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历史上“女匪首驼龙”和“双枪老太婆”是同一人吗?

艺屿Eyesvot


“女匪首驼龙”和“双枪老太婆”并不是同一人。“女匪首驼龙”名为张素贞辽宁辽阳人,“双枪老太婆”名为赵洪文国,辽宁省岫岩县哨子河乡红旗沟人。

张素贞是一个真正的土匪,她打家劫舍,残害百姓,成为当地的公害;最终被张作霖诱捕,执行枪决。

赵洪文国则复杂的多,抗日战争时期,毁家纾国难,是抗日英雄;内战期间,枪杀解放军谈判代表,拒绝投降,被捕后执行枪决。


一、女匪首驼龙

1、妓院出身

有些人天生就是耐不住寂寞的,比如说本文要说的驼龙张素贞。

张素贞出身于东北一个农民家庭,母亲早逝,和父亲相依为命,日子过的苦巴巴的。不过这张素贞倒是耐不住寂寞,16岁的时候就跟人玩起了私奔,也不知道是两情相悦还是叛逆心理。

反正,私奔没玩成,自己倒是被人给拐卖了。买进了一家名为“金玉堂”妓馆,还给取了花名“翠喜儿”。张素贞倒是心大,随遇而安,在“金玉堂”混的风声水起。

而且,张素贞生的一副好皮囊,深得客人们的喜爱,很快就成为了“金玉堂”的头牌,为“金玉堂”带来了滚滚的钱财。

2、上山为匪

这天,张素贞照常接客,遇到了王福棠。王福棠自称是“仁义军”首领,其实就死个土匪头子,绰号“王大龙”。

王大龙见张素贞生的美貌,便想为其赎身,带回去做压寨夫人。没想到老鸨舍不得这棵摇钱树,死活不答应。王大龙一怒之下,便绑架了老鸨的儿子,要求用张素贞来换,外加2000大洋。老鸨子心里苦啊,张素贞白送给人家了不说,还搭上2000大洋。

张素贞跟着王大龙上了山,做了压寨夫人,发现自己好像有点迷上这种呼啸山林的生活,于是跟着丈夫干起了打家劫舍的营生。

别看张素贞年纪轻轻,又是个女流之辈,论起心狠手辣来一点不比王大龙差,再加上善使双枪,很快就在土匪中建立起了威信,成为了仅次于王大龙的二号匪首。

3、穷途末路

在一次行动中,王大龙被地方的保安团给击毙了。张素贞伤心欲绝,誓要为自己的丈夫报仇。于是她收拾残部,自己任首领,给自己也取了个外号“驼龙”,准备报仇雪恨。

经过周密的计划,驼龙主动出击,血洗多个村庄,造成了著名的“东荒地血案”。很快,围剿部队就来了,把驼龙的部队打得溃不成军。驼龙见状,只能化妆逃跑,以待东山再起。

之后的驼龙返回妓院,重操旧业,一边干着抢劫的勾当,一边等待时间。却不曾想,张作霖手下的李杜得知此消息,派人诱捕了驼龙。就这样,一代女匪首终于走向了穷途末路。

1925年正月十五日,驼龙张素贞被执行枪决!


二、双枪老太婆

1、抗日英雄

双枪老太婆赵洪文国出生于1881年,亲历了沙俄和日本在东北大地上的暴行,因而她自幼对外国侵略者深恶痛绝。918事变以来,年逾50岁的赵洪文国开始协助儿子赵侗组建队伍,抗击日军侵略。

赵洪文国身边常常带有两支盒子炮,她能够做到双手同时开枪,而且百发百中。一次,她还左右连发干掉了两个日本兵,“双枪老太婆”的名声也就越来越响。

此后,赵洪文国跟随着自己儿子赵侗转战全国各地,伺机打击日本侵略者,并且取得了累累的硕果,成为了国人心中的大英雄。

后来,蒋介石为了笼络人心,在重庆举行隆重仪式接见赵洪文国,并授予“游击之母”的称号。而赵侗也被国民政府任命为“晋察冀游击纵队”司令,授少将军衔。

2、儿子被误杀

然而,在抗日期间发生了一些插曲,直接影响到了赵洪文国日后的人生。

我们都知道,在抗日期间,虽然是统一战线,但是在蒋介石的授意下,两党之间小摩擦不断,局部的战争时有发生。

就是在这样的大环境,国民政府少将赵侗率军北上抗日,途径了我军的控制范围。因为双方事先并没有通过消息,于是产生了误会,双方发生了火拼,赵侗在火拼中不幸死去。

得知儿子被误杀的消息,赵洪文国悲痛欲绝,但并没有做出什么过激的举动,依旧是积极抗日。但心中的疙瘩,却是无法解开了。

3、阻止谈判,拒绝投降

抗日战争胜利后,赵洪文国隐居在北平。1949年,在即将解放的前夕,赵洪文国接受蒋介石的委托南下,在西南一带组建队伍,抵抗我军。

我军考虑到赵洪文国在抗日战争中所作出的巨大贡献,希望赵洪文国能起义,早日实现和平。也是儿子之死的心结没有解开,赵洪文国拒绝了这个要求,并且枪杀了我军派来的谈判的代表。

既然朋友做不成了,那就只能消灭了。1950年2月,赵洪文国被我军战士逮捕,在多次劝降无果的情况下,被依法判处死刑,执行枪决!


小镇月明


“女匪首驼龙”和“双枪老太婆”一个是女土匪,一个被称为“游击之母”,两人可谓天壤之别,绝不可以混为一谈。接下来,我们就一起俩看一看她们的传奇人生。

“女匪首驼龙”,女土匪一枚,作恶多端,罪有应得。女匪首驼龙原名张淑贞(或素贞),辽宁人,16岁的时候被卖入妓院,后被当地的土匪赎身,称为压寨夫人。在土匪头子死后,她成为这支土匪的老大,对外报号"“驼龙”,因其枪法较准并传说双手用枪故又有“双枪驼龙”双之称。女匪首驼龙可不是义匪,她带领的这支土匪队伍,危害乡里,烧杀抢掠,奸淫妇女,无恶不作。后在日本、奉军和民团围剿下全军覆没,驼龙只身逃出,于公主岭妓院重操旧业,1925年1月8日被捕,最后被枪决于长春。

“双枪老太婆”叫赵洪文国,夫姓赵,本名洪文国,辽宁人,抗日英雄赵侗之母。在抗战时期,帮助自己儿子赵侗建立了多支抗日游击队,更是在全国宣传抗战,支援抗战事业,在抗战胜利后,更是义助东北抗日军烈属。在当时,被国人称为“游击之母”、“民族之母”,享誉海内外。

儿子意外而死,走上了“反动道路”。1939年6月29日赵侗所率200余人组成的“抗日挺进队”在北进途中友军部队伏击围歼,赵侗被击毙,时年二十八岁,所部除一人逃出外全部阵亡。因为此事,在抗战胜利后,双枪老太婆走上了“反动道路”,1950年被捕并被处决,时年七十岁。

总之,“女匪首驼龙”一个女土匪,罪大恶极,死有余辜,而“双枪老太婆”,为民族的抗战事业做了巨大的贡献,自己的儿子没有死在日军的抢下,而死在自己人的枪下,老年丧子,最后70岁高龄落得一个被枪决,还是蛮可怜的。


密探零零发


“女匪首驼龙”与“双枪老太婆”并非是同一人。

且先说这“女匪首驼龙”

驼龙非是本名,而是化名。她原名张淑贞,晚清时节生于辽阳,家境贫寒,因母亲在其幼年之时便一命归西,因此自小缺乏母爱和约束,虽是女子,但打架斗殴的事情常干。长成之后,出落的溜光水滑,十分惹人喜爱,但作风轻浮,喜欢往爷们儿堆里扎。16岁时,便与他人私通,被人发现后,两人私奔。没想到遇人不淑,自己喜欢的是个薄情郎,而且好赌,赌输了就把她卖到了窑子。


可万没想到,没多久,这张淑贞倒成了头牌花魁,皆因她生性风流,颇通媚术,因此有钱人把她当个宝儿养着。在此期间,张淑贞认识了“仁义军”首领王福堂,名字叫“仁义军”实质就是土匪。王福堂人送诨号“大龙”,是个远近闻名的悍匪。一见张淑贞,便一见倾心,待云雨过后,更是喜爱的不得了,因此要给张淑贞赎身,给自己做个压寨夫人。但老鸨子不答应,这老鸨子唤作小金宝,也是个横竖不吃的主儿。王福堂把价码自己往上抬,可小金宝就是死活不应允。可把王福堂气坏了,为了得到张淑贞,干脆一不做二不休,直接把小金宝的的儿子绑票了。放话给小金宝,要想要回你这个浪荡公子哥儿,拿张淑贞来交换,另外再附加大洋2000。小金宝就这么一个儿子,别看这小子不是个什么正经货,但当娘的也稀罕,于是答应了王福堂。这一来,张淑贞成了“任义军”众弟子的师娘,稳当当的压寨夫人。

这张淑贞一上山,便给自己取了个化名,叫做“驼龙”。她自幼聪慧,天赋极高,没少日子,便练就了一手好枪法,而且能左右打双枪。因此又被道上的兄弟尊称“双枪驼龙”。这夫妻二人,自此后一块下山作恶,没少干打家劫舍、烧杀抢掠的缺德勾当。

老百姓一听“任义军两条龙”吓得要命,官府派人攻打几次,但都无功而返。可常在河边走哪有不湿鞋的。有一次,夫妻俩带领众兄弟要干票大的,没想到人家提前知道了信儿,长春保安队出动一个连的人马伏击这帮匪盗。一场激战,“大龙”王福堂当场被击毙,“驼龙”张淑贞捡回一条命,带着残余逃走。自此后,张淑贞成了寡妇,她立下誓言,要给夫君报仇雪恨。

抓过年来,驼龙带着剩余人马前去找保安队报仇,没想到这次更惨,几乎全军覆没。队伍被打散,驼龙负伤逃走。伤好后,换了个名字重返窑子,重操旧业,想要借此多结识一些有头有脸的人物,企图东山再起。可万没想到,被张作霖部下李杜知道她藏身之处,派人假扮富商接近驼龙,而后将她捉获。并且发出告示,告知百姓,“驼龙”被擒,匪祸已除。

此事让少帅张学良知晓,他对“驼龙”张淑贞早有耳闻,而且听说是个美艳女子。看到照片后,更是惊为天人,因此动心,便发电报给李杜,让其将张淑贞押赴奉天受审。李杜知道小六子的鬼心思,为断了少帅的念想,因此未回电少帅,直接下令将“驼龙”就地正法。

1925年正月十五,“驼龙”被游街示众,而后正法,年仅24岁。


说完“女肥瘦驼龙”,再表“双枪老太婆”

这“双枪老太婆”叫做赵洪文国,她家住辽宁岫岩县红旗沟,是个地地道道的农村妇人。生活平安,膝下有四子。老三赵侗是个有出息的孩子,不但报考了东北大学,而且参加了抗日义勇军。赵洪文国虽是个农家妇人,可也知道家国情仇,因此对儿子组织抗日义勇军很是支持,不惜变卖家当,支持儿子以作经费。

后“抗日义勇军改名”为“少年铁血军”,当地人称其为“铁血军”。谁也没想到,赵洪文国在儿子的指导下,竟然能打双枪,而且枪法极好。曾在一次小规模伏击战中击毙日寇两人,因此名声传播开来。后来名声越来越大,传到了坐镇重庆的蒋公耳中,因此邀请她母子二人到重庆,据说蒋公与她结拜为兄妹,赵侗被授予了少将军衔。转年,赵侗遭到日剧袭击壮烈牺牲。赵侗死后,年近70岁的赵洪文国与四子赵连中拉起队伍,接着跟日军斗争,直到抗日结束。

抗战胜利后,赵洪文国甘心为故主卖命,渐渐沦为土匪。解放后,赵洪文国与四子赵连中被枪决。儿媳在关押期间,产下一个男孩,获准母子回归原籍。双枪老太婆自此一生功过我等不好评论,但我个人坚持认为,老人家功大于过,只不过各为其主罢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