王叛乱等等。武宗个人的原因也有,这一年武宗26岁了,还没有儿子,即便他是个不靠谱的人,但这件事应该一直困扰着他,应该有自暴自弃,过一天算一天快乐一天的想法。

如果从封建礼法的角度看,武宗根本不象皇帝。明代的皇帝主要两个角色:作为天子,让臣民膜拜;作为最高领导人,召开会议、出席仪式、批阅奏章、管用干部。按封建礼法,天子本应有道德上的完美,行动上的规矩,形象上的威仪。可是这些,武宗一无所有。

武宗虽然荒诞不经,但作为最高领导人,他还是有开会、出席仪式、及时批阅奏章,干部工作也基本及格,军事工作可圈可点,威福自操,大权从没有旁落。重要工作没有落下,为人也比较宽厚。刘健告老回乡后,被阉人刘瑾等诬陷为“奸党”之首,武宗只是将其削职为民,这是什么“奸党”?“奸党”之首仅仅是被剥夺作为官员的身份。换作成祖朱棣,估计诛灭九族;换作崇祯帝,估计凌迟;换作嘉靖帝,估计腰斩;换作万历帝,估计也处罚不轻。所言非虚,都有前例可参照,成祖朱棣之黄子澄、方孝儒;崇祯帝之袁崇焕;嘉靖帝之夏言;万历帝之张居正。对于那个抗旨阻止他出关的巡城御史张钦,也可判杀头,张钦已做好死的准备,竟然无事。杨廷和是武宗的老师,也是首辅,杨廷和经常违反武宗的旨意,武宗只是生闷气,过两天又想起给老师赏赐些酒肉等。这样的事,还不少,不赘述。

再说,在关键的一步上,武宗也没有乱来,快死的时候,自己没有儿子,清楚地交代皇位由血缘最近的堂弟朱厚熜继位,宁王很早就想送一个儿子给武宗作为继承人,但是宁王的血缘很远了,武宗并没有做这种荒唐事。

从现代心理学上分析,笔者觉得武宗有多动症,武宗一生都没有走出童年。他喜欢搞角色转换,喜欢搞排场、搞盛大仪式,他自封大将军朱寿、出关打战、要把已就擒的宁王放了再捉等等表现,与年少时代在宫里过多玩“警察抓小偷”等诸如此类的游戏有紧密联系,他的所作所为无不深深烙上童年的印记。所以,小孩可以玩游戏,但不可沉溺其中,否则积重难返,害人害己。

武宗是个喜欢搞活动的人,什么阅兵啊,欢迎仪式啊,等等。正德十三年“遂猎于南海子,夜中还,御奉天殿受朝贺。”去南海子玩到晚上回来,还要群臣朝贺。外出回来经常要求大臣们排个大场面迎接他,内阁首辅杨廷和抗旨不遵,武宗也不怪罪,只是不高兴。

是啊,生活还得有仪式感,不然多郁闷。用现在的话来说,叫你像万历皇帝一样,30余年不出紫禁城你受得了吗?叫你像明宪宗朱见深、明孝宗朱佑樘等明朝皇帝一样,一辈子呆在北京不出门,你也受不了。现代政治宽容多了,各国领导人不但可以在国内视察,还可以经常出国访问。武宗啊,我只怪你生不逢时。

1964年5月,毛主席在一次谈话中说:“《明史》我看了最生气。明朝除了明太祖、明成祖不识字的两个皇帝搞得比较好。明武宗、明英宗还稍好些以外,其余的都不好,尽做坏事。”当然,毛主席说这话是有特定环境的。但就笔者来说,武宗作为皇帝,形象全无;作为最高领导人,在明代的16个皇帝中应该排在中间靠后的位子。关键毁在了生活作风上,这个让他评分大打折扣。(原创作者:朱稳贵)








坐看东南了


朱厚照,是中国古代皇帝中少有的史书评价两极分化的帝王,亦正亦邪,一贤正,一荒唐,真相到底是怎样的,无法重演。但是历史的精彩之处往往就在这里,通过只言片语的史料记载,加上理想合理的假定推演,来还原去重现当年的情节故事与爱恨情仇,让人迷恋,让人沉醉。


说到朱厚照的放荡不羁爱自由,就不得不提及他生活的环境与氛围,就不得不提及大明朝的另一个传奇——他爹弘治皇帝,明孝宗是明朝乃至整个封建时代唯一一位只娶一个老婆的皇帝。所以朱厚照注定了没有多少兄弟姐妹的,唯一的一个弟弟也是一岁过一点就早夭了,还没体验一把当大哥的瘾,就成了独生子,何况还是整个大明王朝的独生子,集万千宠爱与一身,也是套万千枷锁于一生。

两岁的时候被立为皇太子,从小就是掌上明珠,各种溺爱,各种不许,接踵而至,再加上后世被称之为“八虎”的几个死太监的拐带,熊孩子正德的科技树最终还是被点歪了,在父皇母后面前是聪明好学,宽厚明事的帝国继承人;在朝外宫苑是遛鸟打架的隔壁熊孩子。15岁继承帝位的小朱,开始叛逆了饮酒打架吃喝玩乐,活的那是个随心说欲,怎一个爽子了得,可是夜深人静的时候,想起去世父皇的谆谆教导和这偌大的祖宗基业,他也增痛苦泪流呀,任用贤能,剔除阉党,平定叛乱这就是他对父皇的交代,回报。



所以,这就是一个有着强烈的自我性格,我行吾爱,喜欢做自己想做的事情,当又因为现实的牵绊,肩扛的责任无法统一而造成的悲情人生的一个活生生的人,只不过是生在帝王家而被无限放大化。就如一个寒窗的学子,辛辛苦苦的考上了自己心仪的大学,却上了一个自己不喜欢的专业,而还要硬着头皮去读那是因为这是父母选的专业,寄托着他们的希望与颜面,其中酸楚更与何人诉说........


姑臧山鹰


明武宗朱厚照(1491年10月26日-1521年4月20日),明朝第十位皇帝(1505年-1521年在位),在位期间年号正德。 朱厚照是明孝宗朱祐樘和张皇后的长子,唯一的弟弟朱厚炜又早夭,是孝宗唯一长大成人的儿子,两岁被立为皇太子。根据清人编纂的《明史》记载,武宗一生,贪杯、好色、尚兵、无赖,有人认为他荒淫暴戾、怪诞无耻,为世人所诟病;但是也有人认为武宗追求个性解放,刚毅果断,弹指之间诛刘瑾,平安化王、宁王之叛,应州大败小王子,是极具个性色彩的皇帝。 正德十六年(1521年)三月去世,死后葬于康陵, 庙号武宗,谥号武宗承天达道英肃睿哲昭德显功弘文思孝毅皇帝。

正德皇帝明武宗,很多历史爱好者总是忍不住把他拉出来批判一番,为什么批判他呢?主要是他活泼好动,喜欢出游以及修建豹房,不妨同满清的康熙乾隆对比一下!

以喜好出游而论,明武宗想要出宫一次,真是千难万难。好容易瞒着大臣,偷偷出去,被发现了,结果还是不得不回去。他想要到江南去,结果无数大臣上谏,拼死拼活不让他去,廷杖了许多低级官员,没用!更多人顶上去反对他阻止他,最后是因为宁王叛乱,他才得以找到正当借口去了一次。

而康熙乾隆又如何,《清史纪事本末》的记载:

“康熙朝借阅河为名,有六度南巡之举,至乾隆时,循其旧例,南巡者亦六度,东巡者七,西巡者五”。

康熙,乾隆之流南巡是被颂为美谈佳话的,甚至如今有些人一提起所谓乾隆爷下江南真是眉飞色舞,唾沫四溅,然而实则这两个皇帝每次南巡,沿途就如蝗虫过境一,百姓被搜刮一空,苦不堪言。

也曾经有人进谏,结果如何呢?

“其时朝臣中亦未始无阻驾请回銮者,然一经抗论,斯严谴随之,……尹会一视学江苏还,奏言上两次南巡,民间疾苦,怨声载道,严谕诘之曰:‘汝谓民间疾苦 ,试指出何人疾苦,怨声载道,试指明何人怨言’,坐谪戍。”

顺带一提,后来尹会一儿子尹嘉铨为他请谥,结果大概乾隆积怨未销,正好趁机制造了一起文字狱,把他儿子绞死。

“纪昀尝从容为帝言,东南财力竭矣。上当思所以救济之。怒叱之曰:‘朕以汝文学尚优,故使领四库书馆。实不过倡优蓄之,汝何敢妄谈国事!’ 而后朝臣皆相与结舌,吞声无复有为民请命者矣”。

就是乾隆的皇后出于好意进谏,也没有好下场:

“帝在杭州尝深夜微服登岸游,后力谏止。至于泣下。帝谓其病疯。令先程回”

回去后还要把皇后废掉,有个刑部侍郎觉罗阿永阿进谏,乾隆大怒,他怎么说的?“阿某觉罗近臣乃敢蹈汉人恶习。博一己之名。召九卿议罪”。

再说豹房,明武宗修建豹房,也是算做他荒淫无道的证据。那豹房的规模究竟有多大呢?一些学者根据房子的位置和古代京城地图考证,占地面积也就是4公顷左右,耗银20多万两。

康熙乾隆在皇宫以外也造了很多建筑供他们享乐游玩,与之相比如何呢?

仅从面积来说,这圆明园总面积达350公顷,就是故宫的近5倍,豹房的近90倍,至于耗资则更是天文数字,难以估计。从满清建造的颐和园就耗银高达三千万两白银计算,远比之阔气豪华的圆明园耗费上亿两白银恐怕不是夸张的估计,总之豹房耗费的20多万两银子与之相比,不值一提是没有疑问的。

还有一个很著名的就是承德避暑山庄。同样搜索一下介绍,“ 避暑山庄占地564万平方米,环绕山庄婉蜒起伏的宫墙长达万米”,也就是564公顷,将近八倍于故宫的占地面积,百倍于豹房的面积。“始建于1703年,历经满清三代皇帝:康熙、雍正、乾隆,耗时约90年建成”。

那其耗资多少呢?在《清史纪史本末》中有一处提及“先是沿途建设避暑山庄七十二处,圈地数十里,杂植时花,分置帝榭,所费约计亿万”。所费亿万只是个约数,但足可想见其耗费惊人程度。而且所谓圈地数十里,这数十里的地方上应该原先就有百姓居住,清帝为了建造自己享乐场所,掠夺了大量百姓的土地,房屋、财产,也当属无疑。

圆明园和避暑山庄仅仅是举其荦荦大者。

或许有人说之所以武宗修建豹房是荒淫,是因为他建豹房是为淫乐,而清帝在圆明园,避暑山庄则是正常的休息办公。可事实果真如此么?

其实明武宗的行为倒有更多值得体谅的地方。《故宫博物院院刊》1988年第3期上有一篇美国普林斯顿大学东亚系研究所研究员 James 中文名:盖杰民所撰《明武宗与豹房》一文,对此作了相当深入的辩正分析,指出了传统史料中对明武宗丑化的不实与歪曲夸大之处。他说:

“武宗此举,亦在试图恢复一种在十六世纪初已几乎完全消失的生活方式和政治气氛。他的畜豹行猎,实为恢复明朝军力及帝王的勇武作风。”

“武宗亲自操练士兵,《实录》中有明确的记载。但这一记录,也和其他有关武宗武事的记载一样,被《实录》纂修官歪曲成为儿戏。”

“正德十二年(1517年)应州之役,击败蒙军,便可以说明。此是十六世纪明方骑兵消灭及驱走为数不少的蒙军的唯一战没,但《实录》纂修官却只选记了明军伤亡较重的一方面,甚至说成‘乘舆几陷’。”

“其他有关武宗豹房中生活的记载,也同样存在着蓄意歪曲。这些记载透过对细节的微妙描述,暗示武宗如非堕落,即是无能。可是,纪录中偶尔出现的矛盾,使我们至少能从某些细节中发现其所描述的武宗形象,有些方面是虚构的。这些矛盾,使我们对其他细节的真实性和可靠性,也不能不产生疑问。”

其实说康熙乾隆之类建造圆明园和避暑山庄,只是为了他们淫乐更方便,倒更符合事实一些。因为他们不象明代皇帝一样,要躲避文官集团对权力的限制,无论在哪里办公实质都一样。

总结以上出游和建造享乐场所的比较,同样性质的行为,满清的康熙乾隆均十倍乃至百倍于明武宗。然而不消说,明武宗因为有了这些行为,被当成是荒淫昏庸乃至变态被抨击;而满清的皇帝的这些行为则是成了佳话美谈,乃至在阎崇年这类人的嘴里成了所谓对园林艺术的贡献。


趣向杂谈


明武宗朱厚照在历史上名声一直不好,清朝时,皇子读书不认真搞小动作,师傅就会拿朱厚照说事儿——你丫打算学习正德皇帝吗?

朱厚照去世之后,没有皇子,由堂弟朱厚熜继承皇位。

明世宗朱厚熜对堂兄朱厚照很反感,所以他上台之后,朝廷编修《武宗实录》的时候,曾下诏命史官“多录其恶”,丝毫也没考虑过为尊者讳。

为充分凸显当今皇帝的英明,史官大肆贬抑前朝,以至于太监刘瑾、张永、谷大用等“八虎”,以及江彬等做过的恶事,一股脑全都推到明武宗一个人头上。

明世宗刻意为之,史官添油加醋,朱厚照从此就成了荒唐皇帝的楷模了。

史书对明武宗朱厚照的评价走极端,有时候完全判若两人。

一方面说朱厚照自幼机智聪慧,精通骑射,大败鞑靼,亲手斩敌,一方面又说他为政荒淫,贪杯好色,嬉游玩乐,怪诞无耻。

平心而论,朱厚照不过是个喜欢玩乐,追求个性解放的大男孩。

他十六岁即位,尚未成年,贪玩本身就是孩子的天性。从其亲自指挥的应州之役来看,充分显示了过人的军事才华。

蒙古小王子大举犯边,明武宗朱厚照御驾亲征,临阵镇定从容,拔出佩剑举火头顶,下令冲杀,不仅身先士卒迎击砍杀敌人,而且频频往来狂奔,激励鼓舞将士,明军士气大振。

明军在同敌军兵力相仿的情况下,最终取得了战场的主动权,使犯边的蒙古军仓皇败退,“是后岁犯边,然不敢深入。”

明武宗朱厚照虽然被戴上了“荒淫无道”的大帽子,但有一件事足可以说明,他并非昏庸无能之辈。

某一年,浙江钱塘发生一起命案,钱塘县令认定死者系自杀,上报杭州府,杭州知府又上报到刑部。

刑部认为案件有疑点,予以驳回。杭州知府重新审理后,坚持判定死者为自杀。

刑部再次驳回并报送大理寺,于是此案上达天听,传到了明武宗的耳朵里。

此案的死者身上有五处刀伤,而且都在要害部位,刀刀致命。明武宗朱厚照了解案情之后,勃然大怒:“岂有身中五刀自毙者?欲将朕比晋惠乎?”

——怎么会有身中五刀,且刀刀致命的自杀之人呢?难道要把朕比作脑残的晋惠帝吗?

在明武宗的亲自干预下,朝廷下旨,彻查杭州知府和钱塘县令,经过重新审理,案件终于真相大白,杀人凶手原来是钱塘县令的妻侄。违法乱纪的贪官受到了严厉的惩罚。

正德十六年(1521年)三月,在位十六年的明武宗朱厚照在豹房驾崩,年仅三十一岁。

很可惜,令蒙军闻风丧胆的明祖宗英年早逝,使得蒙军得以喘息,而后在明英宗时期做大做强,跑到大明境内烧杀淫掠,无恶不作,连皇帝都给俘虏


汉周读书


明武宗朱厚照在历史上留下了坏名声,被当成荒淫好色昏君的典型代表而受到人们的指责和批评,其实他只是个患有小儿多动症的贪玩少年而己。

继位时只有15岁,想一想一个15岁的少年能懂多少事?正是最冲动贪玩的年纪,朱厚照的身上有着鲜明的尚武精神,一心想效仿太祖、成祖疆场杀敌建功立业,所以才有了他亲自带兵迎击蒙古小王子的山西应州之战。

不过这一战被文人黑惨了,说明军共杀敌16人,自己战死52人,重伤500多人,朱厚照自己都差点做了俘虏,后人对此战多有置疑。朱厚照还平定了刘六、刘七、赵隧起义,铲除了刘瑾。

朱厚照确实是明朝十六帝中的一个异类,特别好动爱旅游下江南,明朝的文官也是奇葩,一见皇帝要出去旅游散心,文官们拼死拼活想尽一切办法阻挡,乾隆六下江南怎么不见清朝官员阻拦?

朱厚照一点也不残暴,没有祸害过朝廷忠良大臣,至于什么豹房好色又有哪个男人不好色?朱厚照的身体先天不足虚弱,他父亲朱佑樘身体就极差,才活了36岁,朱厚照更差,才活了31岁。


西贼闻之心胆摇


有明一代,共十六位皇帝。虽说都有着同样的DNA,但基本上个个性格鲜明。明武宗朱厚照尤甚。

朱厚照生于1491年,是明朝第十位皇帝。他的父亲是明孝宗朱佑樘。朱佑樘是众多皇帝中难得的情种,一生只爱了张皇后(朱厚照母亲)一个人。但是天不假年,明孝宗在三十六岁就时离开了人世,只留下了十六岁的太子朱厚照。

朱厚照聪明机智,但喜好玩乐。朱佑樘驾崩之前,还特意将大臣召至乾清宫,口授遗旨:“卿辈辅导良苦,朕备知之。东宫年幼好逸乐,卿辈当教之读书,辅导成德”。然而,朱厚照登基后,却依然本性不改,反而将爱玩的天性释放到底。

正德二年,也就是登基后的第二年,朱厚照为了不受朝廷规矩的限制,竟然搬出了紫禁城,在西华门外别构院御,筑起了宫殿,名为“豹房”。关于豹房的作用,史书上向来有争议。有人认为是明武宗玩乐的地方,但也有认为豹房是他处理政事、接见大臣之用。但不论是哪一种,我们都可以从这件事中看出:即使身处帝位,但仍然不想受到禁锢。既然皇帝身份不可以放弃(明孝宗仅有两子,蔚王朱厚炜,三岁已夭),那就“曲线救国”,跳出包围圈。

“其实我是一个天真活泼,充满创意的年轻人,我最大的理想就是改变这个世界”。在电影《天下无双》中,张震饰演的朱厚照如是说。其实,历史上的朱厚照也确实思维跳脱。朱厚照喜欢给人取“诨名”,曾经有一个叫杨芝的歌童,因为皮肤白皙,就被他赐名为“羊脂玉”。对于玄幻的的宗教灵异、怪力乱神,朱厚照更是深爱,经常与来自西域、回回、蒙古、西藏、朝鲜半岛的异域法师、番僧相伴,讨论不休。

朱厚照行事风格不合时宜,甚至有些怪诞,但是他在国家大事上却不糊涂。诛刘瑾,平安化王之乱、宁王之乱,多次赈灾免赋,应州大捷……都可以说明他不仅聪明,而且具备了良好的治国才干。由于篇幅原因,本文单表应州大捷一事。

明武宗登基后,北方草原的鞑靼达延可汗强势崛起,陆续扫平各个部落。战争的胜利促使他们更疯狂的进攻,单正德十一年,他们就以数万兵力对蓟州发起两次侵扰,前锋一度抵达白河口。明朝边关,岌岌可危。

对于这样的形势,当时文官认为,这只是边境上的小冲突,所以出征必定会劳民伤财。但是朱厚照认为,如果现在不与鞑靼大打一场,日后必定危及北京。于是,朱厚照不顾群臣反对,封自己为“威武大将军”,出兵边塞。

不要认为朱厚照这是头脑发热,其实他已经为战争做了缜密的准备。首先,他通过各种渠道,掌握了达延汗将在正德十二年秋天入侵山西的消息。其次,掌握情报后,就往山西拨银四十万两、备军粮二十八万石。再次,应州大战前夕,再拨款一百万两。

虽然准备充分,也掌握了敌军的入侵战略,但还是打得十分艰难。决战时,明武宗更是不顾士兵阻拦,带头亲自上阵猛冲。经过5日的激战,鞑靼终于狼狈逃窜。经此一役,明朝边境不再烽烟再起,只剩下零星的侵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